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9字3图,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文章首发于猫哥的视界(maogeshijue),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今天与大家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如何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成为最后的赢家?
1 结硬寨,打呆战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男人读历史最感兴趣的自然是战争。
在过去无聊的日子里,我把古今中外比较有名的战役翻来覆去研究过很多次,对于在经典战役中表现卓越的名将更是钦佩不已。
在我看来,所谓名将就是在战争的迷雾中面对潮水般真真假假的信息能做出正确选择的牛人——但要成为这样的牛人是需要天赋的。
有这样的天赋并且也有这样机遇的人,在历史上都是万里挑一的小概率事件。
换句话说,历史上名将是用来仰望的,没有天赋你再努力也成不了名将。
现在问题来了,假如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一只军队的统帅,那么,他有无可能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军事领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呢?
有!
历史上还真有一个这样的牛人。
这个牛人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是湘军统帅,但是这个投笔从戎后世争议很大的人却没有半点军事天赋,早期曾国藩亲自领兵与太平军作战基本就是屡战屡败,没有打赢一场战争,败得最惨的时候差点投水自尽。
但是这个军事天赋基本为0的曾国藩却成为满清与太平天国战争的最后赢家,不但剿灭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而且让军事指挥能力远超自己的李秀成成为阶下囚。
怎么做到的?
原因很简单,曾国藩屡战屡败之后大彻大悟——深刻认识到自己没有领兵打战的军事天赋,所以不再亲自领兵作战,只是设计了一套策略作为湘军作战的指导原则。
最后湘军就靠这个作战指导原则灭掉了军事指挥能力远超自己的对手。
这个作战原则只有六个字:
结硬寨,打呆战!
2 正确的策略
这六字真言出自曾国藩的一封奏折,同治5年,在镇压捻军起义屡屡失败之后,曾国藩给满清朝廷上了一封奏折,详细阐述了自己带兵作战的特点。
“臣不善骑马,未能身临前敌,亲自督阵。又行军过于迟钝,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战,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所谓的结硬寨、打呆战——就是湘军一般情况下不与太平军硬碰硬地短兵相接。
即使在胜算很大的情况下也从不主动发动攻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选择地势险要之处扎营,然后挖战壕、筑高墙,把进攻变成防守,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当时太平军由于连年征战野战能力很强,太平军将领军事素养也很高,所以,太平军总想跟湘军野战。
而湘军就是守着阵地不动,就算太平军再能打,碰到湘军乌龟流战术,也是毫无办法。
只要一有机会,湘军就开始不停地挖沟,一道又一道,直到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断草断粮,等到城里弹尽粮绝之后,再轻松攻克。
就这样,一座城接着一座城,一点一点地挖沟,一步步地往前拱,就把太平天国给拱没了。
湘军每打一个城市,都不是用一天两天,而是用一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挖壕沟。
当时的湘军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施工队,被湘军攻打过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外的地貌都被湘军所挖的壕沟改变了。
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
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结硬寨,打呆仗。
这个原则说白一点就是默认湘军将领没有任何军事天赋,所以湘军不打“巧战”——
什么奇袭、迂回、穿插、运动战等等需要领兵将领具有军事天赋的作战模式统统放弃。
用结硬寨模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通过打呆战模式与太平天国拼资源消耗能力。
太平天国最鼎盛时期也只控制了安徽、江苏、浙江三省部分地盘,满清以举国之力与拥有三省部分地盘的太平天国拼资源消耗能力是拥有绝对优势的。
结硬寨,打呆战的作战模式表面上看是一个笨办法,但是对于一票没有军事天赋的统兵将领而言却是最高明的策略。
这个策略虽然看上去有点自废武功的味道——让湘军放弃了所有打“巧战”的可能,但是同时也废掉了太平军将领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的优势,强行将双方带到一个纯粹拼资源消耗能力的战争模式。
所以,湘军在剿灭太平军的战争过程是单调而乏味的,整个过程湘军从未打过一场干净漂亮的胜仗,基本都是一线平推靠堆资源耗死了对手。
中途还有一次严重的挫败——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抛弃了“结硬寨打呆战”的原则,轻兵冒进结果在三河镇被太平军全歼。
三河镇惨败说明,即使是湘军最有军事天赋的将领其指挥能力与太平军也有不小的差距。
这就是曾国藩最厉害之处。
自己以书生领军,手下大多也是没有军事天赋的文盲,却能制定正确的策略,让自己在最不擅长的军事领域成为最后的赢家。
古今中外,我研究无数战争案例,一个军事天赋极低的统帅却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人物也就曾国藩一人而已!
