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6字14图,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文章首发于猫哥的视界(maogeshijue),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今年是扶贫攻坚战最关键的一年,9月24日—30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了一次“消费扶贫”采访活动,这次走基层采访选取了4个点:北京、甘肃、广东、重庆。 有意思的是,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对本次活动态度很开明,不但组织央级正规媒体参与,而且主动要求联系当地自媒体参加(据说以后的活动甚至会邀请境外媒体参加)。 经重庆市有关部门推荐,我很荣幸成为重庆这个点“消费扶贫”采访活动的自媒体参与者。 有趣的是,虽然我这个野路子自媒体第一次参加如此高级别的走基层采访活动,但是整个过程没有一个政府部门的人员给我打招呼对我的稿子提出具体要求—— 不管是国务院扶贫办、还是重庆扶贫办、网信办都没有人提出具体的要求,相反,在和国务院扶贫办与我联系的工作人员闲聊中,对方反而流露出“你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我一开始就觉得现在的中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确实是越来越自信了。 以下就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的亲身经历。 1 带着问号下基层 本次走的基层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在去秀山之前,重庆扶贫办一位领导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秀山的情况,据她说,秀山消费扶贫做得非常成功,原因是当地的农村电商搞得很好。 农村电商搞得很好? 听到这个介绍我是不大相信的。 为什么? 说实话,我知道现在国家对扶贫空前重视,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在扶贫工作上。所以,地方政府不惜代价打造一个扶贫的样板工程不算太难。 但是这些“样板工程”多半依赖外界的输血,一旦输血停止,这些“扶贫样板工程”是否能够继续维持当前光鲜的形象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比如我了解某央企对口扶贫一个贫困村是怎么做的? 直接给贫困户购买养殖的鸡苗猪仔,等到贫困户养大之后央企再全部收购——据传央企对内部职工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季度不买贫困户的家禽就要扣绩效。 这种扶贫方式简单粗暴,但是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扶贫效果。但是企业对口扶贫总有退出的时候,一旦企业退出,这些贫困户养好的家禽又卖给谁? 当然某央企采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也有客观原因。 贫困人群一般居住地都在偏僻的农村,这些地区不但农村出产有限,更重要的是没有物流配套(原因我们后面来分析),贫困户要把农产品通过市场化方式卖出去是很困难的。 这也是国家将今年扶贫工作重点转向“消费扶贫”的意义所在——只有让贫困户将自己的农产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实在在地销售出去,才能形成扶贫产业的良性循环,才能巩固扶贫的成果。 但是怎么才能将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农产品有几个特点,品种杂,时效强,价格低——这三大特点让农产品采用电商模式的碎片化销售非常困难。一般物流很难能支撑偏远地区农产品销售,导致传统的物流很难渗透到乡村。 据我所知,现在商业物流一般只到县一级,国家邮政局倒是制定了一个《快递到村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规划西部地区邮政快递覆盖到80%的乡村。 所以,在物流不支持的偏远的农村做农产品电商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个农户即使接到一个订单——比如10个土鸡蛋或者10斤金银花,难道让他们骑着摩托跑几十公里路到县城(或者乡镇)去发快递? 即使2022年邮政系统快递能到村一级,但是农产品有一个时效性很强的特征,邮政系统的效率能支撑农产品的时效要求吗? 所以,当重庆扶贫办领导声称秀山农村电商做得很好的时候,我当时就在猜测—— 难道是当地政府自己打造了一个渗透到农村的物流系统?连国家邮政现在都没做到的事情当地政府强行去做——地方财政为此要贴多少钱? 如果是靠地方财政输血建设的物流系统来打造农村消费扶贫的“样板工程”——这样的样板工程有多大的意义? 就这样,带着一脑袋问号我来到秀山县。 2 电商扶贫产业园 9月27日在分组考察的时候,秀山方面将下基层的媒体分成了两个组,一组在县城考察物流园区与电商产业园,一组是下基层,我坚决要求下基层。 基层是去隘口镇,这个镇地处武陵山腹地,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幅员面积133.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居),总人口2.4万人,有贫困人口722户3236人。 我们第一站是隘口镇的电商扶贫产业园。 隘口镇电商扶贫产业园占地约50亩,有一个研发中心,一个电商产品加工中心,一个核桃加工中心,一个五谷杂粮加工中心,还有一个冷链库。
