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前几天,央视军事报道中,突然出现了“歼十家族将迎来更加威猛的兄弟”的解说词,配以歼10展翅高飞直插云霄的画面,引起一阵大哗。
与其说是引起大哗,不如说是引起一波对歼10未来发展的大猜测。
这篇报道引发的信息量太大。
什么是更加威猛!?
还有称更加威猛的“兄弟”
什么意思?几个意思?
笔者猜测,大致是:
更加威猛=性能大幅度提高,因为最新的歼10C装上太行发动机已经够威猛了,再威猛就要升级一个档次,发动机和航电将更加强劲。
而“兄弟”,意味着歼10新型号。
歼10发展隐身版的理由
一、随着J20的不断服役和空军体系的完善,中国空军对未来空战的理解日益深刻。J20虽然强大,但成本高昂,且产能有限,难以形成3代机动辄千架的规模;同时中国空军发现现在的J10C已经难以完成未来的需求了,空优干不过4代,舔地不如J16,给J20打下手又不够(腿短加非隐身)。只能用来对付周边国家的3代机和日常巡逻,但空军还有很多早期3代机可以干这个活,而且现在F35扩散很快,压力越来越大了。
二、说白了,中国需要一款性能够用价格合理的4代机,用来对付数量庞大的F35,或者给J20当下手,又或者强调多用途(大航程和载荷),那么在J10的基础上改一款单大推4代机就是一种合理的思路。哪怕只是使用部分J10的成果和生产设备,也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三、另外,空军的作战需求和海军又有所不同。
“海飞4”是海军绝对的空优当家主力,性能不会弱,对地和对海攻击则可以由J15系担当。再加上海军特有的上舰需求,海军最后还是走的双中推海4代的路子。
四、未来方便用来出口,相信不少国家也会感兴趣。当今世界上能买到的、价格合理的、可对抗F35的4代机目前没有,将来也不太可能有。
将来在国际市场上,也不排除有2款中国产的4代机。一款是单发大推,一款是双发中推(海4代的陆基出口版)。
这里有2个疑问:一是这个隐身版的歼10单大推的动力,虽然WS10性能在不断改进,但推力仍然偏小;而WS15什么时候能定型,什么时候能量产,量产后除了满足J20的需要,还有多少产能给这个单发4代,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不过,WS15还没有量产只是民间军迷的猜测,有实锤的消息称,WS15已经年产200台,完全可以满足2型战斗机发展的需要,
一、比如,歼20用150台WS15就可以年产75架飞机,50台WS15给单发中四就可以装备50架单发中四飞机,2型合计125架,非常合算。
二、或者100台WS15给歼20,歼20一年产量是50架,另外100台给单发大推中四就是100架飞机,2型合计是150架四代机,也非常划算。。
突出隐身是歼10大改的关键,而且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在发现隐形战机方面,大型雷达比战机上的中小型雷达有巨大的天然优势,没地面引导,隐形机之间相互发现本来就很难。真发生隐形机之间的空战,本来就源自空优构型的歼十大改近距格斗将强于F35,这是毋庸置疑的。
突出隐身性能将是研发和设计歼10大改的初衷。
无论军迷们如何兴奋的畅谈阵风、台风战斗机和EA-18G电子战飞机在同F-22、F-35的近距格斗空战中扭转乾坤,但是隐身机如F22和F35对阵风、台风战斗机和EA-18G电子战飞机巨大的交换比仍然让有识之士越发的清醒,随着以F-35为代表的隐身战斗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扩散,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趋势是无法回避的,三代半在我军装备体制中的地位和在实战中的价值,必然迅速走向没落。
随着我军加速迈向联合作战的力量体系,空地密切协同进行快速响应、精确打击的任务需求凸显,我军也的确需要一款相对于歼-20而言综合成本相对较低,态势感知能力及格,维护性更好,保障要求更低,出动率更高,具备基本的突防和战场生存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战损率,在繁琐纷杂的实战化任务中解放歼-20手脚的新型隐身战斗机。并不是说要威胁歼-20的地位,而是在四代加三代半组合的现有装备体制下为应对战争形态与作战样式的新变化,压缩三代半原定换装规模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及时替换数量庞大的二代、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与歼-20一道,为更好地满足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既定目标,加速向全新作战力量架构迈进的新机型。
这样的思路就叫“变道超车”,远胜于原来设想的“弯道超车”,就是一举解决根本问题,即:歼10大改坚持以隐身性能为主要目标,一跃成为四代机,而四代机能绝对完胜三代机靠的是隐身性能而不是其他。
最重要的一点是,歼10隐身大改这个型号的成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成飞在歼20项目上已经积攒了大量研发和生产隐身战斗机的成功经验,用于相对简单的歼10大改的隐身版的设计和生产基本上是熟门熟路,没有一点障碍,大白话说,就是技术是“现成的”。而且可以实现研发和生产降低成本的最大化,也是实现“多快好省”的最佳路径,可以短时间内大量装备部队。
综上所述,“歼十家族将迎来更加威猛的兄弟”是一个怎样威猛的兄弟,就很好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