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肖磊:闲聊中国三大超级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和带动效应|2022-02-06

关于去年的经济数据逐步公布,值得关注的地方非常的多,关于更多数据,我们以后有机会慢慢再解读,最近确实想跟大家闲聊一下中国三个重要的增长极的自身发展升级和带动效应,他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东。

 

北京和上海的GDP双双都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广东已经超过了12万亿,这里面,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这意味着北京都市圈的规模,已经朝着类似东京都市圈的水平上发展,上海都市圈的规模,也是可以跟纽约都市圈靠拢的,而广东的承载力,如果再加上跟香港和澳门的区域协调,可以说已经成为全球特有的,具有一定独特和引领性的规模增长极。

 

当然,国内还有很多地区,比如中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长江中游经济带等,都是具有很大的潜力的,但站在全球经济竞争的角度,目前国内其他的经济区域,努力的方向还主要是国内市场的突破周期,而北京、上海和广东,更大的衡量指标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国际竞争贡献值,也就是说,这三个地方,对内循环来说,是如何带动其他地区的问题,对外循环来说,是如何进一步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

 

在闲聊瞎扯开始之前,再次强调一下,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全面的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十四五规划,以及整体的百年奋斗目标、生态保护等,我这里跟大家闲聊的,纯属出租车司机侃大山逻辑,是在我们整体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的总体战略之下,一些个人畅想,仅供大家过节打发时间使用。

 


 

如果从内部经济发展和外部经济竞争层面来说,我们国内经济有三大战略性需求,同时,如果解决了这三大需求,也就重新塑造和进一步升级了中国经济的对内发展(内循环)和对外竞争水平(外循环)。

 

那这三大需求分别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战略性应对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需求;第二个是制造业阶梯型转移,也就是制造业内循环的需求;第三个是如何抓住正在大规模增长和处在大分流节点的全球服务业吸纳、承载力需求。

 

很有意思的是,要解决这三大需求,中国正好拥有三大各具特色功能的三大增长极,北京发展极所带动的平衡南北发展,上海带动的制造业内循环,广东、粤港澳在全球服务业领域的潜力和带动效应可能会更大。

 

大家先别着急,我之所以用简单的定位来解释这三个增长极的带动效应,不是说要定义这三个增长极的产业结构等,而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和更直接理解我们接下来要闲聊的部分。

 

好,那我们就从第一个说起,先说说北京发展极的带动效应。

 

关于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此前也专门写过,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阐述,这个里面更多的需要顺其自然,因为有趋势的部分,有积极、合理的部分,同时也有更大的逆向平衡的余地,这是我们特有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决定的。

 

而这里面我要强调的是,尽管我们不能放大这种南北不平衡问题,但需要警惕两个误判,北方不会走向计划经济,南方也要防止自己进入南宋模式,请注意,我这里没有其他意思,请大家看完再骂或者争论什么的。

 

我重点说一下南宋模式,当年还是北宋后期的时候,也就是宋徽宗那个时候,以及后来的南宋,总觉得北方的民众,每天都向往着南方的繁华,只要宋朝的军队一到,民众就会迎接,就会当成救星,但等到宋朝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民众,早已没有那个意识,不仅没有欢呼,甚至还有点惊讶,于是金朝把宋朝的皇帝都给俘虏了。

 

所以这是一个误判,其导致的结果比较严重。当然,我说这个不是要表达什么,毕竟现在看这段历史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

 

我的意思是,发展得非常好的地区,老觉得发展得不太理想的地区样样都落后,思想都封建,这里的人们对更发达的地区有一种单方面的渴望,这本身也是一种误判,这种误判会带来固化的偏见,影响更大的平衡发展和内部协同问题。而发展得不好的地区,对发展得非常超前的地区,如果产生嗤之以鼻的心态,而后力求要达到同步和平均,这会使得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以为要吃大锅饭,要搞计划经济,那也是一种误判,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很大。

 

