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军榜:中国唯一的海洋霸权是怎么建立的 |2021-01-06

历史大多数时间,我们的先辈都在忙活种地的事,喜欢能长庄稼的地方,不太正眼看大海,经常让犯了错的官员、犯人去海边接受惩罚。但也有一次例外,人们发现在海上能赚到好多钱,大家一拥而上、一不小心竟然弄出个海洋霸权。

霸权的意思是:最强大的敌人来了,我能打跑他!哦,别误会,我说的不是郑和,他的船队牛X,但他是不战屈人之兵、以德服人,除了不长眼的海盗,郑和没打过别人、没有控制任何地区,算不上真正的霸权!  

一、贸易催生倭寇

郑和七下西洋是朝贡贸易的配套工程,他跑了几趟后,朝贡国家从东南亚到东非,一下多了几十个。

世界那会已经是大航海时代,东西方贸易繁荣,书上说欧洲人民喜欢中华三宝:瓷器、丝绸和茶叶,太含蓄了!实际上他们的兴趣要广泛的多,只要看到大天朝的东西,就没啥抵抗力,无限量的买买买,买一切可以买到的东西:棉布、麻布、砂糖、大米,甚至还有药材,对!就是今天一半人嗤之以鼻、一半人深信不疑的中药。

自家的商品大卖特卖,放在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做梦都能笑醒。但明朝却不怎么高兴,甚至有点烦躁:大天朝无所不有,我不想赚你们的钱,也不稀罕你们的东西…….如果非要来买我们的商品就先进贡,完了你可以带点东西回去!

这就是朝贡贸易:你先认我作老大,我才允许你N年进贡一次,琉球是小兄弟,两年来一次!日本每次都要来很多人、买很多货,叽叽喳喳很烦人,就十年来一次吧!

顾客是上帝?大天朝眼中没有上帝,我是以德治天下,你带来一船货、我还回去三船,赏你的!面子赚足了,但国家和商人不仅没钱赚,搞不好还得赔。明朝中后期国力衰落,这劳民伤财的事就干不下去了。

朝贡贸易停了,通商口岸也不开,欧洲贵族们没茶喝、没漂亮衣服穿,眼见日子要退回中世纪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限制越严、铤而走险的人就越多,正规渠道的商品少了,走私的利润就多了,马克思说话:有了300%的利润,大把人会拼着命干!

黑市贸易越做越大,走私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发了财商人开始琢磨怎么排挤对手,购买武器、雇佣打手,一边防着路上的海盗,一边瞅机会干掉别的商队。一时间商人、海盗、倭寇、土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商亦盗、半商半盗,很难分清楚。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啥把这些人叫倭寇呢?倭是指日本,明朝的走私生意那么红火,消息传到日本,有些破产武士浪人为了讨生活划着船就来了,他们都会点武艺,顺势就当了打手,当然也有直接动手抢的,就成了海盗。但总的来说,这些走私为生的人大多还是东南沿海的中国人,把他们全当是日本人叫成倭寇,还有些复杂原因,今后找机会再聊,今天就先认为误传吧。 

二、倭寇的根源是封闭 

我们的历史书喜欢讲帝王将相,倭寇这类货色上不了席面,但明朝在几千里沿海一直驻防军队,养兵又很费钱,一两百年就这么耗着,国家财政被小刀子割肉,这要放在人身上就是千刀万剐,看着一刀不要命,但一刀一刀积累下来,无药可医万劫不复。

说倭寇是明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毫不夸张。

在明朝的执政者看来,没有西洋货不过是少了一两件玩意儿,不开放口岸也不是啥大事,明朝号称白银帝国,全世界白银超过一半都流入中国。但倭寇问题不一样,不能保护臣民是大事,特别是外族侵扰的时候不能保护臣民,就变成政权合法性的问题。

明朝抗倭历时百多年,最有名的是戚继光,他是个技术小能手,改进了枪炮火器,还从古典兵书中,领悟了一套“鸳鸯阵”,近战能力也大大提高,敌人昨天还能拼拼刺刀,今天就被阵法乱刀剁死,这仗就没办法打了,倭寇们只要看见戚家军旗号,远远的就跑了。

然并卵,倭寇的根在海上,病根在封闭——倭寇有船有岛,你不过去打,他们永远都在那里。病根几乎无药可救:朝廷不让做生意,东南沿海山多人多地又少,大家想活命、想赚钱,走私就成了唯一的活路,走私生意做大了,就得弄点私家兵勇保护,而兵和匪往往就是一念之差,军饷不够花,抢钱抢妹子就是难免的事,海禁不停倭寇消停不了。

