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伍十四: 印度简史 下集--大象在梦中起舞 |2020-6-24

上文我们从雅利安人说到印度共和国成立。

总结一下,在南亚次大陆上有一群先来的土著人,被后来的外来户摁在地上摩擦,再后来的外来户又把前面的外来户按在地上不停摩擦……这个过程循环持续了将近3500年。

所以我用了“被轮「煎」的大象”做为标题。其实我原本是想用另外一个「jiān」字的,因为这个字能更形象、更准确地体现三哥经历的那种粗暴与屈辱。不过后来想想做人还是要厚道,这毕竟是印度人民的一部苦难史,这么说不等于是往别人伤口上撒盐吗?

好了好了!实话说其实我也没那么厚道,挺愿意给三哥撒点盐外加孜然胡椒什么的。主要是这么傻乎乎地尽说实话容易得罪人,不符合我一个老好人的人设。

闲话少叙,咱们言归正传!

不晓得大家注意到没有,上一集写的整个历史,几乎都是北印度的历史。那么,南印度去了哪里,他们又经历了些什么?

【01】南印度

这事儿得从印度的地形说起。

上文我们提到,印度的地理环境十分封闭,南面是广阔的印度洋,东西两侧分别是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北靠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和西部地区则分别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

插播一句:喜马拉雅山再高,却阻挡不了北边的吐蕃(西藏)和唐朝,关于唐使王玄策翻越喜马拉雅山,向吐蕃和泥婆罗借兵殴打天竺的故事,以后写唐史的时候再讲。

喜马拉雅山虽然挡不住人,但喜马拉雅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印度又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常年高温,以致于到了现在,每年夏天还有人被热死。

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地形诡谲(现在的塔利班和类似的各种恐怖组织就是盘踞在这些地方),本来可以形成阻挡中亚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可惜老天爷偏偏在这两座山脉之间留了一道口子——开伯尔山口。

开伯尔山口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53公里,中间有喀布尔河穿过,最窄处包含河道仅600米。开伯尔山口是当时中西亚进入南亚的唯一通道,雅利安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突厥人……以及各种人,就是骑着马从这里闯进印度,迫使三哥捡了多年的肥皂。

有小伙伴又有疑问了,最窄的河道600米,修堵城墙隔起来不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吗?毕竟中国连万里长城都修了,这个工程应该不算难吧?关于这个疑问,我们就不要用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待,三哥的脑回路是那么神奇,这种愚公移山的傻事,只有中国人干得出来。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从开伯尔山口侵入了印度,最初定居在印度河上游。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西北部之后,对土著居民十分鄙夷。在雅利安人的文字记录中,土著们被描绘成身材矮小、鼻子扁平、肮脏并且说着邪恶语言的“不可接触者”。

一部分土著居民被征服者作为奴隶卖到中亚。为了节省路途开支,奴隶贩子带着土著们抄近道翻越兴都库什山。这些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人,对高海拔并且寒冷缺氧的兴都库什山极不适应,很多人死在山上,于是雅利安人便给这座山脉取名为“兴都库什山”,意思就是“杀死印度人的大山”——太特么欺负人了!

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向东方扩张,占领了整个恒河流域。至此,印度自然条件最优越的两河平原都落入雅利安人手中。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有的被杀死,有的被贩卖,有的屈服为奴,剩下的,只能往南方逃避。

大家看地图可以知道,印度除了西北部与东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和沙漠,中部和南部都是地形复杂的德干高原地区。德干高原西高东低,后来的阿拉伯人就是被德干高原阻挡,势力范围一直被局限在西北部。德干高原两侧的东西高止山脉几乎都是悬崖峭壁,没有哪个傻逼会带兵从这里进攻南印度。所以逃进南部德干高原山区的三哥们,只需要在正面依托复杂地形,就可以轻松抵御北三哥的攻击。

而东西高止山脉外侧,有两块较为宽阔的带状沿海平原,同样可以成为割据势力繁衍的温床。可以说,印度南北始终难以统一,地形阻碍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不过数万之众,而当地土著林林总总至少有百万之巨。雅利安人既然已经占领了最富庶肥沃的土地,也就懒得再去理会那些逃往南方贫瘠高原的土著。

