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弱智以至于我以为根本不需要再解释了,不过震惊地发现太多人以为我军就是靠电影里那样疯狂堆人命堆出来的,尤其是这两天电影里的一个镜头,让不少人以为我军就是那样打仗的。
这就有点让人觉得悲哀了,拜托,志愿军没那么蠢,如果真是只知道搞什么集团冲锋,我军的战术水平跟伊朗人差不多,在鸭绿江附近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其实真正的“人海战术”早在19世纪后期,也就是我国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会儿就已经终结了,因为当时步枪出现了大幅变革,跟第一次鸦片战争完全不是一码事。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对中国的技术代差并不是特别大,跟很多人理解不一样的是,当时英国人取胜的关键是他们快速把部队移到一个清廷实力薄弱的地方,形成局部优势,大炮一轰,然后英国步兵登陆,最后用刺刀突击打垮清军,对,清军拼刺刀都拼不过英国人。
我们现在总喜欢说当时大清有百万士兵,问题是这百万人散布在全国,鸦片战争期间打了几仗,大清投入的兵力最多也就万把来人,实际在前线战斗的兵员很少超过千人以上,而英军基本都是清兵的两三倍以上。
当时英军使用的是一种叫“布朗贝斯滑膛枪”,打一枪得先倒火药,再装弹丸,还要用棍子怼瓷实,而且那时候子弹有的大有的小,有时候甚至得用锤子敲推弹杆,才能把子弹敲进去,弄不好还炸膛,下雨天淋湿火药不能用。
关键是精度也就这么回事儿,一百米打人形靶命中率五五开,到两百多米外的精度也是不能看。从这点上来说,布朗贝斯和清朝鸟枪一个水平,甚至还不如抬枪。所以英国人当时也是靠陆战拼刺刀取胜,这时候英军和清军差不多,到最后都是步兵团战,跟冷兵器时期没啥差别。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英法联军装备了大量的线膛枪,射速和精度都有了大幅提升,所以通州八里桥三万蒙古骑兵发动集团冲锋,英法联军摆开阵势齐发,最后蒙古死了一地。
伤亡人数到现在也说不清楚,说死了一千到两万的都有。不过结果是确定的,三万蒙古骑兵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英法联军死了三个人,还是因为自己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到此为止,大规模的人海冲锋已经没了意义,只是增加杀戮的速率。
随后出现了机枪,1854年英国陆军射杀蒙古人用的那种米尼步枪跟随后出现的马克沁机枪比起来就是个儿童玩具,屠杀效率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机枪这玩意江湖人称“死神镰刀”,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采用密集队形突击, 遭到德军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杀伤,一天损失近 6 万人。
奇怪的是,英国人很早就知道机枪的威力,在“一战”前英国军队在非洲与苏鲁士人的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而且英国军事观察员在旅顺前线目睹过日本的“板载冲锋”,也知道日本人为了一个203高地发动集团冲锋,死了6万人。英国人尽管经验丰富,但是依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自己玩上了集团冲锋。
不止英国人脑子有问题,德国人也不清醒,《八月炮火》里写了一件事,说是德军开始进攻比利时要塞烈日的时候,士兵们长期没打过仗,顶着机枪,就跟拿破仑战争时期似的,整整齐齐排着队往上冲,被机枪成片扫倒,尸体迅速堆了两米高,变成了“尸山”。
一名比利时军官写道,“德军一排排地并且几乎是肩并肩地冲过来,直到中弹倒地。倒下去的伤亡人员堆叠成一堵可怕的街垒,快要遮住我们的枪口,为我们带来麻烦。街垒越来越高,我们实在不知道究竟是隔着它射击好,还是走出去用双手开拓出一些通道……可是你相信吗?——这堵用尸体和伤员砌成的名副其实的墙垛却帮助了那些令人惊叹的德国人,使他们得以越爬越近,终于爬上碉堡前的斜坡。但是他们最多只能走到一半,因为我们的机枪和步枪的火力把他们击退了。当然,我们也有损失,但和敌人蒙受的大量伤亡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机枪的出现让战争彻底发生了变革,在仔细规划好的防御阵地面前,任何步兵的集团密集进攻都是自杀。后来又出现了更加高效的玩法,什么燃烧弹,大口径火炮,一炮下去一个大坑,篮球场那么大的范围内尸骨无存。
说了这么多,就想跟大家解释下,咱们这些键盘侠都知道的东西,那些一线指挥官能不知道?