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比如戚继光的同事俞大遒将军,就是个被严重低估的明白人,不仅因为他俩多次合作重创倭寇,更重要的是俞将军提出过两条作战思想:一、打倭寇要主动出海进攻;二、海战要大船打小船、大铳打小铳。

这思想很牛X,举个例子就能说明白:海军天生就是进攻性军种,一定要动起来、主动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海洋军事大国西班牙、荷兰、后来的英日,和现在的美国,无一不是让军舰游弋于海洋生命线上,控制敌我的资源和补给。

中日曾在清末争夺朝鲜,日军在渤海切断中国补给线、击沉“高升号”运兵船,船上近千名士兵除百余人被俘,其余都被打死淹死,不要小看这一千陆军,他们是淮军,晚清重金培养的现代陆军,朝鲜当时驻军也就1800人,近一半精锐让人家军舰几炮就灭了,这仗还怎么打?朝鲜很快就丢了。

第二条说的就是“大舰巨炮”,我能打你、你打不到我只能干瞪眼;你我各挨一炮,我船大能扛,你船小over——这例子就更多了,德国的俾斯麦战列舰做到了5万多吨,主炮380mm,曾单挑英国两艘大型战列舰,几炮秒杀胡德号(4万吨级)、重创威尔士亲王号战,就是个水中怪兽、根本没对手,最后还是被飞机给炸沉的。 

图片

扯的有点远,但和海洋霸权有很大关系,就多啰嗦了几句。

正因为俞大遒的海军思想没人重视,抗倭英雄只是戚继光一个人风光,明军就只能在陆地被动防守、跟着敌人后边追、军队消耗大,民众不断被掠夺损失也很大。

官民疲于奔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郑芝龙的出现。  

三、郑芝龙的水泊梁山

郑芝龙出生在福建小乡村,从小想行侠仗义扬名立万,却阴差阳错成了宋江式的人物。

郑芝龙的家乡安静祥和,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发展空间折腾不开,郑芝龙好动性格根本闲不住,早早就跟着舅舅去澳门闯荡。到了大城市一下开了眼界,知道努力上进,还挺能吃苦:从水手做起,升帆、掌舵到记账、进出货啥粗活累活都抢着干,很快摸清了经商的门道,独立门户做了个小商人。

澳门是个水路码头,得经常去各地找买卖,郑芝龙第一次去日本进货就碰到了两个贵人,从此一生奇遇不断:先说第一位贵人细川翁昱皇,这是个老华侨,锻造刀剑技术很好,客户有不少贵族和武士,在日本很有人脉。他见郑芝龙仪表不凡、器宇轩昂,是个人物,就把女儿惠子嫁给了郑芝龙。婚后惠子生了个儿子,起名郑福松,后来回到中国改名为郑成功。

有些人对郑成功的身世不爽,包括一些日本人也嚷嚷说郑成功是日本人……怎么说呢,惠子的老爹是中国人,本名翁昱皇,长期在异国定居,为了生活方便改了名字叫田川翁昱皇,这与张本智和差不多,也是人之常情。而惠子小姐本人是二代华侨,血脉还是中华血统,大家看着理解吧。

郑芝龙碰到的第二位贵人是大海商李旦,这老头经商一辈子,控制着很大部分的中日贸易,船队已达数十艘商船,也有小规模的军队,在中国海域很有声望。当年荷兰人初来乍到,急着进货开张做买卖,明朝一看这愣头青不懂规矩根本不屌他,荷兰刚灭了西班牙,气势很盛一言不合就想开练,李旦赶紧出面做和事佬劝了半天才消停。

那时在海上做生意要冒生命危险,经常生意做得好好的人就没了。郑芝龙做生意精明,耍勇斗狠更是从小就会,是海上最缺的人才,投奔李旦没多久就成了小头目。

李旦早年在台湾北部有块生意,被西班牙抢走了,一直是个心病。郑芝龙记在心里,带着战船四处找西班牙人打架,一发狠竟然把西班牙商队撵出了东亚。这下可把老头高兴坏了,不仅出了口恶气,还撵走了竞争对手!

小伙子年轻有为!家里还有几口人?有老婆吗?咳咳,我没有儿女,做你义父好不好啊?

