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张启玉:2022,十大狂想|2022-02-14

冬奥会举办,党的二十大将在下半年召开,问天、梦天航天任务执行,美国中期选举…… 

 

2022年,注定是高潮迭起的一年。

 

总基调上,2022年依旧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但许多酝酿已久的机遇与挑战,亟待“破土而出”。

 

我们结合专家预测,和对当下的一些通盘思考,认为2022年或许会有以下新趋势。


 

图片

新冠大流行,“宣布结束”

 

新冠疫情,已经偷走了人类两年时光。

 

而2022年,人们似乎终于要迎来跟这个“小偷”说再见的一天。

 

2月3日,瑞典宣布:自9日起,新冠大流行,结束!

 

瑞典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恢复正常生活”:先是把大规模核酸检测点撤掉;紧接着,各种防疫警示,比如1米安全距离线,被撕掉;边境,开放……

丹麦、英国、比利时等国家也都竞逐跟上。而与这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呈现出强烈反差的是,“欧洲单周确诊病例超过1200万例”。

 

2022年,人类与新冠疫情可能将会迎来一种全新的“和解方式”,叫:

 

宣布结束。

 

既然事实上无力克服,一些国家开始另辟蹊径,从心理上“战胜”病毒:

 

不再把新冠病毒当一回事,不再把它当成一种危害社会的传染病。

 

有人觉得这纯属儿戏,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但在此前的2022年1月,全球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的一篇文章就抛出过重磅研判:

 

“全球新冠大流行即将结束,而关键转折点在3月底。”

 

判断理由很明确:

截止到3月底,预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会感染奥密克戎。这种突变株传播力强、具有免疫逃逸特性,但它产生的抗原有一部分和其他变异株重叠,这意味着人类感染奥密克戎产生的免疫力对其他变异株也有效。
 
同时,奥密克戎的致病率和病死率都相对较弱,使它就像“天然疫苗”或“天然加强针”,在群体中搭建起免疫屏障。
 
并且,2022年,随着中美两国发力,预计第三世界拿到的疫苗会比今年多很多,世界群体免疫屏障将进一步加强。



英国最新公布的关于奥密克戎的数据,在接种了三针疫苗的人群里,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在60岁以下的人群是0.0086%,60-69岁是0.09%,70-79岁是0.42%,而80岁以上是2.61%。


瑞典现在6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82%都接种了三针疫苗,因此他们的决定也不算是“自暴自弃”。反而提前“剧透”了:


新冠可能会从全球大流行病变成地方性流行病,意味着各国将不会有那么多隔离和限制措施,大部分人的生活向着恢复正常化靠拢。


更重要的一个劲爆信息在中国,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的进口,审批仅仅用了50天。根据媒体信息,Paxlovid对于新冠变体奥密克戎,有非常高的效性。


新冠大流行,结束;但新冠病毒,持续。

 

图片

中美关系,走向共和?

 

“谷爱凌忘恩负义,她为了赚钱背弃美国是可耻的!”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美国福克斯新闻评论员如此评论这位16岁便加入中国国籍的天才滑雪运动员。

 

对一个16岁的小女孩,发表如此仇恨的言论,美国部分人对于中国的“敌意”,可见一斑。

 

有人说出了真相——这个女孩其实是被卷入了中美地缘政治的漩涡,成为了敌对情绪的宣泄口。

 

这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的担忧,不谋而合:

 

中美关系,现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两国老百姓的敌对情绪发展趋势。从1971年乒乓球外交到现在,两国人民从来没那么相互仇恨,这个趋势不改变,做什么都没用。

 

并且,随着中美实力“不可避免地”靠近,2021年,中国的GDP以美元计价达到17.73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比重为77.1%,超过四分之三(此前日本最巅峰时只占到美国GDP的70%)。

 

国际上有个说法,当一个经济体的GDP总量达到另一个经济体的75%以上,那么就迎来关键节点,赶超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因此,2022年,依旧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值得打起十二分关注:

 

双方究竟是日益剑拔弩张,还是,走向共和?

