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盛唐如松: 疫情之下的二傻子 |2020-12-15

首先问两个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之下,最受影响的行业是什么?最不受影响的行业是又是什么?

我们把因为疫情而受惠颇多的生化制药和防疫物资先排除掉,因为这并不属于传统产业,疫情爆发,它们受惠,疫情结束,它们也得归于平静。再把因为疫情隔离而受惠的电子商务和线上销售乃至电子产品也排除,因为它们虽然已经属于传统产业,但也是因为疫情而产生的短期热度。未来的销售和贸易前景一定可期,但随着疫情的结束,也会回到一个正常发展的水平。我们问的方向是作为传统的三大产业。也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受损最大的莫过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线下的传统服务业,比如旅游,餐饮等。

那么最不受影响的产业是什么呢?答案也是肯定的,那就是第一产业–农业。因为工业需要比较集中化的室内作业,在各国都实行大规模、高规格的封锁措施下,工业难免会受到冲击,虽然经过一年时间,各国都找到了比较好的室内防疫办法,尽力恢复了各自国内的工业生产,但相比较而言,室外工作,人员密集度更低的农业生产无疑是受到影响最轻微的产业。可以这么说,肆虐一年的新冠疫情对农业的影响还不如非洲与蝗虫产生的影响更大。

事实上,对农业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我真的很为那些年初去超市买了一大堆粮油的朋友们担心,他们现在该如何消化这些宝贝。

更深层面去看,粮食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成为了当前很多国家赖以生存的唯一商品。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消费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的消费能力纷纷缩减,很多有着一部分工业化产能的国家无法在这种巨大的冲击下和大经济体以及大生产商竞争,再加上疫情管控的需要导致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从而让这些国家获得足够的外汇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防疫物资和其他消费品。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反倒成了他们手里唯一有优势的商品。

因为农业生产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农产品需求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大,所以,尽管疫情肆虐,但农产品市场却表现得较为平和。剔除那些国际粮商制造的舆论因素,今年全球最稳定的产业当属农业,最稳定的市场也应该算上农产品一份。

当前全球争抢最炙热的产品莫过于疫苗。即便像德国这样有钱有实力的国家,在采购疫苗上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昨天德国卫生部长斯潘宣布,由于疫苗生产商无法按时提供疫苗,德国的全民接种不得不推迟到明年年底。生产商推迟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英国此前接种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西方民众本身对疫苗就疑虑重重,美国更是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医护人员不愿意接种第一轮疫苗,因为深谙医学的他们不相信美国的医药公司赶制出来的疫苗。这导各大医药公司不得不慎重对待自己推出的疫苗,从而延长了上市时间。

德国尚且抢不到疫苗,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就更加不用说了。这时候想要得到疫苗,不得人缘好要好,还得有钱。钱从哪里来?除了有钱啃老本,剩下的当然是卖产品,卖资源。但我们知道,如今全球消费市场并不算好,全球贸易也陷于低迷。产品不容易生产出来,也不容易卖出去,资源的话,如果不是那些有钱有需求国家逢低买入,卖起来也并不容易。算起来只有粮食市场还算比较稳定。该进口的国家还是要进口,该缺粮的地方还是在缺粮。人们会因为疫情少出门,少买东西,但却不会因为疫情少吃饭。这个道理很简单。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无疑是粮食进口大国。虽然中国粮食足以自保,但由于国内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没有其它国家大,所以人们对于食品需求的热情并没有降低,于是各种农产品进口的数量也就没有降低。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可调控性。而恰恰中国在防疫物资和疫苗生产上又具备很强的优势。这也就导致中国在对外出口和对内进口上有着很好的互容性。

发达国家不敢使用中国疫苗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是真的不敢,不是不相信中国的疫苗质量,而是不敢在这方面对中国放开口子。当前西方对于中国的优势产业越来越少,医药算是其中一个。如果西方发达国家敢于使用中国的疫苗,无疑会让他们的自信和优越感又一次遭受打击。所以,他们即便抢不到疫苗,也不会轻易使用中国疫苗。自强虽然不能,自尊还是要抵抗一下的。所以,中国疫苗大部分的流向都会是第三世界国家。当然我们不会放弃向西方国家的渗透,比如塞尔维亚就购买了中国疫苗,只要在欧洲撕开一个口子,慢慢的或者也就可以打开欧洲的大门,当然,这很艰难。

综上,中国当前对外的进口处于事实上的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把产品卖到中国且能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事实很多国家都在努力的,比如美国当前正在竭力开拓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同时美国的小麦,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都在积极寻求进入中国的渠道,而随着拜登的当选,这种努力正在获得效果。除了美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寻求更多的向中国出口小麦等农产品。。而加拿大则更加兴奋的向中国推介自己的焦煤资源。

当然以上是一些发达国家做的事情,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印度尼西亚则和中国签订了长达三年价值十五亿美元的煤炭出口协议,阿根廷向中国出口了二十五万吨大麦,并且预期这一产品出口明年将会达到三十八万吨。以上这些算是比较大比较新的单子。此前传统意义上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国自然更是不甘落后,比如乌克兰今年上半年向中国出口的玉米高达四百零四万吨,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粮食出口目的国。你看,疫情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国对我们的粮食出口,正是我以上分析的结果。这世界,真正主导两国关系的还是利益,而不是美欧嘴里所谓共同价值观。

美国,加拿大,法国当下竭力向中国推销农产品。很显然伤害了他们一个共同盟友的心。这个盟友就是澳大利亚。近两年,特别是今年的新冠疫情,澳大利亚对中国充当了最为积极的反华急先锋。由此把中澳关系推向了极端恶化的地步。对此中国当然也不客气,随之降低了和澳大利亚的贸易热度。让小麦,棉花,玉米,葡萄酒以及龙虾,都成了澳大利亚政客的牺牲品。

对此西方国家自然会声援澳大利亚,但也仅仅就是声援罢了。嘴上喊着支持你,私下却把和澳大利亚同样的产品不遗余力的向中国市场塞。这哪里是支持,简直就是在背后捅刀子。好在澳大利亚的政客们并不在乎,因为受损害的是澳大利亚人民,他们这些政客最在乎的只是西方盟友的嘉许和鼓励。比如美国为了支持澳大利亚,决定在一场宴会上使用澳大利亚红酒,这简直比蔡英文还要抠,人家孬好也买了两百瓶澳洲红酒啊。与此同时,美国的红酒制造商们却开始兴高采烈的寻找中国朋友,希望可以取代澳洲在中国的红酒市场。

澳洲的政客是不是二傻子呢?是,也不是。他们的心里很明白,澳洲在西方没有太多受人重视的位置,它在西方算是一个边缘化的国家。这就像一个孩子,如果父母兄弟不重视他,那他就使劲的作,以此换取父母兄弟的重视。但这个孩子始终不明白,他的作或者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但同时也让人觉得这家伙真的是个麻烦的二傻子。

细思之下,它也只是一个盘中的龙虾,看上去张牙舞爪,实际上却是他人盘中的一道菜。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盛唐如松: 疫情之下的二傻子 |2020-12-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