“穷小子在船上做苦工,成天被女监工打骂、真实身份竟然是……”,这种故事啥时候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段子!!郑芝龙做义子进了豪门,不久后又去台湾做分公司的副总经理,打理台湾的生意,梦幻般的奇遇像小说一样。

没几年李旦染病去世,作为义子的郑芝龙继承了所有财产。说来也巧,当时台湾总经理颜思齐得风寒也死了,一时间群龙无首,李家的生意和军队一下全掌握在郑芝龙手中。

郑芝龙没读过啥书,但对知识非常重视,当年刚到澳门就信了天主教,很注意向西洋人学习:学海战技巧、改进中国老式帆船、购买仿制西洋枪炮;还向葡萄牙人订做了150门巨炮,能发射40磅炮弹,是当时最先进的炮,这150门巨炮到了几十年后,重孙子郑克塽守台湾时,还发挥着巨大作用、一点也不落后。 

图片

年轻首领专心做海盗偶尔经商、野蛮茁壮成长,接手李家商队时只有几十条船,三年之后就发展到上千条船、三万人的强大队伍,成了中国海上的一方霸主! 

郑芝龙能做大,自己的努力是前提,但也和荷兰人支持密不可分,荷兰是西方的后起之秀,一直没能从明朝获得贸易权,走私的口子又太散,难以做大规模,于是荷兰人扶植郑芝龙收编各路海盗,尽可能收拢走私的上游出口,扩大生意规模。

郑家发展到这个规模,朝廷已经毫无办法了,偶尔拼凑一点人马出来抗倭,还不够郑芝龙塞牙缝,上文提到的“中国少有的懂海军的俞大遒”,呃,他本人早过世了,现在是他儿子俞咨皋带兵,刚打了一场就被郑家军打死了。

朝廷的套路是打不过就诏安,福建巡抚以“游击将军”的官职招抚郑芝龙——这招数就像孙悟空被封弼马温,但双方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福建官方名义上“消灭”了倭寇,郑芝龙出任游击将军,就可以打着官军的旗号名正言顺收拾竞争对手,一下就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于是很开心的同意了。

朝廷名义上诏安了“郑家军”,却没钱发军饷,郑芝龙也不介意,他也不缺这点钱,正好有借口不听朝廷命令,一门心思打海盗!嗯嗯,就是武力收编竞争对手,巩固自家的地盘和生意。在“清剿”西南方向的海盗刘香后,东南亚的贸易也被收入囊中。明朝对外走私商路都被郑家垄断。

从此以后,明朝境内三千多条商船,无论去哪里都得挂“郑家”的旗号,否则不能出海。但更厉害的是,对于来往中日台、东南亚的商船征收商业税,小船500两、大船2100两,西洋船体量大,一律收3000两。当然收了钱、挂了我家的旗,也保障你的安全,没人敢打你抢你。——话说这片海,郑家不抢的话,谁还有能力抢呢?

这就是“许可证+税收+军事保护”的模式,哪有海盗、商人是这么干的?朝廷衙门也不过如此!

有个流行的段子:一学生问商学院的老师,什么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呢?老师画了一把枪对他说,用枪建立一个国家然后开始收税,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这模式郑芝龙几百年前就做到了,用十余年时间,火并各路海盗、吞并各家山头,搞一个“军事武装为后盾的商业集团”,不在国家体系之内、亦正亦邪、亦官亦民,就是个超白金版的水泊梁山。  

四、一转身就是永别

清军打下南京后,南明基本就完蛋了,但仍有遗老遗少寻找各地朱家血脉,试图延续明朝国祚。郑家在福州拥立了唐王称帝,这就是隆武皇帝,隆武帝没钱没人,只能抓住郑芝龙当救命稻草,封郑芝龙为平国公、太师。

郑芝龙杀伐决断不在话下,但这不是当太师嘛,时不时要和皇帝、大臣讨论国事,这伙遗老遗少大多是江南的东林党,文绉绉酸的不行,和他们说话,粗人郑芝龙很挠头,就把儿子郑成功带在身边,给自己当文书顺便见见世面。

郑成功七岁回到中国,和父亲不一样,从小就是个学霸,14岁考中秀才,20岁被选入国子监,拜了个师傅叫钱谦益,这师傅是个奇葩,娶了秦淮八艳的柳如是,清军打过来的时候想以死明志,打算跳河,又觉得水太凉了没死成……呃,老学究,人品一般但学问很好,晚明的大学者。

开了几次会,隆武帝发现这年轻人是个人才,拉着郑成功的手越端详越喜爱,动情的说:卿本佳人又有文化,但可怜我一路逃命,妃嫔们来不及生女儿,没办法招你做驸马,就赐你朱姓吧,今后就是一家人了,千万不要忘了我!

