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循环发动机的研发上,超级大国其实是走了一个持续长达30多年的弯路。因为早在1990年代的竞标中,F120变循环发动已经表现出了其超强的巡航性能和省油增大航程的优势。可以确保隐身机飞出1.8马赫以上的高航速;可以快进快出,快速占位发动先发制人发动导弹攻击;攻击完毕之后又可以快速地脱离;根本不与对手进行近距离的纠缠。这种空战思想其实是六代机时代的基本作战模式。但是在30年前的竞争中,超级大国的空战专家们还是满脑子都是超级机动下的格斗能力。于是指责变循环发动机不能快速节流调节速度,在实际实验中因为加速太快,不能双发状态下加油为由,让F120变循环发动机和YF23战机一起落标下马。一开始F120发动机的研发方还不死心,于是准备和英国的罗罗合作,又一次参与竞标,
这次是竞标F35A和C型的发动机,结果又输给了追求大涵道比的F135发动机。这两次的连续败落,让F120这种原本理念和实践都超前的新式发动机,在仓库里白白吃了20多年的灰尘无人问津。不过F135这种不断追求加大风扇直径和大涵道比的做法,最终被证明是一条技术死胡同。因为早期的装机版F135发动机的加力推力就高达18吨级,再次升级后可以达到20吨,甚至22吨。这种表面数字确实可以把外行唬得一愣一愣的。但是这种巨大的相对推力,是不断加大风扇直径和涵道比获得的,等于是把战机发动机做成了客机和运输机上使用的大推力涡扇。而风扇和涵道比不断放大,发动机的风车阻力也不断地加大,造成18吨级推力的F35A和F35C,居然不敢维持45秒以上的超音速。即使维持超音速,也只能最高到1.4马赫。
等于是白瞎了18吨到22吨级的表面推力。也正因为如此,F35A和F35C也越来越不受超级大国海空军的待见。毕竟如此捉急的飞行性能,在真正追求超音速空战的隐身机面前就是单方面挨打的存在。于是在折腾了30年之后,超级大国才真正意识到变循环发动机的好处。因此最近2年,又开始重新加码搞变循环。当然主力厂还是当年的那两家:一家某用,一家某惠。超级大国军方的要求是,初步装备型号的最大加力推力必须达到20吨级;最终升级为23吨到25吨级。可以让装备的目标战机节油和增大作战半径至少30%。目前还是某用的XA-100和某惠的XA-101当面PK。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仅仅看这两个试验编号,就知道最终用哪个并没有定案。相对于30年前的早期的变循环。这两种新变循环都升级了自适应涡轮和自适应风扇,还重新设计了高压涡轮叶片和热障涂层,大幅提高此类发动机的涡前温度。 准备把涡轮前最高温度直接提升到2400K,甚至到2700K。这说明新一代的变循环,终于靠良好的设计和全面提高涡轮前温度这些“硬功夫”来提高推力和实现更节油;而不是一味地增大风扇直径和涵道比来追求一个表面的好看数字。除了这两家。罗罗、法国和四岛方面也都有自家的变循环项目,不过基本还都停留在PPT的阶段。其实全球还有另外一家的变循环,早就进入了全面测试的阶段,只不过披露不多;但是认知清晰,动手很早。因此进步极快。基本确定在未来7到8年内实际装机,初步推力也是20吨级;10年后正式装机,基本推力23吨以上。可见变循环的研发制造。已经从超级大国内部的二人转,变成了当今的3家争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