逃进南部德干高原山区的土著们,得益于复杂地形的庇护,从此脱离了北印度的控制,有了自己的故事。

但是山区始终是山区,自然是没有平原那么丰富的资源,要啥有啥。那么,躲进山里的土著吃啥哟喝啥哟?……别急,那个热衷于满世界送温暖的中国小伙伴又出现了。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岭南先民就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这个交易圈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远洋航线,世人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历时两千多年。海上丝路在明朝时已经发展到了极盛,商船从广州、泉州和宁波出发,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历史剧总是喜欢拍那些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很少有人提起过去中国在军事、科技、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乃至于老百姓都以为我们中国,一直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庄稼汉,直到有一天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才知道世界原来是那么大,我们早就应该去看看。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祖先看过的世界,比现在很多人看过的世界都要大。这些事我们不记得,但外国人记得。所以不管我们表现得如何人畜无害、如何声明永远不称霸,人家都不信,天天给你找事——MMP,你一个狮子,就因为不小心摔个跟头,然后就宣称以后永远都不吃肉了,我信你个鬼!

试想一下,一个又弱又小没实力的国家,有必要到处跟人说自己永远不称霸么!

南印度命好,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哦不!赶上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时代红利,诞生了一个千年霸主——朱罗王朝。套用雷总名言:“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而朱罗,能飞得有一层楼那么高!

公元前300年左右,也就是吠陀时代晚期,荼卢毗族系中最聪明的泰米尔人在海上做买卖赚了点钱,建立了朱罗国。朱罗国后来打败了潘迪亚王朝和车腊王朝,将其作为附属国继续留存,进一步扩大了势力范围。

南印度以荼卢毗族人种为主,荼卢毗族人在南印度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居民所讲的语言也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比如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玛拉雅拉木语等,与北印度流行的印欧语系(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等)有很大不同,由此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也是南印度与北印度难以融合的原因之一。南印度各邦至今还强烈抵制将印地语定为官方语言。

泰米尔人利用东西高止山脉两侧的沿海平原建立港口,做中间商只赚差价。在阿拉伯人崛起之前,几乎垄断了海洋丝绸之路,富得流油。罗马的大量货币都流入了朱罗王朝。从陆上丝路流入贵霜帝国的罗马奥雷金币,会被贵霜统治者融化后重铸钱币以彰显主权,而朱罗不这么干——太麻烦!他们用锐器简单粗暴地给金币上的罗马皇帝毁个容,然后继续在国内流通。

朱罗依靠东来西往的船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国力也伴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日益强大,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海洋商业帝国。

北印度是典型的内陆国家,而南印度是典型的海洋国家。虽然至今因为血统和文化的原因,北方看不起南方。但南印度内心更鄙视北方——起码肥皂捡得少。现在去到印度,南印度人虽然肤色更黑,但南印度要比北印度干净整洁得多。

朱罗在南印度做了近千年的霸主。公元1279年,被再次崛起的潘地亚所灭。

接着,穆斯林势力进入印度。德里苏丹国征服了北印度、东印度和中印度,并在德干高原地区派驻了一个穆斯林总督。总督阿拉丁·哈桑·巴赫曼沙赫后来发动暴乱脱离了德里苏丹国的控制,自立为巴赫曼尼苏丹国。德干高原有一个印度教王国叫做维查耶那加尔王国,该王国领土横跨印度半岛东西海岸之间。1378年,巴赫曼尼苏丹被刺,国内出现动乱,维查耶那加尔王国乘机出兵夺占果阿及其西海岸港口,并攻占了马杜赖。

不久之后,葡萄牙人出现在了南印度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欧洲列强开始抢夺海洋商路。维查耶纳伽尔王国败于葡萄牙之手,重要的港口果阿被葡萄牙人占据,南印度赖以为生的海洋商路被欧洲人夺走,从此南印度再也无力对抗北印度的穆斯林势力,最终南印度的伊斯兰政权复辟成功。

至公元14世纪,统治南印度的是五个独立的伊斯兰教王国,也就是所谓的德干苏丹国:比达尔、比贾布尔、艾哈迈德纳格尔、比拉尔以及果尔贡德。五个苏丹国纷争不休,战乱不断。公元1681年,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奥朗则布御驾亲征征服了南印度,德干苏丹国并入莫卧儿帝国版图。至此,除了从北部退守西高止山脉外侧的马拉塔王国,以及印度次大陆最南端岛尖马杜赖的小部分区域外,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接近了统一。