隆武帝常年流亡经常吃不饱饭,但讲起话来仍保持着皇家气象,演了一出汉献帝寄情刘玄德,幸好郑成功才二十出头,不像油腻大叔那么狡诈,被隆武帝真情和凄惨感动的稀里哗啦,誓死效忠老朱家。

此时中华大地乱成一锅粥,我们捋一下形势:

明帝国已组织不起任何军队,否则也不会被一帮子农民打到北京,保留香火的永历皇帝不知所踪,隆武皇帝在福建。

 李自成在北京没坐住,被吴三桂+清军联手剿灭了。

 吴三桂还有七八万关宁铁骑,他信不过大清,闷头往云南跑了。

 大清倒是在北京坐稳了,但朱家太子冒出来十几个,各地反清复明闹成一片,也够心烦的。

隆武帝躲在福建只能靠郑芝龙,郑家军有3000条船、部众超过10万,如果是海战,清军和吴三桂加在一起都打不过郑家军,但陆战就是另一回事了,骑兵是陆战王者,清军和关宁铁骑又是王者中的王者,郑芝龙一点信心都没有。清兵刚到福建,郑芝龙就被洪承畴策反了,明里暗里做了一些手脚、消极怠工,隆武帝逃亡中被杀了……

面对历史大潮,大多数人还是凡人普通人,首先顾忌的还是自家老小,很遗憾但也很常见,毕竟上下数千年称得上民族英雄的也就十多人!

郑芝龙被招进北京、封了大官,但好运已经用光了,十几年后一杯毒酒送他走完了宋江的路,重演了水泊梁山的风光与悲凉。 

五、差点收回南京

郑芝龙觉得明朝已经完了,想带儿子一起去北京当官,官大小不重要,能安稳过日子就行,那么多名臣武将都去了新朝廷当官,咱一个海盗商人还挣扎个啥?

郑成功当时23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隆武帝说话时的惨样经常在眼前晃动,他觉得他爹对不起隆武帝,家族事业也快败光了,一赌气带着几个叔伯兄弟出海了。还别说读过书见识就是不一样,他这一走至少给郑家留下了香火没有绝后。

出走后郑成功先在厦门、金门站住脚,第一件事就去收编郑家的商队,郑成功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少主,郑芝龙一走,大家很自然的都归拢到他旗下。不过也有两个头目趁乱想独立门户,被郑成功一个“鸿门宴”就给解决了。

第二件事是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招兵买马。江南福建那会是全国最富的地方,大明朝廷没钱,但这里的盐商、海商个个富可敌国,清军想尽快的恢复赋税,手段非常凶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发生在这会,大伙吓得要死,能动弹的富商、难民、遗老遗少全往南跑,刚好郑成功还有国姓爷的名号,很多反清的队伍都去投奔他。

郑家财力雄厚、海军无敌,清军拿他也没办法,双方就打打停停耗了十年。但整个大陆的形势对郑成功很不利:明末的战乱、腐败都在好转,老百姓想过安稳日子,谁搞事谁就是和民心过不去,再拖下去老百姓真的就接受新朝廷了!于是郑成功带领十七万人马,三千多艘船只,水陆两路奔袭明朝故都——南京。

江苏不是福建前线,清军几乎没啥防御,一口气就被推到南京城下。但南京城池高大,强行攻城伤亡会很大,郑成功也想收买人心,包围南京后一直在写信想让守军投降。

郑成功一生就犯了这一次书生气,但后果很严重:一个月后清军慢慢缓过劲来,调动援军围拢过来反攻郑家军。这一仗损失巨大,十年积累下的队伍死伤大半,之后再没能力反攻北方了。

收拾残兵败将,郑家军只守住了大本营厦门和金门,这时还有三四万兄弟,但要维持生计都成了问题,和大陆的通路全断了,连粮食都很难买到,郑成功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 

