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后沙:制裁洛克希德.马丁!对台军售无耻而危险 |2020-07-23

7月9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称,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台湾出售有关“爱国者-3”导弹重新认证的设备与技术,金额约6.2亿美元。

台湾当局随即跪地谢恩,但搞笑的是,在媒体报道之前,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空军司令”、“高司联参”等高层在美国对外发布消息前均不知情,美国宣布后,台当局才“硬吞”下去,还得感谢一番(台湾《联合报》20日爆料)

这说明对台军售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公平交易”,台湾当局尽管是美国军火企业主顾,也根本没有任何主动权。它只是美国单方面的运作,美国不“卖”,台湾毫无办法;美国要“卖”,就算是狗屎,台湾当局也得硬吞,还得面带微笑。

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对此次军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施制裁。

15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售台武器发表谈话:挟洋自重永无出路,以武谋“独”死路一条。

2017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已先后7次批准对台军售,总额超过132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是最直接的获利者。被中国制裁消息传出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剧烈下跌2%,而且还在动荡!

对台军售,这个无耻而危险的游戏已经玩了很多很多年,因为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是极其敏感的问题,等到中美军事实力接近到某个程度时,“对台军售”就是台海战争的一根导火索。

从美国来说,特朗普政府四年来的对台军售规模并没有“超越”前任,小布什卖了156亿美元左右、奥巴马卖了156亿美元左右、克林顿卖得少一些,是87亿美元、特朗132亿美元。

 

似乎历届美国政府有一根控制线,既不会促使台湾铤而走险,也不会让台湾灰心绝望。玩弄这种游戏“技巧”美国已经相当纯熟。

 

对台湾当局来说,用军购来抵挡解放军,就像买到电线杆上的壮阳药,主要是起到精神方面的作用。

 

军售的由来

 

1949,蒋介石几十万大军转进小岛后,美国一直保持对国民党军队的武器供应,使其能支撑下去。到中美1979年建交前,台湾省得到的援助(购买)武器年平均为一亿美元左右。

根据台湾省经济发展情况,军售又分三个段段:

 

一,1949到1956年,以赠送为主。

二,1957到1966年,以赠送和贷款购买为主。

三,1967年开始以购买为主,再加合作制造一些低端装备。

1972年2月28日,在中美发表的《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这个政治基础出发,美军必须撤出台湾并移除军事设施,中国提出了美国与国民党当局“断交、撤军、废约”三个原则要求。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明年1月1日正式建交。美国同意断、撤、废三个要求。

1980年1月1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作废,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虽然表面上比较顺利,但毕竟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对手,美国的军力是超一流的,无耻也是超一流的。

关于对台军售这个尾巴是美方费尽心机弄出来的,卡特政府的谈判代表布热津斯基将《中美联合公报》细节瞒住国会,公布之后,激怒了国会,才有了《与台湾关系法》。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但信者众多,既替白宫开脱,又替国会洗地,总之,民主国家权力制衡你不懂。

其实美国的阴阳脸把戏已经玩得滚瓜烂熟,像《巴黎气候大会协定》,特朗普说不要,国会说要;难民入境,奥巴马说要,国会说不要,最终什么有利?就是什么结果。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墨迹未干,卡特总统就签署了《与台湾关系法》。

 

如果卡特有诚信,他可以不签,当然他也不可能不签,本来就是设计好的事情。当时美国借口说还有8亿美元的军售合同没履行,美国可是诚信大国哦。

美国对台军售依据就变成了《与台湾关系法》中的第二条: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并声称一旦台湾遇到安全威胁,美国将采取“适当”行动。

台湾能得到武器,但台湾被武统时,美国是否出兵相救?十分模糊。

这既给了台湾一丝希望,也给了北京一些压力。

 

如果台海出现战争,美国其实就是视情况而定,好打就打,不好打就不管了。

在中国抗议下,美国表示愿意对华出售高科技武器,并提供技术出口,想平息中国怒火,同时把对台军售变成既成事实。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绝不可能拿来做交易,但当时在实力上拿美国没多少办法,所以美国只要卖一次,我们就骂一次,黑心钱不是这么赚的。

在一轮轮“坦率”的会谈后,1982年8月17日中美签署了《八一七公报》(第三个联合公报),美国承诺:

 

一,无意干涉中国内政,也无意执行“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政策。

二,不寻求一项长期对台湾军售的政策。

三,逐步减少对台湾军售,不超过近年水平,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后解决。

所谓逐步减少就是双方认同每年减少百分之二十,按一亿美元均值,一年降两千万美元。

这样算,那么到了1990年后,美国就应当完全中断对台军售。

事实证明,美国承诺只能听听,契约精神?开什么玩笑。

1982年苏联还在,1991年苏联解体了,欧洲局势大变,逐步递减承诺被美国吃了回去,继续卖。从战略来说,中国成了美国重点遏制的对象,对台军售变本加厉,一发而不可收拾 。