主要是韩国人搞出来的,韩国在朝鲜战争中表现是很差的,韩军的前身是日本在朝鲜的伪军,兵源本来就不太行,有点出息的人谁会去做伪军?而且日本人显然也没好好训练,韩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一塌糊涂,在志愿军刚入朝的时候,有一次伏击了一个韩军驻地,韩国人三千人少做抵抗就撒丫子猛跑,竟然逃出来2700人,随军美国记者非常失望地写下:
“一个原因可能起自于朝鲜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对中国士兵所怀有的传统恐惧心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第2团3100名官兵中有2700名后来逃到了清川江,这就有力地表明,他们逃跑要比打仗卖力多。”
直到朝鲜战争都要结束了,韩军还在金城战役中被志愿军打成了狗,所以想尽办法污蔑志愿军,显得自己表现差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说法说是为啥志愿军能死守一个坑道或者阵地呢?因为那些士兵都被铁链锁在了坑道里,只能战斗到最后。
第二个说法不仅韩国人自己深信不疑,还把国内的一些人的脑子给带坏了。也就是那句“中国士兵比子弹还多”,每次进攻都是漫山遍野地发动万人大冲锋,言外之意就是中国不把人命当回事,韩国人打不过的原因就是人太少。
他们不但这么想,还拍成了电影,电影里我军铺天盖地冲过来,看着确实比子弹还多,这几天不少视频博主把这一段剪出来,评论区一群人高呼什么“真过瘾,志愿军是轻步兵巅峰”。
过瘾尼玛啊,醒醒,尽快去医院看看,脑子都被门夹成啥样了,如果只会发动这种漫山遍野的人海战术就是巅峰,那大清的蒙古骑兵也是人类巅峰,伊朗让士兵一起去踩地雷更是巅峰,日本人简直是巅峰的巅峰了。
而且破解这种漫山遍野的进攻实在是太容易了,只需要在自己阵地前用飞机丢一排汽油弹就可以了,事实上这也是美军的标准战术操典,如果遭到进攻,飞机就会迅速过去往阵地前丢一串汽油弹阻挡进攻,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在这么搞,进攻方一个人都冲不过去,然后再用机枪和飞机屠杀后边的。
此外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里的万人大冲锋,说的是云山战役时候的情况,云山战役是志愿军入朝的第一仗,主力是四野骨干39和40军,玩的全是来回穿插,怎么会跟韩国人玩集团冲锋嘛,韩国人真是抬举自己。
不过不得不说,韩国人的宣传实在是很成功,不仅把他们自己忽悠信了,我国不少老百姓和导演也被忽悠信了,脑残这种事真的是会传染的。
我军从一开始就有精细的步兵操典,从来都是靠智力和勇气去取胜,而不是蛮力,你蛮力再强,能比得过轰炸机?
前期主要打的是一个“奇”,刚入朝那时候我军素质很高装备很差,素质高是因为参战兵力都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老兵,军中骨干很多都是百战精锐,但是武器主要都是日式装备,大部分人拿的都是日式三八大盖,也就是电视里日本人拿的那个前边有个小旗特别长的步枪,不少小伙伴很纳闷长津湖战役中为啥我军主要用的是日式装备,之前缴获的美式装备哪去了?苏式装备呢?
这倒也不难理解,我军中的美式装备是从国军那里缴获的,国军的美械装备也是美国人送的,美国人送装备的时候可没送生产线,所以子弹用完就没了,枪管或者零件磨坏也没法用了。
日式装备就不一样了,日本在东北的军工厂被我军给抢修恢复了,所以不但缴获了几百万日军装备,还缴获了兵工厂,部件损坏或者子弹供应都有了保障,所以到了1950年,我军主要是日军装备,还有一些美国的。而且我军在朝鲜就算缴获了美国武器也不大愿意用,因为消耗弹药太快,后勤供应不上了,日本的步枪尽管打的慢,不过对弹药需求低。我查了下,以我军最精锐最早入朝的39军为例,70%的士兵装备着日式步枪。
至于苏式装备,苏联人刚开始根本不想掺和朝鲜的事,也不相信我军能有任何机会,所以前三次战役根本没给装备,等到我军把美军赶到三八线,苏联的装备才上来。
白天美军飞机低空侦查,基本上没啥秘密,稍有不慎就会招来轰炸机,我军只能是躲在密林和山洞里,到了晚上再出来行军,上万人的队伍分成上百股,每股只有百八十号人,在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领下,就跟水银似的渗透过去,神不知鬼不觉潜到敌人阵地附近。
等到达可以发动突袭的距离,趁对方不防备,一声哨响,四面八方突然发动进攻,冲到敌人阵地前几十米大家丢出手榴弹,趁着对方被手榴弹炸懵,然后继续冲,大家看电视也都知道,机枪和飞机再厉害,近距离根本施展不出来,总不能往自己军营里扔炸弹和燃烧弹吧,所以美军和韩军遭到进攻后,轰炸机过来转一圈就走了,双方离得太近,没法投弹。
这种近距离的贴身战弥补了武器的代差,以至于美军用手枪和工兵铲的机会比用机枪都多,志愿军的英雄赵顺山,在云山战役中一把洋镐舞的虎虎生威,砍死三个、活捉四个美国兵。
美国的战争英雄戴维斯,他从诺曼底打到北朝鲜,就死于一次志愿军夜袭,他的手枪子弹打光后,跟志愿军用工兵铲肉搏到最后,第二天发现他的汤姆逊冲锋枪还有几个弹夹没用上,更别说他边上的机枪了,而且他也是被刺刀捅死的。
