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坏土豆:探讨 | 如何让乡村真正成为中华复兴的强大引擎|2021-03-19

申明:

1. 本文是我作死写的,尤其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由于有别多数主流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思路,不代表任何知识或结论;

2. 一家之言,欢迎不同意见,可以骂作者,但要讲道理,不能瞎骂,本文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思考而不是发泄情绪;

3. 本文信息量非常大,所以不可能写的太细,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无中生有,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作者身上;

4. 本篇为探讨文,欢迎留言,部分精彩留言我后面会单独做一期专栏;

5. 关于结论部分我只是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想法,现在在做模型,但是需要我4月去实地了解,下个月出续篇。

6.关于GDP增长和服务业的问题,我会另起一文。


第一部分:为啥一个美国农民产出是中国农民的几十倍,要了解中国农业的最大特点;

第二部分:任何发达国家的农业经验,都很难给我们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两个樱桃卖68,日本凭啥?

日本农协,不是黑社会,胜似黑社会;

第四部分: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模式都无法复制,我们的难度在哪里?

第五部分:怎么让几十年在农村的持续投入真正的带来价值,成为中华复兴的引擎;

第六部分:浮躁,是新农业的最大敌人!


                                       1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数据:

1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150人,美国的农业如果全力运转,可以养活全球的人口;

1个中国农民才可以养活5个人…..

 

这个数据可能比较夸张,但美国农业的效率确实领先于全球,原因是什么?

不要说农业机械化了,答案和农业机械化无关;

 

要知道,现在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能赶上中国的零头,我们连续几十年对农村持续投入公路、电力、水利、网络建设,中国农村资产沉淀超过了百万亿规模,欧洲和美国连中国投入的零头都追不上

 


20年的时间,仅仅是乡镇公路建设,我们在农村就投入了6120亿元以上,建设里程超过了230万公里;

美国比中国面积略小,到现在200多年,全国城市加起来的公路总里程也就是690万公里。

 

仅在2018年到2020年的4年时间,农村的基础建设规模达到了4.52万亿元,2021年也将在万亿元以上;

如果是说农业机械化,农机才能值多少钱?才能花多少钱,能和搞基建比?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看中国有多少农村人口,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数据,因为现在我们的人口流动性大,农民工数量庞大。

一般有三种统计的方法:


 

从户籍看有大约9亿农民

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有6亿农民,目前在城市打工、做生意的农民约为3亿,所以9亿农民就变成了6亿农民。3亿农民在城市,但他们的土地在农村,父母在农村,房子在农村,根在农村。

从世界组织如联合国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看,有3亿农民。因为6亿农民中包括了尚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6亿人减去尚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减去住在农村但其实不干农业的人,大约是3亿。

 

3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

我们用美国、德国、日本来进行比较;

 

美国的耕地是28亿亩,农民数量300万,人均耕地为933亩

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农业只有美国比较特殊,因为美国有大量的非法移民给农场打黑工,具体有多少人我们是查不到的,但就算一个农民撑死了雇佣10个非法劳工,美国的合法加非法农民加起来也就3000万,人均耕地为93.3亩


 

德国的耕地是1.77亿亩,德国现有75万个农业综合企业,雇用了约450多万员工,也就是说德国有450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均耕地为39亩;

日本的耕地是7050万亩,日本有360万农民,人均耕地为19亩;

中国有18亿亩的耕地,农民人口为3亿人,人均耕地为6亩;


 

以上数据来看农民数量,美国占总人口的1%,德国占5.4%,日本占2.8%

最保守的算法,中国为21%…..

 

在人均耕地上,占有耕地率最小的日本也是中国的3倍以上,最多的美国是中国的155倍,即使是居中的德国,也是中国的13倍!

 

而且我们在自然环境形成的农业禀赋上,无法和美国比较,他们的平原,真的是一望无垠。

仅仅一个美国大平原,152万平方公里,一个平原顶整个中国平原面积。

这152万平方公里就合22亿亩的耕地,超过了中国的总耕地面积,美国储备用的耕地超过了使用耕地…..

