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很多大事,有些是被忽略的,有些需要细品,有些事情的意义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来梳理一下。
今天的文章不谈热点,中美俄大三角、棉花战争、中欧博弈、近期中方的火力全开等等,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形势走向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东方大国的内部作为。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面对西方的全方位遏制和准摊牌决战,火力全开、强硬反击,只是一面;更重要的一面,是我们的苦练内功、固本培元。今天就来分析近期我们又打了哪些好牌。
主要内容:
一、金融领域重磅政策为何不断
二、十四五规划的一个显著不同
三、两会后东北振兴战略有新表述
四、乡村振兴战略有大动作
五、美国动作频频的背后有一条隐线
六、从缅甸局势观察一带一路
一、金融领域重磅政策不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从来没有一个大国是从外部被打破的,外部环境越严峻复杂,内部的雷一定要清理干净了。
以中国今天的实力,任何外部势力都动摇不了我们。中国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内部问题解决的越好,对外越有底气。敌人想对付我们,门都没有。
斐君多次说过,我们最大的软肋是金融,对手最有可能的突破口也是金融。最近,管理层天天都在讲加强金融监管,金融领域重磅政策不断。我们梳理一下。
第一个重磅是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
这条信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释放的信号也非常清晰明确,不做画蛇添足的解读。只说一条,这里“加强金融监管”的上下文是“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平台经济说的是谁?不光是一些巨头企业,还有背后的资本集团。
攘外必先安内,安内需借外势。随着大国博弈的加剧和利益的日渐脱钩,各路资本集团的利益也在受损,这是最关键的时候。
大变局,既是外部的,更是内部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
来看第二件事情。这则信息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但非常非常重要。3月中旬,央行主管的《中国金融》杂志刊发文章《建议制定“金融稳定法”》。
文章是这样说的:
文章对金融安全形势做了如下判断:
第三件事情,北京金融法院3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当天,北京市、最高法、“一行两会一局”(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联合到北京金融法院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从这些主要负责人的级别,而且同时到场,就能看出北京金融法院的重要性了。
斐君认为,大智立法,下智治事。金融稳定是一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前提,金融不稳定,一切可能随时归零。
近期土耳其金融大波动就是一个警示!控制不了金融,国家经济就像过山车。
从2017年成立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金融稳定法”提上日程,再到北京金融法院的成立,中国金融安全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日趋健全,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博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筑好了牢固的防火墙。
我们这边高筑金融防火墙,敌人那边大放水,只要水淹不进来,它那边的货币堰塞湖最后一定崩,淹死的将是他们自己。现在关键是我们的防洪堤一定要查缺补漏,清理蚁穴。
第四件事情,两会结束后,金融铁拳的第一把火,是一线城市严打经营贷、消费贷进入楼市。
近一个月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监管部门集体出击,严查涉房资金来源,尤其是严查购房首付来源,必须为家庭自有资金;加强个人信贷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除了银行渠道,小贷也正在加强审核。小贷公司不得为购房人或卖房人提供“首付贷”“过桥贷”“尾款贷”“赎楼贷”等购房融资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强贷款用途监测,要求借款人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不得将贷款挪用于购房融资。
按揭贷款中介纷纷哀叹,“审查之严格史无前例。”
斐君认为,政策铁拳,彰显了国家严控楼市的决心。“房主不炒”绝不只是说说。楼市是中国金融稳定、金融安全最大的隐患之一。不清理这个隐患,在可能发生的金融博弈中,我们将会十分被动。
此前,我在解读最近密集释放的强烈信号,预判政经大趋势走向(深度)中提及,短短一年之内,金融口相关负责人已经4次表达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担忧。应当说非常坚信西方国家特别是某大国大水漫灌之后必然会带来风险和危机。
种种表态和迹象表明,
第一,灯塔国这次再爆发危机,东方大国不会去救;
第二,要下决心出杀手锏释放房地产泡沫压力。
极有可能在美国金融市场泡沫破灭之前,我们先挤压房地产泡沫,防止受到巨大联动风险。去年以来,挤压泡沫可谓多管齐下:制造泡沫的“打气筒”先给没收了,银行房贷比例限制,二手房官方指导价,土地集中拍卖等,接连出台。
提前泄洪还有另一个好处,给下一次应对危机提供了足够的政策空间,你懂的。
二、从金融安全到更广意义的安全
这里重点说一说十四五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与此前几个五年规划最大的不同,是突出强调安全,发展与安全并举。
