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顾子明:中俄睦邻友好续约!|2021-06-29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凉州三郡相继叛迎蜀汉,天下震撼。


这一年,也是诸葛亮一生当中,最接近“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机会。


不仅麾下名将辈出。


他面对的陇西曹军,从长安守将夏侯楙,到天水守将马遵,均是默默无名的庸才。


此刻,曹魏集团的主要将领,除了镇守在洛阳的大将军曹真,基本都在跟东吴对线。


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左将军张郃,后将军文聘,驻扎在荆州。


大司马曹休、前将军满宠、镇东将军臧霸,驻扎在淮南。


哪怕刚刚去世的征南将军夏侯尚、前将军张辽、右将军徐晃,这些久经战阵的名宿,生前也都布防在荆州淮南一线,准备着与东吴的对抗。


如此布局,这由地理决定的。


面对魏吴两国漫长的长江淮河防线,大家都不得不把名将劲卒铺开,处处设防。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每一次军事上的下重注,都会拉上东吴等盟友,为自己分担伤害。


有了盟友,战术层面就会有更为丰富化的选择。


譬如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诸葛亮精心准备的两次北伐,战术上都是风驰电掣,出其不意抢先手,战略上都玩起了抻字诀,试图拖死曹魏。


求快,是因为曹魏初期的防御中心在东吴。


趁着曹魏政权搞战略收缩、张郃大军重新布防之际,诸葛亮可以闪击并消化掉凉州各郡,以此作为前哨阵地与曹魏对抗。


求拖,是因为后期协同作战的东吴,很快就会将曹魏的注意力再一次转移走。


因为蜀汉出兵只能选择旱季,而东吴出兵只能选择雨季。


这就使得诸葛亮从第一次北伐,用马谡拖住张郃的部队,到最后一次北伐,用自己拖住司马懿的大军。


背后,都是在等“慢热”的孙吴与曹魏的全面对线。



正如历史上,就在马谡丢街亭的几个月后,曹魏与孙吴就在荆州与淮南全面开火。


顶着曹魏五角大楼内部的反对,大司马曹休率领着曹魏东线的全部主力进攻石亭,却遭遇惨败,将曹魏东线十几年来囤积的物资全部丢给了东吴。


这使得刚刚从荆州被调至陇西战场,还未来得及扩大战果的张郃,又不得不率领着大军,马不停蹄的调回荆州。


虽然几个月后诸葛亮迟到的第二次北伐,再一次将张郃从荆州又一次忽悠回陇西,但是缺乏蜀汉在陇西战略性配合的东吴,没办法扩大石亭之战的胜利,就只能回家慢慢消化胜利果实。


可以说,如果不是马谡丢了街亭,蜀汉与东吴的联盟,就像当年汉中之战时,汉中、荆州、淮南,三个战场的同时开战,将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曹魏活活耗垮。



理解了历史,也就理解了今天《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重磅延期。


20年前,随着该条约被首次签署,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俄罗斯,由休克之后的乖宝宝,迅速崛起成为了美国的心腹大患。


从中亚五国到西亚的伊朗,从中东的叙利亚到近东的土耳其,从高加索到乌克兰,从巴伦支海到刻赤海峡,从非洲的利比亚到美洲的委内瑞拉…..


一个不断挑战美国霸权的普京横空出世。



从此,南海不再有撞击,台海不再有对峙,中国的贸易路线是也不再有银河号,一度风雨飘摇的我们,顺利的度过了经济结构转型的危机存亡之秋。


也是在这一年,国务院发布了1号公报,《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量的劳动力与庞大的市场,为东部的工业升级奠定了基础,为我们的提供了高速发展的20年,也让我们蛰伏许久之后,有了跟美国掰手腕的资本。


这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没有稳定的国际环境,哪敢“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没有西部大开发的红利,何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没有充裕军费之下的辽宁舰、山东舰与东风快递,又更何谈“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中国需要无数在前线厮杀破敌的关二爷和张三爷,没有他们的流血流汗,没有他们的一往无前,就没有蜀汉建国的基础。


中国也需要一位居于庙堂之上纵横捭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为关二爷和张三爷创造没有背刺的战斗环境。


前者难,后者更难。


当年,诸葛亮顶着蜀汉内部巨大的压力,与东吴媾和,重约盟好,面对国人无尽的指责,或许他心中也默念了一句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顾子明:中俄睦邻友好续约!|2021-06-2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