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王正兴:这一仗,惊心动魄,可多年之后怪事发生了,有的人的胆子比天还大|2021-04-24

本文作者:解放军海军“海上猛虎艇”第二任艇长华克毅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全军荣誉功勋部队代表组成的英雄战旗方阵浩浩荡荡行进在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
“海上猛虎艇”是继承发扬了我海军护卫艇部队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传统,经历了艰辛创业航程。从她出厂奔赴台湾海峡投入战斗起的六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类媒体的关心、报道,因此被广人民群众所熟知。近年,电视报刊再现当年真实战况,沉默数十年的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的发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知道“崇武以东海战”中是鱼雷击中敌舰,爆炸使其下沉,扭转战局的是张逸民所率领的鱼雷快艇,继而猛打使其加速沉没的是护卫艇。而位居首功的鱼雷快艇却没有获得最高荣誉的命名,误以为“海上猛虎艇”获得命名是张逸民和鱼雷快艇谦让的结果。其实不然, 在那次战斗中,鱼雷快艇和护卫艇各有各的功绩,那时 “海上猛虎艇”命名前,已有七年战斗历史和多次立功经历,是一艘久战成名的功勋艇,与鱼雷快艇部队还有着血肉相连的深情厚谊。为此,感到自己有责任对那段历史做一回顾。

一、将军谋划 建造新艇

五十年代早期,陆军九兵团代司令员、著名战将陶勇,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担任华东军区海军(1955年9月更名为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他根据我军海防斗争掌控制海权的需要,总结了历年来海上对敌斗争中武器装备敌强我弱的情况,听取了战斗在第一线的“炮艇专家”陈雪江、鱼雷快艇海战英雄张逸民等官兵及建造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谋划在国家经济实力和工业建造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参照国产第一代52 、53甲型50吨炮艇在战斗前线使用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建造一批速度快、炮火猛, 能更有效打击敌人,保卫海防的第二代炮艇——高速炮艇。他要求提高炮艇的抗风浪能力,提高吨位;提高航速,装上鱼雷快艇使用的苏联制造的M50 高速柴油机;增强火力,安装他下令制造成功的双联装水冷却37毫米速射机关炮。55甲型75吨高速炮艇就此诞生。经上海沪东造船厂试造成功后,有关部门把成批建造任务下达给了上海求新造船厂和大连、广州的造船厂。

二、上海接艇 意外组建

1957年下半年,在55甲型75吨高速炮艇建造后期,东海舰队在上海组建“新艇接收大队”,主要骨干从上海、浙江、福建护卫艇部队抽调,大队长就是我们福建三都澳巡防区的参谋长顾永乐。我在他带领下到上海,住在江南造船厂内的海军营房“红房子楼”。当时大队组建了十几个班,航海、通信、枪炮、轮机各专业士兵陆续报到,每个班二十多人,班长就是艇长,一个班对口接收一艘艇。水兵绝大多数是来自舰队新兵训练团刚参军服役的新兵。
作者华克毅
1958年7月初,我突然接到任务,让我带领班里一半人员到上海求新造船厂接收556艇。原来,在此之前几天,556艇已经由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分配给了青岛公安边防部队。当中央作出炮击金门战役决定后,陆海空三军迅速部署,福建前线海军急需增加陆地、海上兵力,急需增加作战舰艇。军委就把已经分配给青岛公安的556艇和另外一艘同型号艇重新分配给了海军东海舰队。
7月3日早晨,我带领11名士官和水兵到求新造船厂黄浦江江边码头登上556艇甲板,与青岛公安的宫毓滨同志办理接交手续,从他手中接过了556艇。我们“12条枪”就此在艇上安家落户,清洁整理,投入一次次的试航调整等验收工作,并急切等待另一半人员的补充到来。7月16日接到通知:补充人员明天就到,他们竟然就是将艇移交给我们的那班人马。7月17日,我们欢迎宫毓滨等公安同志的到来,半个月前他们向我们移交时,身上穿着的是草绿色的公安制服,这次再见面时已是穿着上白下蓝的海军军装了。原来,他们向我移交完毕后就打道回府去了青岛,不料没几天上级决定他们部队撤销,人员调入海军,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为我们一条艇的战友了。
宫毓滨,早年是工人,在1949年前参军,少尉军衔。我二十出头,在校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准尉军衔。我的思想很明确,应该由他担任正职,我做他助手任副职,并向领导表明了自己态度。而早已在多次战斗中负伤流血立功的宫毓滨,却提出让我任正职、他任副职。当时上级对我们两人职务的安排一时举棋不定,因为很快就要南下去福建前线投入战斗,宫毓滨同志资历虽然比我老,但初到海军,没有海上经历,更不了解福建海域和作战情况,而这对我来说已是轻驾就熟。后来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对我的交代是,在战艇的指挥操纵、军事训练方面多挑重担,也就是以副艇长的职务,承担艇长的职责。我虽然感到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开展工作有难度,但大战在即,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重担。好在宫艇长对我十分尊重支持,在此后的航行、训练、政治思想工作、战斗等等方面认真听取我的意见,放手让我指挥。我俩的团结协同配合也使海军水兵和原公安战士无缝对接很快融合一体,形成艇的战斗合力。半年后,宫毓滨升任中队副指导员,我接任艇长。

