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王正兴:和中国人打阵地战,这是美国最愚蠢的战略错误|2021-05-13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在事实上赢得了战争。虽然国内有很多人假装“理性”,以朝鲜战争始于三八线,止于三八线为借口;其中一些人甚至以最后停战线有小部分地区在三八线以北为借口,不承认志愿军最终胜利的事实。
这是典型的混淆概念,试图颠倒黑白。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并不是一个概念。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开始,起点是三八线,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终点还是三八线。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25日开始,起点是鸭绿江;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终点是三八线。朝鲜战争,人民军在志愿军的强力支援下,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成了平手。但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是不折不扣的赢家。
一、是阵地战赢得战争
众所周知,志愿军入朝后,经过运动战阶段五次战役,把战线从鸭绿江边推过了三八线。而且国内的宣传也着重于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对长达两年时间的阵地战,宣传不多,宣传的重点也在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长达两年的阵地战了解不多,而且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志愿军能够赢得战争,完全是依靠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
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是朝鲜战争研究中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不光是我们中国,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数量之多甚至是超过我们的。但美国人的书和我们一样,都是集中在运动战期间,涉及到后期也注重的是谈判,而不是战斗。一般都是长津湖战役、第二次战役美军的惨败,砥平里战斗等。除了官方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有专门的一本讲述阵地战之外,我看到过的单行本的美国书籍只有一本《猪排山》了,这还是因为好莱坞影帝格里高利派克拍过同名电影的原因。
这是不应该的,政治谈判是以军事斗争的结果为筹码的。朝鲜战争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是因为阵地战的志愿军的节节胜利。美国人对停战谈判感兴趣,却对阵地战研究甚少,是因为美国人不愿意他们在军事斗争和政治谈判遭到了双重失败,这是一种回避。我们中国人说自己赢得战争,却不研究阵地战,这是认识错误,根本没认识到我们力压美国人的关键。
所谓阵地战,即依托阵地的地形和工事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包括坚固阵地攻防作战、野战阵地攻防作战、城市攻防作战和海岸、海岛攻防作战等。
在朝鲜战争中就是坚固阵地的进攻和防御以及野战阵地的进攻和防御。
二、运动战期间的阵地战
所以对阵地战的研究要从运动战期间的阵地战开始,这样才能知道双方在阵地战中作战能力的此消彼长。
阵地战对志愿军来说,并不是一种友好的战斗样式。这意味志愿军的步兵要无止尽的承受美军的空地火力突击,说的直白点就是完完全全的被动挨打。这对美军来说自然是他们喜欢的作战样式,可以彻底发挥美军的火力优势,并且不用担心他们最害怕的遭到志愿军迂回和包围。
那么很显然,这样的战斗,志愿军是要吃大亏的。而各种战斗的结果也在印证这一点。从第四次战役50军和38军汉江南岸防御战斗起,一直到第五次战役后期的华川、铁原、芝浦里、平金化等阻击战,为了顶住美军的攻势,志愿军只能在狂轰滥炸中进行艰苦的防御,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因为李奇微和范弗里特的“火力制胜主义”,美军步兵战斗的强度并不大,美军作战的主力是技术兵器——飞机、大炮和坦克。等到美军步兵进攻时,志愿军这些临时野战阵地上早已伤亡惨重,往往失去了战斗能力。美军步兵往往只需要执行占领阵地的任务,就算阵地上还有志愿军,防御的能力也早已大大下降。
所以在第五次战役后期美军转入反攻的5月20日至6月8日,美军全线的伤亡仅仅是3725人。