所以要平衡南北发展的问题,首先要从减少误判,正视各区域的优缺点和先入为主的心态,然后再进入到实际策略的运用和实施,就会更顺畅许多。去年十一月发布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把很多问题都说得非常清楚了,建议大家可以去认真看看,未来我们依然是以绝对的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要给经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平衡、协调、创新、绿色、共同富裕等高质量的部分,也就是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比如最近我们看到比较多的,关于生态环保的各类政策,尤其是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些措施等,里面关于如何用市场及各类调节手段,分阶段达到共同富裕,都说得非常清楚了,尤其是把浙江等,就首先提到了推进共同富裕的示范省份,说明我们不仅要分阶段,还在分区域的来实现,这是具有很大政治和历史意义的,这也是实事求是的逻辑。

 


 

好,似乎有点扯远了,我们再回到北京增长极的带动发展效应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将平衡南北发展浓缩到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架构,我们在这方面有各区域具体的战略发展规划,比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以及沿黄河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我这里只是浓缩成了北京发展的带动效应,其他的有机会我们再探讨,因为北京的带动效应是巨大的,先说北京。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得从这届冬季奥运会说起,这届冬奥会的举办地是北京和张家口,张家口处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衔接处,同时张家口拥有非常好的军事战略位置,向东可以进入北京,向西可以进入河套平原,向北可以进入内蒙古高原,向南可以进入山西盆地,当年日本侵略军对张家口那是相当重视,甚至企图使其成为占领华北、鲸吞中国和牵制苏联的战略基地。

 

图片

1946年的时候,傅作义占取了张家口,蒋介石立马就指挥不动了,后来傅作义迟迟不愿意和平解放北京(北平),就是觉得自己有张家口这个跟北平组成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所以等到1948年12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到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从充满硝烟和民族血泪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几经易手的张家口,到今天的冬奥会,如果这不叫传奇,那什么才是?假设没有新中国,估计张家口依然是军阀为称霸漠北而建立的军事要塞,假设新中国的首都没有定在北京,没有更协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张家口得发展成什么样才能有机会举办冬奥会?(没有别的意思)

 

图片

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太子城无人驾驶高铁站

我这里只是借张家口来说明历史和发展,以及现实的关系,并不是讨论张家口这个特定的城市或地区。我想说的是,这就是从现实层面,北京为什么是平衡南北发展的重要环节。

 

北京在这方面,还有另外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协同潜力和调度整合能力。

 

我们先说一下地理位置,这个肯定大家都非常清楚,我这里再补充一些。假设新中国的首都不是在北京,还会有如今比京杭大运河还要震撼的南水北调吗(京杭大运河是借助现有水道,南水北调是完全从陆地上开凿出来的)?

 

当然,如果华北平原缺水,也会想很多办法,但像如此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起来的,或为了减少环境的承载力,以完全顺其自然的模式,不得不接受经济重心的南移,那个时候北方的发展恐怕就更值得深思了

 

北京从历史上来看,不仅仅是农耕和游牧的整合融入升华发展地,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维持中国大一统方面,北京是人口流动方面,南下和北上的一个枢纽节点,南方的有志之士,只有在北京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迅速体会到中国地貌之浩瀚(方圆200公里可见海洋港口、沙漠草原、高山峡谷,以及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等等)、环境之复杂、治理之困难,这个时候才能对维持中国的广袤和一统产生情感和信仰,最后再走向更偏远的地区,才能有更大的意志力和向心力。

而诸多北方志士,只有在北京呆过,才会明白来自南方的人才有如此之多,来自南方的思维如此活跃,这个时候再走向南方的时候,才会懂得如何将更大的北方式旷野宏大,融入到南方式坚韧细腻。

 

所以,经过了燕赵胡服骑射、京杭大运河,以及元明清等时代的冲击、交融、定都经略,再加上新中国的经营,北京进一步成了中国人才流动的中枢,同时也逐步成为国际人才跟中国互动的中枢,北京拥有了更大的国内、国际人才储备、互动体系,从而足以影响其流动。

 


 

另一个是,北京拥有更大的带动整个北方的经济区域发展纵深。

 

如果简单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在中国的版图上似乎偏东,但实际上从资源调动的角度来说,是绝对的中枢位置。大家别嫌啰嗦,我们再重复强调一下。

 

