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铁血老蒋:花园口决堤的战略意义与军事价值|2021-06-30

昨天说到国民党政府大造舆论、宣传日军轰炸导致决堤,还装模作样地当着记者的面表演抢堵决口。

那么当时的国民政府,到底是怎么对待黄泛区老百姓的呢?

01.

按照时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魏汝霖回忆所说:

“黄河决口成功……灾区人民,扶老携幼,均平安逃至平汉路豫西地带,政府分发大量救济金,非但无任何人员伤亡,即猪狗牛鸡,都随人走避,并无损失。”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不可否认,国军在决口前的确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通知花园口和赵口附近的百姓进行疏散。

据时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后勤科上校参谋王果夫回忆说:“郑州的专员和县长组织代表团到工地来慰问,并到掘口附近一些村庄发放款,每人发五元逃荒费,动员老百姓限两天内一律迁出去。”

然而疏散措施的范围仅限于花园口和赵口附近的县市,与后来受灾的数十个县市相比,这些疏散措施仅仅是做样子而已。

而且,迁移费每人仅有5-10元,这点费用根本不够背井离乡的人生存,即便如此,能领到的人也极少。

很多人想着水不会流多长时间,等堵住决口,就有法生活了,没有及时疏散,结果最终被大水冲走或者病饿而死。

更惨的是,灾民还要被土匪洗劫,一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留下来的老人们所有值钱的东西被抢走,连儿女们留下的一点点保命粮也被抢光,还有许多老人为了护粮被土匪活活打死。

七月份国民党当局曾派人到泛区来放赈,发给每人的一块大洋,也是头一天发钱,土匪第二天就挨家挨户地搜。

到了冬天,留下来的老人们,连草根树皮都找不到,连冻带饿,没有一个活过来的。

对于花园口决堤,直到战后,国民政府仍然讳莫如深,或闪烁其词,或仍将决堤责任归为日寇轰炸。

1955年再版何应钦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中《兰封附近诸战斗》一节仍然说:“7日敌机轰炸黄河堤,赵口附近河堤崩溃,水流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汛,敌我遂沿黄泛两岸成对峙形势。”

直到蒋介石去世前,台湾方面才逐渐承认决堤是国民政府的军队所为。

具体主持实施了花园口决堤的魏汝霖,他在1939年3月的个人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决堤过程,该日记现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魏汝霖随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对决堤一直缄口不言,直到1972年在《中原文献》第3期发表《抗战期间黄河决口纪实》一文,才开始讲述当年的事情。

而此时,距离花园口决堤已经过去34年了。

国民党政府在花园口决堤这件事上,对待老百姓可以说是不仁不义、丧尽天良,如今讨论花园口决堤的观点也大多是站在道德角度指责国民党政府。

可是,时间久了就出现了这么一些观点:

花园口决堤阻止了日军西进,改变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路线,不但为保卫武汉赢得了准备时间,还造成了敌我双方夹黄泛区对峙的局面。

这些观点试图从军事的角度,把花园口决堤塑造成国民党政府蝮蛇在手、壮士断臂的悲壮之举。

那么,花园口决堤的实际军事意义真的有这么大吗?

02.

首先说到底是不是花园口决堤阻止了日军西进。

6月6日,当日军第14、第16师团进至中牟、尉氏一线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下达《作命甲第三三四号》停止追击集结军队准备下期作战的命令:

“一、由于各兵团的果敢神速地急追,敌已溃乱,其大部逃入京汉线以西,开封亦已陷落。二、方面军决定将在陇海沿线作战的兵团,逐次集结在开封、杞县、亳县、宿县一带,准备下期作战。三、第二军随着现行任务的完成,应逐次将兵力集结于开封、杞县、亳县一带,力求恢复战斗力。在目前时期内,要以约两个师团的兵力配置在开封、杞县、兰封之间地区。对混成第三、第十三旅团,要尽快令其在归德以西铁路终点集合,作好回归原所属的准备。”


可见,华北方面军是在6月6日下令停止追击的,而此时决堤工作还未完成,花园口决堤在3天后才出水。

尽管国军不知道日军的作战命令,但是对日军已经明显停止追击的迹象仍然毫无察觉,这就说不过去了。

那么,既然日军都停止追击了,花园口决堤作为阻止日军西进的手段,能有多大的意义?

难道这不是国军风声鹤唳、望风而逃的一贯表现吗?

然后说花园口决堤有没有迫使日军改变进攻武汉的路线。

日军在4月上旬即开始研究对汉口的作战,原本计划是一个军沿京汉线南下,另一个军沿扬子江向西进攻。

但由于日军考虑到华北“治安不良”,抽调兵力困难,京汉线周边情势复杂等情况,计划被推翻,改为一个军沿扬子江作战,另一个军沿淮河作战。

日军大本营在5月底制定作战方案为:

一、华中派遣军在6月中、下旬占领安庆,做好以后的作战准备。占领安庆后,编好属于华中派遣军的第十一军,由该军担任沿扬子江作战。

二、华中派遣军另派第十三师团占领寿县、正阳关、六安附近,然后进行以后的作战准备。6月底将第二军(约两个师团在7月底前置于华北方面军指挥)转属于华中派遣军,再加上第十三师团,担任沿淮河作战。

可见,日军早在5月底就放弃了沿京汉铁路南下进攻武汉的计划,因此花园口决堤并不是让日军放弃沿京汉线南下作战的缘由。

真正的主要原因是日军开的摊子太大,在“华北治安不良”的情况下,兵力不足以支撑京汉沿线作战。

6月11日,花园口决堤后的仅仅第三天,日军华中派遣军作战主任公平匡武中佐在商讨武汉作战时,仍然极力主张以一个军沿京汉线南下,可见,决堤对南下作战影响并不大。

日军大本营在6月18日的第一百十九号大陆命令中要求华北方面军策应时,提出“以一部分兵力向郑州方面挺进以牵制敌人”。

可见,日军早已确定由东往西进攻武汉,所谓“改变日军进攻武汉的路线”无从谈起。

花园口决堤导致淮河泛滥,仅仅使日军进攻主力由淮河方向调整为扬子江方向而已。

03.