 

最重要的变量,还是在美国,在美国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上。

 

此前美方曾口风“软化”,做出一系列“保证”:不寻求更多的冲突,不要让竞争变为冲突,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加强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

 

但嘴上说不要,冬奥期间却没消停:

 

先是通过“竞争法案”,针对科研领域进行投资,后是对“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进行更名,企图利用这种方式,打台湾政治牌。


再加上2022年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这或许会成为中美关系的又一次挑战。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拜登领导的民主党将在今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失势,如此一来,拜登团队可能提前变成“跛脚鸭”,这种“说到做不到”的现实将给管控中美关系带来实质性的障碍。

 

2022年,中美关系可能将继续面临困境,正如美国知名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普特南在其经典的“双层博弈理论”中证明的,一个面临国内政局混乱的政府在对外政策中难以有所作为。

 

最终美国是“狗急跳墙”,还是最终无可奈何地接受“中国的崛起”,还有待时间长河的检验。


图片

国产替代,蔚然成风

 

2022年,不管中美关系如何发展。部分领域的“脱钩”,似乎不可避免。

 

2月7日,在冬奥会的一片喜气洋洋之下,一则不显眼的消息被发布了出来:

 

国产光刻机,来了。上海微电子举办了首台2.5D\3D先进封装光刻机发运仪式,这个我国唯一的光刻机整机厂商愉快庆祝了国产封装光刻机成功落地并且交付客户。

 



但高兴没多久,就在同一天稍晚时候,大洋彼岸传来消息,拜登政府宣布又将33家中国实体列入商务部的“未经核实名单”。

 

上海药明生物、南方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广州海目星激光(宁德时代供应商)……涉及从医药到光学等各个领域。

 

上海微电子,也赫然在列。

 

显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争夺,美国始终虎视眈眈。

 

制裁,没有结束,甚至持续升级:

 

从中兴通讯、华为,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到中科院院士……

 

美国采取行动的理由越来越蛮横无理,让所谓的制裁也显得越来越荒唐可笑。

 

早已“丢掉幻想,正在战斗”的国产企业,这两年来一直在奋起直追。

 

芯片,有了大进展。去年底,龙芯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CPU),单核通用处理性能大幅提升,联想、中科曙光、方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立刻跟上,发布了基于龙芯新一代通用处理器的桌面计算机、笔记本、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产品。

 

高端数控机床,除旧布新。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宣布成功研制了世界上首个能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数控系统,一批90年代成立的中国机床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终于开花结果了。

 

甚至前不久,继化学药之后,生物药也进入集采范围,广受业内关注的第六批胰岛素专项结果出炉,拟中标品种数量也是进口品种数量的两倍。市场普遍认为,集采之后的国产胰岛素崛起在即,进口厂商长期垄断的市场格局有望重塑,而在此背景下的制药装备行业也将迎来机遇。

 

2022年,随着国家继续追加研发投入和产业升级,国产替代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

 

图片

第4次金融危机,在多远处?

 

去年年初,美国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直接把利率降到了0,然后开始大量放水撒钱,截至2022年1月26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了8.86万亿美元,即在过去40多年中,扩张了近90倍,远超资产及商品价格的涨幅。

 

2月10日晚,美国通胀更是大幅超预期,1月份CPI同比上涨7.5%,达到1980年以来最高值。


如此夸张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比如美国层出不穷的“0元购”事件。

 

另一方面也酿造着巨大隐患——GMO(波士顿投资公司)大佬格兰桑在1月底曾发文警告,今天,美国正在经历百年以来第四场超级泡沫,其程度比肩1929年、2000年和2007年。

 

泡沫令人担忧,但更多人关心的是,泡沫什么时候会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东升有一个生动的讲解:

要知道,全世界储蓄者愿意把他们的储蓄放在美国的各类资产中,包括国债、金融债和各种衍生品,是因为美元的信用。
 
但假设你自己是个放高利贷的,你有一个大客户,他在地球村里最有钱、最有实力,所以长期以来,你一有钱就放贷给他。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开始感到担忧呢?
 