尽管“十一五”以来,国家发展规划对安全都有所涉及,但是不系统、不全面。“十四五”规划则将“安全”提升到与“发展”同等重要地位,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列入指导思想,把“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规划全文“安全”出现180次之多。
在谋篇布局上,把以往分散于规划各篇章的安全相关内容整合,单独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全面阐述了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其中,突出强调了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将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纳入约束性指标量化考核。
这里稍作解释。我们国家五年规划设置的指标,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两种,前者是奋斗目标,但不会做严格的考核,不是一定要实现不可;而约束性指标,则是必须要实现的,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行考核问责。
十四五规划最大的不同,是约束性指标比往年都要多,例如上文提及的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都被纳入了约束性指标。
其中,粮食安全方面,在强调遏制耕地“非农化”的同时,增加了防止“非粮化”的新要求,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以“党政同责”压实地方责任。
十四五规划还首次提出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评价体系”。
种种表述和“首次”都在说明,十四五规划比以往的规划都更为“刚性”而不允许打折扣、弹性执行,都是要列入各级领导考核的。
不明觉厉吧!为决策层的清醒、冷静和底线思维点赞!
三、两会后东北振兴不同于以往的信号
东北振兴可谓年年提,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稀奇,不值得关注,但今年的东北振兴内涵大为不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又要提到十四五规划了,十四五规划对东北振兴也有新表述,纲要中明确,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
此外,国家层面东北振兴的工作机制也有了大变化,2月,发改委牵头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
根据官方消息,工作机制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大连市组成。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超越东北四省区的“国家级组织”,假设由四方自己组成一个协调机构,由于相互间没有职能权威,各方只能从各自利益出发,这样的模式不可能真正产生实效,完成不了国家使命。
建立省部联席工作机制,就能把东北地区视为一个整体,从国家全局高度和层面来强力推进东北振兴。
时不我待!一切都按下了快进键!不允许再慢腾腾、温吞水了!
四、乡村振兴战略有大动作
国家乡村振兴局2月份挂牌后,国家和地方关于乡村振兴的大动作不断。
22日,中央印发了一个重磅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这是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
文件从6大方面共24项措施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方方面面做出了极为具体、细致的政策安排。
如果想了解乡村振兴下一步怎么干?蕴含哪些投资机遇?这是一个必读的文件!
乡村振兴战略到底有多重要?从地方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级别就能看出。
在省级层面,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近期正式公布,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常务副组长,省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可谓最高规格。
再来看市级层面。3月初,海南省儋州市率先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一把手“挂帅”,四个一把手都是组长。这种安排较为罕见,四个组长如何协调工作,如何决策,有待观察。
该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50多个相关部门,基本囊括了全部市直部门。可见有多重视!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专项组。各专项组组长分别由分管的市委常委或副市长担任。
在之前的文章中,斐君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三农问题。尤其是外部环境不确定,全球经济长时期萧条之际,中国的发展需要乡村振兴来托底,中国的稳定需要乡村振兴来巩固。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斗争,广袤的农村地区如果搞不好,将成为我们的战略软肋。城市和农村“两张皮”如果不解决,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可能会出非常大的风险和问题。
2020年,脱贫攻坚已经胜利收官,下一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过渡,是国家极其关注、也急需破题的一篇大文章。乡村振兴事关社会稳定和内需培育,事关基层治理,以及组织在基层的毛细血管是否通畅。
2021年以及未来,
地方官员谁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将官运亨通;
专家学者谁能提出可行的方案,将大受重用;
企业家谁能参与到这个伟大的过渡,也将获得丰厚回报。
