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飞行仅仅100小时的新飞行员驾驶双发重型隐身战机面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的三代战机在体系的支持下,仍然取得了17比0的空战战果,再次表明战斗机之间代差,已经完全无法用人的素质去弥补,甚至即使加上体系加成也完全不是对手。3代战机面对这种局面无可奈何,即使换上三代半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加大隐身重型战斗机部署数量的战略意义。而部署数量加大、部署范围更广,都离不开生产单位下线数量加大,下线速度加快这个根本性的大前提。那么为何双发隐身重型战斗机已经宣布服役大约4年,总产量和下线速度仍然没有完全提上去呢?其实全球的新隐身机的生产都有个缓慢爬坡的过程。看看洛马的F35,虽然目前的年下线量已经过百。但是在宣布量产的前三年,每年的下线量基本也都是个位数。只有量产4到5年之后,下线速度才急剧增大。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产量曲线,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某种新机刚刚量产时,需要完善的因素太多。零件的规格需要统一化;需要编制复杂而详细的生产规范;生产线上的组装技师需要逐步熟悉生产岗位的情况,相互之间的协调也需要一个逐步磨合的过程。而新飞机的减重往往需要多年才能完成。比如F35系列直到2017年底才彻底完成了全机减重的过程,而把所有的零部件的重量都规范到了0.1克甚至更精确。在此之前生产的100多架都不算是零件规范的版本。早期100多架的很多零部件相互是不能互换的,可以说是是纯手工打造为主。而最近3年下线的F35才刚刚可以通用零部件。因此可实现脉动生产线,大大提高下线的速率。生产加速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要的配件和设备不受限制的供应。当前各国现代化战斗机的雷达、航电等航空电子设备的供应都是有保证的。
大多在整机上线组装前,就已经把提早下单,生产好的雷达和航电系统早早的交付总装厂;而最关键的就是看配套的发动机能不能敞开供应。对某重型双发隐身战斗机来说,配套的航空发动机的供货速度是整体下线速度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早期下线的几个批次,也是现在已经进入值班在状态的批次,基本都是进口发动机的调教升级版。因为当初的进口总量有限,这批发动机早就用完了。也由此决定了前几年的总下线量和下线速度都受到限制。而根本性的转变,应该是从去年开始。实际上换用自产发动机的试飞则进行的更早,期间表现优异。这就是所谓的增推到15吨级的WS10改进型发动机。也有人称其为14吨级WS10。而实际推力基本在14.X吨到15.5吨之间。批量下线的涡扇发动机推力差距0.5吨到0.8吨之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任何国家的现代大涡扇基本也都是“纯手工”打造的高端工业产品。包括超级大国的F119发动机和F135发动机也是这样。在实际装上新机时,一般选取同一批次中的推力较大的单台或者推力比较接近而且整体推力较大的双发,用来实际装机。 因此实际装机的WS10被称为是15吨级比14吨级更合理。W10的产量已经相当可观,已不在超级大国的F135的真实产量之下,质量也越来越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因此双发隐身重型战机终于可以不受限制的上量了。过去基本是1条生产线开动。而很快将实现3条生产线同时进入高速下线阶段。估计原先生产10号机的生产线不久也会转产双发重型机,最终4到5条生产线一起发力。年产到三位数,总产量过300架是很快的事情。15吨级的发动机已经可以让双发重型战机空战推重比到1.2以上;不开加力也可以实现20分钟以上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由于其涵道比相对4代大推更大,在中低空巡航期间更省油,因此可以让重型隐身机在某些飞行剖面下作战半径更优异。尤其是日常空优任务,作战半径可以是F22A的2倍。即使今后4代大推最终装机,那么现有版本仍然会维持生产线很长时间。甚至会出现3种推力的版本。也就是双发30吨级推力版,35吨级推力版和40吨级推力版。最后一种直接过渡到6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