电商扶贫产业园 在这个电商扶贫产业园接待我们的是隘口镇的干部以及市县驻隘口镇的扶贫干部,他们首先带我们去看了看研发中心。 这个研发中心一楼主要是隘口镇农产品展示,二楼是电商培训中心以及售后服务中心。 在电商培训中心我看到都是一群年轻小姑娘在接受培训,据接待的干部介绍,这些小姑娘都是附近农村农户的子女。 这让我有点惊讶,在我看来,现在的农村还能有这么多年轻小姑娘留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电商培训室 售后服务中心 售后服务中心也是一群年轻人在操作电脑,据接待的干部介绍,这些所谓的售后服务人员其实都是电商平台注册商铺的“老板”,只不过现在农村电商老板与售后基本都是同一个人。 我就问,为啥这些电商“老板”都在这里做售后? 接待干部回答,因为这里做售后,电脑、办公场地家具、房租、电费都免费。 从二楼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一楼农村电商产品陈列室,这里农产品琳琅满目,品种之多出乎意料。 农产品展示 3 物流是关键 接下来就是自由交流环节,我逮着一位重庆市商务委驻隘口镇的扶贫干部李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电商扶贫产业园的物流是谁在做? 李伟的回答有点让我意外,居然是商业物流公司在做!而且还不是某一家商业物流公司,而是“四通一达”都入驻了这个电商扶贫产业园,并且已经建成韵达快递分拨中心。 那么村一级的物流谁在做呢? 这是秀山县成立的电商公司来做的。 秀山县山水隘口电商公司 果然,我在心里暗暗下了一个结论——果然是秀山县政府贴钱来做乡村物流。 但是继续细细一问,这个电商公司的情况与我想象中却大不一样。 这个电商公司虽然是地方政府推动成立的,政府也给了很多政策扶持,但是这个电商公司却是个民营企业,是一些农产品销售大户组成的企业,这个企业基本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来运营的,与我想象中那种官办企业有本质的不同。 对于李伟的介绍我还是有点不相信,就继续问。 村里的物流接收点是怎么运营的? 据李伟介绍,在隘口镇(包括秀山县)所属各个村都有一个武陵生活馆专门做农村快递收发点。 农村设一个快递收发点能活下来吗?我有点怀疑。 但是后面我们参观一个武陵生活馆之后,才大开眼界,这个武陵生活馆不是一个简单的快递收发点,而是集快递收发、生活小超市以及综合金融功能的综合性服务点。 武陵生活馆 比如这个农业银行的智能终端一体机,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存取款的需要,还可以办理水电气通讯业务,更可以通过这个终端平台购买其它电商平台的商品—— 我看到有京东商城,通过这个农村智能终端机购买网络商品比我们用智能手机下载APP购买还要便宜(估计政府有专项补贴),而武陵生活馆在这个智能终端机每办理一笔业务,农行都要给0.2元—1元的费用。 一个驻扎在乡村的武陵生活馆每月通过收发快递、出售生活用品、办理金融业务大致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解决一个农民就业的同时也解决了快递落户乡村的问题。 通过李伟的介绍,我现在对秀山农村的物流体系总算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第一步:商业物流从县下沉到乡镇; 第二步:自建物流下沉到乡村; 3 产品是核心 那么,商业物流凭啥能下沉到乡镇? 就因为隘口镇有这个电商扶贫产业园!这个电商扶贫产业园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物流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还是一个农产品加工中心! 这个产业园依托电商公司以及当地的食品企业将农户的农产品收购之后,在这个扶贫产业园迅速加工成适宜保存运输的农业产品,然后再发往全国各地。 有了这个关键枢纽,农产品电商化就具备了条件。 不仅如此,为了破解农产品量小种繁、不宜保存的特点,当地干部与驻镇干部也很花了一番心思。 一是加大引导“量小种繁”产品形成规模大产业。根据当地产品特点,驻镇工作队及镇政府确定了中药材、茶叶、核桃三大主导产业,为标准化生产、大规模深加工等创造了条件。 目前隘口镇已形成1.5万亩中药材、7700多亩茶叶、1.1万亩核桃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化农业经济。 二是打造“产业中心户”统筹单一农产品。当地政府推荐各村产业相对较大、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农户为“产业中心户”,与山水隘口电商公司签订销售订单协议。 