接下来就是欧洲列强代表的上场时间,依次出场的是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选手。最终英国代表在PK中胜出,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1599年9月,英国人组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略印度。1849年,印度南北全境彻底被英国占领,英国人开始对印度实行全面殖民。

1858年,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了权力。1876年,印度殖民区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1937年,印度帝国的版图扩至史上最广,包含了阿拉伯地区的亚丁、以及东南亚的缅甸。

1947年,印度帝国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独立。

印度共和国现在的疆域

1948年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02】起手一把好牌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大刀阔斧地对印度社会进行改造,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累积了重工业方面的实力,为印度的大国计划奠定了基础。在尼赫鲁主政的17年间,印度一直沿着他制定的经济路线发展。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印度的发展速度,曾经令同时代的中国人民羡慕不已。

是三哥脱胎换骨真的开挂了吗?当然不是!是他们命好,起手就拿到了一把好牌。

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两国刚开国时,人口数量相当,差不多都是4亿。中国土地面积约为印度的3倍,似乎还占点优势。然而,其它方面真的没得比——中国的牌太烂了!

来看一组数据:

1950年,中国人均GDP是37美元,印度人均GDP是58美元,印度是中国的1.56倍;同年,中国人均发电量2.76千瓦时,印度人均发电量10.9千瓦时,印度的人均发电量是中国的4倍;印度当时的化肥产量是我们的4倍,钢产量是我们的8倍,生铁产量是我们的7倍,水泥产量是我们的4倍,铁矿产量是我们的2.7倍,石油产量是我们的2倍。

大家都知道,当年国民党逃跑的时候,把能带走的黄金、文物以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装上军舰带去台湾了。据统计,从1948年冬天开始,蒋介石从原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有227.5万两,银元有1520万元,还有外汇1537万美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当时的黄金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

这都是蒋介石从大陆四万万同胞牙缝里抠走的,用在仅有六七百万人口的台湾一省,还特么把台湾治理成现在这个鬼样子——那些幻想假如当年国民党留在大陆执政可能会比现在更好的人啊,拜托多读点书补补脑子。

而印度呢?三哥继承了英国留在印度储备银行的167亿卢比的现金,以及二战期间英国结存在英格兰银行12亿英镑的债务,约合157亿卢比,两项合计约324亿卢比。按当时的汇率计算,总计继承了约98亿美元的英国遗产,相当于现在的999亿美元。

这笔资金帮助尼赫鲁政府顺利度过了独立初期的经济困难。印度提前下场、轻装前行,飞奔在富国强兵的赛道上。而这个时候,中国甚至连双像样的鞋都还没有。

1948年,印度政府外汇储备余额为31亿美元,而中国直到1977年,才积累到23.5亿美元。

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富二代与一个超级穷逼的对比啊!看看中国现在的成就,还不允许我们为自己的国家鼓鼓掌、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骄个傲吗?

这还不算完!还有铁路。英国人从1853年就开始在印度修铁路,1892年,印度铁路里程已达28596公里。而中国,1881年才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自主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当年仅完成225公里铁路里程。1911年大清亡了,一共只修了9854公里铁路,同一时期,印度52894公里。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印度铁路54754公里(巴基斯坦还分走了一部分),中国21800公里,印度是中国的2.5倍。

此外三哥还继承了英国的国企、港口、航空、邮电、电站、大型灌溉工程、兵工厂和国家银行等。这些遗产后来构成印度国营企业的骨干。就连军队,也是继承了西帕衣团演化而来的印度国民军。

而新政府接手的中国,用历史课本上的话来形容就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此言毫不为过。

印度起家时,不仅继承的资产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也比中国好得太多。

印度四周没有强敌,在南亚平平安安称王称霸。加之地理位置越优,美国和苏联都想拉拢印度,对三哥掏心掏肺。印度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的国际环境,苏联欧美两边讨要,获得了苏联大量的资金与先进技术支持以及100多个工业项目。欧美也很大方,美国低价卖战略运输机给印度,德国将坦克发动机技术给了印度,英国直接把风神喷气式战斗机的图纸送给印度。可怜三哥拿着图纸却造不出来。

世界风向变了,三哥时来运转,不用再去捡肥皂。世界各大强国都对他温柔体贴、呵护备至。然而他是怎么回报这些充满爱心的大哥哥呢?