北京镶嵌在华北平原上,又衔接了东北大平原,这使得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调动整个东北、华北平原最基本的生存资源,同时可以跟向西、向北、向东的集中性的链接通道进行成本较低安全交互,尤其请注意“通道”二字。

 

图片

向东和偏东北,有两条重要通道,一个是从承德、赤峰到通辽等,这个通道把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也都串联起来了,仅仅承德、赤峰、通辽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所以,我说的通道的意思是,两边都有足够的互动流量和需求,且只有集中的一两条可以集中解决安全和服务等问题的走廊,而不仅仅只是可以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偏东的通道,就是到唐山,出山海关进入东北,那链接的直接就是东北三省的腹地,整个东北平原,产值更大。

 

向北的通道看上去人烟稀少,但是国际通道,直接可以抵达二连浩特口岸,链接外蒙,然后到俄罗斯,是非常重要的国际通道。向西的通道就更具有链接作用了,出张家口,到河套平原,再到银川兰州,从而走向西南、青藏,这条通道在巴彦淖尔分叉后通过京新通道至哈密、乌鲁木齐,接入天山南北。

 

图片

所以可以看出,这里面,每一条通道所承载的两头独自拥有的经济和人口,都是规模巨大的,这让“通道”二字有了巨大的发展带动意义,也就是它不仅仅是基于偏远或边疆地区的一条路,而每一条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贸易和人流交互大通道。

其实关于首都的选择,不仅要有跨世纪的战略眼光,同时还得有持续不断的升级和经略能力,否则就算位置选得再好,很容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得不堪重负,被迫迁都,我举国际上诸多国家的迁都案例大家就明白了。

 

最近印尼已经决定迁都,与此同时,埃及新首都的建设也接近完成,这两个国家虽然不是特别知名的大国,但人口规模都不小,印尼人口超过2.6亿,埃及人口也超1亿。

 

要知道在过去不到一个世纪,已经有非常多规模也不小的国家迁都,包括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澳大利亚(墨尔本→堪培拉)、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巴基斯坦(卡拉奇→伊斯兰堡)、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布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多多马)、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现在叫努尔苏丹)、缅甸(仰光→内比都)等。

其实这里面还没包括印度首都,现在印度的首都为什么叫新德里,就是因为原来的首都在德里,后来修了一个新德里。

 

未来还有数十个国家正在讨论和研究迁都的问题,这里面有首都地区承载力极限的问题,包括各类资源,比如人口承载、公共基础设施承载、水资源承载等问题;而有的是因为地球生态的变迁,比如这次印尼的迁都,主要原因是雅加达等地区地面的沉降,很有可能会逐步的被淹没,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就是对地下水的超采,导致的沉降,为什么我们南水北调十分重要,原因就是不仅仅是解决饮水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给整个华北地下补水,使其避免沉降等风险。

 

还有一些国家迁都,是因为要发展更偏远的地区,平衡国内的地域发展矛盾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出于对国内民族整合等问题的考虑,为了维持国家的民族统一等等,各有各的理由。

 

从这些迁都的例子当中,我们不难找到面积十分广阔,人口规模十分巨大的国家,也可以找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随着发展首都承载力确实不够的国家,另外还有确实需要迁都来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我这里就不具体再说了。

 

而我要说的是,在我们新中国建立七十多年后,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工业化的实现,南北平衡发展需求的增加,东西南北互联互通建设、交互需求的迫切,北京作为首都的作用更加实际,把北京作为首都的前瞻性更加明显,我们可以通过更大的建设,比如南水北调、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等,来更好的发挥首都的各类作用,同时又避免了环境等承载力有限,被迫迁都的风险。所以我们才把雄安新区等的建设,叫千年大计。

 

当然,北京作为首都的带动作用,除了既有建设和疏解带来的巨大的承载和辐射潜力,最终还是要基于自身位置当中的“通道”作用来进一步实现。

 


 

我这里举一个关于印度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通道”作用。

 

