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王正兴: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有一个严重的误区,这一点真的要向美国人好好学习 |2021-03-05

我看过很多美国人写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有些书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比如《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除了这些书,还有一些是没有翻译成中文的。
就我的阅读经验来说,美国人写的朝鲜战争有这么个特点。美国人最感兴趣的,分别是长津湖战役、砥平里战斗、血岭和伤心岭,美国空军在朝鲜的战斗,以及麦克阿瑟怎么挨揍。这五类书,是数量最多的。
其实从这个范围我们就可以知道美国人看待朝鲜战争的心理。第一类是美军在朝鲜经历的苦战,比如刚才说的长津湖战役,砥平里战斗,血岭和伤心岭战斗。这一类战斗都有一个特点,美军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战斗,但最终都获得了胜利。这就是美国人的一个心态,他们喜欢看到自己的军队面对困难,而最终的结局又是战胜困难,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而另外一类比较多的书就是麦克阿瑟是怎么挨揍的。这表现出美国人的另一种心态,对志愿军、对中国的好奇,想了解这个居然能战胜自己的对手。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一类是美军打胜仗,一类是美军打败仗。但本质上两类是一样的。那就是美军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我们来看,长津湖战役,美国人感兴趣的是陆战1师死里逃生。那么试问如果是一个弱小的对手包围陆战1师,最后死里逃生,美国人肯定没兴趣了。只有在强大的对手包围中死里逃生,这才是一种荣耀。
砥平里战斗也是这个道理。美国人感兴趣的是,美军居然顶住了中国军队的进攻,从此扭转了战局。这得把志愿军看得多么可怕,美国人才会有这样的心理。
血岭和伤心岭战斗亦是如此。强大的美军第2师经历了连番的血战才拿下了这两个小小的山头。
美国空军也是如此。美国人最引以为豪的空军居然在朝鲜战场遇到了对手。
反过来,美军吃败仗也是同样道理。美国人对麦克阿瑟吃败仗,非常感兴趣,这类书数量很多。美国人就很想知道能打败美军,能打败美军中最出色将军的对手到底是怎么回事?
既然美国人是这样一个心理,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美国人写的朝鲜战争中,对志愿军有相当的敬意。可以说,几乎每本书,都会对志愿军的英勇表达敬佩,都会对美军的久攻不克进行自嘲。
敬佩对手,敢于自嘲,这是强大而又自信的表现。特别是自嘲,只有真正强大而且充满自信,才会敢于自我嘲讽。
同样,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注意。那就是对应“汉奸”来说,很少看到“美奸”。无论美国人如何夸奖志愿军英勇善战,或者自我嘲讽,都是在衬托美军的强大和英勇。
而相比美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和心态,我们中国真的差了很多。试问,我们中国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数以千计,有哪本书夸奖过美军的英勇?几乎每本书都津津乐道美军贪生怕死,韩军毫不经打、丢盔卸甲。
我们这边有两类人:一种就是跪舔美军、抹黑志愿军的。这类人的数量是非常之多,特别是21世纪前十年,一直到2014年之后才有所好转。在这些人嘴里,中国这边任何事都是撒谎,美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这个问题是非常严肃的,正如刚才所说,看美国人写的这些书,特别是书评,基本上是看不到我们所说的“公知”、“汉奸”、“恨国党”的。美国人再怎么夸志愿军,再怎么自嘲,都是为了凸显他们的“正能量”。而我们这边呢,就拿我的文章为例,近200篇关于抗美援朝的文章,每篇文章下面都有大量阴阳怪气的留言。
第二种就是盲目自大的。我们这些年提倡自信,但自信不是自大,太多人自信过头了。我记得之前有人留言“一个王牌军可以打十几个美军师”,几百人点赞。“美军敢北上,随随便便灭他一个军”,又是几百人点赞。志愿军要是战无不胜,早把美军赶下海了,哪还有什么韩国。
这种盲目自大,我个人观察,根子在这些年的自媒体上。事实上,志愿军面对的以美军为首的17国联军,基本上都不好打。但在我们的宣传上,志愿军无论对上谁,给人的感觉都是赢。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
先说人们印象中普遍的弱旅——菲律宾营。自媒体一说到菲律宾就是:“朝鲜战争中,菲律宾军队又一次追随麦克阿瑟,但这次却是充当侵略者的帮凶。麦克阿瑟因打了败仗,被杜鲁门总统解职回国。菲军也被打得落花流水,在世界侵略史上留下了耻辱的记载。”
绝大多数人肯定很看不起菲律宾人吧,我们来看看菲律宾营在朝鲜战争中最出名的两次战斗行动:一次是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该营配属给美军第65团,在志愿军15军攻击的首当其冲之下,可15军44师没能歼灭菲律宾营,还被该营反击击退,菲律宾营因此顺利逃脱。美军战史都给菲律宾营记上了一笔:重武器连(即坦克连)连长亚普上尉违背撤退命令,反而率部进行反击,自己战死但夺回了一处关键地形。随后菲律宾营转为英军第29旅预备队,奉命救援格洛斯特营,被志愿军阻击;另一次在1951年秋季攻势中跟随美军第3师参加对驿谷川北线的47军141师的战斗,这一仗美军第3师获胜,菲律宾营(此时是第20营,轮换了之前的第10营)也参与其中。此战菲律宾营表现并不差,所以说该营“被打得落花流水”,并不妥帖。