三、突击练兵 奔赴前线

1958年8月2日清晨,我556和557、558兄弟艇组成的东海1支队2中队(即后来的护卫艇32大队2中队)驶离上海吴淞军港。这批国产第二代75吨高速炮艇(又称护卫艇),比我先前驾驶的国产第一代50吨炮艇的速度由13节提高到23节,超过了大部分敌舰17、18节的速度。航速可是重要的战斗力啊,这将一改过去我们跑不快常挨打的局面。炮火威力由以前的前单管37炮和后25或20炮,换装为前后双联管37炮,提高了一倍还多。桅杆顶部还装上了护卫艇从没装备过的雷达,全天候让我们看得远、看得清,可以大展身手扬眉吐气。所使用的两台前主机苏制M50高速柴油机十分贵重,启动一次耗费的代价是六两黄金,平时不轻易动用。前后四部主机的强劲动力,达到3000匹马力,当时一座小城镇的发电厂,还没有这样的能量。
人民海军炮艇部队建立初期,人员大部分来自久经战斗烽火的陆军,团结教育原国民党海军起义官兵,大力吸收青年学生。武器装备最初是日本造的航速10—11节的25吨江防巡逻炮艇,和航速6—8节装上了武器的日式、美式渔轮的打渔船。
1952年下半年,经过近两年的正规学习,我从海军联合学校毕业后登上舟山巡逻艇大队二中队518艇,就是在江南造船厂接收刚建造好的第一代52甲型50吨炮艇。50吨炮艇有三种不同类型,我518艇驾驶室是矮矮的半埋式,仿日式炮艇,前主炮苏制单管37炮,后主炮美制20炮,左右12.7重机枪,作为一艘小艇来说火力相当强了。一中队是25吨日造江防炮艇,三中队就是渔轮炮艇。大队长、中队长、艇长、枪炮班长都是陆军“旱鸭子”转变为海军“水鸭子”的,我从这些老同志身上学到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他们的教育帮助下经过风浪和战斗锻炼,我们这批抗美援朝初期参军毕业于海军联合学校的共和国第一代知识青年成长为炮艇指挥员,发挥着护卫艇队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上海到福建厦门,海上距离约一千多公里,赶路的话三四天就可以到达。我们十分重视利用这航渡的宝贵时间,不忙赶路而是以半个月时间抓紧一切机会、间歇突击训练。经过有关海区时讲战例,进行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传统教育,冒着酷热刻苦锻炼,在复杂多变的海区和航道磨练。也执行了搜救空战落水飞行员任务,受到过敌舰炮击,大家得到很大的锻炼,树立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战斗意志。
1954年,年轻时的华克毅
经过舟山石浦港时,我向艇员们介绍50吨炮艇第一次面对大阵仗强敌的檀头山海战,也是我的第一次战斗。那是1953年3月,我们渔轮中队在外巡逻遭遇敌舰,被逼压在檀头山下的海湾,挨敌舰远炮吊打,苦于航速太慢被拦堵在海湾出不来。大队长陈小龙带领我们中队518、519、520三艇紧急赶去救援。那天,国民党军为反攻大陆,蒋经国到舟山一带窥视我海区布防情况,出动三千吨级的阳字号驱逐舰、一千多吨的太字号护卫舰、近千吨的永字号炮舰三艘军舰。蒋经国就坐镇在阳字号上距离我们万米左右,太字号在中间,永字号接近我们约三四千米,敌舰大口径舰炮对我们远程射击。
我们机动灵活,依托有我陆军炮兵驻防的檀头山,以岛礁作屏障,窜出去打几炮,快速跑到另外的岛礁背面。敌舰炮火不断修正方位距离和提前量,炮弹渐渐集中在我们周边落下,有一发炮弹在我艇前面爆炸,带泥浆的水柱就泼撒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吸引火力掩护下,渔轮中队终于脱险冲出海湾。永字号曾中我炮弹。如此海上游击战周旋了一个来小时,敌三舰不敢过分靠近,对我三艇无可奈何,只能悻悻离去。此战受到舟山基地马龙司令员的通报表扬,但也稍带批评我们37炮弹打多了。三艇中只有我们518艇有一门37炮,其他两艇都是25炮,可是我们37炮在王萍艇长控制下省着打,只打出二十来发炮弹啊,实在是因为那时37炮弹太稀贵,是从苏联进口的,主要供应朝鲜战场。介绍完这次战斗后,我告诉艇员,现在我们的37炮弹足够,只管打。
顾立功烈士登记表