1991年苏联解体,印度欠接手的俄罗斯110亿美元债务,当时卢布狂贬。印度落井下石,趁机强行用卢布还债,最后实际用约300万美元还掉了价值110亿美元的债务。看来三哥落井下石这个毛病,算是改不掉了。

反观中国,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开国就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了一仗。朝鲜战争持续三年,消耗巨大。本来就穷,这下生存压力更大了。接着又连续被美苏打压封锁,真真是内外交困、雪上加霜。

中国真正具备一个和平而又开放的发展环境,是到了1978年中美建交以后。但之前的三十年,中国人被困在家里也没闲着,愣是靠着自己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完成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为后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靠着继承来的丰厚家底以及各位大哥的提携,尼赫鲁治下的印度经济一日千里,隐隐有了大国的气象,三哥有点飘了。

趁着新中国成立立足未稳,又陷入朝鲜战争无暇他顾,三哥采取了“小狗舔米汤”的策略,一点点蚕食中国边境地区,占领了很多中国领土。

前文提过,欧洲列强的印度争夺赛最后英国代表胜出。英国人并没有赶尽杀绝,毕竟在欧洲老家都是邻居,“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英国人很有风度地允许葡萄牙和法国保留了在印度的落脚点。

当然保留的地盘都不太大,给法国的是五个不设防城市,给葡萄牙的是位于印度西海岸的果阿、达曼、第乌岛,约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人走了,但法国人和葡萄牙人却赖着不走。

刚刚独立的三哥还很稚嫩,既无力量也无胆量硬抢,只能是以和为贵先谈着。后来法国因为被印支半岛的事搞得焦头烂额,无心纠缠印度那小块殖民地,于1954年将殖民地和平转让给三哥。

葡萄牙则表现得相当强硬,坚持不肯退让。1955年印度独立日当天,尼赫鲁派遣5000名非武装人员渗透果阿地区,策动当地人搞独立运动。葡萄牙当局愤怒不已,当即开火镇压,造成200余人死伤。年轻的三哥只好撤退。

1961年葡萄牙军队在海岸扫射了一艘印度客船,致死一人。这促使尼赫鲁下定最后决心。1961年12月18日,3万印度大军在空中优势的支持下,对果阿地区发起猛烈进攻。由于力量悬殊,战局呈一边倒走势。印军坦克刚进入果阿,葡萄牙士兵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整个过程仅用了48个小时。此战印度阵亡22人,葡萄牙阵亡30人……

胜利之后的印度沸腾了,认为这是本国“最得意的时刻”。尼赫鲁也十分兴奋,发出了以下感言:“印度陆军和其他军种比独立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强大,即使应付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合进攻也绰绰有余。”

三哥彻底飘了!

膨胀之中,尼赫鲁又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同时推行“前进政策”,不停派兵入侵中国边疆。然而,这次等待三哥的,不是葡萄牙人。

【03】中印1962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每况愈下。趁着大清自顾不暇,英国人先后于1888年、1903年两次偷越则拉里山口,从锡金攻入西藏。更于1904年8月3日攻陷拉萨,大肆烧杀抢掠。

得不到中央政府的庇护,西藏上层势力与英国人走得越来越近。

1913年10月~1914年7月,英国人炮制了西姆拉会议。与会者包括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陈贻范,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伦钦夏托拉,英国政府代表H.麦克马洪。这是个干涉中国内政、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会议。伦钦夏托拉和麦克马洪背着陈贻范,擅自划定了所谓“麦克马洪线”,将原属于中国西藏的9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入英属印度。

对于“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当时代表中国的北洋政府不予承认,后来的民国不承认,新中国也没有承认。但是印度人和英国人觉得既然是西藏签的,西藏又属于中国,那当然算中国签的,就得算数。

中国接下来陷入抗战、内战。新中国建立后又忙于内务,紧接着抗美援朝、解放西藏无暇他顾。独立后的印度乘人之危,派兵陆续侵占了瓦弄、噶拉塘、达旺、门隅、巴里加斯等地,至1958年,印度在中印边境共侵占中国约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印两国从来没有明确地协商过边界线,但尼赫鲁从来都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他在印度议会上明确地说过:“这就是我们的边界,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绝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