 

美国农场的画风是这样的



国耕地的画风是这样的

注:只有东北等几个少数地方好点。



 

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即使是在同样的耕地面积下,美国能使用的农场大机械中国也用不了,他们的拖拉机可以不停息的向一个方向开3小时,我们开5分钟就要转弯,开20分钟就要换地方……

我们把机器搞过去的时间,他们的效率已经是我们的20倍了。

 

所以,脱离了实际问题就没办法聊农业。


                                           2

 

而这样的历史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德国和英国一样,也搞过圈地运动,他们没有征地,直接疯狗一样的把耕地从农民手中抢走了,然后拼接成了大农场,农民失去了土地全部成了流浪汉,接着逼迫到工厂去打工。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一样都是农业国,但是他们自己干掉了自己90%的农民,只留下了不到10%;


 

但即使是这样,农民对他们还是多了,所以从16世纪开始,欧洲不断的向殖民地移民,生生搞出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英国为首,为了移民简直是丧心病狂,仅仅1869年到1970,英国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移民了10万贫穷儿童,很多儿童4岁就被送出去了,到了澳大利亚的孤儿院从6岁做童工。

 

2010年时,还有60名当年的儿童移民飞往英国,接受当时的英国首相布朗的道歉。

 


所以,这是欧洲模式,自己干掉自己人。

 

而美国模式就是英国人将贫穷的无地农民送到殖民地,让他们和殖民地原住民互砍。

这样一举两得,如果被印第安人砍死了,刚好给英国搞人口减负,英国不需要贫苦农民,他们需要有钱的香港人,给他们发BNO护照,希望他们过来拯救濒临崩溃的英国经济。

赶走穷人,迎接有钱人,是英国一直做的人口生意。

 

而如果移民把印第安人砍死了呢,就把印第安人的土地抢过来。

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和头皮法案,几乎将印第安人屠杀殆尽,抢走了全球最肥沃的28亿亩土地,在印第安人的尸骨上建立了他们的大农场。

所以,这是美国模式,杀光原住民,疯狂的抢土地。


 

日本,是农业资源最贫瘠的国家之一,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2%,但其实这个资源禀赋也比我们要强,我们的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8%……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样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不堪重负,在解决农业人口溢出的方案其一是持续的移民,移民了多少具体数据查不到,能查到的是:

南美,二战前仅向巴西移民了20万,当然,巴西还给了日本政府优厚的经济条件;

北美,二战时被美国关起来的移民就超过了10万,而总移民数量在30万以上;

二战时候日本不断的组织向中国东北移民掠夺土地和资源,人数在20万以上;

 


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日本就是疯狗一样的送人民去做炮灰,从日俄战争时开始就把人不当人,几个月就干死了自己8.5万人,打赢了去抢东西,打输了就刚好减负

这就是日本模式,敲骨吸髓把人不当人。

 

以上谈到的这些问题是美德日农业上的一些历史原因,也是造就他们农业快速发展的部分事实,我们当然不可能去参考这样灭绝人性的经验,也不可能这样去做,但是我要提一下上世纪我们的某项工作。

因为,任何剥离人口问题谈农业都是耍流氓。


我想额外聊下,现在很多人一提到曾经的某个工作就痛心疾首,张嘴就骂,的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偏差,但我想列几个数据为马演初说个公道话;

1. 当年占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人均生6-7个娃,按照这个频率,不出两代人,人数就能20倍以上;

2. 如果啥都不干,就是26亿人口….

3. 从来没有人口红利,只有规模红利,这个规模是能参与到现代化工作中的人才有红利,否则就没有;

4. 80年代到现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是产业工人和中产,得益于教育的振兴和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如果是26亿,这个教育资源有多贫瘠?

5. 政府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总理说有几亿人口月收入不到1000,这是未来内循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现在张口就骂马演初的人都是上世纪那项工作的实际受益者。

 

这里只是提一下,马寅初的故事我后面单独会写,如果说拿他去比,胡适就是一泡屎,马寅初铮铮铁骨,数次冒死抨击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主义,被蒋介石关进集中营…..