经过闽江口时,我讲解了“四姆屿海战”。
发生在1954年6月29日的“四姆屿海战”,是我刻骨铭心,毕生难忘的苦战血战死战!
那天,我29大队518与517两艘50吨小型炮艇,为保护渔业生产和海域安全,由年轻的大队参谋长顾立功亲自指挥,于闽江口黄岐半岛外四姆屿海面,利用周围四散的岛礁作屏障掩护,巧妙地冲出去,向马祖岛出来骚扰破坏的,吨位千吨以上,大我一、二十倍的敌太字号、接字号两护卫舰猛烈开炮。敌舰反应过来向我射击,但还来不及瞄准时,我们已机灵地开到岛礁后面,避开了它的炮弹。如此冲出冲进激战一个多小时,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机动灵活以弱打强,是我518艇在浙江檀头山海上游击战的成功再现。敌舰被我37机关炮击中,有人受伤, 而我安全无损。敌舰受挫后调头向马祖岛驶去。我们意犹未尽,人人斗志高昂,要求再战,遂驶进附近的定海湾锚泊,商议再战事宜。
在海区附近巡逻执勤的陆军28军水兵师水兵营的木质机帆炮船队四条炮船,看到我们激战的,主动围拢过来,指挥船靠上我艇。我大队薛云峰政委和顾立功参谋长以前都是陆军水兵师的干部,后调到海军来,所以沟通非常顺利。(后来水兵师整体编入海军,组建成骁勇强悍的海军陆战队)他们和我们顾参谋长、许中队长等一起商量继续作战的方案,打算一鼓作气。水兵营炮船配合我们,晚上出敌不意前往马祖锚地偷袭,准备冲进去打一阵就撤回。炮船队为此还特地派了一名通信兵,携带步话机到我们艇上,以便和他们炮船队保持联络。但此作战方案交由报务兵赵瑛生发报请示大队后,未获大队长徐同彦和政委薛云峰的批准,且令我们晚上返回琯头港大队驻地。
晚上八、九点,夜幕低垂海上拉黑,视距很短。顾立功参谋长率领我们出定海湾,经四母屿,向闽江口驶去。我作为信号兵,就像陆军的通信员,紧跟领导,随时准备发收信号,传达命令,并警惕地瞭望观察四周。在低矮的驾驶台边上,我和俞根明艇长、顾立功参谋长、许金桂中队长、陆家胜中队副指导员五人身贴身紧靠着。我用望远镜专注瞭望,约二十来分钟后,发现左前方浓重的夜幕中有一又高又黑的剪影,立即向俞艇长作了报告。
艇在迅速前进,黑影更近,俞艇长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说这里没有岛礁,也不像帆船,急叫了声:“不对!”马上命令把炮转向我指的黑影方向。其时,敌舰已进入我航道,我们已经到了它的跟前。按理说,如此短兵相接,我们艇体低矮目标小,敌舰既高又长目标大,正是我们发挥近战夜战优势,非常难得的大好机会。如果先发制人定能打个漂亮仗。
可是,在这稍纵即逝千钧一发关键时刻,突然发生了致命的极其意外的情况。陆军水兵营炮船队派到我艇上联络的通信兵,竟然毫无敌情观念和夜航规矩,大概当作在陆地查岗了,不经请示,自作主张跑到艇首隔空大喊:你们是干什么的?更要命的是竟还拿手电筒晃照,在黑沉沉的海面使我艇暴露无遗,成了敌舰明显的射击靶子。他话音刚落,敌舰由上而下火力全开,顷刻间,我艇驾驶台、炮位、弹药箱、机舱等多处中弹,战斗能力立刻丧失殆尽。顾参谋长、陆副中队指导员、俞艇长没有哼一声就牺牲倒在我身边,鲜血喷洒在我和许中队长身上。敌第一阵精准炮火之后,连续不断射出的曳光炮弹还在我们头上嗖嗖飞过,战艇面临灭顶之灾。我身边负重伤的许中队长(苏州人,新四军老战士,头、胸等部还留有早年弹片)倚靠在驾驶室出入口坚持指挥,鼓励大家坚守岗位,一定要把艇开回去。
