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金鸿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金融战争(三)利率冲击|2020-08-05

除了投机泡沫以外,还有一种泡沫,叫做债务泡沫。

 

债务泡沫有两种,一种是恶性的,这种债务是被人捏造出来的,本身就不应该存在,比如1979年的“利率冲击”造成的发展中国家债务泡沫。

 

1979-1981年间,英国撒切尔政府和沃克尔领导下的美联储推行了非常极端的货币政策——“休克疗法”,美元的基准利率提高到了惊人的21.5%,英镑的基准利率提高到17%。利率这么高,怎么还得起呢?于是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从1973年5月的1300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6120亿美元,涨了5倍。

利率是单方面调整的,欠债的发展中国家绝对不愿意接受这么高的利率。如果一开始知道利率会上调到如此的高度,他们肯定不会借这些债。但是,他们借的钱已经花出去了,想还债还不起,赖帐又没有实力,因为打不过美国,还没人出头替他们说话,这些发展中国家就只能等着挨宰了。

 

在利率飚升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尔维德 卡尔松曾经开玩笑说,“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强有力的新式武器,它杀死人但让楼房屹立,它叫做17%的利率”。

 

这些暴增的债务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实际的债务远没有那么多,这就是债务泡沫,严重的、恶性的债务泡沫。

 

这些巨大的债务泡沫直接导致了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总统波蒂略决定抵抗一下。1982年8月,墨西哥公布了“洛雷斯行动”计划,停止支付外债,但是,其他欠债的拉美国家太胆小,都不敢跟进。之后,波蒂略也被搞下了台。再后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从1982年年初为12比1贬到1989年的2300比1,墨西哥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了。与墨西哥一起被解体的,还有大批的拉美国家。

 

另一种债务泡沫就是个人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的本质是透支未来,透支未来的收入,透支未来的消费需求。但是,在许多人眼里,个人消费信贷是好事,可以提前买车,可以提前买房。

 

还有人说,消费信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时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的了“良好的作用”,消费信贷帮助西方国家多次摆脱了经济衰退。

 

实际情况真是这个样子的吗?还是看看消费信贷在美国经济中的真实表现吧。

消费信贷是在20世纪初期初进入美国家庭的,在这之前,美国居民的主流意识依然是崇尚勤俭、憎恶债务的,跟2000年前的中国人一个样。

 

美国人的这种观念来源于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牧师的心目中,债务是与疾病、恶魔联系在一起的“邪恶三位一体”。新教牧师向信徒推荐的圣保罗缄言是“不要欠任何人的任何东西”。

 

消费信贷在美国刚刚兴起的时候,购买住房、汽车和冰箱等耐用消费品需要先支付总价款30%的首付款,其余的部分在半年或者一年内还清,后来延长至分年付清。到1920年代,分年付款被按月还款的“轻松付款”方式所替代。

 

从1920年至1929年,每个美国家庭实际债务从平均387美元增加到739美元。到1930年,全美汽车的75%,家具的90%,洗衣机的80%,收音机的75%都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销售出去的。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消费信贷对经济副作用开始显现。从1929年到1933年,首饰、建材、汽车、家具电器的销售分别下降了85%、82%、78%和69%。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信贷消费透支了太多的未来需求。

 

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消费信贷也有抢眼的表现:

 

2008年2月,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扩大到了信用卡领域,信用卡违约造成的巨大亏损随即公开化,从而使还未走出次贷危机的美国经济遭受新一轮打击。

 

到2008年,美国的信用卡债务已经积累到9150亿美元,还有15000亿美元的汽车和其它消费债务,100000亿私人抵押债务。

 

美国的消费者都在大把的花钱,只不过他们花的是信用卡上的钱。随着失业人群的不断增大,信用卡支付不了的情况开始明显增加。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之后,越来越多的持卡人无力偿还债务,美国经济只能持续低迷,一直到2014年,才勉强缓过劲来。

分析完了金融泡沫,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欢迎关注《你所不知道的金融战争(四)进攻日本》。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金鸿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金融战争(三)利率冲击|2020-08-05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