这也是为啥前期交手了几次,美国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跟朝鲜人打还是中国正规军。此外我军如果发现打不下来,一声长哨又迅速散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多来这么几次,谁都得崩溃,所以美军在战争初期很志愿军接触几次后,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迅速撤往三八线,然后在中途一直被我军步兵袭扰,行军途中被突然被攻击震撼效果更好,重武器依旧发挥不出效果。
在北朝鲜打仗预测美国和韩国的行进路线非常容易,因为他们的武器消耗弹药非常厉害,所以走到哪都带着一堆卡车,而朝鲜能跑卡车的路并不多。我军经常一顿狂奔,跑到敌人前边,然后修筑堡垒和阵地,等着美韩军队的到来,当然了,看着容易其实非常难,当时美军已经在朝鲜投入直升机给炮兵校准目标,轰炸机也是满天飞,所以每次伏击都非常艰苦。
这也是为啥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效果最好,我军完全掌控了战争主动权,把“奇袭”和“夜袭”用到了极限,我们一般说“把美国人从鸭绿江赶到了三八线”,这三次战役就达成了这个目的。
但是从第四次战役开始,美军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慌慌张张,重新组织了起来,而且行军极其谨慎,各个部队之间配合非常紧密,并且适应了我军的作战思路,随时准备玩“龟壳”,也就是坦克围一圈,士兵们在里边,把伤病放在最里边,直升机往来拉伤员,我们前期的那种奇袭策略就不太好使了。
到了第五次战役的时候,我军发生过很悲惨的经历,负责进攻的四个师挤在20公里宽的战线上,遭到美军轰炸机和大口径火炮轰击,战况非常惨烈,最后损失惨重,战略目的也没达成。这也又一次应证了我们上文说的,单是靠人多而不是精细的战术,完全就是给对方单方面屠杀的机会,关键是任务也没搞定。
这应该是朝鲜战争中少数几次“人海冲锋”,主要也是迫不得已,碰上了那种攻击面太窄的情况,进攻部队展不开,被美军扔燃烧弹大规模清兵。
我军后来也全军通报,严厉批评“进攻密度太大”,让大家避免再发生这种事,也就是说,“人海密集冲锋”这种低级操作在我军内部也是被唾弃的,技术含量低伤亡大而且效果也差。
不过这个时候苏联装备也上来了,武器代差没那么大了,美军玩大炮,我军大炮玩的更溜,战争越到后期,整体越正规化。
每次进攻前,也是万炮齐发,先把对面的阵地打个稀巴烂,然后步兵在坦克的牵头下排成散兵线发动波次进攻。
比如我查了下资料,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炮兵在25千米的进攻正面上,配置82毫米口径以上各种火炮1100余门,平均每千米45门。7~28分钟的炮火准备即发射炮弹1900余吨,毁坏敌军工事达30%~40%,支援步兵部队仅1小时就突破南朝鲜(韩国)军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
步兵进攻的时候也不是电影里那种密密麻麻,那种模式一发炮弹得干掉几十个人,大家往往都隔着五六米,每一排前后也隔着十来米,避免机枪一枪射穿好几个人,或者一扫一大片,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也没几个人,只要冲入对方阵地,对方的重武器也就发挥不出效果了。
也正是凭借这种精细的操作,志愿军跟美国的伤亡比例远远低于国军和日本的伤亡比,我军在朝鲜阵亡了19万,这其中有不少是冻伤后牺牲的,美国那边一开始说是死了三万,后来家属不服,一直闹,闹到了五万,此外还有近一万失踪的(被炮弹炸没了或者掉下山崖找不到尸体的算失踪),还有不少到了医院没抢救过来的,美军大概最终阵亡7万左右,也就是中美一比三左右,考虑到我军前期和美军巨大的武器代差,这个数据很不错了。
要知道,国军和日本人的交换比是1:9左右,也就是死一个日本兵,要带走9个国军士兵,而日本和美国的交换比大概也在1:10左右,这也是为啥朝鲜战争时期日本流传着一个美国兵要换100个中国士兵。
此外我军从来都对技术强军充满了热情,那些年不断仿制各种能拿到的武器,不仅包括苏联装备,也把美国的巴祖卡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日制磁性手雷等等仿制了个遍,到后来已经不用士兵们抱着手榴弹捆去炸坦克了,而且跟着苏联人上天几次后,我军自己的飞行员已经可以独立击落美军战机。
文末再总结下吧,我军因为情况紧急或者环境限制,确实搞过密集冲锋,但不是常态,而且我从现在的战争记录来看,少数的几次密集冲锋效果都极差,原因我们上文也说了,现代战争里人肉没法正面刚机枪和轰炸机,而且我军内部对这种事是坚决反对并且全军批评。
至于电影,演成那样倒也没啥问题,艺术加工嘛,不过我们要知道那种状态本身不太对,也不是常态,甚至是西方一贯以来的一种污蔑。
大家可以注意下,欧美人要是想损谁,就把谁说成一窝蜂不要命往上冲,他们还给这种模式起了个名字,叫“虫族冲锋”,也就是那种外星电影里,虫族每次进攻的时候,基本都是这种模式,落后嘛,除了数量和“不惜人命”没有别的优势,所以把人当子弹使,奇怪的是,有些人以为人家在夸自己。
我们取得胜利,靠的是体制、战术的胜利,而不是靠一窝蜂的虫族式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