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寿光蔬菜崛起之谜:100万人影响10亿中国人的菜篮,山东小县何以创造奇迹?

如果不是去年的一场洪水引发菜价暴涨,可能许多人连寿光的名字都没听过。

这个只有110万人口、2000多平方公里,山东省的一个普通县级市,却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

寿光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指数”不仅影响着国人“菜篮子”的价格走向,甚至能左右韩国泡菜的产量。

20多万个蔬菜大棚,让一个普通县城在全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这似乎是个奇迹,却又顺理成章。

1

寿光蔬菜有多牛?

寿光成为“中国蔬菜之乡”,似乎是命中注定。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贾思勰的人,写了一本《齐民要术》的书,这是中国甚至全世界农业生产史上最牛的一本书。贾思勰正是山东寿光人。

前年有人在卫星地图上数出了寿光蔬菜大棚的数量,一共有231764个,密密麻麻排列在寿光60公里长、48公里宽的土地上。

从最初展示寿光蔬菜大棚试种“洋品种”,到如今国际农业精品展出,寿光把种菜这个农活,硬是玩出了智能物联网控制温室蔬菜生产这样的高科技和国际范儿。

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寿光市有3处国家4A级景区,其中一个是“生态农业观光园”,还有一个是“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寿光已被深深打上了蔬菜的烙印。

在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掉的菜。这个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里,每天都有300多个品种、15000吨的新鲜果蔬,被运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或是直接装进集装箱,当天就上了韩国、日本的餐桌。这些蔬菜,既有从20多万个大棚里刚摘下来的,也有从全国各地在这里集散的。

从8年前开始,每天发布的“寿光蔬菜指数”,成了全国各地菜价的“风向标”。就像股市的大盘指数一样,寿光蔬菜指数不光能让菜农、批发商看到每天的菜价和季度、年度走势,甚至为国家发布有关蔬菜建设政策的相关信息提供着参考依据。

寿光蔬菜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寿光蔬菜的野心,也绝不是输出萝卜白菜这么简单。已经连续举办19届的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仅是去年就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签了100多亿的单子。

2002年和2010年,韩国发生过两次“泡菜危机”。特别是2010年那次,当时韩国国内一棵白菜的零售价就要1.3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2元),“泡菜双骄”之一的白萝卜,价格也涨了两倍多。于是,大批白菜从山东出发紧急驰援,顺利帮助韩国解除了“泡菜危机”。

2

寿光蔬菜崛起之谜

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有必然。

30年前的寿光县,可想不到靠种菜能让自己变成“全国百强县”。年年冬天被大白菜、萝卜独霸餐桌的北方人,也万万没想到,寿光这个小县城,能改变他们靠冬储菜过活的单调菜单,在寒冬腊月也能吃到绿叶菜和水灵灵的黄瓜、番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北方居民冬季采购冬储大白菜

这一切,都是因为30年前的春节,村支书给县委书记送去的那根顶花带刺的黄瓜。

1988年的春节前,寿光三元朱村村支书王乐义的堂弟从大连带回来2斤新鲜的黄瓜,这让王乐义眼前一亮。他拿着黄瓜就去找到了县委书记王伯祥,告诉他东北有人会种“过冬不用生煤火的大棚”,而种这种大棚蔬菜,一年就能成万元户。

年还没过完,王乐义就带着人去东北“取经”。除了学习技术,他们还从大连瓦房店请回来了真正懂技术的能人。可村里没人信靠晒太阳就能在冬天种出黄瓜,而且建一座冬暖大棚,要花7000块钱,这钱在当时能盖一栋房子了。

1989年,王乐义(右)召集村里党员推广大棚蔬菜种植

(资料图 据新华社)

既然技术可行,认准了就要去干,这是山东人的实诚和韧劲。王乐义带着同村的16个人,做了第一拨吃螃蟹的人。

1989年8月,他们砍掉了20多亩快要成熟的玉米。这在粮食金贵的年代,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还好,县委书记王伯祥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损失县里补偿,政治责任我来承担”。

10月份建大棚,几个月后新鲜水灵的黄瓜,就在北方的风雪寒冬里上市了。 在猪肉只要2块钱一斤的时候,这些从来没在冬季市面上出现过的黄瓜,每斤卖到了10元。

这一季下来,17个带头建大棚的人,收入最少的也有2万出头,一下子全部成了万元户。有人带头而且成功了,1990年寿光的大棚数量一下飞涨到5000个,1991年变成了2.5万个。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生活的绿色革命,在寿光开始萌芽。

1992年,王乐义(左)和技术人员探讨大棚改良方案

(资料图 据新华社)

寿光蔬菜的成功显然不能用好运气来解释。蔬菜大棚试验成功后,寿光县还做了件大手笔的事。县里奖励了那位从大连请来的能人8万块和一套房,还把他一家人都接到了寿光县,解决了农转非户口。这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一个相当惊人且困难的举动,但是这种重才招贤的做法对寿光日后的发展,显然是超值的!