六、台湾各路势力

台湾本岛大多还是荒地,可以开垦成农田,非常适合郑家军长期发展,和大陆还间隔了200多公里的台湾海峡,清军打过不来,

西班牙、郑家商队、荷兰人先后来了台湾,但人数都很少,当地主要还是山民,土著们凑在一起选了个国王,建起个大肚王国,看名字就知道民众的最大愿望是吃饱饭,土著们刀耕火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人畜无害。郑成功想大规模定居台湾、反清复明,最大的对手还是荷兰人。

图片

前边也说过,荷兰人和郑家的关系太不一般了,这里掰开说细一点大家会更明白:荷兰最初来东亚占了澎湖,明朝不答应准备打仗,李旦调解时派的代表就是郑芝龙。荷兰人去了台湾后,开发出大员(今台南市),就是地图上标的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台湾才有了这个状态。

后来荷兰和西班牙争夺台湾,郑芝龙又拉偏架帮了荷兰人,结束的时候郑家海盗团顺势占了西班牙的北部据点。最重要还是生意往来,郑家是吃走私这口饭的,商品出境后大部分都卖给了荷兰人。

这里还有个难言之隐:郑家能碾压周边所有海盗,就是因为枪炮好、船好、会打海战,而枪炮是向荷兰人买的,船是荷兰人帮着改造的,海上作战更是荷兰人手把手教出来的。

所以说,荷兰人不仅是生意伙伴,还是半个老师,直接开打真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郑成功写了封信探探口风:你看你们刚来中国做生意没地方落脚,我爹把平时练兵的台湾借给你们住,这么长时间了,你们打算啥时候还呀?

揆一是大员(今台南)的长官,台湾业务的一把手,十五年前就在日本商馆当总经理,和中日大海商李旦非常熟,后来也支持了郑芝龙的发展壮大。

揆一性格谨慎,但西洋人说话不会转弯:别闹了小郑!我和你爹很熟,当时老爷子只是客气了一下,台湾不是明朝的也不是你们郑家,我们住在这里没毛病,你要是在大陆混不下去,可以让你们住台湾北部,咱们做个邻居。

这话倒也不是乱说,元朝和明朝只在澎湖设立巡察司,对渔民收点管理费啥的,对台湾岛这又远又荒凉的地方完全没兴趣。台湾华人是沿海的渔民、流民漂流过去的,也有一些跟着荷兰人去的小商小贩,都是民间自发行为。

荷兰人要是了解中国历史,也许说话会更含蓄一些,他们这一出就是刘备借荆州啊,中国三岁孩子都懂的套路!郑成功一看就死心了,决定立即出兵。

郑成功连军粮都来不及准备,带着半个月的口粮就出海了! 

七、荷兰人当时是高科技大国

揆一是中国通,早看明白清军拿下福建,郑家一定会来台湾,隔三差五给总部写信求援,这工作方法不太好,显得自己很窝囊,而且事前没办法证明郑成功会打过来,揆一都觉得自己像“狼来了”中的那个小孩。

郑家军真的来了,慌乱的荷兰商人、技师、自由民躲进了城堡,揆一看着小广场上挤满了人,心里一块石头反倒落了地。狼终于来了!

图片

荷兰亚洲总部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离台湾不算太远,大佬们每过几天就收到台湾的信,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撤了揆一这货算了,KPI矬成这样!还像个娘们叽叽歪歪没完没了。——老霸主西班牙倒了,二代霸主英国还没起来,荷兰横扫了半个地球,大佬们不相信郑成功有胆子敢惹荷兰!

荷兰最早是西班牙的小弟,帮着大哥做船,订单实在太多了忙不过来,没黑没白加班硬是憋出一套模块化、流水线制造术,一下成了手工业的巅峰,嗯,工业革命前最好的制造业!荷兰人做船不仅速度比别人快几倍,货仓也大,全船火炮能做到36门、战斗力爆表。

图片

后来西班牙的生意越来越大,就把运货这种脏活扔给小弟,自己当甩手掌柜。荷兰本来只是木匠,这下摸清了航线、人脉也混熟了、谁家产什么货也记在小本本上,砸师傅饭碗就是早晚的事:1650年,全世界有2万多条商船,荷兰就占了1.5万,比现在的美国可厉害多了。

还好台湾的荷兰船只有十几条,人也就三千多,士兵不到两千。荷兰一直没有搞定明朝官老爷,没法直接进货,只好做点转口贸易、卖点军火之类的,生意没做起来据点也就没做大。

据点虽然不大,也是照欧洲经典要塞做的,要塞是步兵的噩梦,火炮威力不够的话来多少步兵都没用。

17世纪中期是城堡要塞的巅峰,可以做得和像下图一样漂亮:这可不是花园,是叫棱堡的东东,做成这个样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减少射击死角,敌人进攻时没地方躲。