                                          3

 

日本农民的平均收益现在远远高于中国。

 

日本农民一年的收入折合为人民币,高达24-36万,几乎是中国农民的数倍甚至更多,但这里有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日本作为美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牺牲主权换来可以随便浪,想种什么种什么,不需要考虑粮食安全问题,连粮食自给率的40%都没有。

但日本不需要追求粮食自给率,反正爸爸也不会让他饿死,也从来没有像我们一样收到过4大粮商的围剿。


 

在这里,是小国的优势,或者说没有大国梦想的优势,比如新加坡不仅粮食自给率连10%都没有,甚至于连饮水都不能解决,但新加坡可以用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搞再生水,如果是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两年就是灭顶之灾。

 

第二,日本作为美国前沿军事基地,在关税壁垒上具有先天优势,美国给了日本诸多良好的条件,让日本在农产品上关税壁垒出奇的高,大米等农业关税高到惊人的700%-1000%,西瓜能够在日本买到150-200元左右一个也不受到国际贸易的冲击,所以能保障日本农民的高收入;

日本的农业,是孤立于全球化之外的。

价格想卖多高卖多高。


 

日本的关税壁垒如此之高,是作为美国殖民地的交换,是不可复制的,国际贸易组织是不可能允许我们采用如此高的壁垒,而且这样做了以后美元就真没什么东西可以买了…

 

此外,日本农民的收入高,很大一个原因是日本模式里面的农协组织,简单来说,农协组织给日本农民把啥都打理好了,从化肥种子的供应到农作物的销售都在抓,而日本农民只需要出土地,出力气干活,在专业性上做得很好。

有了农协,基本上农民就种地好了,别的事情都不需要去操心。

 

另外一个方面,日本农协组织几乎成了一个如同美国的步枪协会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团体,直接影响政治与经济政策,作为巨大的经济利益捆绑体,他们带给农民的收益最大的一点就是:

操控农产品价格,让农产品价格非常非常高……价格高到什么程度,去年日本农协开发的樱桃,两颗可以卖68块钱。


 

日本农协有参考价值吗?在日本这样的殖民地可能有,但是在中国可参考的价值非常有限。

现在,日本农协和美国步枪协会有一拼,不是黑社会,胜似黑社会,现在在席位上影响到国会选举的30%以上。

 

粮食和能源一样,是一个社会价格构成的基础,粮食的价格高,就会导致用人的成本直线上涨,随之所有的产品价格都高,并直接阻碍工业的发展。

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白干的,现在的日本农民除了种地啥都不需要干,而利益的大头自然是被农协拿走了,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西瓜的成本是20元一个,中间差额的100元以上,农协拿走的超过了70%;

这里,还有农药、化肥、农机的垄断带来的一系列高价格;

 

可以说,巨大的利益壁垒下,日本农协几乎成为了日本的第一大党,直接影响日本的发展。

 

                                           4


那日本模式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难点在哪里。

 

日本的农民只占2.8%,用97.2%的人口高物价供养2.8%的农业人口,当然农民的收入远远高于中国。

而中国的农民占到了21%,几乎是日本的10倍,而且不要忘记了,除了3亿农民,我们还有3亿农村人口


 

日本的粮食价格是中国的5倍以上,如5公斤大米卖60块,已经是中国的无数倍了。

我们的粮食价格如果提高50%,且不谈底层市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国际贸易上的壁垒官司,因为粮食是基础,会导致整体物价的全面上涨,然后直接影响到工业用工成本并最终导致工商业凋零。

 

而带来的收益呢?我们的农业人口是日本占比的十倍,能真正改善农民多少生活水平?

反之,如果影响了工业的发展,进城打工的机会也没有了。


或者最简单一点说,为啥不种地去做农民工?

因为种地的收益只有农民工的1/4,那怎么解决问题,不可能将粮食价格提高4倍!

而产业升级的确实实在在的带动了农民工的收入,现在纺织业都已经开始转移到800元平均工资的孟加拉了。



那么乡村振兴的道路在哪里,现在的发达国家里,没有一个农业人口超过5%,甚至3%的。但是,我一定要说,中国要走的路和其它国家都不一样,绝对不是说如果超过20%的农业人口就一定不能成为发达国家。

  

接下来的全是我的猜想,绝不保证正确,仅仅是我个人思路,欢迎在留言区骂我,但要谈清楚自己的理由,不要光发泄情绪。

 


农村有百业,但百业为什么难赚钱,农民还是想出去?


我们说过,工业时代的危机就是伴随工业的发展,产能过剩将成为所有国家面对的核心问题。

因为高速的工业化发展必然带来过剩,所解决的就业率有限。

一方面技术升级所追求的,就是提升效率,减少人工,到顶点就是人工智能工厂;

一方面产业升级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需要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少。


 

而在农业方面呢,其实也一样。

全球人口60亿,美国200万个农场,占了全球粮食总产出的16%,这是在有保留的前提下!