炮弹呼啸声中传来许中队长的声音:小华,你怎么样?我说没啥,他让我查看伤亡情况。我甲板前后舱里舱外跑了个遍,眼见一片悲惨,不少战友鲜血直流倒躺在战位上呻吟着;身高马大的枪炮兵曹沛宏臀部被削的骨头外露, 痛苦地哼哈吐着粗气;中队通信员小王肚皮被掀肠子流出,倒躺在甲板已牺牲;前主炮卡死了转不动,枪帆兵邵云发已无声息斜倒在炮位上。老枪炮帆缆班长、被国民党关进过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老兵方爱斌胸、臂受重伤,他手扶炮位护甲,鼓励炮位上所有受伤的同志坚持到底;副班长、后20炮炮手李前福身上也多处有伤。
我强忍悲痛,含泪为他们包扎处理伤口,传达中队长的要求,鼓励大家挺住。奔忙中忽然感到右腿一阵阵疼痛,手一摸,湿哒哒黏糊糊的,知道自己也受伤了,忙用急救包包扎好。在敌曳光弹亮光照耀下,发现桅杆被打断, 军旗飘落在机舱盖上。“军旗不能倒!”一念闪过,我立即奋不顾身冒着头上嗖嗖不停飞过的曳光炮弹,从艇舷护栏上拿下长长的篙杆,咬牙把它牢牢捆绑在断桅根部,把军旗竖起,让她在炮弹飞梭的海空中猎猎飘扬。
此次战斗,我们损失惨重,在艇官兵22人,5人牺牲(大队顾立功参谋长、中队陆家胜副指导员、俞根明艇长、枪炮兵邵永发、中队通讯员小王),12人受伤,只有在内舱里的报务兵和轮机兵5人没有受伤。另外,左舷机枪手曹沛禄(是曹沛宏的堂侄)失踪,但他幸运地在三天后被施救的渔民送回。第二天一早,敌舰曾大摇大摆到四姆屿海面搜找我们,如果许中队长也牺牲,如果机器受损失去动力,那我们艇恐怕是回不来了,后果不堪设想。
没想到多年后此事又出现波折,有的人胆子比天还大。战后,顾立功等五位烈士被安葬在大队部后面的小山丘上,就是琯头镇拱屿乡拱屿山北首的山坡上。
2006年4月,我们二十余名多年来一直辗转东海,流血流汗的退役海军老兵,怀着虔诚怀念之心,前往福建祭扫牺牲在我们身旁的战友烈士。当我们祭扫好东山岛烈士墓,一路北上经平海祭扫“崇武以东海战”烈士墓,再到琯头镇祭扫“四姆屿海战”中牺牲的烈士墓时,愕然发现当年大队部后面小山丘上的烈士安葬之地,竟然成了学校用地。
我们请海军福建基地的陪同干部追问当地有关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已被烈士家属前来迁走了。
可是,没想到这句话只是搪塞,我离开后不久就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不久后,我又得知,连江县对此事进行了紧急处理。
应该说,连江县对烈士陵园被破坏一事,处理得非常迅速、及时、有力。
但还留有一点小小的遗憾。除了邵永发烈士外,顾立功、陆家胜、俞根明以及中队通讯员小王烈士的墓碑和遗骸都已经没有了。顾立功的子孙多次前往福建连江寻找,连江县军人事务管理局调查后称:早已找不到了。
那能否把这四位烈士的墓碑和遗骸找到,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不要让烈士的血白流。