3 投资与战争
以前读历史,那些声名赫赫的名将我也只能仰望,因为不管是岳飞霍去病,还是戚继光拿破仑,我也只能仰望,这些名将的辉煌成就普通人是很难复制的。
但是曾国藩却大为不同,他领兵打战的能力平平,也没有特别的军事天赋,但是却能率领湘军取得辉煌的军事成就,其策略是非常值得我们普通人借鉴的。
比如资本市场投资模式的问题。
股市是最像战场的一个投资场所。
战争的不确定性是因为交战的双方都笼罩在战争的迷雾之中,资本市场也是如此,每一个投资者每天都要面对海量般的信息“迷雾”——
比如中美博弈又有新变化,比如美联储又再次扩表,比如我们央行货币政策又出现新的调整,比如部委针对某个行业又出台了新的政策,比如产业资本又加大了减持的力度……
在这些海量的信息迷雾之中,作为普通投资者要迅速做出最正确的投资决策是非常难的——
我觉得没有很高的智商以及特殊的天赋是根本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类似名将的军事天赋你就不可能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就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给我6万法军,我能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吗?
给我3万解放军,我能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吗?
把华野中野60万军队都给我指挥,我能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吗?
很明显,我没有这个本事。
好吧,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没有名将的天赋。
既然我没有特殊的超越常人的天赋,那么,凭什么我能在股市这个战场取得投资的成功?
所以,我只能复制曾国藩成功的策略——
默认自己没有任何特殊天赋的策略:结硬寨,打呆战!
这个模式就是放弃所有短线操作模式——什么高抛低吸、追涨杀跌统统放弃。
我不认为自己有这个玩短线的“名将”天赋,更不认为自己短线能玩过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的主力资金。
但是没有特殊的超越常人的天赋并不代表我就不能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赢家。
只要坚持“结硬寨,打呆战”的原则即可。
所谓的“结硬寨”就是选择好一个优秀的高速增长的赛道,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的“打呆战”就是默认自己没有高抛低吸短线操作能力,在绝大多数时候死拿;
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我觉得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成本很低(只要是闲散资金,时间成本可以为0),用时间去过滤掉短期外部信息的不确定性——
或者说用时间过滤掉大机构的信息优势与资金优势,把投资变成一种简单的通过时间来积累财富的过程。
然后我们就能战无不胜。
4 文正守“拙”
结硬寨,打呆战是一种很纯粹的守“拙”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在某个不擅长的领域就是最笨的那个人,然后选择最笨的办法。
笨办法短期来看效率很低,而且单调乏味,但是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笨办法可能是效率最高确定性最强的策略。
湘军攻陷天京(现在的南京)代表着太平天国的覆灭。当时湘军军威达到顶峰,很多湘军将领起了异心纷纷劝说曾国藩造反争夺天下。
在这个关键时刻,曾国藩却果断拒绝了造反的建议,并且在不久之后解散了他亲手创建的湘军,死心塌地做了满清的忠臣。
因为这个原因,满清给与曾国藩很高的待遇,在曾国藩死去之后给了一个封建社会文臣最高的荣誉称号——“文正”。
后世对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为什么不造反有很多猜测。
其实在我看来,曾国藩不造反的原因很简单——湘军没有造反争天下的实力!
湘军为什么能剿灭太平天国?
靠的就是结硬寨,打呆战的作战模式。这种模式本质就是与太平军拼资源消耗能力。
湘军有满清政府集全国之力输送资源,自然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但是如果湘军一旦造反情况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湘军攻陷天京之后,所占据都是太平军的地盘,这些地区经过十几年战争反复拉锯早已是一片废墟——
也就是说如果湘军造反只有湖南能够继续供应有限的资源,仅凭湖南一省之地来支撑湘军去争天下是远远不够的。
曾国藩能够成为历史上的大牛人,我觉得还不是他有多么厉害的本领,而是他永远能审时度势对自己以及团队的真实实力有清醒的认识——
即使是在自己人生最巅峰时期,也绝不头脑膨胀忘乎所以。
这种本领叫做守“拙”——知道自己没有特别的天赋,就老老实实坚守自己的本分。
结硬寨,打呆战是在军事领域守“拙”;
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急流勇退是在人生领域守“拙”。
因为这个贯穿一生的守“拙”成就了曾国藩高光的人生。
相传在湘军将领鼓噪而起纷纷要求造反的时候,曾国藩当场写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诗句,这段诗句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如果我们把“花无数”看做是人生中获得最辉煌成就,那么一定要记住,在大多数时候,这些成就都是因为自己“倚天”背靠一个平台实现的——
这个基本的事实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心自知”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