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他连支付你利息的钱都需要再去市场上借。这时他的融资就变成什么?庞氏融资。这是个转折点,整个系统可能就要崩盘。



灌出去的水总有泼向自己的一天,如今,美联储终于宣布在3月开始加息,而据高盛首席经济学家估计,2022年内加息可能高达5-7次。

 

历史上,美联储每一轮加息,都会有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

 

至于美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主要力量还是在股市和楼市。

 

就在2月11日,受CPI增幅意外扩大的影响,美国三大股指震荡下跌,抹去前一天涨幅,道指狂泻超500点,全球市值最大两家公司苹果、微软皆跌超2%,特斯拉召回57万汽车跌近3%,市值一夜蒸发超280亿美元(约1800亿元人民币)。

 

高债务水平,股市楼市剧烈波动引发连锁反应,再加上美联储加息收缩货币流动性,多种因素叠加之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相对增加。

 

图片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们自诞生以来最“灰头土脸”的一年。

 

美团,被罚34亿元。

 

阿里巴巴,被罚182亿元。

 

在线教培行业一夜间“全军覆没”,好未来市值蒸发3500亿元,猿辅导甚至卖起了羽绒服。

 

……

 

这些看似突然的变化背后,其实都藏着一对共同的矛盾,就叫作:

 

公平与效率。

 

“共同富裕”“强化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国家在2021年频频“大动干戈”,所为的正是此事。

 

为什么这个议题如此重要?卢克文工作室在《公平与效率》一文中,讲过的一则故事很贴切:

1981年,深圳开始改革开放,有一名内地干部来深圳参观学习后,突然在招待所痛哭起来。


大家问他哭什么?那人说:深圳这个样子,还是社会主义吗?


初听这个段子,那名干部似乎透露着一股迂腐。但我年纪渐长,已经能理解这名干部当时的心情,他心里当时揣着两个字:公平。


深圳改开后的富裕,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和贫穷的大部分人有了巨大差距。因此这名干部才会痛哭,他所认知的社会主义,就应该是共同富裕,不能有这么大的贫富差距。


所以他才会问:这还是社会主义吗?



在中国的GDP超过100万亿元的今天,显然,除了应该关注“数量”“速度”以外,更关键的、无法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显然是:


公平与获得感。




拉长时间来看,这个议题也确实越来越收到重视:

上世纪90年代,效率优先被调整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十六届六中全会更加注重公平;


十七大提出,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十八大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九大则调整为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相信2022年,对于“公平与效率”这个问题的处理,将会继续深化。

 

因此,对每家企业而言,2022年,势必要回答:“什么才算是一家社会企业”“怎样才算创造了社会价值”。

 

图片

碳中和,催生下一个首富?

 

2021年,有两个“炙手可热”的顶级富豪:

 

一个是放眼星辰大海的马斯克,从南非穷小子到全球首位身家突破2000亿、3000亿美元的富豪,一年交的税换成人民币高达700亿元,

 

另一个是信奉“赌性坚强”的香港首富曾毓群,他掌舵的宁德时代上市短短3年间持续攀升,市值最高时位列A股第三,一度仅次于工商银行与贵州茅台。

 

一个世界首富,一个中国新贵,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


与碳中和事业息息相关。

 

随着解决全球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全世界投身碳中和,发展新能源的确定性已经不言而喻。

 

但这就涉及一个“哲学问题”,碳中和怎么算?