图片

荷兰有欧洲最好的城堡工程师,在台湾建了两个棱堡:热兰遮城,和普罗民遮城,墙体用砖石、牡蛎壳、糖浆、糯米汁混合夯实,高度略微降低但加厚了很多,墙体表面有坡度、炮弹打上去容易弹起来,大大减弱炮弹的威力;城堡还各自装有数十门大炮,火力十分凶悍。

图片

巴达维亚的大佬们觉得有荷兰战舰、火炮、棱堡三大神器,揆一还这么怂,留着只会祸乱军心。 

八、罕见的战斗方式

揆一的撤职信还没到台湾,郑成功的船队就开过来了!

大员港口长下图这个样子:门口横着一长条礁盘,只有两个水道可以进港,北水道被荷兰人堵了,只留着南水道进港,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就建在水道边,进攻船只从这往里冲,那画面就和《植物大战僵尸》一样:蓝绿两个豌豆射手,一个减速、一个拼命锤!排着队喂鱼么?

图片

郑成功一眼看穿了荷兰人的家底,要想赢师傅就得出奇招:1661年4月30日,农历初一,大潮!郑家军12000人、400条船冲了过来,利用潮水强行从北水道进入港湾,登陆后立马冲向普罗民遮城。

港内的十几条荷兰船也被包围了,郑家船小一般只有2-4门炮,但港湾内水浅风小,体型小反而很灵活,一旦靠近荷兰战舰就用铁钩、缆绳套住,步兵爬上去用刀砍、弓手射火箭、枪手秒人,打法看起来古老,但对木船很好使:荷兰士兵人少,一边拼刺刀一边还得救火,很快就不行了。

赫克托号战列舰是荷兰的主力,才一个小时就被击沉了,其他船一看不对劲,要么躲回热兰遮城堡边,要么跑出外海躲避。

揆一看到普罗民遮被包围,派了240名步兵去营救,郑家军也派人正面防御,排了十多门步兵炮阻挡,同时派一队藤牌手绕到后边包抄(咦,中国步兵的经典穿插包围战术是祖传的呀!)。双方对射了好几轮,等包抄的藤牌手冲上来,荷兰步兵的节奏就乱了、装填火药来不及、拼刺刀也不如藤牌手利索,被砍死打死180多人。 

图片

揆一这么多年看着郑家军壮大,很了解他们的实力,但今天打的这么惨还是没有想到,第一仗损失400多人,超过士兵总数的20%,今后再不能冒险主动出击了。而郑成功并不想大开杀戒,安排好防守阵地,就开始写信招降……呃,又写信!

普罗民遮城没有水源,一旦被包围就活不下去,坚持到第五天就“签约投降”了,当然荷兰认为这是“缔结合约”,和平约定!嗯,这过程确实很有西方特色,协议内容不少,咱找两条最有代表性的聊聊:

1、所有债务都必须偿还,无论是借钱还是欠钱的,如果有困难,郑成功必须帮助债权人。

2、军人必须以“战斗姿态”离开:张开旗帜、点燃火绳、枪支装着子弹、全副武装。

第1条有点小感动:私人财产神圣、契约必须履行,这命刚捡回来,钱和契约就成了最重要的事!

第2条就更有意思了,现在才弄明白:西方的传统中,以“战斗姿态”行军有两种情况,一是打了胜仗二是投降……所以啊,小伙伴们今后看到某西方国家军舰以“战斗姿态”从海峡经过时,咱也淡定一点,指不定人家心理咋想的!

郑家军拿下普罗民遮后,对热兰遮也是同样路数,先围住再写信招降,但热兰遮城大了不少、有水源、物资武器储存了很多,就这么一直僵持了九个月,双方都有点崩溃:

荷兰人的难题是缺蔬菜水果,台湾闷热潮湿,不能像北方地区挖个地窖,存点萝卜白菜土豆啥的,而人吃不到维生素会得坏死病,这是会死人的病。

第二个难题是墓地,一开始谁都没注意这事,但被围后城外的墓地去不了了,而时不时还有些零星战斗,有战斗就会有死人、坏死病也不断死几个,尸体没地方埋可咋整!!呃,慢慢腐烂的尸体不仅传染病菌,对活着的人心理、生理都是极大的摧残。