围堵中国

我们敲打美国时,总是强调《八一七公报》,但台湾自己后来把幕后的龌龊交易曝了出来。

白宫当时一边保证逐步递减,一边又向台湾保证不会同意设定停售期限,保证共有六条,不细说了,美国行为的确非常之恶心。

美国纯粹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逐利者,没有廉耻观也没有道德感。它可以在全球杀死几十万无辜民众,照样泰然若之的喊民主、自由、人权,不会有一丝惭愧。

1992年老布什政府突破三个联合公报限制,卖给了台湾150架F16战机,金额60亿美元,给当时的台湾当局(李登辉)注了一剂强心针。

1994年起又往下降,美国在各个时期对此事都有不同特点,限于篇幅不述。

 

总之,对台军售受到中美关系、美国经济状况、失业率、军工复合体利益、台湾购买意愿等因素所影响。

这次6.2亿美元爱国者导弹,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算是一笔保护费,只是特朗普急了一点,没跟台湾当局把话套好,商人毕竟是商人。

反正美国有个理由:国内法大于国际契约。

对台军售实质是一种政治博弈,军事上用处还真不大。美国最先进的独门绝技是绝不敢卖给台湾的,万一被解放军没收了怎么办?

美国通过军售,提升台湾对抗大陆的信心,增加中国统一的难度和成本,保持不统不独不武状态,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

1992年150架F16售台后,李登辉胆子马上就大了,公开抛出“两国论”,如果特朗普再给蔡英文多卖一些,狗尾巴就会翘天上了,不知道民进党会不会让解放军的导弹从头顶再飞一次。

美国现在想用对付苏联的办法来对付中国,舆论战就不说了,“军备竞赛”也是法宝之一。

只要北京要跟台湾展开军备竞赛,整个东亚地区都会卷进来,美国一石多鸟,军火生意滚滚而来。

不过,这套把戏以前或许有用,在今天看来,解放军根本不屑与跟台湾有什么军备竞赛,航母、东风、大驱、反卫星,还有没公开的大招,单纯打台湾根本不在话下,这些都不是给台湾预备的,这是准备给美国用的,如果它要亲自上场“护台”的话。

台独最大靠山就是美国,美国养着台独跟大陆闹,牵扯中国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不管小岛谁在台上,军售始终不会停下来。

台湾是第一岛链核心环节,这是围堵中国人民海军走出去的第一道防线,中国一旦统一,第一岛链也就成了一堆废铁。

收复台湾后,中国就可以以台湾为中心,以舟山群岛和海南岛为两翼,将海上之敌拒于国门之外,可攻可守。主动权易手,是美国决不甘心看到的。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日安保条约,都是冲着中国来的,但台湾一旦收回,韩国不敢来到台海搞事,就剩下美日,但日本不是条听话的狗。

因此,对台军售美国不可能会轻易放弃。

解决军售

对美国经济制裁,其实已经并不遥远。要让特朗普及以后的美国政府明白,他们从台湾赚的钱根本抵不上被中国制裁损失的钱。

经济制裁是中国的选项之一,对台军售是政治问题,美国会不会松口,得看他感到多疼?这不单单是钱的事情。

把稀土跟军售挂钩,中国的稀土氧化物目前几乎是全球垄断行业,美国工业制造里的稀土材料绝大多数来自中国。

中国遵守着WTO协议,一直没有用稀土来死掐美国。其实对无赖不必太守规则,它在对台军售方面这么反复无常,那么初一十五大家轮流做好了。

等中国大飞机过几年成批量生产,别说美国中小企业,就是波音我们也同样制裁,洛马和波音都感到痛了,国会的狗就不会叫得那么凶了。

再看台湾,一旦中国对美国制裁发生作用,台湾根本弥补不了美国损失,现在可不是八十年代台湾钱淹脚目的日子。

我们对台湾还真的没下过狠手,总是顾虑着台湾民生。制裁台湾比制裁美国容易得多,但这又不是纯粹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制裁台湾主要是顾虑打不到台独身上,而打在台湾老百姓身上,或者说台独手里有人质,就像电影里的歹徒一样,一把刀架在人质脖子上大喊:把枪放下。

但跟军事手段相比,经济手段制裁是对台湾伤害最小的手段。

 

台湾送钱给美国,自己却忙砍百姓福利,蔡英文是一人一票选上来的,民主嘛!这四年,台湾人含着泪也要走完。

当狗还要向主人买狗粮,也是没谁了。美国与台湾省间的“同盟”是在强化,因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凶恶,军售只是投石问路。

军售是一出老戏码,但危险性却在增加。

闽南话有谚语,”宠子不孝,宠猪翻灶”,用在大陆对台湾态度上恰恰合适。宠着惯着,台独势力越发的嚣张。

要收拾台湾,机会总会有的,台海危机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必须得帮它们恢复一下记忆,打痛外人之手,也让井底之蛙见见太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后沙:制裁洛克希德.马丁!对台军售无耻而危险 |2020-07-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