三、美军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中的阵地战
中为美国海军上将乔伊
在这个时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全面占据着战场上的优势,所以在随后就开始的停战谈判中,美军首席代表海军上将乔伊咄咄逼人,提出了极为傲慢的“海空补偿论”,要求在现有战线下,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撤,再交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一无理的要求自然遭到了我们的驳斥,恼羞成怒的美国人丢下了另一句“臭名昭著”的话:“那你就跟我们的飞机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美军第2师在夏季攻势中攻占“血岭”
此时的美国人是非常有底气的,这时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全盛时期,而随后的战斗验证了美军的这句话。无论是在东线的大愚盆地,还是在西线的驿谷川,或者中线的金城。美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东线的人民军遭到惨败,美军第10军一直进至文登里;西线的美军第1军也分别击败了志愿军的65军、47军,重新夺取了驿谷川东岸一线;中线的美军第9军击退了志愿军的67军,在金城地区抢占了一大块突出部。美军在“怀俄明线”的基础上挺进至“詹姆斯敦线”。这个时候的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趾高气扬:“当10月晚些时候恢复和平谈判的时期,‘联合国军’司令部已经改善了前线的军事状况,这样就不是协助而是直接加强了海军上将乔伊及其参谋人员的实力地位,以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关于军事分界线的争论中去。”
美国军方非常得意洋洋。
双方联络官在地图上画分界线
对于现状,我们的态度是务实的。中朝代表放弃了之前的在“三八线”停战的协议,提出在现有战线稍作调整的方案,做出了极大让步。但美国人还想占个便宜,在韩国人的鼓动下提出要占领朝鲜的旧都——开城地区。这一提议自然遭到了我方反对,在志愿军进行了马良山反击战、正洞反击战等战斗后,美国人也很识时务,放弃了这一要求。1951年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达成了协议,看起来停战就在眼前。
按理说,以美国人这种不占便宜就难受的作风,怎么就轻易达成协议了呢?这不是他们的作用。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一阶段的战斗情况。
在美军骑兵第1师进攻驿谷川的志愿军47军的战斗中,志愿军47军确实吃了亏,之前通过小规模反击抢占的一些重要高地都被美军夺回。志愿军47军伤亡7000人,而美军骑兵第1师伤亡2900人。在金城地区,美军第9军进攻志愿军67军的战斗中,志愿军吃亏更大,志愿军67军伤亡1万余人,美军第9军伤亡4400余人,还被美军占去了大片的土地。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最巅峰的时刻。
但是需要注意到,仅仅两个局部战场,美军的伤亡就远远超过了第五次战役后期美军全线反攻时的伤亡;而志愿军的伤亡也低于那时的伤亡。
四、转折点
形势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原因非常简单,虽然此时坑道工事尚未出现,但志愿军的阵地已是坚固防御阵地而不是之前的野战防御阵地,而且坑道工事的前身正在出现。美军进攻时,火力对志愿军的杀伤效果已经大幅度下降,而步兵需要更多的投入战斗,这意味步兵更大的伤亡,也反映在实际的战斗结果中。
如果美国人见好就收,那么我们将看到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军事分界线。但是美国人误判了形势,错失了朝鲜战争对美国最有利的停战时机。这一点正和沈志华、陈兼(美籍华人)等学者不遗余力宣传的“中国错失朝鲜战争停战有利时机”相反,事实是美国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在随后进行的“战俘遣返问题”上,美国误判既然中朝能在军事分界线这样重大问题上让步,自然会在战俘遣返上继续让步。所以美国提出“一对一交换”和“自愿遣返”,企图扣留战俘,再占点便宜。美国人想当然的认为,中朝肯定会让步。
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我们没有让步,坚决要求遣返所有战俘。而这时前线的形势继续在悄悄改变,志愿军全线都在紧锣密鼓修筑坑道。