郑成功抓狂的是粮食问题,自南京兵败后粮食一直不够吃,围困热兰遮城的九个月,士兵经常成批饿死,于是郑成功派大部分人手去周边种番薯,这东西长得快,希望能撑到明年秋天。

这边士兵去种地了,那边荷兰的援军却到了,郑家只有不到4000人围城,仓促战斗竟然复制了第一天登陆的奇迹,再次战胜荷兰军队。

战后的局面倒没啥改变,但郑成功却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当年在南京城也是这种感觉,头皮一阵发麻不想再拖下去了。

郑成功把台湾全部28磅重炮都集中过来,又把老父亲订做的40磅巨型铁炮从厦门搬过来,凑了30门重炮,要一举拿下热兰遮城。

1662年1月25日,郑家军30门巨炮齐发,一早上发射了1000枚炮弹,先集火清理热兰遮边上的小山包,荷兰人在上边建了个炮台,炮台一早上都没坚持住,早早被炸平了。郑家军拿下山包后把炮搬上来,居高临下继续轰击热兰遮城,一个下午又发射了1500枚炮弹,热兰遮被炸成半残。

郑家军这次炮战是世界级水平!17世纪的火炮射速有限,发射太快容易发热炸膛,但郑家军每门炮平均发射80枚炮弹,每小时发射9枚,连续打了9个小时,最吓人的是每发炮弹至少28磅,最大的40磅,火力之猛几乎从没见过!

那会荷兰人科技领先全世界,对郑家军的弓箭藤牌刀枪还有些轻视,但对25日的炮战确实心服口服,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当天晚上郑成功再次写信招降,荷兰人借坡下驴同意了,从此荷兰人退出台湾全境。

当初荷兰人砸了老师西班牙的饭碗,现在也尝到了这个滋味。好在中国人重感情,对老师只是罚酒三杯、请老师到一边歇着去了。 

九、台湾  台湾

郑成功拿下台湾后,推行明朝法律、官职和税制系统,建立了完整政权,第一次把台湾纳入中华版图,之后他继续推动东南沿海民众移民来台湾,从此台湾逐步被开发、开垦,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郑成功从第一天在台南登陆,就在岸边建了妈祖庙,祈求保护和祝福,这是妈祖第一次传播至台湾,发展至今都是台湾人民最大的精神信仰。

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每逢危难总是会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郑成功在明朝衰亡之际,几乎凭一己之力开疆辟土,是中华民族中最勇敢的人,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 

故事到这里基本就讲完了,回到文章的开头: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是荷兰,郑成功击败了他们,建立了中国近代唯一的海洋霸权,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后记、差一点的马尼拉 

激动人心的事情说完了,最后说点政治不正确的事、悲惨的事!

郑成功拿下台湾后,想顺势把马尼拉也收了,那时马尼拉只有不到一千西班牙军队。郑家和西班牙一路从日本打到台湾,知道他们战斗力比荷兰弱得多!

那时候的菲律宾和台湾的形势基本一样,居民以土著为主,也有一部分华人,但都是民间自发过去的。马尼拉有西班牙人建立的据点,以当时郑家军的实力,战胜西班牙是轻而易举的事。那样的话菲律宾和台湾……哈哈,大伙自己瞎YY吧!

遗憾的是:正在此时,噩耗连连传来:清朝拿郑成功一直没有办法,听说他拿下台湾,怕他继续做大,但海军打不过郑家干着急也没办法,一气之下杀了在北京养老(软禁)的郑芝龙和家人十一口人……还派人去福建挖了五座郑家祖坟,简直丧心病狂!

郑成功长子叫郑经,为人很不正经,和弟弟的乳母私通、生下一个男孩,被当时明朝老臣讥讽“治家都乱成这样,还想治国?”

郑成功是儒家大学者钱谦益教出来的,哪里受得了这种气!!!加之台湾征战15个月,身体本来就有病,晚上叹息流泪不止,一天正在看《太祖祖训》时,突然大喊:自国家战乱我奋斗了17年,没有取得任何功业!家里也混乱不堪、祖先父亲受难,子孙不成体统,我忠孝两亏,如何有脸见先帝呀!说完抓破自己的脸、以头发盖住脸,气绝而死! 

一代名臣、民族英雄离我们而去!!!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军榜:中国唯一的海洋霸权是怎么建立的 |2021-01-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