四、首创范例 紧急搜救
9月1日深夜,海上风力六到七级,我们劈风斩浪驶向金门岛外海,约十几分钟后,张逸民率领的鱼雷快艇超越我们冲向前面,不久看到前方炮火交织,张逸民他们开打了。我们破浪冲锋,距敌六七千米的时候,敌舰向我们开火,我们沉着地暂不开炮,迎着炮火急驶前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23点55分,我们盯住敌混合编队中离我最近的“沱江”舰。在冲至离“沱江”舰三千米,进入我炮火有效射程后,在指挥艇557艇领头炮火射击下,三艇火炮全开,十几条火龙扑向“沱江”舰。大风浪中艇体颠簸摇摆不停,水兵们是第一次射击,不少炮弹上天入海,但随着距离靠近,有了射击体验,炮弹很快缩小射击圈向敌舰飞去,把它笼罩在一片炮光之中,越打越近追上了敌舰,立即减速并行,炮火更集中。突然敌舰在眼前“消失”,我拿起望远镜一看,是被浓黑的爆炸烟雾蒙住了,但强劲海风很快把它吹散,炮弹继续向敌飞去。敌舰驾驶台中弹,好几门炮被毁,火力顿失,炮弹钻进机舱破损进水,机器被打坏,它也跑不动了。我们一再减速不停攻击,射击太猛了,逼近至500 米时,突然三艇射击几乎同时停顿下来,原来是炮弹断供接应不上。
战前虽有准备,待机出击前已在炮位周围摆满了一箱箱备用炮弹。运弹手是平时烧饭战时运弹的炊事兵,也已在战位紧张工作,但前后炮配制只有各一人,哪能跟得上一门炮一分钟射出360发炮弹的速度。这是设计制造、人员编制和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只能随机应变,让雷达兵无线电兵应急充当一下运弹手。指挥艇上恰好有来前线体验生活的海政文工团员,他们成了运弹手。敌舰炮火已毁,没了抵抗能力,我们一再减速继续攻击,逼近至百来米时,一直朝外海跑的沱江舰挣脱不了我们的围攻,危在旦夕。它横下心突然转向朝里,对着编队中部的我556艇拦腰撞来。沱江舰舰长刘溢川的打算是“以舰体为武器,与匪艇同归于尽”。
的确,若被撞上,我必艇毁人亡。我眼见“沱江”舰似小山压来,转向规避已来不及,我紧急拉高速,用上了战时也不轻易动用的机器极限转速2000转/分,艇唰地窜起狂奔,几乎是擦肩而过从“沱江”舰舰艏绕了过去。我对轮机舱的迅速反应非常满意,让我操纵得心应手,若他们稍有迟缓,艇就遭殃了。我们的战斗队形被冲散,重组战斗梯队后,完全可以用雷达搜索,快速追上奄奄一息脱逃不超过两千米的“沱江”舰,进行第二次没有抵抗的打击,将其当场击沉。但情况突然有了变化,绝不是像有些媒体所说:敌舰闭灯熄火,隐蔽在夜海的黑暗中,躲过了我们的攻击。
队形重组后,我想指挥艇必然带领我们搜索追踪在下沉的“沱江”舰,给予最后一击,不料却是朝另外方向驶去。高频无线电话传来:立即进入搜救部署……原来在敌舰向我冲撞的激战时刻,指挥艇收到了岸上指挥所紧急搜救令:搜救鱼雷快艇落水人员。为了搜救战友,我们毫不迟疑放弃追击立即撤离战场。约半个小时左右,及时圆满地成功搜救海战英雄张逸民等鱼雷快艇战友。现在的“自媒体”却把我们这一主动放弃对敌追击的行动解读是因为把目标“沱江”舰丢失了,对我们横加指责,简直就是可笑之极。