而这一修筑的成效是极其显著的,1951年夏季防御战斗时,美军40到60发炮弹即可杀伤志愿军1人;到1952年1月,美军需24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1人;1952年2月,美军需264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1人;而到了4月,美军需646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1人。
这就解决了毛主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能不能守住的问题。
1952年5月,美军为打破谈判僵局,决定故技重施,再次在驿谷川地区发起一次师级规模进攻。190.8高地这一战,志愿军小小吃了一个亏,抢占的缓冲区中间的高地都被美军夺去。这一“败仗”却决定了美军再也不可能赢得战争,志愿军39军117师以伤亡不足千人的代价,毙伤美军2000人。坑道工事显示出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并且证明了坑道工事将在阵地攻防战斗中充当主角。原因非常简单,当志愿军的坑道工事能有效防御住美军的火力突击后,美军被迫只能用步兵作为进攻战斗的主力。而双方步兵面对面交战,这是志愿军梦寐以求的战斗样式,步兵作战,志愿军天下无敌。志愿军117师师长张竭诚的孙子跟我说,没想到190.8高地有这么大的意义。对,虽然当时志愿军全线都修筑了坑道工事,都利用坑道工事打了胜仗。要综合评估坑道工事的在战争中的意义,小规模战斗是不够。只有大规模战斗才行,所以1952年5月的190.8高地战斗标志着转折点的到来。在第五次战役后一年的被动局面后,志愿军扭转了战局。
对于这种情况,已经占据相当长时间优势的美军是不服气的。但是上甘岭战役之后,美国人发现,他们是真的没办法了。所以美国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
五、美军战败不可扭转
但是对美军来说,战斗已经不可能扭转了。志愿军不仅能防住美军进攻,也具备了夺取美军任意一个高地的小规模进攻战斗能力。原因非常简单,运动战期间,美军只要龟缩坚固防御,志愿军就很难攻下来,无论是长津湖还是砥平里,原因只有一个,没炮。在美军致命的空中威胁下,炮兵难以长距离机动,以投入战斗。而阵地战不一样了,虽然依然有美军空中威胁,但志愿军的炮兵不需要长距离机动,这种威胁程度无法阻止炮兵参战;虽然美军炮兵有绝对优势,但小规模阵地进攻,志愿军处于劣势的火炮也足够用,足以摧毁连、排级规模的美军阵地。而且因为谈判的原因,美军无法使用磁性战术,放弃这些阵地,必须守住阵地以支撑他们在板门店的谈判代表。所以,单个阵地的美军必须为了谈判,去承担惨重的伤亡。
而美军又无法用进攻去改变对他们越来越不利的战场态势。为什么美军最精锐的陆战1师在阵地战期间打不过志愿军任何一支部队呢?陆战1师比美国陆军更英勇善战,其实是重要原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步兵比美国陆军的步兵更敢于投入战斗。可是志愿军怕的是被动的被美军空地火力打击,从来不怕敌军勇猛。敌军勇猛,我们求之不得。比勇猛,谁能跟志愿军比?所以面对坑道工事,陆战1师光靠火力打击攻不下来,只能频频用步兵发动反击,自然会损失惨重。这种反击,美国陆军的步兵是不怎么愿意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之前的战斗表现比较出色的美军第65团屡次违抗命令,放弃阵地,临阵脱逃。
到了1953年2月,美国人终于搞清楚情况了,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他们打不赢了。所以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第17章第1节的标题是:军事胜利的破灭。于是,美军远东总司令克拉克上将主动致函,提出先遣返伤病的战俘。这是美国人的一个试探。随后,停战谈判重开,美国完全接受我方提出的“遣返所有战俘”的提议,再也不提“一对一交换”。1953年6月8日,双方达成协议。幺蛾子又出现了,这次是韩国人。
如果此时停战,金城地区依然在韩国手中,但韩国总统李承晚不满美国对停战的渴望,提出“单独北进”。随即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专门教训韩国人,并顺势收复金城地区。
其实,金城战役表明,此时的志愿军,已经具备了赢得大规模阵地进攻战斗的能力。因为敌军处在坚固防御阵地中,阵地中的敌军无论是韩军还是美军,都是一样的。大规模战斗,志愿军能轻易打破韩军的坚固阵地,一样能打破美军的坚固阵地。所以彭德怀才说:“现在看来,停战早了点。”
所以,在全线还在激烈战斗的7月,美国人对我方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全盘接受,其中在我军遣返美军战俘这个问题上,因为我们只提供出美军战俘3313人,韩军战俘8186人,在这个数字和美国人提出的被俘人数相差太悬殊了。本来一直是美国强硬指责和要求的一点。但是现在美国人根本顾不了了,克拉克直接建议,全盘接受。艾森豪威尔直接表示同意。最终,克拉克急急忙忙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六、克拉克的名言