尽管很早之前,印度就已经完成了从德里到新德里的迁建,新德里的位置本身也处在靠西北的角上,是有助于发展印度内陆地区的,同时也会增加印度人的危机感,因为靠近巴基斯坦,但新德里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作为首都,位置层面的另一个劣势会越来越明显,那就是通道作用的发挥,我这里说的通道,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国内重要链接枢纽,第二个是国际通道枢纽,第三个是海陆链接。

 

图片

我个人认为,新德里的持续建设,只能达到国内小规模通道的作用,因为新德里整个西北角,没有大的规模经济和纵深,而北面是喜马拉雅山,再往西是宿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也就是说,对于印度国内来说,占最大部分的整个印度东、南、西南的贸易或各类流动,到新德里基本就止了(断了)。

 

如果未来印度可以打通北面跟中国的通道,新德里的位置就比较好了,就变成了链接整个印度东南腹地到中国的枢纽节点(大通道),但如果不借助巴基斯坦的中巴通道,印度想建立中印陆路通道,最好的通道是靠近尼泊尔和孟加拉的地区,而不是现在新德里这个位置。所以无论如何搞,新德里都很难扮演重要通道的角色,带动作用有,但是非常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现实层面印度反而防着中国,所以新德里不仅很难成为大通道层面的枢纽,反而是长久的终点。

 

另一个问题是,印度拥有很大的海洋面积,但我们至今都搞不明白,印度到底是大陆国家还是海洋国家,就算文化上被英国“教导”了数百年,但现在依然没有人会觉得印度是一个把海洋经济利用好了的国家(印度全国几乎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量,还不及中国上海和宁波两个港),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印度首都离海洋太远,无法建立海洋跟大陆的持续性文化、思想,以及贸易资源分配的衔接和再分配,会影响到全国,这会导致,印度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更加疏离。当然,印度也在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既然是闲聊瞎扯,我们就再进一步的瞎扯一下,我研究了好一阵子(就是看看地图哈),如果印度没有想办法打通北方跟中国陆路贸易通道的想法,想提升印度政府的权威性和执政能力,更重要的是参与未来全球新兴的大国竞争,新德里最好是迁都到我在下面地图上标出来的这个位置,这个区域东南方向都有一定的安全屏障型缓冲山脉,同时具备离海更近,建立大港的条件,更重要的是面对整个孟加拉湾,以及东盟经济和中国海洋辐射圈,这样印度这个地方就可以成为海洋和整个印度大陆的枢纽节点,对北方内陆所起到的互联互通作用是非常有用的,也就是在这个地方,首都的通道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图片

再拿我们的北京来说,假设北京不是首都,天津港的作用会大打折扣,大家知道现在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其实此前还建设了曹妃甸港口,现在北京有一个新景点,也是这届冬奥会的组委会办公场所,同时还是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场馆的首钢遗址公园,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而原来的首钢整个产业搬到哪里去了呢?就是曹妃甸港,很多人可能没怎么听过这个港,但曹妃甸港的吞吐量已经超过了4亿吨(几乎相当于湖北省整个沿长江港口的吞吐量总和,是印度孟买港吞吐量的数倍),搬迁至曹妃甸的首钢依然是全国第二大钢铁公司,给整个中国的基建和制造业提供着稳定的产能,同时曹妃甸已经有了通北京的高铁,疏港铁路四通八达,成了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等国内国际能源枢纽通道。而去年曹妃甸全区2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1800亿,要知道10年前曹妃甸的工业产值还只有100亿。

 

假设中国的首都不在北京,离海洋非常远,首钢要疏解到曹妃甸这样的港口,恐怕困难就很大了,另外天津港因为北京的巨大的需求和中枢作用,天津港的辐射能力,以及北京所带动的整个渤海数十个港口的渗透和辐射能力,都给平衡南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图片

也就说,基于北京的对内通道优势,以及对外节点优势,再加上整合陆地和海洋的条件,可以在苏联工业时代,把来自苏联和北方的工业能力,输送到整个华北、西北,以及全国各地,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可以通过跟海洋经济的通道作用,同样可以将产品、技术和服务、思维等,以及对外的各种贸易和往来,辐射到整个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

 

