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的理解网友关心谷爱凌的点点滴滴,就像我十分理解不少同志崇拜古代的英雄人物,从古人的出身到古人的事迹,从古人的成绩到古人的人品,研究的十分透彻。
有的同志甚至跑到网上,因为古人的事迹和别的网友争吵起来,以前百度贴吧的骂战立华我没少围观。两方人马为了李世民的评价开始对线。
零几年的时候网络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好,贴吧打字的及时性不高,而且发帖不方便。想要交流一下,得好好构思,而且帖子不会随着时间消失,或者被刷没,说过什么铁证如山。
所以双方就要尽可能摆事实讲道理,讲了好几天,都没有停。李世民如此,别的历史人物也是如此,不同人的粉丝聚在网上,呼啸一时。引经据典,不可开交。
一般这个时候有人抬出来一个阶级论,双方就都要熄火。
到处都是谷爱凌的消息,动不动就要当社会的热点,做出高难度动作成了,谷爱凌说自己没去过海南也要当社会热点,俨然一副互联网发展倒退十五年的架势。
场面和海因里希吃什么菜,罗斯福抽什么烟,如出一辙。
关注历史人物,当评书戏剧来看就挺好,要是开始当历史人物的粉丝,那就涉及到一个立场问题。
现实的人物不一样,现实的人物直接以立场开始,古人如何那随便,和我们现在隔着上千年,没啥关系,现代的人物一举一动有现实的意味,那不一样。
特别是当一个人物的鸡毛蒜皮成了社会的热点,我们就应该警惕。
中国古代有个孔夫子,是个老师,他讲有教无类,办私学,带徒弟,传经验,讲知识,学生有三千。
有个学生叫子贡,喜欢八卦,问孔夫子的另外两个学生的情况,说孔老师啊,子长和子夏谁谁更有本事?
孔老师说子长有点过分,子夏有点不足,子贡说到底谁更厉害?孔子说过了和不足,那差不多。
一个人的成就和这个人的才能大体不会挂钩,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获得成就的难度不一样。才干一般,机会大些,获得的成就往往比家贫大才的人早要,成就来的也要大。
但人总喜欢将成就归结于自身,归结于努力,归结于“我”,不惜动用资源,将才干一般的孩子包装一下,搞成有钱有颜有实力的青年新星。
他们想让优秀起于起跑线,让阶层就此固化,让自己家的孩子当永远的人上人。
一群妄图固化阶层的人,知道他们踢到了铁板,他们知道我们要遏制阶层的固化,扩大阶层的流动。他们就动了坏心思,他们要洗脑不明所以的群众,于是开始了在中国大陆的不断造神。
有人解个二元一次方程,被营销为学霸,有人天资奇差,靠背景拿资源,要当破壳公主,有人更是过分,都读到博士了连中国知网都不知道。
他们恐惧的很,他们异常的害怕社会一旦公平了,他们毫无天资的孩子要阶层跌落,他们无非是想要把自家天资奇差的孩子通过造神运动捧成新星,好让权力和财富的继承理所当然。
毕竟,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大概率要在一栋写字楼里当会计,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唱跳水平那个样子,大概在小学三年级就放弃了歌手梦,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不知道知网是什么,现在应该是中专毕业,正在流水线。
就是这万万千千自家孩子菜的扣脚,害怕社会一旦公平起来,他们的孩子将再也保不住任何的权势,阶层跌落的有产者。
就是这万万千千害怕按照实力排序,害怕社会一旦公平起来,他们的孩子再也没法按照血统作威作福的有产者。
就是这万万千千讨厌高考,害怕社会一旦公平起来,自己孩子考不过小镇孩子,大学都上不了好大学的有产者。
他们造神无数,都失败了,孩子的优秀与否不在于出身,而在于教育,肉食者鄙,能教好有了鬼,所以他们恐惧。
直到出来一个谷爱凌,出身好,成绩也好。寄托了他们整个阶层的全部希望,他们只不过是要一个上品无寒门的世界,所以他们抓住了希望,不用任何人推着走,自发将谷爱凌一次一次捧上神坛。
仿佛只要把小姑娘捧上神坛,他们就可以成功将所有群众洗脑。
让群众心悦诚服的讲商一句“老子英雄儿好汉”,从而忘记二元一次学霸,忘记破壳公主。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