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经是一个民主制的国家。
这和很多人的印象相悖,但这就是事实。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建立大清的基业后,为防止一人集权可能带来的弊端,决定开创一个独特的制度,来确保清朝的长盛不衰。
用努尔哈赤的原话就是: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并不单纯的只是一个军事单位,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的复合体。
最开始的时候,八旗旗主要负责自己旗下的一切事物,拥有绝对统治权,军政一把抓,甚至连旗和旗之间的规矩(法律)都可以不一样,等于一个小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清朝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联旗制国家,只不过美国有51个州,清朝只有8个旗而已。
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正式颁布了汗谕,不立嗣子,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简称八王议政。
八位和硕贝勒,是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这些成年皇子组成的四大贝勒,及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四个年幼皇子组成的四小贝勒。
努尔哈赤把所有的人口、土地、财物等一分为八,并规定以后的战利品也按八份进行均分。
努尔哈赤认为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好办法,可以在多方讨论中找出最完美的方案。
四位成年大贝勒,按月轮值政事,等于每人每个月当一次最高执政官。
如果执政贝勒的意见和大家不合,那么应该“商议易之”。
这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制度,虽然是皇族版的民主制度,那也是民主制度。
就连未来的继承人,努尔哈赤也决定用民主推选的办法产生。
“尔八人同心谋国,或一人所言有益于国,七人共赞成之,庶几无失。当择一有才德能受谏者,嗣朕登大位”。
如果继承者不合格,那么其余七王可以将其弹劾,更换新主。
“继我为君者,勿令强势之人为之,此等人一为国君,恐倚强恃势,获罪于天也”
“八固山王尔等中有才德能受谏者,可继我之位,若不纳谏,不尊道,可更择有德者立之。”
努尔哈赤定下的民主制度,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完美的制度。
议会成了清朝政权的最高决策机构,汗王由八旗旗主推举而来,是平等关系,所有军政大事均由汗王和八旗旗主共同商议,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原则,决不允许汗王乾纲独断,一言九鼎。
如果八旗旗主认为汗王德不配位,那么可以废黜之,另择贤者为王。
同时,如有残暴或无能的和硕贝勒,那么经议会共同投票后,也可以更换和惩治,确保议会的八王始终由德才兼备之人担任。
全国的所有重大事项,都必须“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在议会中公开讨论,决不允许私下做政治交易。
《汗谕》中还规定,继任的汗王必须先向众叔兄叩首,然后登上汗座,并请诸贝勒并肩齐坐,同受八旗官兵朝拜。
虽然这是努尔哈赤自家内部的民主和平等,但的确是民主议会制。
根据四年前努尔哈赤创立的制度,八和硕贝勒需推举一名新汗王。
但那个时候,清朝还不是大清,只是后金,明朝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分分钟可以碾碎这些努尔哈赤的子孙们。
如果合力,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火拼,那一个都活不成。
在巨大的生死压力下,八贝勒都选择了遵守努尔哈赤的遗命,勠力同心。
经过一番政治角斗,妥协及利益交换,皇太极成为了新的汗王,和四大贝勒一起“南面共坐,同受朝贺,共理朝政”。
四大贝勒共治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议而不决、决而不定、定而不行、行而不力。
但皇太极是一个天纵奇才,在四大贝勒的制约下,利用多番手段,灭了其余三大贝勒。
阿敏被圈禁至死,莽古尔泰被关押后第二年暴毙身亡,被人举报谋反后满门诛杀,代善被吓得主动退位,告老回家,不问政事。
最终,皇太极大权独揽,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定年号为“崇德”。
在清除掉三王后,清朝贵族惶恐不安,视皇太极为自身的威胁。
崇德二年,为安抚内部,皇太极将八王议政制度改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名义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可决定大清的一切政事,且权利高于皇帝,这符合努尔哈赤定下的民主传统。
而且皇太极宣称,为了更民主,不止八王可以议政,很多贝勒的子孙也可以议政,大幅扩大了议会的成员人数。
增加议会人数,大幅稀释了八王的权利,但大权在握的三大贝勒刚被干掉,四个小贝勒还没有什么威望和实力。
于是这项新政得到了大清内部的一致拥护,不属于八王的人都强烈支持这个提议,顺利通过,稳定了皇太极的统治。
大权独揽后,皇太极像开了外挂一样,硬生生的降服了蒙古,征服了朝鲜,打的明朝处处龟缩,并几度杀到北京城下,带领大清走向了辉煌。
1642年,崇德七年,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歼灭了明朝在关外的所有精锐,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明朝只能龟缩在山海关附近,无力反击。
皇太极虽然在实际上废除了八王议政,集权于一身,但并没有在名义上废掉这个“祖制”。