更重要的是,我提到的北京承载的这些链接通道,都是必须要进一步打通和持续运维的,因为两边都是需求巨大的市场主体。向北是蒙古和俄罗斯,还是其中一条亚欧大通道,向西是整个西北地区,以及未来最重要的亚欧大陆西向通道;向东是整个东北平原和老工业基地,未来还有朝鲜半岛,而向海是渤海湾、日本韩国和整个太平洋地区。

 

也就是说,利用好北京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和内外大通道优势,以及我们中国特殊的首都作用,将是解决中国最重要的南北经济平衡发展问题的巨大资源和杠杆,这是其他类似规模的大国没有的。

 

就拿印度来说,我已经说了,如果新德里无法开辟出跟中国的陆路大通道,新德里就类似于断头路,就止住了,谁会将商业和各种贸易通道,长期持续的集散到断头路呢?不会的,这放大到首都所起的带动作用,就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节奏。

 

而跟印度相对的,我再提一个国家,那就是俄罗斯,很多人可能觉得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相对于俄罗斯横跨亚欧东西的整个国土面积来说,过于偏西边了,其实不然,如果你站在莫斯科作为亚欧经济主体大通道这个层面来说,莫斯科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东边是中国,包括东亚经济,而西边是整个欧洲大陆,莫斯科就成了枢纽,所以你看,中欧贸易大通道,大部分的经济等交互,就通过莫斯科,如果莫斯科为了发展远东,把首都迁到了远东地区,大家想想,中欧等贸易大通道,还会经过俄罗斯的首都吗?如果不经过,影响和带动就大大的减弱了。

 

另一方面,莫斯科本身离黑海、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更近,所以更容易打通海洋跟内陆的交互,同时可以更有危机感的应对来自海洋的挑战,所以无论是苏联还是如今的俄罗斯,其实在海洋安全等方面,依然是比较重要的选手,而印度作为海洋资源巨大的国家,这方面就弱很多。此前我还说过土耳其,其实土耳其把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到整个国土居中的位置安卡拉,以为这样就可以平衡开发整个全国经济,其实如果不占据我提到的这几个通道效应,仅仅在尺寸上的居中,意义不大,这就是我上次为什么说,土耳其一定要主动助推亚欧大通道的建设,这样安卡拉对土耳其纵深发展的带动就突飞猛进了。

 

当然,更需要强调的是,就算所有的通道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度,当真正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所以,这一点我们应该更有自信。

 


 

好,那说到这里,北京在各类内外通道和陆地海洋交互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位置,在发展北方经济,平衡南北发展方面的带动效应,尽管十分的强大了,但更多潜力还需要进一步释放,除了地理位置和新中国的颠覆性建设,以及北京对周边协同发展的首都优势,其实北京协同周边的发展优势依然需要不断推进。这个时候,中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基建能力带来的北京更大的潜力就可以进一步扩张。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几个基于北京的大通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我觉得北京的带动作用,还应该更大,这方面我用已经讨论了很多年的一个基建传说来说一下,那就是从山东半岛通向辽东半岛的渤海隧道。

 

图片

此前我看到一些规划,就是修一条从山东烟台到大连旅顺的渤海隧道,就可以把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半导连接起来了,这里面最直接的就是缩短两地互联互通的时间,这个我是非常同意的,但我觉得这远远不够,我在前面已经说了,通道需要有满足更大需求和规模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仅仅一条路的问题。

 

比如在东北,哈尔滨早就打通了到沈阳和大连的快速通道,但黑龙江的人口,不会停留在沈阳或大连,而是更多去了北京或海南等,如果渤海隧道,中间没有一个枢纽交互,也就是没有北京的加入,所起到的作用,将是非常有限的,当年的闯关东,那是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单纯烟大隧道很难激发山东经济经济的北向交互。

 

所以,我个人的瞎扯是,渤海湾需要至少两条或三条通道,才能达到调动整个渤海湾,进一步挖掘释放渤海湾经济的效果。

 