五、接连胜利 推辞评功

九一海战后,情报部门根据“沱江”舰的无线电信号彻底消失,以及外电的报导,或许还有台湾内线的报告,通报“沱江”舰被打沉,大家十分兴奋。但是谁打沉的呢?起初说是鱼雷快艇打的,我们感到好像是我们三条艇打的,但自己也半信半疑,因为没有先例。75吨高速炮艇是第一次亮相出战,双联37炮有这样大威力?炮艇能把军舰打沉?经验束缚了思想。几天后进一步传来消息,“沱江”舰被打得舰体洞穿蜂窝状,到处弹痕累累,证明是我们高速炮艇炮弹打的,顿时我们为炮艇首创击沉敌舰,写下历史新篇章而欢腾不已。
此后,关于“沱江”舰覆灭的消息越来越多。根据我们海战经历和台湾方面报道,以及“沱江”舰舰员的讲述,梳理后大致情况是这样:在我们围攻“沱江”舰初期,指挥艇557艇雷达兵报告,右舷距离九千,有一艘军舰朝我们方向移动(“柳江”舰),指挥艇艇长任共遂立即命令正在向左侧“沱江”舰猛打的前主炮调转方向朝右侧目标射击,没打多少炮弹,那目标转向远去,驱赶成功,直到我们撤离战场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干扰。于是,三艘高速炮艇紧咬着“沱江”舰打,从开火到停火历时78分钟。“沱江”很快失去还击能力,它在苦苦挣扎在下沉。在我们撤离战场执行搜救任务约半个多小时后,“维源”和“柳江”两舰才去救援。约早上六点,沱江”舰止不住进水,下沉情况危急,台军三千吨级驱逐舰“信阳”和“丹阳”两舰也投入抢救,情况稍得缓解。到下午两点多又告急,得到吨位更大的美国军舰救援,经一昼夜抢救拖到马公,仍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报废退出现役。
9月19日凌晨,冒着7级大风浪的冲击,我556艇又开到国民党军盘踞的东碇岛前,在敌炮火下,擒俘国民党军在开动中的水陆两用突袭战车。在擒俘水陆两栖战车的战斗中,风急浪高,我艇与敌人的战车剧烈摇晃跳动,时近时远,十分惊险。我驾艇靠上去,正准备倒车以避免碰撞的一二秒瞬间,枪炮兵、共产党员郭培爱,在前甲板飞身跃起跳向大海,如猛虎下山孤身一人跳向水陆战车,手脚受伤。后续跳帮人员还来不及跟进,风浪就把战车从我们艇边拉远,此时的郭培爱真是孤身独胆无比英勇,奋战一夜在危险艰难中搏击,拖带的钢缆麻缆七次崩断,在大风浪中把战车拖回,人员、艇体和战利品无一丝损伤,目前为止是我军唯一战例。战车送往北京,在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在福建前线海军召开庆功大会前,上级让我们中队评功。由于这次战斗十分顺利,仅大队通信业务长一人受轻伤,我们这批在炮艇部队历经艰险看惯了流血牺牲的军官感到还不需要评功,都推让不评。汇报上去后,舰队前线指挥所派来工作组,指导我们之下才开展评功活动。我提出给首先跳上水陆两用战车的枪炮兵郭培爱记二等功,这也是全中队唯一的个人二等功。给轮机班请记集体三等功,表彰他们战斗中展开竞赛,保证机器按指挥台要求,前进、后退、快慢、停俥的快速变动,使我们安全避开敌舰的冲撞,安全擒俘敌水陆两用突袭战车,这两个请求获得上级批准。领导有意给带我们出战的大队长评一等功,但没有得到大家支持,改为二等功。后来东海舰队福建前指给我们中队记集体二等功, 颁“创小艇击沉敌舰范例”奖旗,各艇不再记集体功。中队、艇的干部和班长水兵都不超过三等功。若干年后,当年战友谈起,感到那次评功我们是自谦苛求了。

六、荣誉命名 呼之欲出

宣扬英雄事迹,树立榜样,推动部队建设,提高战必胜的意志和能力,一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福建基地南翼,南海舰队有1950年万山海战后被中南军区海军(后更名为南海舰队)命名的汕头水警区的“先锋1号艇”。北翼有1951年在浙江海域护航战斗中涌现的,被华东军区海军(后更名为东海舰队)命名的414“头门山海战英雄艇”。位处东海最前线,面临台湾海峡,战斗频繁的福建基地 ,与国民党军争夺制海权,打仗最多,指战员英勇顽强付出了重大牺牲,闽海岸边、岛屿多处烈士陵园排列着一座座烈士墓冢。
上级领导认为,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福建基地却“没有”一个冒尖的英雄集体?从情理和实际情况来说都是很大缺憾。挖掘选拔英雄集体的活动在悄然进行,据一同参加击沉“沱江”舰战斗的558艇艇长(中队党支部委员)后上调基地作战处的沈祖华战友告诉我,领导把遴选英雄艇的目光投放在我们二中队,由于556艇多了一项擒俘水陆两用突袭战车的功绩,可能性就高于其他兄弟艇。1963年春,556艇在厦门港口海面击毙偷渡匪特,1964年又在厦门东侧水道,击沉匪特海浪艇,战功累积,又连年被评为“四好艇”。上级派工作组到二中队,再次了解情况整理材料,工作组内的战友于镜渊告诉我,开始时曾有评英雄中队的打算,后来还是确定评556艇,那时候,军内外都以猛虎艇称呼556艇了。
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全军众多英雄模范集体中特地表彰了556艇。小小护卫艇获得如此殊荣是历史上的首次,也是唯一,可见党和国家 、军队领导对556艇的肯定和重视。可以预见对556艇的命名和授予荣誉称号,已是呼之欲出指日可待的事。