我们算一笔账,即使将美国的打黑工的人全部算上,美国一共2000万农民,也就是说,加上农业禀赋等所有问题,2亿农民在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一定可以满足全球需求。

工业过剩,农业一样会过剩。

 

所以,农村的确有百业,但这个传统的农业或者是农村乡镇企业都不是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根本。

因为很难挣到钱,这是问题的根本。

要靠种植业让3亿农民享受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我觉得逻辑上行不通。

要搞乡镇企业,现在已经过了80年代的环境了,中国现代化的国际企业现在比比皆是,而且动不动生产过剩,乡镇企业怎么去和他们比拼。

其实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了,某些干部任劳任怨,组织农民种经济作物,结果种出来卖不掉,最后水果被倒在门口。

因为任何作物和产业,一旦上亿人一起干,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过剩。


 

当然,你会说,某某农村种橙子发财了,可是我们谈的是解决3-6亿人的问题,而不是某个村的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我们取得了扶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但怎么让农村脱贫后能够始终保持繁荣。


                                          4

 

温铁军老师讲了农庄经济的发展,我的确相信在环保的前提下有机种植的果蔬更加健康,但是在推广上估计没有一个产品经理能想清楚,怎么真正的卖好并形成规模,成为更多人脱贫的模式。

因为,农产品健康问题,一旦到了边际要求,就不是人们关注的刚需,人们对农产品健康的要求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能够打60分就够了,再往上走,关注的人是很少的。

有机种植的健康效果是需要10年甚至30年才能看到的,而现在的消费者所追求的效果是要立竿见影的。

 

非工业化种植的产品在欧洲可能有市场,在我们这里,很难有市场。

因为有企业说:这是一个拿钱换命的时代;

温铁军说:现代人浮躁的心态,是我们这代知识分子的失职。


 

在最近的30年,在风投和地产的带动下,追求的都是百分之几百的收益率,要搞芯片,都恨不得3年时间把整个西方世界17个国家30年的科技沉淀比下去….

 

这样浮躁的心态,是搞农业的最大忌讳。

每个人都在时不我待的追求高收益的时候,农庄经济就很难搞起来。

 

中国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万亿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和百亿固定资产的沉淀,城乡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上次留言,有人说他们村不到一百人,水电设施都有,公路网线啥的都有,但是农民都想出去打工,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在农村投资巨大,悬崖村都修路了,但是这种资产还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如果让这些资产动起来,将发挥强大的势能,达成高效内循环,成为中华复兴的强大引擎。


 

怎么让农村经济真正的跑起来,中国基建已经为乡村休闲模式搭好了路,铺好了桥,我所认为的乡村休闲,不是我们动辄提到的农村旅游,旅游资源不仅投资过大,并有极大的可能重复投资,而且一样现在需求溢出。

 

我指的是以周末假日为形式的乡村休闲模式,让市民2到3个小时就可以到山清水秀的农村,而不是五一、十一、春节那样的一定要找个景点的旅游。这两种是本质区别。

农村提供什么呢?

 

提供体验农耕的乐趣,甚至于有自己认领的果园;

提供健康自给自足的食物;

提供成人与儿童学习锻炼感受大自然的机会;

提供休闲娱乐及社交的场所;

提供自然、绿化、美化、轻松惬意的绿色环境;

提供退休人员或老年人最佳消磨时间的地方;

……


 

以生产、生活及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让城乡充分互动,城市真正带动乡村的发展。

这不仅能真正的让我们的基础建设发挥100%作用并盈利,更能让乡村得到持续的投入。

 

可是,这种生活模式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是因为我们现在不具备这样的心态。

尤其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所有人都在紧张的焦虑中,大家都在996996干掉就业率消费率写的太多了,这里不单独说了,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所有的中产周末都在带孩子跑补习班,跑完一个去下一个…..

 

我原来做老师的时候,一般好点的学校,一个孩子周末至少3个班,没人有时间去农村..,,,,,

浮躁,是新农村发展的敌人。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坏土豆:探讨 | 如何让乡村真正成为中华复兴的强大引擎|2021-03-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