这种做派,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的寿光菜农,请来西班牙、荷兰的农业专家合作,走出去到以色列跟相关专家交流,大棚种植试验团队请博士加盟。

以前重视技术,现在重视科技,寿光从土坯温室大棚发扬光大者,变成了数字化大棚种植先进技术的引领者。

数字化大棚

从 “晒太阳过冬”的第一代大棚,寿光的蔬菜大棚现在已经发展到第7代,自动卷帘、自动喷灌、夜间补光,都能用手机远程遥控,一间大棚就像是一个自动化工厂。

手机实时查看棚内的情况并可远程操作 图据新京报

除了对新技术的执念之外,寿光蔬菜之所以这么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出去的菜。蔬菜水果滞销“帮帮农民”的新闻,在这里根本就不会发生。

寿光蔬菜集散地

其实,寿光一直有种蔬菜的传统,80年代初期也曾有蔬菜滞销、市场混乱的现象。这一切的改观,都是和蔬菜大棚的兴起同步,甚至比它还要早了一点儿。

寿光西边挨着胜利油田,那时候油田有30万工人老大哥,他们工资高却没地方买菜,进出的时候走到寿光捎点菜回去就成了习惯。

于是,寿光自发形成了马路市场。那时候城里都还没有市场综合治理的概念,更别说农村了。寿光又先行了一步。

当时的县委书记王伯祥,看到了繁荣交易背后的隐忧。县里专门划出一块地给菜农交易,这个最早的寿光蔬菜市场,从5亩地起步,慢慢扩大到了300亩,直到变成今天亚洲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新闻报道

为了打开销路,当时还对外地来拉菜的货车放宽政策。既保证车辆安全通畅地进出,还保证能让所有来进菜的人都能满载而归。

产销渠道彻底打通,形成了良性循环后,寿光蔬菜的品牌一步步叫响了。

3

寿光蔬菜产业的启示

眼光长远、目标明确,这是寿光成功的不二法门。

有规模才有效益,不盯着眼前利益“杀鸡取卵”,有了钱不瞎折腾玩所谓“产业转型”,而是紧盯着种瓜种菜这个并不高大上的产业,把蔬菜大棚玩到了极致,玩到了世界一流。这像不像《射雕英雄传》里那个傻小子郭靖的性格?

1989年,王伯祥在寿光蔬菜市场调研。图据潍坊文明网

从30年前的17勇士建大棚开始,寿光就认准了大棚蔬菜种植这条道,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当年为了推广大棚蔬菜,县委书记带着2个副县长亲自抓,要支持给支持、要政策给政策,目的只有一个,扩大种植规模。

早在1998年,寿光政府财政就大手笔拿出5000多万,落实贴息贷款2亿多元,用于市乡两级蔬菜基地建设。下面乡镇也各自瞄准单一品种练自己的绝活,一下子出来了10多个“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这样的特色蔬菜乡镇,和500多个蔬菜生产专业村。

蔬菜加工车间

解决了做大的问题,寿光并没有停下,做高端、做品牌,是寿光蔬菜从大到强的又一次转变。

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寿光盯着的就不只是冬季上市的番茄、黄瓜这些大路货了。他们从国外引进了2000多个新品种,试种后筛选出来樱桃西红柿、七彩椒等300多种,开始了品种升级。

跟随这些新品种一起被引进、吸收的,还有外来的新技术。寿光跟以色列、荷兰、美国这些农业技术强国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合资建制种、加工企业。在大棚里搞起了组装栽培、无土栽培和微机化管理,大棚成了蔬菜“生产车间”。

升级的除了品种,还有品质。绿色食品成了消费市场主流,寿光就把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当作了新的主攻方向。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公司,每个基地都发展自己的特色名牌品种,指导农户种植技术,采摘的蔬果则统一检测、包装、销售。

中国蔬菜进口额情况

东西好了,名声在外自然不愁卖。从最早开通寿光到北京、上海、哈尔滨的“绿色通道”,到今天寿光蔬菜占据北京蔬菜市场30%的份额;从寿光到韩国、日本的海上“蓝色通道”,到今天刚摘下来的寿光菜,当天能端上日韩家庭的餐桌;从网上的寿光蔬菜专卖店,到直供北京冬奥会;从第一届蔬菜博览会上只有300多盆盆栽蔬菜的展示,到去年第19届“菜博会”一口气签下100多亿的单子,这就是品牌化带给寿光的甜头。

4

蔬菜改变寿光,

寿光影响中国

蔬菜带给寿光人最实惠的是收入。早在2012年,寿光一个100米的大棚,一年收入就能有10来万。而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寿光县人均可支配收入有29780元,这个数字,已经直追当年全国重点城市人均收入排名第35的徐州(30987元)。寿光也成了全山东第一个存款过900亿元的县级市。

寿光人均收入

今天,中国北方冬天的餐桌,早已走出了被萝卜白菜支配的恐惧,这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成果,更是一个县用单一产业富裕自己,同时改变了亿万国人生活方式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还有很多。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寿光蔬菜崛起之谜:100万人影响10亿中国人的菜篮,山东小县何以创造奇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