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老船长: 中心城市时代到来!谁是最大赢家?|2019-03-07

每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对接下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做部署。其中的政策改变会对各地政府、企业和百姓生活都产生巨大影响,比如今年的减税降费,是巨大的政策红利。

而关于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也有很多新提法,值得来关注一下。

1

2018年成绩单

2018年的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成绩,工作报告中是这么描述的: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出台一批改革创新举措。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

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

报告中只提到近1400万农村户口迁移至城镇,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是8000万人,2016年则是1600万人。

受各地“抢人大战”政策影响,2017年的进城落户人数明显突出,而到了2018年,抢人热潮有所下降,数据也回落至正常水平。

报告中对城镇化率并没有提及。而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17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达到59.58%,2019年突破60%大关已是板上钉钉,将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在区域经济层面,对东中西、东北振兴只提了一句,着重提到了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去年,北京首都功能疏解迈出重要一步,市政府搬迁通州,雄安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而粤港澳大湾区更引人注目,港珠澳大桥通车、两会前公布湾区规划,政策红利真正落地。

2

国家战略新角色

那么,2019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报告中分两点来部署:

一、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

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加快补齐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

区域格局继续优化,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都是过往的传统表述。新增的一点是,西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无疑对西部企业是又一个利好,能继续激活西部企业的活力。

京津冀继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继续高标准建设,也和前两年的表述基本相同。

这里真正的重点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提法在去年上海进博会期间提出,此次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若速度够快,发展规划或许在今年年底前就能出炉。

这其中,上海自然是获益最大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必然要围绕上海这个龙头来建设,其他城市只能在产业协调、产业承接、要素流动上做工作。

至此,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国家战略正式确立,覆盖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撑。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解读,我将再辟一文,详细论述。

3

中心城市时代到来!

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

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报告中关于城镇化的表述中,重点是“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也第一次为“中心城市论”定了调。

做强做大中心城市,是未来的大趋势。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深港澳为中心的粤港澳,都已经摆在了明面上。而其余的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将成为下一步大力发展的重心。济南吞并莱芜,已做出了示范。

重点的中心城市又有哪些?

早在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点名12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12个城市包括:

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

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

12个城市中,除了深港澳三个城市,其余9个均是国家中心城市,对东中西部均有顾及,他们将承担起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

唯有东北没有国家中心城市,若这一评选再有扩围,东北必然会有一座城市入选,而这其中,沈阳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

而围绕这些中心城市,自然形成一众都市圈,都市圈与都市圈之间的联动,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群化的发展形态,自此将正式步入轨道。

在国家十三五计划中,公布了19个重点城市群,除了青海、西藏,东中西、东北、西南均有城市群覆盖。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将成为人们就业、生活、投资、置业的第一选择。

比如前几日,媒体统计了15座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城市,他们已经达到初等发达国家的标准。15个城市分别是:

深圳、东营、鄂尔多斯、无锡、苏州、珠海、广州、南京、常州、杭州、北京、长沙、武汉、上海、宁波

除了东营、鄂尔多斯两个资源型城市之外,其余13个城市基本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均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中,是国家各类都市圈、城市群、湾区规划中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

这些城市已形成对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效应,产业链条完备,势必成为都市圈或城市群的领头羊。

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的终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城市群,能有效优化人口和经济空间结构、激活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先富带动后富”,先富的东部已做出表率,接下来就要看中西部如何接招了,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老船长: 中心城市时代到来!谁是最大赢家?|2019-03-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