七、舷号更新 血脉延续

556艇在前线英勇奋战了七个年头,装备面临更新换代。国产第三代100—125吨级的62型高速护卫艇在大连等地的造船厂陆续建造,速度更快,火力更猛。福建基地从各护卫艇大队抽调官兵前往大连造船厂接收四艘62型新艇。为发扬老556艇的英雄事迹,保持它的血脉延续,上级决定按我军传统做法,让556艇保持原建制原艇员增补部分新艇员,携带以往所有功绩荣誉,前往接收62型125吨舷号为588的高速护卫艇。
钢铁的舰艇流水的官兵,此时556艇的人员已发生很大变化,参加过 1958年海战的所有官兵都已升迁、调动、转业、复员离开。但1959年上艇的新水兵那几年来与老艇员共同生活、执勤训练、反小股战斗,耳濡目染英雄事迹,又经历了1960年彭德清将军带领的海上练兵高潮,一批批的传帮带,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传承不绝,永葆青春军魂,接棒的他们已锻炼成长为新的骨干,担任副艇长、副指导员、炮长、轮机班长等工作,他们在1965年4月前往大连接艇。5月,588 艇与586、587、589四艇组成一个中队回到福建 ,入列为29大队1中队。
11月13日,他们从闽北的三都澳东冲驻地, 奔袭赶到闽中的平潭岛,投入“崇武以东海战”。战斗前,588艇艇长和指导员空缺,出航前上级让中队副中队长李恩民代理艇长,把1958年炮击金门战役前到556艇,参加过556艇历次战斗的信号兵,已提升为军官的秦卫帮同志调回到588艇担任政治指导员。秦卫帮临战受命与556艇的老战友在新艇上相聚。老兵果然不凡,在激烈海战中,发扬老556艇传统精神,发挥了积极领导作用,带领大家坚决完成周总理交代的歼灭敌舰的任务。13日夜战斗打响,艇队第一波攻击失利,在编队失去上级指挥联络不畅的意外情况下,14日凌晨鱼雷快艇在海战英雄张逸民率领下三进三出,在第四次艰难强攻中成功,鱼雷击中敌“永昌”舰尾部,爆炸破体进水下沉。29大队参谋长王志奇带领588和589两艇主动寻找战机,雷达搜索到永昌舰后,迅速冲到跟前,以锐不可挡之势,火力全开施展绝杀。敌舰再次爆炸,当即沉没,两艇捞获到9名俘虏。
艇队凯旋而归,鱼雷快艇145、132和护卫艇588、589都荣立集体一等功。涌现出一批战斗功臣。评功中,588艇发扬了老556的传统,领导班子谦让退后,把一二等功评给班长、水兵,除指导员秦卫帮被一致评为二等功外,副艇长李朝相、副指导员戴学明都退让为三等功。1959年上艇的炮长吴加溪和1960年上艇的轮机班长王木昌等都成为闻名全国的一等功臣。
1965年11月26日晚,周恩来总理、罗瑞卿总参谋长在上海锦江饭店接见“崇武以东海战”参战部队代表,张逸民做海战情况汇报。
对此战指挥员,给张逸民记一等功,陶勇司令员在舰队党委会上讲,不只是记功,而更是要重用。经过不断提升,1969年由毛主席签发命令,任命四十岁的张逸民为海军舟山基地政委,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正军级干部。给海上编队指挥员,战斗负重伤的平潭水警区副司令员魏垣武记二等功。给29大队参谋长王志奇记二等功。
1966年2月3日,国防部长发布命令,授予588艇“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