对“小”“散”“远”的单一农产品统一标准,进行集中收购、质量把控。让贫困户的“小”土货变成规模化的电商产品,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促成多种小产品进行组合捆绑销售。一个是把小产量的特优产品做成礼包捆绑销售,二个是把小产量的农产品加工成蔬菜包进行销售。 比如隘口镇电商产业园的富隘食品有限公司把土豆、竹笋、萝卜、藕片等加工成蔬菜包放到自热火锅产品里进行销售。 四是深入推进生鲜农产品深加工保值增值。引进重庆市富隘食品公司、重庆天椒食品农业科技公司到隘口开设加工厂,将土豆、红薯等打成粉,做成方便酸辣粉(已成为了网红产品)进行销售。 把新鲜辣椒加工成酸辣椒、剁椒或调味包等,既防止了生鲜农产品不易保存带来的损失,又提高了附加值,目前隘口镇大小加工厂已发展到16家以上。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般人能想到的办法他们都能想到了,一般人想不到的思路他们也想到了。 这就是我在一个乡镇农产品展览室看到琳琅满目上百个农产品品种的原因! 我之前从未想到一个镇的农业产品会如此丰富,更让我吃惊的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农业产品竟然能成为网红爆款产品。 比如下面这款速食火锅菜 速食火锅菜 大家不要小瞧这个速食火锅菜,这可是这一两年在网络上爆款的网红产品,秀山县有一个贫困农户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店铺就卖这款速食火锅菜去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 因为品种丰富,加上政府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去年隘口镇通过电商平台就实现3200万元的农产品销售,今年1—8月农产品销售也达到2100万元。 一年几千万的销售,平均每单按照50元计算就是60万单,有这样的规模难怪能让商业物流系统愿意下沉到乡镇,同样因为有这样的电商规模,养活村一级的物流系统也绰绰有余。 按:中国各级政府为了推动贫困农村的农产品销售确实花了大力气。 以重庆为例,消费扶贫有两个副市长牵头来做,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在主城区设置了50个扶贫专馆,在餐饮以及零售终端设置了300个扶贫专区,与此同时政府还组织农产品向山东、广东等地区销售。 据隘口镇当地干部介绍,过去秀山县只有县城有物流系统,农民要销售农产品必须赶几十公里路去县城寄快递,每个快递价格在18—20元左右,不说距离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快递价格也是一般农产品无法承受的。 现在秀山县整合资源打造了这样一个下沉到乡村的物流系统,以及下沉到乡镇的扶贫产业园,全国包邮快递单价降低到3元以内,全国快递每单时效51.4小时! 农村物流能做到这个水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4 严令的脱贫致富路 那么,大家知道在一个贫困的山区建设这样一个发达的电商与物流平台对于贫困人群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即使最偏僻农村的贫困人群也有了真正可以脱贫致富的希望! 我们来看看一个贫困家庭的案例。 严令(已征得本人同意使用照片) 严令,土家族人,今年32岁,隘口镇坝芒村村民,过去是坝芒村的贫困户,2015年因为年收入超过3万元算是脱贫。 虽然已经摘掉贫困户帽子,但是2015年之后日子过得还是很艰难,艰难的原因主要就是要修新房子。 过去严令与他兄弟以及父母三家12口人挤在一栋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房子条件很差,一到下雨天就漏水,全家苦不堪言。 2016年当地政府给严令这个大家庭提供了4万元危房改造资金,这让严令看到了建一栋新房子的希望。 严令的老房子已经拆掉了,我们在附近拍摄的另外一家贫困户的老房子。 这个贫困户在建的新房子 严令自己家已建成的新房子 4万元建新房肯定远远不够(这栋房子加装修最后花了30万),严令只能拼命赚钱。 他家里承包了30亩地种植金银花,每年收入有3万元,严令还要出去打工,金银花种植由其父母与妻子负责,去年打工收入有4万,全家合计总收入达到7万。 今年疫情爆发之后,打工的渠道突然没有了,眼看着严令一家又有返贫的危险,这个时候当地政府找到严令,推荐他去养鸡。 鸡苗由当地农业公司提供,价格不高还免费打疫苗,当地政府还帮严令协调了一笔扶贫贷款,一共是5万元,3年免息。 严令就靠着这5万元贷款开始了养鸡之路。养好的活鸡由电商公司收购,在镇上的扶贫产业园屠宰后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冷链物流都下沉到隘口镇了!隘口镇扶贫产业园甚至还有一个冷链库)。 由于严令养殖的活鸡都是在山区散养的土鸡,依托发达的电商物流平台,他养殖的土鸡供不应求。 今年他养殖了近800只鸡,已经卖掉了300只,收入近3万元,严令还雄心勃勃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争取今年养鸡收入达到10万元。 