我们中国人只知道克拉克签字时的那句话:“这协定暂时停止了(我虔诚希望它永久终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亦是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经历中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但是更重要的是克拉克的另一句话:“一些所谓的军事专家说,在我任职期间,只用有限的武力,无需扩大战争的规模,在任何时候,胜利都是我们的,我非常不赞成这种说法。敌人不仅可以阻止我们的进攻,而且还可以夺取小规模的胜利。”
因为在上甘岭战役后,志愿军和美军之间没有师级以上的大规模战斗,所以克拉克只承认在小规模战斗中美军已经打不过志愿军了。我们就不必去计较人家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丝尊严了。
七、结语
志愿军通过一到五次战役,从鸭绿江一直打到了三八线,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一个基础。但是这一基础是不牢固的。
第五次战役后期,美军攻势如潮,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取得绝对优势。1951年6月16日,彭德怀甚至在电报里认为:“如敌6月下旬在元山登陆(6月可能性小,7月可能性大),南北对进,平康、元山线及其以东必须放弃。”彭德怀的判断和美军的判断是不谋而合的。当时范弗里特确实也有登陆的想法,制定了“压服计划”,认为美军第8集团军在进一步得到支援的情况下,能够占领平壤和元山一线。这是中美两军统帅根据战场态势和两军实力做出的准确估计。
(我这边顺便插一句,彭德怀和范弗里特的判断一样,这显示出彭德怀的军事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以后,粟裕在民间的威望日益高涨。实际上军中向来只有“林彭”双骄这一说法,没有什么“林粟”。粟裕和林彪、彭德怀之间的最大差距就是没有指挥过在没有根据地大力支持情况下的战争,而林彪和彭德怀都展示了在失去后勤支援情况下作战的高超指挥水平。三野部队在朝鲜战争中表现不如四野部队,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没有打过没有根据地的战争,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战争,难度要高很多。)
在这一认识以及战场情况发展的基础上,我方在美军秋季攻势后提出“以现有战线停战”,这是务实的态度,承认美军的实力。但美国人面对最有利的停战时机时,却因为一定要占便宜的心理,执意要在战俘问题上再占点便宜,就此错过了。
在随后1年8个月的阵地战中,美军越打越被动。志愿军不仅解决了“能不能守住”的问题,更解决了能不能赢得小规模战斗的问题,最终还展示出了赢得大规模战斗的能力。而美国人因为之前想占便宜,为此付出了332平方公里的代价和几十万人的伤亡(整个敌军)。最终在失去赢得战争希望的情况下,才被迫签字停战。可以说,志愿军通过阵地战,完全扭转了被动局面,甚至赢得了优势。这一历史事实也在教育着人们:美国人不吃亏,是绝不会低头的,只有打疼美国,他们才会老实。
对美国来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左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中将,右为美军远东总司令克拉克上将
而克拉克的最后陈述,其实正是在为美国总结朝鲜战争的经验教训:在运动战结束后,和中国人打阵地战,是美国最大的战略错误。美国以为自己在阵地战中占据绝对优势,却没想到中国人在被动而又艰苦的条件下,扭转了局面。这就是美军指出的:中国士兵不是超人,但他们展示了吃苦耐劳,他们勒紧裤腰带作战,依然取得了成功。如果我们因为没有取得胜利,就忘记了朝鲜战争通过千辛万苦而得到的教训,那才是真正的不幸。
美国缺少阵地战的书籍,是因为面子问题,他们不愿意承认失败。而我们不应该,如果我们也忘掉这一点,那也是“真正的不幸”。
本文引述美军的内容均来自于美军权威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最后顺便说一句,沈志华不遗余力地宣传:是志愿军打不下去了,毛主席向斯大林发电报,要求要美国人求和。可美军权威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开篇就指出,是美国首先寻求停战。作为一个研究朝鲜战争的知名学者,故意不提研究朝鲜战争必看的一本基础书籍,这是很过分的。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王正兴:和中国人打阵地战,这是美国最愚蠢的战略错误|2021-05-13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