1959年,西藏平叛胜利。3月22日,拉萨战役结束当天,尼赫鲁给周总理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要求划走的中国领土总面积约有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

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后,尼赫鲁继续推行“前进政策”,派兵越过“麦线”,接连挑起朗久事件、空喀山口事件,并借这两次事件,掀起反华浪潮,配合当时联合国在辩论“西藏问题”时对中国的诬蔑。

从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中国领土4000平方公里。印军不断包围我巡逻小组,伏击我运输人员,射击我哨所,打死打伤我军边防干部战士47人。印军飞机也频繁侵犯中国领空,在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间,入侵进行军事侦察活动达到120余架次。

中国政府以亚洲和平和中印友谊为重,对印度的武装侵占活动一直采取克制忍让态度,并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59年11月,周总理给尼赫鲁回信,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中方真的后撤了20公里,而三哥却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1960年4月,周恩来亲赴新德里,与尼赫鲁举行会谈,争取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无有响应。

仁至义尽!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总理回国了。三哥头脑发热,也该让他清醒清醒了。

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前线指挥官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担任,张国华将军从井冈山一直打到西藏,身经百战;主帅则是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其实中国人只要听见这两个名字,就能预知胜负了。但是三哥不大懂得这个。

中央军委作出指示:事关国威军威,务求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开始从全国调集物资往西藏输送备战。当时西藏没有铁路,很多物资不是通过内地运到西藏的,而是走海路,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再通过陆路北上,汇入西藏。这些举动,印度不可能没有察觉,但是依然没有当回事儿,可见三哥当时有多膨胀。

1962年10月,苏联悄悄在美国眼皮子底下的古巴部署了核导弹,被美国的侦察机发现,双方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核战一触即发。这场导弹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苏美双方都在核按钮旁徘徊,专心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生存还是毁灭”……暂时没心思去扯别的蛋。

中央军委认为:时机到了!

战斗打响,解放军一天之内就干掉了两千多人,包括印度国防军的王牌第四师旗下的第七旅,还活捉了旅长。

被俘的旅长说:“你们在24小时之内就全 歼1个旅,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奇迹”。他被俘时已经36个小时没有吃东西。西藏边防部队给他安排了单间,送上水壶干粮。达尔维开始不愿接受拍照,但几天后又催促记者尽快发表,因为“发表后,我的家人就会知道我还活着。”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

对于强大的解放军来说,数倍于我的三哥军队实在不堪一击,整个过程摧枯拉朽,没有反转和悬念,一点也不刺激,没什么好写的。

不过有个叫考尔的人比较有意思,我们说几句。这个人号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等战场都作过战,并自诩“打遍欧亚无敌手”。后来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混成了尼赫鲁的好基友。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后,考尔主动请缨到前线担任第4军军长,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城。

他不顾基层将领反对,强行越级下令第7旅前往克节朗河作战,结果导致该旅在几小时内被解放军52师歼灭。只好带着一帮参谋逃到瓦弄。在这里他又指挥一个旅发起进攻,结果被丁盛的54军打得一个不剩。在坚守西山口的问题上,他又狂妄自大,不听蒂迈雅的忠告,导致摆成长蛇阵的3个旅被各个击破,阿萨姆平原一片恐慌。

战后,考尔被赶出了部队,并停发了退休金。颜面尽失的考尔,只能写了一本回忆录《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书中为自己做着无力的辩解。

战况如下:我军歼灭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4885人,俘虏3968人。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

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主席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战后,林彪曾对毛主席言:此一役,可保西藏30年无事!

而对于婆罗门出身的尼赫鲁来说,此战一败涂地,输得毫无颜面。胜利方的主动退让,是对印度莫大的蔑视与羞辱。尼赫鲁在国内声望暴跌,内心受到十万点暴击,两年后郁郁而终。

【04】大象在梦中起舞

印度也有一个“大国梦”。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话时至今日,仍然是印度精英阶层的信条。

但和“中国梦”不同,印度的“大国梦”或许注定只能是一个“梦”。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提出“不结盟,互不侵犯,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策略,深受南亚和非洲国家的欢迎,一度将印度奉为南半球的领袖。

尼赫鲁是具备战略眼光的实干家,这在印度历史上是非常稀有和罕见的。比起略带神棍气质的甘地,他更具备一个政治家该有的眼光和胆魄。他是最有可能重塑印度的人,然而他却在1962年愚蠢地招惹了最不应该惹的人。