严令用自己承包地改造的养鸡场 所以,在农村拥有这样一个电商与物流平台何事不可做?何事不可为? 5 人才是基础 短短几天消费扶贫走基层的采访活动中,我还是很有一点感慨的。 过去我因为读书多见识广心气很高,加上读过几本官场小说,还幻想过假如我进入体制内,应该很容易在基层做出一番事业,然后一鸣惊人飞黄腾达。 真正深入基层后才发现,我那点见识和那些真正扎根在基层的干部相比远远不如! 比如在农村做电商我能想到物流系统很重要,但是对于隘口镇当地干部以及市县的驻镇干部而言,他们做出电商的方案远比一个物流要全面得多! 当地干部设计的电商方案是三个方面: 人才是基础、物流是关键、产品是核心。 物流与产品我们前面讲得比较多,这里简单讲讲人才培训的问题。 为了让贫困农户熟练地掌握电商平台,隘口镇常年开设电商培训班,一个月一期,不但免费培训,而且考试合格之后还奖励1000元。 目前培训了15期,共计培训了300多人。 最近还联系秀山县一个职业培训学院,准备开设电商专业,这个全日制电商专业准备把网络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学生也要参加高考(估计分数线要低一些),毕业之后发大专文凭。 参加这个电商培训的都是隘口镇以及附近乡镇的农家子女,一般只有高中文凭,学习电商之后,再依托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的农产品收入未必比出去打工差。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隘口镇搞的这个平台不但能让贫困户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年轻人留在农村! 农村留不住年轻人什么扶贫攻坚、乡村振兴都是一句空话! 在隘口镇电商培训以及售后服务中心我看到的恰恰都是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能让考不上大学的年轻人留下来做农业电商我觉得其意义不亚于消费扶贫! 所以,当地政府花这么大力气搞电商培训仔细琢磨越来越觉得是颇有远见的举措。 如果说我在下基层之初多少带一点“俯视”的心态,随着对基层消费扶贫了解的深入,我心里那点“优越感”早已不翼而飞,对这些扎根于基层为扶贫工作殚精竭虑的干部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我们基层的扶贫干部不但脑子活思路多,而且吃苦耐劳的精神远非常人所能比。 据了解,这些从县市里下来的驻镇驻村干部在当地已经待了两年以上,有些驻村干部是直接住在贫困户家里。 贫困户房子是啥条件?一般就是木质老屋,不但阴暗潮湿而且用水洗漱极其不便,这样的环境扪心自问,让我坚持几天都很困难,而我们的扶贫干部却要在这样的环境里住几年之久! 所以,对于一线的扶贫干部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分敬意。 正是在几百万一线扶贫干部的努力下,我们这个国家才能让几千万底层人群摆脱贫困,也恰恰是因为贫困人群一天天减少,中国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我们城市的治安才会越来越好。 6 经历与收获 重庆市秀山县的扶贫案例我觉得还是有典型意义的。 这个地处山区腹地的贫困县自然资源比较匮乏,也没啥老天爷赏饭吃的独特旅游资源,但是这样的地区建立一个电商与物流体系就能实实在在切实帮助当地贫困户顺利脱贫,这种模式是可以在全国复制推广的。 当然,要在贫困山区建立一个发达的电商与物流平台前期投入也不少。 首先是基础设施投入。 要让物流下沉到乡村,发达便利的乡村公路网就是必要条件。 在山区修建乡村公路成本不低,秀山县与毗邻的武陵县同属武陵山区,我看到一个资料,武陵县政府这两年为了扶贫建设了44公里的乡村公路,总投资4.3亿元,平均1公里乡村公路成本高达1000万。 这么一个周围都没啥住户偏僻的地区也修建了硬质路面的山村公路,对于农产品交通物流的支撑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隘口镇能将电商与物流平台建起来,隘口镇的扶贫产业园是关键。这个扶贫产业园投资高达6300万,这笔投资仅靠镇财政是难以解决的,还得要外部资金输血。 即便如此,贫困地区在外部一定资金前期输血的情况下,能够逐步让自身具备造血功能,通过消费扶贫实现产业循环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只要能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就不是一种奢望。 以上就是我参加本次国务院扶贫办“消费扶贫”走基层采访活动的经历,总体而言还是收获良多。 对于扶贫我是一直非常关心的,但是坐在家里看资料与到基层去实地考察那种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深入一线基层,真正与当地干部与贫困户面对面的接触,你才能感受到基层农村的变化,才能感受到一线扶贫的艰辛,以及我们这个国家从事扶贫事业的伟大。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种下基层的机会,也希望通过这些下基层的机会给大家带来中国大地上基层最真实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