图片

一条就是大家比较期待的,从烟台到大连的这条通道,但这一条通道必须配合其他链接北京的通道来使用,即从曹妃甸到大连(或从秦皇岛到长兴岛镇),直接把京津冀通过曹妃甸或秦皇岛至大连方向的隧道等,跟辽东半岛打通,如此,整个北京带动的协同发展,就把山东和辽宁这两个经济大省也席卷进去了,北京到大连的开车距离会减少数百公里,更重要的是,这会给未来跟朝鲜、韩国、日本等的区域经济大发展带来整合机会。

 

以北京带动的渤海湾超级协同,不仅要为朝鲜未来的可能性发展做好准备,也要推动中日韩的整合,只有渤海湾,加上两个半岛的经济达到足够联通和发达的程度,才会真正增加对日韩的软性吸引力,目前日本的目标是舍近求远的南下,而不是就近融入中国的北方经济,这一点依然需要我们增加渤海湾经济的吸引力。

 

当年日本垂涎中国山东,巴黎和会那段历史大家可以去再了解一下,后来新中国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山东依然是日本韩国等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节点,时至今日,青岛、大连依然是韩国日本企业最重要的互联互通地域,如果我们把整个京津冀和辽鲁的的发展,按照整个东亚经济整合的方向努力,我相信中日韩的协同和发展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当然,按照中国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对北京首都功能的需求还会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所建设的通州副中心,可能很快也会出现饱和,所以我再闲聊的一下,整个副中心规划很完美,就是从更长远看,可能空间估计还是不够,这里面我也是再瞎扯一下,北京可以托管河北北三县(我作为燕郊通勤北漂人员,就是瞎聊一下)不过我确实觉得作为整个首都北京的城市副中心,不仅仅是要承载非首都功能,那是要担当未来首都建立大通道的经济重任,要带动整个京津冀,同时还要辐射整个东亚,也就是整个首都的外溢效应要非常的强,现在通州的这个空间从长远大概率还需要进一步扩展。

 

图片

一般省会城市的新区都比北京副中心这个要大,纳入整个北三县可能会更有发挥空间,当然目前的协同发展也是可以的。另一方面,中央已经大规模启动对河北雄安新区的建设,把北三县托管给北京(通州副中心)我觉得河北也不吃亏,这样北京副中心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这对北京来说也不是什么负担。这样副中心就可以进一步打通到秦皇岛、曹妃甸的通道,未来如果打通曹妃甸秦皇岛到辽东半岛的跨海通道,也就更有地理和空间上的衔接效率。

 

这样一来,北京的通道、链接、辐射和枢纽作用将会完美的呈现,东北通道,也就是承德到赤峰这条通道,链接上千万人口的大兴安岭和内蒙古东部高原;正东这个方向通过城市副中心,以及打通曹妃甸秦皇岛至辽东半岛,可以链接东边道,也就是整个跟朝鲜交界的东边道,再从大连直接进入到京津冀;向南有去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京沪和京港通道,目前京沪二线也已经获批,同时京沪二线在河北以及山东境内,都主要靠近渤海,在山东半岛直接拐入潍坊,而潍坊就在烟台南面,这样一来,从烟台到大连旅顺的这一渤海通道就更加具有组成京津冀鲁辽大循环的重大意义,形成了真正的渤海大环线。

 

图片

从北京到天津、潍坊、烟台,再从烟台到旅顺,从旅顺、大连到秦皇岛、曹妃甸、唐山,再从秦皇岛、曹妃甸、唐山到北京副中心通州,整个东亚最大的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将诞生,这对于未来将日韩纳入渤海经济区,以及战略性平衡中国南北发展静态和动态差距,振兴东北经济、进一步增加北京的东西南北通道价值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渤海隧道等建设难度是巨大的,我只是做个闲聊,在港珠澳大桥建成,深中通道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渤海隧道并不是不值得期待。

 


 

好,说完了北京的带动效应,也就是北京对解决中国目前平衡南北发展这一需求,可以发挥的潜力,我们再来说说上海对制造业及内循环的发展带动效应。

 

汉风网网站提示: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6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购买会员的老友,请添加汉风网微信。有问题及时给老友解决。




此处已为本篇文章末尾。如果出现付费按钮,汉风网网站对非会员老友提示: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肖磊:闲聊中国三大超级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和带动效应|2022-02-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