再说花园口决堤有没有为保卫武汉赢得了准备时间。

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董显光在其所著的《蒋总统传》中讲到:“决堤纵然不能拯救汉口的命运,但已延缓其被占领之时日达3个月以上。”

蒋纬国的《抗日御侮》也认为:“造成黄河泛滥有效阻止日军追击,并使国军准备武汉会战,获得余裕时间。”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6月1日,派遣军命令第6师团从合肥附近出发,南下攻占安庆,命令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溯江攻占安庆,13日,日军占领安庆。

6月18日,日军大本营发出命令:“大本营准备以初秋为期攻占汉口”。

7月14日,华中派遣军发布攻占武汉的《中支作命甲第一号》命令,进攻武汉的日军各部,按照作战计划,一方面集结,一方面抢占前进阵地。

8月22日,大本营发出攻占汉口的《大陆命第一百八十八号》命令,日军从长江南北发起对武汉的进攻。

由上可见,日军完全是按计划中决定的时间,实施进攻武汉的,日军并没有因黄河泛滥,改变或推迟进攻武汉的时间。

再看决堤前的徐州会战中,国军兵力接近日军五倍,日军南北对攻,结果在台儿庄吃了一个败仗,最后日军用了四个月才占领徐州。

武汉会战,国军兵力接近日军四倍,而且作战区域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利于国军防守而不利于日军进攻。

而日军占领汉口的时间为10月27日,距离决堤时间相差仅不足五个月。

如果说花园口决堤延缓日军占领武汉三个月以上,那是不是意味着没有花园口决堤,国军一个多月就会丢汉口?

这到底是说国军太无能还是战术转(tao)进(pao)如风呢?

04.

最后说到底是不是花园口决堤造成了敌我双方夹黄泛区对峙的局面。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就得看这个对峙线到底是黄泛区阻止了日军的进攻造成的,还是日军主动停止进攻而选择的。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不再将继续侵占中国领土作为主要目标,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党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

1941年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第35师团从新乡以南强渡黄河,10月4日轻易击退第一战区第3集团军部队,占领中原重镇郑州。

此时,位于京汉路以东的黄泛区就被日军绕了过去。

10月31日,第35师团撤出郑州返回原防之前,在黄河南岸京汉铁路黄河大桥西侧的霸王城附近的邙山头建立了仅以2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驻守的桥头堡阵地。

在此后长达两年半的时间中,国军第一战区部队从未向此孤悬于黄河南岸的这个日军桥头堡进攻。

到了1944年4月,日军发动中原会战,第12军认为黄河铁桥正面及霸王城桥头堡以南的国军防守力量必然较强,不易攻占。

因此决定先由在中牟地区的部队渡过黄泛区西进,进攻郑州、密县、新郑地区,从背后攻击防守黄河铁桥的国军。

然后再令霸王城地区的日军发起进攻,如此前后夹击,易于突破守军防线。

很显然,日军设立桥头堡的目的就是吸引国军主力,从而暗渡陈仓,通过渡过黄泛区从背后攻击国军。

而黄泛区对于哪怕是强弩之末的日军来说也几乎是来去自如,对峙局面只是因其兵力不足以长期保持进攻态势、无法维持进一步的占领而已。

把整个战略态势的成因都算到花园口决堤头上,如此牵强附会是不是太往国民党政府脸上贴金了?

所以说,花园口决堤的军事价值简直微不足道,其所谓的重大意义、重大作用,只不过是国民党政府的一厢情愿,乃至是把丧事当作喜事办的遮羞布。

05.

与微不足道的军事价值相比,花园口决堤导致黄泛区数十万民众的死亡和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可是白纸黑字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事情。

《豫省灾况纪实》对此浩劫做出如下记述:

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因之卖儿鬻女,率缠号哭,难舍难分,更是司空见惯,而人市之价日跌,求售之数愈伙,于是寂寥泛区,荒凉惨苦,几疑非复人寰矣!

据中央社报道:

花园口下的中牟首当其冲,全县三分之二陆沉。幸存的难民扶老携幼,纷纷两逃,郑州附近,集难民数千,食住皆无,情景堪怜。县西北十余里的沙窝地方,集有难民三千余人,十数日来,树皮草根已食之将罄,幸派出三人求救,否则再有二三日,恐全部饿毙矣。

正所谓,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战争中,掩护军队的最有力的不是森林,不是青纱帐,而是老百姓,只要有老百姓,军队就能够生存,在敌后打游击也能够坚持下去。

老百姓,作为战争中的被保护者,实际上,他们更是军队的保护者。

在东北,造成抗日联军最困难的不是当地的严寒,而是日本人实行“集团部落”,强制中国老百姓迁至其中,并设置严密的封锁线,将抗联与老百姓隔绝开。

1947年共产党军队撤出延安时,毛主席说了十六个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与动辄“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的国军相比,如果你是当时的老百姓,你愿意帮谁?

 

看罢国民党政府在花园口决堤的所作所为,也就不难理解淮海战役中,为什么黄泛区的人民群众主动提出了“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口号,硬是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了。

要知道,保家卫国首要保的不是地,而是要保人。

一国政府、一支军队如果不能够保护老百姓,反而视老百姓如草芥,弃老百姓如敝屐,那就不要怪老百姓抛弃你了。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铁血老蒋:花园口决堤的战略意义与军事价值|2021-06-3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