近期,已有多位民营企业家表态,一定会参与伟大的乡村振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将企业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轨道中去。这就是讲政治、讲大局,对这些企业家,国家一定会扶持。
五、从缅甸局势观察一带一路
说完了国内,来说说周边和一带一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目前在缅甸处于守势。
缅甸部分民众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对中企的打砸烧等,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利用话语权的优势,炮制、鼓噪中国对缅甸不利的种种谣言;另一方面是我们对外舆论战力不够强,处于严重守势。
这一短板不解决,将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将会一直被动,因为这是我们最大的劣势,却是敌人最大的优势,尽管是残存的优势。
一叶知秋,管窥全豹。
就拿缅甸来说,西方在缅甸引导舆论,主要是通过NGO。最近10年来缅甸开启民主化转型进程,期间NGO发展非常迅猛,而这些NGO的组织者、领导人大部分有留学西方的背景。他们表面上看跟西方没有关系,但他们的经费、思想跟西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前莱比塘铜矿、密松水电站等一些大型项目受到攻击,这些NGO组织就非常活跃,充当了反华急前锋。
而在渠道方面,这些NGO主要是通过社交媒体散布消息。虽然缅甸的经济不发达,但缅甸的普通民众非常喜欢用社交媒体,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千万级,因此社交媒体对缅甸民众的影响力非常大。
他们制造的针对中国的网络谣言,我方也进行了辟谣,但总的来说,战斗力不强,不是那么接缅甸地气。考虑到缅甸民众日常接触外界信息的方式,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方式对他们认知的影响非常薄弱。
在西方垄断话语权的情况下,中国不光是在缅甸,在其它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是处于“挨骂”的弱势地位。如何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及时地发出中国声音,是一个非常具有紧迫性的现实课题。
一句话,中国亟需加强舆论战力,否则将永远被动。
六、近期美国动作频频的背后有一条隐线
再来说说搅屎棍美国。美国近期对外动作频频,美军蠢蠢欲动。
从2月份突袭叙利亚,到3月份搅动相对沉寂了好几年的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在美国及北约的鼓动下,再度向乌东地区来一个“大兵压境”,眼看乌克兰战争即将上演更为火爆的第二季。
上任未足百日的拜登政府,为何如此急迫地接连发起海外军事行动?还是那句老话,“地主家没余粮了”,只能在全世界搞破坏,试图把全世界的钱都赶到美国去,同时千方百计割韭菜、剪羊毛,来捞钱、救命!
就在2月底,美军空袭叙利亚的当天,美国财政部拍卖620亿美元的7年期国债,其得标利率为1.195%,为今年以来最高的截标收益率;而投标倍数仅为2.04,也创出历史新低,此前六次美债拍卖的均值是2.35。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在已经没有外国投资者想要购买美国国债,导致美债市场出现闪崩,种种迹象显示,美债前景大为不妙。
这说明,它做什么都没用了,来不及了。当全世界对美国、美元的信心跌入谷底、产生信任危机时,它做什么都是无用功。
众所周知,由于新冠疫情的恶性蔓延,拜登政府不久前刚向国会申请了1.9万亿美元的“纾困资金”。而美国的联邦债务总额目前已高达2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30%,美国纳税人人均负债22万美元,为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早已“产业空心化”的美国,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经济造血”功能,美国只能依赖世界各国投资者不断购买巨额美债,来维持美联储的“无限放水”。这种借债度日、债台高筑的日子,无疑在时时刻刻地催迫着拜登政府“赶紧捞钱”。
但全球经济低迷,都在苦撑,各国政府和投资者已经没有“余粮”去喂养这个超级吸血鬼。唯一有余粮的、能够输血的东方大国,这次也异常清醒,绝无可能像08年那样去救它。
有人说,一个人落水前,会先拉一批人下水,中国应研究的是,如何避免被拉下水,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实际上是,它想拉中国下水,全是做梦!中国只要切断对美国的供养,它立马就死。美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带一路节点搞破坏。
然而,无济于事。以中国现在的实力,任何外部势力都不会动摇中国。中国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美国想对付中国,门都没有。
中国最大的风险还是金融。决策层天天都在讲加强金融监管,大的方向性错误绝不会有。
美国唯一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全面收缩,但是美国政府早就被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绑架,根本缩不回去。奥巴马就想战略收缩,门都没有。所有的霸权帝国都是“撑死的”。这就是帝国霸权的宿命。
结语:
大国博弈都是阳谋,因为国家大战略根本隐藏不了。
中国什么都摆在明面上,敞牌打,你西方都打不赢,怪我咯。我不但敞牌,还让你跟着我的节奏走,控制你的出牌,直到你无牌可打。
一句话,大国有高人,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大势在我们这边,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们一手好牌,再也不要去臆想敌人多么强大了,都是虚幻的东西。
听,旧秩序的碎裂声,新秩序的号角声,正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