 

比如,当前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转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缺货、相关原材料大幅涨价的新闻屡见不鲜。


可锂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用锂电池替代燃油,相当于是用不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最终走向依旧不那么可持续。

 

氢能则不一样,既可以人工提取,还是可再生资源,问题是现在车载储氢,不论技术还是成本都不太理想,贸然用在汽车上,燃料可能比车的价格还贵。

 

未来,最有可能的局面是电和氢共同取代柴油、汽油、煤油,成为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载体,相关领域的亟待解决的技术突破仍有很多。


因此,虽然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赛道产业链和布局日益全面,碳中和背后所涉及的一系列能源结构调整,一系列技术进步,一系列发展方式转变都还潜藏着巨大的机遇。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人员预测,未来我国“碳中和”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

 

水大,鱼大。

 

2022年,这股巨大的碳中和浪潮,也许会催生下一个首富。


图片

元宇宙,猪都站好了,风会来吗?


“我在元宇宙倒腾狗!”

 

今年春晚,沈腾在小品里的一句调侃自比“dog king”,直接让同名虚拟货币Dogeking短线暴涨542倍,同时引起美股元宇宙概念股全线大涨,堪称魔幻。

 

与此类似的,冬奥会顶流“冰墩墩”特许生产商计划进军元宇宙,4.5万人在“元宇宙夜店”化身小狗在线蹦迪,美国的一家公司在一个叫“Decentraland”的虚拟世界平台中卖出一块面积大约为565㎡左右的土地,折合人民币1500万元左右……

 



不少人一惊,元宇宙时代,真的降临了?

 

可同样是在春节期间,去年高调改名宣布进军原宇宙的Meta公司2月3日公布了财报,其中清楚显示着公司的“元宇宙”部门过去一年亏损超过100亿美元。

 

这直接引发市场的大规模抛售,Meta当天盘后股价暴跌21%,创下2012年该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较去年9月股价高位已经下跌了约 34%,市值盘后蒸发超过2000亿美元,并触发社交媒体公司股价集体崩盘。

 

有不看好元宇宙的人说,它就是新时代的“奶头乐”。(奶头乐指当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短视频,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脱口秀演员周奇墨也调侃过,他说过去有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现在元宇宙的风来没来不知道,但猪都已经站好了。

 

至于元宇宙到底是不是泡沫?

 

硅谷投资人吴军有关科技泡沫的观点值得参考:

“任何一次大技术进步都伴随着泡沫,泡沫本身并不可怕,泡沫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聚集巨大的这个能量来完成突破。
 
泡沫之后一定很惨,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溃了以后,美国95%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都关门了。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泡沫破灭之后,也会有些真正的技术沉淀下来,会有一些真正的从业者、企业、研究单位从中获利,引领下一次科技的发展。”



如今元宇宙的势能使得一大批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起来,这增加了产生结果的可能性,但真正的现实是,也可能没有结果。


2022,不妨: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图片

地球逐渐“特朗普化”

 

有人说,拜登正在领导特朗普的美国。

 

近期拜登政府支持率屡创新低,2022年下半年时值“大选晴雨表”中期选举到来,以“特朗普主义”为代表的全球民粹势力将有卷土重来之势,这样的迹象同样出现在欧洲。

 

作为欧盟“领头羊”的法国即将在今年4月举办新一届总统大选,在最受关注的5名候选人之中,有两名都来自极右翼共和党。

 

其中泽穆尔更是堪称“法国版特朗普”——作为政治素人受到广泛关注,希望法国再次成为世界级工业大国,打算让法国退出北约,并且“永远不再成为欧盟的附庸”……

 

反美、反北约、脱欧,泽穆尔并没有糟践其极右翼人士的称号,活脱脱一个民粹主义者。

 

显而易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前在竞选期间,所散布的一些极端危险的民粹情绪信号,正在成为很多所谓“民主国家”政客竞选时博眼球的手段。

 

在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的当下,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的抬头不得不令人担忧。

 

接下来,或许又是为防止世界动荡而努力的一年。

 

图片

粮食短缺、极端气候,值得关注

 

极端天气,害人不浅。

 

过去一年,国内郑州等地发生灾难级暴雨牵动人心、西欧暴雨引发洪水造成上百人伤亡、北美西部的高温引发了毁灭性的野火……


生命与财产损失之外,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带来的另一个麻烦正在显现。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全球食品价格达到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前一年相比较平均上涨了28%。

