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把伊朗的船给炸了!
据环球网转引美国《纽约时报》的消息称,以色列在红海袭击了伊朗船只“萨维兹”号,并于事后通知美国。而在当天早些时候,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援引消息来源称,“萨维兹”号在红海发生事故,原因是布在船身的雷发生爆炸。还有报道称,“萨维兹”号遭遇了导弹袭击。
塔斯尼姆通讯社称,“萨维兹”号过去几年一直驻扎在红海,支持伊朗护航商船、反海盗的任务。阿拉伯卫星电视台援引消息人士称,“萨维兹”号是在厄立特里亚海岸遇袭的。该报道还称,“萨维兹”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但半岛电视台指出,尚未有证据能支持“萨维兹”号属于革命卫队的说法。《纽约时报》称,“萨维兹”号尽管是一艘货船,但却具有军事用途。
上述信息确认了三点:一是以色列的确袭击了伊朗的船只,可能是用水雷或导弹进行的袭击;二是以色列第一时间通知了美国;三是“萨维兹”号是一艘具有一定军事用途的货船,这一点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来。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以色列会不会打击伊朗?为什么以色列袭击伊朗的这艘“货轮”?其政治意图是什么?
关于以色列是否会打击伊朗这事之所以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以色列曾威胁如果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就会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分析过,结论是半真半假。
之所以说半真半假,原因在于从以色列的视角来看,如果美国重返伊核协议,意味着伊朗的经济发展将迎来重大机会,伊朗经济的快速恢复必然促使其在中东地区扩大存在,这就会对以色列构成巨大压力,所以以色列是有军事打击伊朗的动机的。
但是,从另一个视角来说,伊朗不是叙利亚,伊朗是有强大地区军事能力的国家,伊朗的战略导弹是能打到以色列境内的,所以一旦以色列发起对伊朗的军事打击,那就可能是一场大仗。对以色列来说,这种操作毫无疑问有较大风险。
这事半真半假,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不敢轻易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但以色列的威胁客观上却起到了作用,因为美国拜登政府没有如他在竞选时说的那样,真的上任就重返伊核协议。
美国没有尽快重返伊核协议的后果也来得很快,伊朗最终对美国彻底失去信心,并与中国签署了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签署了战略协议意味着伊朗外交和经济在战略上的突破,因为中国可不会照顾美国和以色列的情绪,中国接下来会大规模进口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并且会对伊朗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伊朗接着在伊核问题上直接把美国踢出了局。
据央视总台报道,当地时间4月6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这次会议,尽管美国总统伊朗事务特使马利也率代表团抵达维也纳,但因美国已退出伊朗核协议且伊朗拒绝与美方直接对话,美方代表未出席此次会议。欧盟代表作为调解人与各方进行磋商,再通过“穿梭外交”的方式沟通美国和伊朗方面的意见。会后伊朗方面表示,各方同意继续进行专家级别磋商。
看到没有,正是因为中国和伊朗签署了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伊朗的腰杆硬了。对伊朗来说,美国现在是否重返伊核协议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所以伊朗提高了要价,若美国不是无条件重返伊核协议,伊朗直接不再和美国直接谈了,沟通意见都还得欧盟的代表穿梭转达。
伊核问题是全球最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美国混到无法坐上谈判桌的地步,也再次证明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已大幅下降,或者直接说美国已经说了不算了。
这个时候美国说了不算了,伊朗开出的条件是要想重返伊核协议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无条件解除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对伊朗的制裁。对以色列来说,如果美国真这么做了,就是对伊朗的战略松绑,以色列当然不愿意。这就是以色列袭击伊朗货轮的政治大背景。
事实上,之前以色列攻击伊朗货轮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只是相关的事情没有太多曝光,伊朗迫于形势暂时忍了。前不久,美国媒体曝光了以色列频繁袭击伊朗货轮的事,伊朗迫于国内压力“回应”了以色列,也袭击了以色列的一艘货轮。但很显然,伊朗的反击也是一种警告性质,只是把以色列船只的右舷给炸了个洞,船可以继续行使。以色列宣称这次袭击伊朗货轮是“反击”,实际上在这个时机点上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的操作。
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以色列此时袭击伊朗货轮有三大政治意图:
一、警告美国
以色列袭击伊朗油轮为什么还要告诉美国?其实就是在警告美国,“要求”拜登政府不要重返伊核协议,暗示如果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以色列就会发起对伊朗的战争。
以色列发起对伊朗的战争为什么可以拿来威胁美国?因为,美国和以色列是盟友,如果以色列与伊朗发生战争,美国必须站在以色列一边。所以,以色列的意思是,美国要是重返伊核协议,那以色列就用战争“自残”的方式迫使美国重新站队。
以色列的这个警告有没有用?对其他国家可能没有效果,但对美国来说还是有效的,因为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太大了,内部游说集团加上以色列的警告,至少能让美国再讨论一阵,拖一拖时间。以色列的目的之一,就是以拖待变,通过拖来推进形势发展,从而拉高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门槛。
之前若非以色列警告,拜登政府可能上台就考虑重返伊核协议,而如果拜登是上台就和伊朗谈重返伊核协议,那当然就没有现在中国伊朗签署25年战略合作协议后伊朗对美国抬高要价的动作了,说不定现在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就谈妥了。
所以,现在看,以色列通过威胁以拖待变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再拖一拖,内部再游说游说,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就有可能黄了。
现在,由于以色列的威胁,美国很尴尬,全球第一强国被排除在了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问题之外,美国是真的遇到令人头疼的问题了。无论怎么选择,其实都有些尴尬。
二、警告欧盟
以色列袭击伊朗的货轮主要就是在地中海,一则是以色列的海军主要是小型舰船,活动范围就在地中海;二则是因为在地中海行动以色列空军、导弹可以为其海军的行动提供支撑。这两点是技术条件所限,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地中海袭击伊朗货轮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警告欧盟。
为什么说是警告欧盟呢?
以色列的意思是,一旦欧盟重新与伊朗展开经济合作,那么伊朗的货轮就面临安全问题,欧盟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很显然,这一做法很流氓,但这种流氓做法对付流氓出身的欧洲国家,往往却是有效的,犹太人非常了解欧洲这一点。
事实上,如果大家注意,这次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是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负责斡旋伊朗和美国关系的正是欧盟。基于这一点,以色列对欧盟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之前频频在地中海袭击伊朗的货轮,目的也是在阻碍欧盟恢复与伊朗的经济关系。
当然,以色列的这一行动到底对欧盟有多大效果,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很显然以色列在努力,伊朗也在忍耐,都是想以拖待变,如此总有质变的一刻。
三、为进一步攻击伊朗做准备
如果局面真的发展到了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地步,以色列会发起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吗?这个可能性是一定程度存在的,但这个打击不会一下子就发展到直接打击伊朗本土的地步,更可能是一步步升级。譬如,以色列派空军打击伊朗在叙利亚、伊拉克的人或机构,或者是打击伊朗的货轮等。然而,真的到了一定程度,不能排除以色列与伊朗互射导弹测试。只有在极其极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爆发以色列与伊朗的直接重大军事冲突。当然,现阶段,一切可行性都是存在的,因为全球大国博弈已经到了深水区,局部爆发军事冲突将并不令人意外,哪怕是以色列和伊朗。
因大国博弈而出现的地区小国之间的军事冲突,都不是一下子发展到大打出手的地步,往往是有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因为无论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都需要一个升级确认的过程。
现在,伊核问题正在出现重大变化,以色列采取对伊朗的一些行动就是想阻止这一切,而伊朗的超强忍耐也是在将大势推向有利于自己的局面。这种演化趋势,在局部出现重大变化将一点不意外。
一方面,中国与美国在阿拉斯加摊牌了,中国与伊朗在签署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时已完全甩开了美国的关切;另一方面,美国面临着重大战略选择。就这两点,就决定了大环境在局部一点就着。
伴随着中美的摊牌,以色列与伊朗也濒临摊牌。从形势变化看,现在的局面意味着,中美关系开始出现新质变后,中东局势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所以,不久的将来发生重大“意外”事件将是非常可能的!
炸了!以色列的这一炮,有可能点燃中东的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