印度独立初期与中国的关系较为亲近,尼赫鲁甚至还与毛主席和周总理结下了私人友谊。以致于后来毛主席也很疑惑,不是好兄弟吗?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高种姓出身并接受英式精英教育的尼赫鲁,才华出众、高傲自负而又虚伪诡诈。嘴里说着“不干涉他国内政”,暗地里侵犯西藏、培借西藏喇嘛。

1956年第二次访印后,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内心其实是悲痛的,因为此时的印度已经开始公然支持西藏自治并提供武备支援。

印度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与宗教矛盾,也是尼赫鲁挑起战争的一大原因。他原本想借外部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以骄傲的战绩来提升自己的权威,促进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然而他面对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如意算盘注定要打空。

中印边境战争的惨败,粉碎了尼赫鲁苦心经营的一切,也击溃了三哥从未有过刚刚冒头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三哥甚至恐慌到准备要迁都。

随着尼赫鲁的黯然离世,印度人富强的希望再次幻灭。遗憾的是,三哥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失去了什么。

尼赫鲁继承了英国人的资产,也继承了英国人留下的殖民管理体系。这套体制本来就是为了维护殖民者利益而设计的,并不符合一个独立国家多数民众的利益。于是印度社会继续保持了殖民地时期各阶层的割裂与疏离,无法形成共识,无法为了国家的共同目标一起奋斗。

资产阶级出身的尼赫鲁,注定是软弱的。即使已经意识到“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竟让一个远方小岛把手足捆绑起来,任意支配,实在是一桩荒谬绝伦的事情”,但他也没有勇气和足够的能力,彻底打破这条殖民者留下的无形锁链,重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他们的独立,来自殖民者的恩赐,而中国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寸领土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所以能让世界第一霸权美国如此忌惮。

在他之后,印度不进反退,整个政坛一派混乱,毫无大治之相。也再没有出现一位够资格称得上政治家的人物。

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选中被政敌莫拉尔吉击败,不过很快又成功夺回政权,但到了1984年,因其对锡克教的强硬态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拉吉夫·甘地在母亲死后继任印度总理,又在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暗杀。

这就是一个人种繁多、血统混杂、文化纷乱、教派林立、纷争不断国家的常态。印巴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就是各种矛盾交错后的终极体现。政客忙着争权夺利,哪有心思去搞建设、谋发展,改善民生。

至于现任总理莫迪,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很多,大家可以去看看他参加贝爷节目的视频,全程都在说着梦话,我们就不要吵醒他的美梦了。

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几千年多人运动摩擦史到这里就讲完了。这个历史造就了三哥蜜汁自信自恋而又极度自卑的多重复杂人格,也造就了三哥清新而又脱俗的神奇脑回路。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三哥拍的科幻片,想象力那叫一个天马行空,完全不受任何宇宙规律的束缚。

按照小时候写作文的惯例,咱是不是还得引用点名人名言啊?

这个有。胡适曾经说过:“中国花了1000年才逐渐走出印度对中国的文化征服。”这句话主要是指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但传到印度之后变成了这样:“印度在文化上支配并控制了中国2000年,这是在没有使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能看出印度人民是有多自恋多不自信么?

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曾尖锐地指出:“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理概念”。结合前文,我们可以武断地下结论了: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个小邦林立的地区而已。

怎么,三哥不服气?好吧,既然想做大国,我们就来看看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和历史的社会群体。

看看,印度哪一条符合一个独立国家该有的样子?一个永远不可能一条心并且不能称之为国家的群体,却想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这不就是做梦么。

其实三哥真的想多了,中国从来没有把印度列为假想敌;中国老百姓一提起印度就乐不可支;中印历史上也从未有过你死我活的争斗和血债。中国对印度就像大人对小孩般的宽容,最多在他过于任性的时候甩一巴掌,还担心他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急忙又给他擦擦眼泪。印度若肯选择与中国友好合作一起愉快地玩耍,是最为明智的上上之策。

今天看了看新闻,貌似印度又向加勒万河谷增兵了。但网上一派乐呵的吃瓜景象,大家非但不紧张,反而津津有味地编排了各种段子,就像在看一出大型军事真人秀。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伍十四: 印度简史 下集--大象在梦中起舞 |2020-6-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