 

随着主要粮食价格持续走强,包括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物价大幅上涨,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以韩国为例,其食品和非酒类饮料价格去年上涨5.9%,创下10年来最高值,进入新年以后,汉堡、咖啡、辣椒酱、大酱等食品价格也纷纷上涨。

 

雪上加霜的是,农业种植离不开化肥,化肥生产离不开天然气,而俄罗斯是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俄乌局势的紧张,直接推高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导致化肥生产商不得不停止生产,引发全球化肥价格飙升。

 

据全球非营利组织国际化肥发展中心称,随着全球化肥价格持续飙升,2022年,非洲粮食产量将减少3000万吨,相当于1亿人的口粮。

 

疫情和能源短缺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尚未散去,气候变化与扑朔迷离的国际局势也让给粮食安全蒙上了更深一层阴影。

 

尽管我国自有完整的化肥工业体系,疫情控制良好, 2020、2021年,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依然达到6.9亿吨,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粮食安全比较有保障的国家,但考虑到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2亩左右,在14亿人口的基数面前,任何粮食安全上的问题都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安全将去向何方?2022年,这个问题会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图片

太空立法,提上日程

 

2022一开年,各国航天发射的较量就“卷”了起来。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用“猎鹰”9可回收火箭,成功进行了6次轨道级发射,将254颗卫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美国其他航天单位进行了一次轨道级发射,我国则发射了1枚长2丁和1枚长4丙,还有1次非轨道级的民营“行天”火箭发射。

 



一相对比,SpaceX显得进展惊人,但就在人们感慨马斯克强大执行力的同时,星链卫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诸多不满。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小行星撞了,天文学家没有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千万不要怪他们,你该去找那些发卫星的公司。”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博士吕建伟在一次访谈中提到。

 

星链中小卫星的数目非常多,而且它们的轨道不好预测,SpaceX的人都未必知道他们的某颗卫星会在几时几刻出现在什么位置,这给天文学家的观测进程带来极大的干扰,已经持续有天文学家反馈,一些科研项目完全无法进行。

 

不光天文学,世界各国的航天设备也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避免与 SpaceX 的星链相撞,中国的太空站在去年有两次不得不调整运行轨道,这对宇航员的生存安全是一个挑战,最近,原本跟SpaceX关系良好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公开警告称,增加在轨“星链”卫星数量将威胁国际空间站的安全。

 

目前,除了SpaceX,中国、美国、和欧洲还有很多的企业,计划通过自己的“星链计划”,来打造全球互联网。

 

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这方面的产业没有任何限制,在不久的将来,天上可能同时会出现几十到数百万颗小卫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碎片,给近地宇航安全带来很大问题。

 

可以预见,太空领域的商业探索与应用,将被整肃。

 

图片

结语

 

“撕裂”“魔幻”成为了大多数人对这个时代的体感,我们似乎再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姿态从容应对生活。

 

毕竟从前,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成为了生活本身。

 

很多人直呼2021年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年,各种地震式的变局接二连三。

 

如今2022年“接棒”不久,各种消息释放的信号依旧令人不舒服、焦虑、惶惶不可终日……

 

可时代越是激变,我们越是不能被变化蒙蔽双眼。

 

抬头看,曲折道路的尽头,是光明前途。


参考资料:

[1]. 全球商业地理,柳叶刀:3月底新冠大流行将结束,但新冠将永远伴随人类…

[2]. 聪明投资者,GMO大佬格兰桑犀利警告:美国正在经历百年以来第四场超级泡沫,可能带来历史上最大的财富毁灭

[3]. 中美聚焦,展望2022年中美关系,听阎学通等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4]. 翟东升,《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分析与中美关系思考》

[5]. 长江日报,吴军:科技是唯一的“叠加式进步力量”

[6]. 硅谷101,锁死地面天文观测,马斯克的星链为何被天文学者深恶痛绝?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张启玉:2022,十大狂想|2022-02-1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