因为本文中提到的外国军队很多都参加了驿谷川战斗,我多啰嗦几句。此战,美军第3师对北线志愿军47军141师的进攻是比较顺利的。除了在天德山和夜月山受阻外,其他地方美军第3师是赢得比较轻松的。但是美军第3师虽然获胜,美军战史却依然对141师的顽强和英勇不吝赞美之词。我们对这一战斗的出版物比较少,主要就是《47军在朝鲜》,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想问:既然每个阵地都打赢了,那为啥每个阵地都丢了?既然美军这么不禁打,47军为何节节败退?该书对141师的战斗几乎不提,其实正是因为141师败得太快,美军得以转移兵力,以重兵围攻在南线的346、272、287等高地。本来志愿军139师在这一线打得美军骑兵1师一点脾气都没有。但因为北线失利,南线压力倍增,遂被美军逐一突破。
再说在一战和二战中被德军揍得满地爬的比利时人。各种自媒体的说法是“比利时营惨败临津江”,这个说法未必准确。比利时人被德国揍那纯粹是国力原因,在朝鲜战争中比利时营表现并不差。比利时营比较重要的两次战斗。一次是在63军突破临津江战斗中,比利时营被188师切断后路完全包围,188师师长张英辉亲自指挥2个营对比利时营发起围攻,依然被比利时人跑掉。这是志愿军不成功的行动,比利时营在背水死地,被志愿军包围的情况下,在美军第3师救援下突围而出,说他们是“惨败”,恐怕未必准确。另一次是在美军1951年秋季攻势中,比利时营配属给美军骑兵第1师参加战斗,参加了驿谷川战斗中最残酷的346高地战斗,比利时营表现并不弱。
再看希腊营。自媒体们说“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交锋中,希军从来不敢独立交战。1951年9月的天德山战斗、同年10月的朔宁战斗,都是作为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的附属出现在战场上。谁知两次战斗美军跑得比兔子还快,希腊小兄弟却遭了殃,192名官兵被击毙。”驿谷川战斗,正是希腊营最主要的战斗之一,可是当时的情况是,希腊营配属给美军骑兵第1师参战。在对驿谷川北线天德山、418高地、313高地的战斗中,希腊营进攻313高地,最终在美军骑兵8团加入战斗的情况下。志愿军47军丢失了上述高地,美军是获胜方,并没有跑得比兔子还快,希腊营也没有“遭了殃”。
再看澳大利亚营。自媒体说“澳军三军出动不自量力”。事实上澳大利亚营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是不错的。第五次战役加平战斗,40军118师354团1营与英军第27旅迎头相遇,英军作战主力即澳大利亚营,354团1营几乎全军覆灭。马良山、高旺山战斗,澳大利亚营作为英联邦师攻击主力,又击败志愿军191师。
英联邦其他部队,我们随便再举两次例子,我们中国人熟知的以一把军号吓退英军的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7连司号员,二级战斗英雄郑起,他的故事在很多抗美援朝战争书籍都有。可是那一次釜谷里战斗,志愿军是吃了败仗。上面提到的63军突破临津江战斗,此战有为人熟知的雪马里大捷,战士刘光子一个人就抓了63个英军俘虏。可是整个突破临津江战斗,英军共计损失1000人出头,63军的伤亡数倍于英军,更没能达成战前歼灭英军第29旅的计划。志愿军63军的行动是不成功的,彭德怀震怒下还撤了一个师长,我正在写这篇文章。如前文所述,澳大利亚营参与的英联邦师对马良山、高旺山的进攻中,志愿军191师是败北的,在随后的反击,也就是我们广为宣传的马良山战斗,191师也只夺回了马良山,没能夺回高旺山。
我就不多举例了。以上我所提到的说法跟之前的宣传有关。这是时代的原因。
当年的宣传,使用一些“曲笔”是有历史原因的。那时候新中国刚刚立国,国内一穷二白,老百姓普遍对美国有畏惧心理,需要的是提振民族的自信,提升人民的士气。而且1951年的战斗,志愿军其实是吃亏的。如果老百姓听到的是志愿军连连失利的消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会给国民党特务可乘之机的,是不利于国家的繁荣稳定的。而且老百姓根本不懂军事,他们只知道往前进就是胜利,往后退就是失败。
比如上文提到的战斗,39军的釜谷里战斗,这是个败仗,宣传时采用了曲笔,突出了郑起的英雄事迹。一来这种突出不过分,郑起在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来就是英雄。二来这个败仗也不丢人,347团7连是39军尖刀部队,一头撞上了英军第27旅的主力,打不过很正常,打赢了才是笑话。而且这种战斗对大局毫无影响,尖刀连吃了亏太正常了,要是尖刀连所向无前,主力部队不用打仗了。但是老百姓不懂的,要是直说吃了亏,在老百姓嘴里就会传成39军打不过英军。
再比如加平战斗,40军118师354团1营也是尖刀营,一头撞上英军第27旅全军,一个不满编的营怎么可能打得过英军一个旅?确实是败仗。但不丢人,而且还很光彩。陷入死地,被英军合围的一个不满编营居然突围出来了。所以全营4个集体一等功,1个集体二等功。但是老百姓不懂的,他们只会传成40军打不过澳大利亚营。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年我们是因为国力和形势的需要,所以采用“曲笔”,那时弱啊,国人没自信啊。现在不需要了,中国很强了,国人不仅是有自信,甚至部分人已经自大到极点了。用不着再说什么希腊营碰到志愿军就是被一顿暴揍,比利时营碰到志愿军又是被一顿暴揍,传到国际上那真是要闹笑话的。这和我们整天嘲讽的“宇宙大国”韩国有什么区别呢?