八、快艇撤编 “海鹰”惜别

几十年的海防斗争胜利,都离不开护卫艇和鱼雷快艇的英勇奋战,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都留下他们用鲜血青春谱写的壮丽诗篇。
海战英雄张逸民在回忆录中披露了东海舰队陶勇司令员和他有关命名海上猛虎艇的对话。1965年11月17日在福州军区召开的祝捷颁奖大会的晚宴上,陶勇司令员把张逸民带离酒席到稍静的靠墙处,语重心长的说:张逸民,你这次打仗的表现我很满意。你不仅敢冲敢打,还会用脑子,我很高兴,你为海军立了一大功。不过,我得向你打个招呼,我知道“永昌”号是快艇打的,但你不准与护卫艇争功。快艇是舰队的直属兵力,打完仗就回牛轭港了,而福建前线,我还得靠护卫艇守护。很快就要命名588艇为“海上猛虎艇”了。快艇不争功,这是服从东海大局的需要。张逸民,能做到吗?
张逸民当即立正向陶司令员表了态:首长放心,我一定能做得到。保证从今以后,不再谈论崇武以东海战有关快艇攻击一事,我能坚决守口如瓶。他在回忆录中又写道:我必须尊重588艇的“海上猛虎艇”荣誉。“海上猛虎艇”是在福建前线多次参加海战并且是具有勇敢牺牲精神的英雄集体。在“金门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中,他们的搏杀精神体现了那时弱小的人民海军不畏强敌顽强战斗的意志。让我们为“海上猛虎艇”而自豪吧,
看到这些记载,我感动又感慨。战后仅仅三天,陶勇司令员就提前告知张逸民要命名“海上猛虎艇”。足见这是一个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长期严格评选,已经获得基地、舰队、海军批准,并上报国防部获准的命名将要择时宣布。张逸民对对陶司令员的表态是对领导的服从和尊重,是心中有保卫海疆的大局,是对长年在大海共同拼搏的护卫艇兄弟战友的友爱和尊重,是他的高风亮节。
张逸民对鱼雷快艇有浓烈的热爱情结,把陆军的铁军精神、作风带到了鱼雷快艇部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奇迹,屡建奇功,战绩辉煌,敌人闻风丧胆,“海鹰”威名四扬。遗憾的是在功勋部队的阵列中,却见不到英雄鱼雷快艇的战旗。鱼雷艇的战斗,几乎每次都面对新的情况,张逸民每次都随机应变有新的战术思想和作战手段。1958年8月24日海战,一举击沉4000吨级坦克登陆舰改装的的“台生”号运输舰,重创同型号的坦克登陆舰“中海”号,战绩非常突出。
随着海军的发展,新型舰艇列装,鱼雷艇部队撤编,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鱼雷快艇就再也没有了创建英雄艇的机会,功勋部队阵列中只能见到与他并肩战斗的护卫艇的战旗。为共和国作出重大贡献的鱼雷快艇的功勋战旗,再也没有机会列入行进在天安门前的钢铁洪流。此时此刻,我感同身受,完全理解一代海战英豪“海鹰”张逸民为此痛哭流涕地惜别情感。

九、闽海利剑 剑上尖刃

“海上猛虎艇”丰富的经历颇为传奇,是福建前线三个护卫艇大队的强悍主力,是那三把利剑上的尖刃,闽海南北都有它威猛敏捷的身影。
1953年10月前在上海先后组建成立的福州巡逻艇大队(即29大队)南下福建,进驻三都澳。厦门巡逻艇大队(即31大队)进驻厦门。1958年8月 炮击金门战役前组建成立的护卫艇32大队从上海南下福建,先暂驻泉州湾,所属二中队556 、557、558三艇则先行到达厦门参战,辖归31大队领导指挥。在此期间击沉沱江舰,擒俘战车。1959年初,32大队进驻厦门,与31大队换防,二中队的556、557、558三艇回归32大队建制。在此期间556艇反小股匪特立功,多次评为“四好艇”。1965年4月,556艇更新换装,改舷号为588,入列29大队,参加崇武以东海战。“海上猛虎艇”在不同时期,在三个大队的领导下,都立功受奖,不断地前进,又为三个大队作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
海军在新的历史时期快速发展,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护卫艇大队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陆续撤编退出历史舞台,替而代之的是猎潜艇部队,继而是护卫舰支队。第三代“海上猛虎艇” 695猎潜艇进入新时期,装备更新由艇到舰。当他们得知自己将要接收的,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056型导弹护卫舰中,有一艘舰的舷号是588时,欣喜万分,唯恐负责分配的部门不知历史缘由,让“588”旁落他处,立即向上报告提出请求,终于争取到响亮的588舷号回归到第四代“海上猛虎艇”身上。2013年这批588护卫舰新战友邀请我和五十年代的前线战友到沪东造船厂登舰参观,向舰员介绍猛虎艇的光荣战斗历史,又和新生代“海上猛虎艇”建立了友谊。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是我们几代海军官兵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猛虎艇更威武更强大。希望同志们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忠党爱国爱军爱民始终如一,精进战斗本领,继承和发扬一往直前的猛虎精神,为实现祖国人民建设海洋强国的理想,在深蓝的海洋上乘长风破巨浪,为人民海军再立新功!再创辉煌!谨向猛虎艇、向军旗致崇高的敬礼!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王正兴:这一仗,惊心动魄,可多年之后怪事发生了,有的人的胆子比天还大|2021-04-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