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固定发射井的热度并未完全消退。因此不妨再总结一下。前几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已经解释了为何固定发射的弹道导弹有最高的打击精度。根本就在于原始发射点在全球大地坐标系中的精准度比陆地机动发射和海中游动发射都高不止一个数量级。实际上对洲际导弹来说。除了发射点的全球大地坐标要彻底搞清外,对发射点的重力水平测量也非常关键。导弹说到底就是一个反重力装置。洲际导弹的弹头已经在脱离地表引力的边缘上。早期的导弹轨迹是加速脱离近地引力。因此发射点的重力值也必须提前精准测量。地球表面看似重力值都大同小异;而对洲际导弹这种对重力反应特别敏感的系统来说,发射点附近地下有没有铁矿,和其他重金属矿?那么到弹头最终落地的误差就至少相差上百米。而固定发射点的重力加速度指标原则上不会轻易变化。这也是固定点发射的另一大好处。
最早的远程导弹都是树立在架子上发射。有的建立比较高大的侧发射架的模式;也有前苏联式的,用一个相对简单和低矮的发射支架就可以发射洲际导弹和大型火箭。不过发射架的目标特征过于明显,很容易被定位打击。而且发射架方式的抗破坏能力极低。就算是自然界的沙暴、台风、闪电等都可以导致发射架无法随时发射导弹。更不用说有目的的对发射架的轰炸和其他人为破坏。因此在最早的发射架方式之后,定点发射洲际导弹,很快就转入了半地下,再到完全地下井射的模式。而从最原始的半地下发射方式到现在。可以把固定井射模式分为至少5代。每代都比上一代先进很多。第一代发射井,只能说是发射掩体。也就是在大型导弹的发射架附近,堆砌起一定的掩体。这样可以半遮挡导弹本身和发射系统。从侧面而来的火力不容易直接实现精准打击。但是从垂直角度而来的攻击仍然可以破坏发射系统。
因此第一代半埋掩体式的固定发射设施,很快就淘汰了。于是就出现了第二代固定发射井。这一代发射井基本是完全把洲际导弹放在“井中”发射。一般需要在相对水平的平原或者山区,挖掘30米左右的,直径在15米左右的竖井井筒毛坯。然后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浇筑井筒壁。一般浇筑厚度在5到8米之间。内部留下的井筒直径基本在5米左右。可以容纳直径从1.8米到3米多的几乎所有固体和液体洲际导弹。而且井筒内径比导弹本身大,也可以留出外圈空间,设置一些侧壁上的,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的小龛平台,这样可以对导弹进行燃料加注和检修。这种发射井不论是配备固体洲际导弹还是液体弹,基本都热发射模式。也就是导弹本身在井筒内部就开始点火。这样就需要在发射和容纳井筒的底部,往两侧另外挖掘导流槽。在发射时及时排除高温高压燃气。实际上就是把陆地发射架的系统整体搬迁到地表以下。
这种发射井的抗外部爆压强度可以做到5兆帕左右,基本可以抗常规炸弹的破坏。但是对来袭的核弹头,由于有导流槽等较大的对外开口,因此防住核攻击的难度很大。但是不论怎么说,这种第二代核弹发射井还是比较好用。于是当年的美苏都开始批量建造和部署。这一代也算是第一种可以真正实战的洲际导弹固定发射井。随着冷战高峰年代的到来,对手的洲际导弹的打击精度越来越高。5兆帕抗压强度的发射井,很快就失去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于是美苏都很快设计出第三代发射井,这种发射井的最大特点就是取消了额外的导流槽,而且用了更紧凑的井筒直径和更强的井盖。变过去的“水平滑动”打开的井盖方式,为翻盖式井盖。井盖本身的自重也普遍从100吨级强化到150吨级。因为水平打开井盖必须有水平滑动槽。而在实战中,一旦滑动槽被爆炸引发的石块或者其他杂物覆盖,水平井盖就有打不开而全系统失效的风险。
用爆炸翻盖井盖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即使上面有堆积杂物也不怕,大大提高了发射的可靠度。超级大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固定发射井,最高也就进化到了第三代发射井的水平,而且还有一部分仅仅是第二代发射井。而到了1980年代以后,苏联方面又发明了第四代洲际导弹发射井。最大的进步就是发射井筒直径更小而且更加坚固。井筒最大直径仅仅可以装填入导弹本身。已经不再需要人员到井筒内壁和导弹之间进行定期维护。导弹都是测试好以后装填入井筒。可以七八年不用维护。而且发射采用全面冷射。也就是先用内爆燃气把整个导弹助推出井,上升到几十米高度以后,导弹自己才点火升空。这样井筒本身就可以用近乎纯金属制作。还有完整的防地震弹簧系统。全金属的发射井的外壳本身也是巨大的法拉第笼,可以防止近处核爆的强烈电磁脉冲破坏发射系统的电子电气设备。因此第四代发射井的抗核爆强度可以提高的接近40兆帕。
而某方的全新发射井系统。还处于保密状态。但不妨碍简单地推测其具备的,比过去的4代发射井更强的先进方面。首先这应该是与第4代发射井类似的紧凑型高强度发射井。但比第四代发射井第一个更先进的地方。就在于这可能是全球第一种彻底不需要人员在内部操作的发射井。不需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综合抗破坏能力。因为凡是有人在内的系统。为了保护发射人员本身和维护人员在内部数月的生存能力。都要设置很庞大的地下生存设施。而这些设施在真实的核战中反倒成了最脆弱的部分。而全新的全自动发射井。原则上可以全部远程控制发射。如果远处的发射中心也被对手摧毁,那么这些发射井群,如果受到核打击和大当量常规打击,就会实现全自动反击。而且是整个发射基地上百个发射井一起联网。招惹任何一个,收获的都是上百枚洲际核导弹打回去。
第二,则是整个发射基地的全部能源完全自动化提供和管理。不需要过去用电还额外配备柴油发电机和大型电池组。有柴油发电机就需要氧气和废气通道。而这些对外通道本身也是薄弱环节。而这些新井群和某类自动电站毗邻。而这些主动电站,不论白天黑夜,常年累月都可以自动发电。即使炸弹甚至核弹来袭。更可以快速加大马力发电。毕竟爆炸冲击波也某种F不是吗?这就明白为何一定要和某些天然能源系统集成在一起了吧?第三,第五代新式发射井群的抗爆能力。可首次达到了200兆帕以上。这基本已经是目前的人类工程强度的极限了。第四,新式发射井群,将不再完全被动挨打,搞你有狼牙棒,我有铁头功的模式。密集排列的好处,除了可以天然偏转来袭弹头,还在于可以启动区域反导系统。主动拦截来袭弹头。如果对手弹头过于密集。那么每个井可以单独实现近距离末端拦截。目前全球大部分洲际弹头由于体量密度都偏小。因此实际落地末端速度都在5马赫以下。有些甚至在3马赫左右。
而3到5马赫的来袭末速度,已经和现代主战坦克对动能弹的主动拦截速度相差无几。如果坦克能拦截来袭穿甲弹。那么对第五代发射井配备单独的主动末端拦截系统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不要求百分百拦截成功。只需要把来袭弹头偏转到300米的距离之外。对W87或者W88这类典型的30到40万吨当量的三相弹来说,就已经不能靠纯粹的中心核爆压,破坏第五代发射井群本身。超级大国已经对350个他自认为的类似装置失魂落魄。如果发现这种类似装置有700以上。那么就是其全面说人HUA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