而且皇太极本身也是从八王中优中选优而来,比努尔哈赤直接指定继承者效果要好得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努尔哈赤的这个制度确实帮大清选出了最优秀的帝王,皇太极的天赋和能力大大加速了清朝的崛起,清理掉三王并没有给清朝带来多大的动荡和损害。
也许是想效仿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也许是其他想法,但确实没有指定继承者。
在17天的皇位争夺战中,两黄旗和两白旗也确实差点就动刀子了。
但此时的明朝,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清朝随时都有可能逐鹿天下。
在巨大的利弊得失面前,清朝内部决定和解,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推举六岁的福临为帝位。
1644年,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多尔衮统帅大军入主中原。
当然,多尔衮平定中原之后,挟滔天之功力压诸王,一直在竭尽全力的打压议政王大臣会议,得罪了无数的清朝贵族。
这固然带来了多尔衮大权独揽的风光,但也埋下了死亡的隐患。
1650年,顺治七年,能征善战的多尔衮,莫名其妙的死于一次狩猎。
因为年幼,不得不依靠议政王大臣会议,协商解决一众国内大事,议政王大臣会议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政权。
按照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推举,8岁的玄烨因为出过天花被顺治帝指定为继承人。
8岁的幼帝,完完全全的符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利益,得到了议会的一致拥护。
而且这个时候,刚刚平定全国,刚封王的吴三桂等人可不是那么老实,八旗内部必须团结。
所以其余贝勒无一人挑战此推选结果,玄烨顺利登基,定年号为康熙。
为遏制其余贝勒的非分之想,顺治帝给康熙安排了很多辅政大臣,把议会的实际权利交给他们,来制衡八旗贝勒们。
康熙长大后,觉得这些议会的大臣制约了他的权利,很讨厌,于是全部干掉了。
1677年,康熙十六年,24岁的康熙对议政王会议动手了。
康熙设立了南书房,直接起草谕旨和处理机密奏折,限制并剥夺了“议政会议”的很多执政权。
从皇太极到康熙帝,每一任皇帝都是议会推举出来的,虽然有种种巧合,而且每一任皇帝亲政后都立刻反手压制了议会,但皇帝确实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
康熙帝效仿汉人制度,指定了太子,但这个太子根本就不被诸位皇子和议政大臣所承认。
按大清祖制,老皇帝驾崩后,议会推举出来的新皇,才是真正的皇帝。
很显然,谁能争取到更多议会成员的支持,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新皇。
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那么残酷的兄弟相残了,但是在康熙朝诞生了。
除了登基的四阿哥雍正外,其余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只有老十三下场好一点,其余七位皇子全部下场凄凉。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还有一个镜头,在雍正确认登基之后,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带着各位旗主,要求雍正恢复八王议政制度,共治天下。
雍正登基后,将八王议政的传统和议政大臣会议视为帝国不稳定的因素。
每一次皇权交接之所以顺顺利利,其实都只是因为运气好而已。
不得已之下,雍正和自己的兄弟们自相残杀,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也走自己这条路。
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借口对准噶尔用兵,为防军政机密泄露,建立了军机处,把一切军权收归到了皇帝名下。
而议会推举皇帝的制度,也被雍正改为了“秘密立储”。
指定太子的圣旨,就藏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等皇帝死了就可以拿出来看了,写的是谁就是谁。
议会没有推举新皇的能力了,诸皇子也不必自相残杀了,皇帝想选谁就选谁。
不用鞭尸多尔衮了,也不用杀鳌拜了,更不用和自己兄弟手足相残了。
中央集权制让清朝的统治异常的稳固,再也没有动荡之忧。
经历近200年的发展后,腐朽的清朝再也撑不住了,中央集权制下的清朝,失误连连,屡战屡败,已经出现了灭国的征兆。
为挽救清朝,再加上改革派的呼吁,在专制的慈禧死后,八旗贵族重提老祖宗的制度,试图重建议政王大臣会议,再现八王议政的历史。
1911年5月,清政府组建责任内阁,设立了13名内阁成员,其中满人9人,皇族7人。
但再怎么说,也让了6个名额出去,比当年纯粹皇族组成的议会要强太多。
不过,这个议会制度没有能拯救清朝,相反大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清朝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主历史,中国也有很多民主制的尝试。
远在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是典型的民主制,近在清朝的八王议政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也是一种民主制。
民主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相反在很多时候造成了更大的内耗。
如果民主制真的更好,那其余八旗贵族根本不可能允许皇太极废黜其他三大贝勒。
假如真的贯彻执行八王议政,那清朝早完蛋了,连李自成都打不过。
不管是中央集权还是民主制,都有适用的时候,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是否适用其实只有一个标准,是不是让本国人民更加的富裕,是不是让本国更加的强大。
让本国人民更加强大富裕的,就是好制度,无论叫什么名字,这是唯一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