朝鲜战争敌军作战主力是美军和韩军,英军勉强算一个。其他国家的部队规模都很小,基本都是配属给美军作战,在美军海空炮坦的强力支援下,这些小国家的军队都不好打。他们背后都有美军当靠山。而且这些国家的参战部队基本上都是抽调的精锐,都是富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很多人的年龄在25到30岁,从单兵的平均战斗力来说,甚至比美军平均战斗力强,比起国民党军“五大主力”,那更是天上地下。志愿军打这类军队,往往比打美军更累,哪有那么好打。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志愿军的败仗或者说没打好的仗,非常多。可是那又怎么滴?志愿军的胜仗比败仗多几十倍。堂堂正正地宣传我们的胜仗就行了,其中无数胜仗都是经典到不能再经典,辉煌到不能再辉煌,根本没必要在志愿军没打好的战斗上去文过饰非。按照我们前些年受美军影响形成的“唯武器论”的观点,志愿军面对这17国联队,从纸面实力上,理论上应该一仗都打不赢。可是志愿军不光能打赢,还在1951年的战斗吃亏中总结各种经验教训,越打越好。到了战争后期,那志愿军真的是想打谁就打谁啊。而且那时的火力、后勤还是处在绝对劣势之中。
这就了不起了。所以我对1952年之后的阵地战非常感兴趣,写得也比较多。我们国内其实对这块的宣传很少,太少了,而且根本没有一本书系统的好好来讲一讲。1952年之后的敌军并没有变弱,反而还在变强,特别是韩军,步兵的战斗力都远超美军,以致于美军都要建立起韩军步兵示范队,专门给美军授课演示。可是又怎么滴,连志愿军战斗力最弱的几个军,想揍韩国军队就揍了。敌人在变强,志愿军在变得更强。
志愿军可以拿出来吹牛逼的战例太多了,打个比方,我就算一天写一个,几年都写不完。既然这样,何必在一些败仗或打得不好的战斗中文过饰非呢?比如我之前发了63军揍美军陆战1师的文章。63军在1951年的战斗中打得一点都不好,虽然有铁原阻击战撑场面,但真心打得不好。可是又怎么滴呢?到了1952年,63军在开城一线,把美军最强的陆战1师,韩军最强之一的第1师团按在地上摩擦。哪个敢不老实,那上去就是一巴掌。何必文过饰非,直接坦荡荡讲,之前是没打好,但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升了自身本领,形势逆转,想揍谁就揍谁。解方将军在谈判时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啊?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都写了,谈判时为了一个高地的归属发生争执,解方回头就是一句话:“晚上把它拿下来。”这种话说出来,霸气到极点。到了第二天再谈判,这个高地被志愿军占了,美国人楞是没脾气。到了1952年之后,志愿军各作战部队的霸气,就是解方的底气。
既然如此,干嘛贬低敌军呢?
敌军都是菜鸡,都不经打,个个贪生怕死,就知道逃跑?赢了这样的对手,难道志愿军就很光彩了吗?所以我在之前这篇文章里专门例举了两个美军战斗英雄。美国人一样有英雄的,但为什么志愿军还是赢啊?我们的英雄更多,我们不会被美军的英勇压倒。敌人越强,才能体现出志愿军的伟大。这一点要好好跟美国人学。不要整天把敌军愚蠢化,在“抗日神剧”之后再整出个“抗美神剧”来。承认敌军的英勇善战,不丢人的,因为我们是赢家!敌人越厉害,赢家越光荣,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不懂吗?看看美国人的宣传多聪明啊,中国人很厉害、很英勇、很能打,可最终我们美国人赢了。美国老百姓听了,欢欣鼓舞,其实不知道,是中国人赢了。
所以,我最后再说一句:尊重对手,其实是尊重我们自己。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王正兴: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有一个严重的误区,这一点真的要向美国人好好学习 |2021-03-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