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中国人穿衣简史之这种裤子曾红遍全国,却震惊了日本!2019-03-09

刚刚改革开放的1970年代末,在中国乡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黑色裤子:它结实,耐磨,久穿不坏,就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上面印有字。有的裤子经过长期洗涤后,字迹更明晰:什么  “25kg”“日本制造”,看得一清二楚。

这种奇怪的裤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挣扎在温饱线上。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梳理,请看上篇文章《从前为活命,现在为健康:长文说透新中国粮食进口故事中的产业格局》。为了解决吃饭难关,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批尿素做化肥。

吃饭困难,穿衣也好不到哪去。当时中国城里人,一人一年只有少量布票,还不够做一条裤子;乡村农民更是衣衫褴褛,困难得没有裤子穿。所以,尿素用完后,尼龙袋染一染,正好做一条裤子,可谓“变废为宝”。

但是当时的印染技术不过关,染料附着并不牢靠,经过多次洗涤之后,上面的的字就会原形毕露。

 

【图】裤子上的“尿素”字样隐约可见(图片来源:历史趣闻)

消息漂洋过海,日本也非常震惊,没想到当时已经拥有两弹一星的中国,人民生活竟然一穷二白到了这种程度,连尼龙袋子都拿来做衣服。之后,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援助,开启了80年代两国关系的蜜月期。

和农村的赤贫相比,对于大城市里人人羡慕的工人阶级而言,下面这样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画风才是标配:

 

【图】1973年的上海纺织厂女工,人手一本“红宝书”。(图片来源:《中国女性服饰百年变迁史》)

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的服饰从单一到多样,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扑克投资家秉承以往的风格,再次带大家翻开历史的画卷,探究国人衣服背后的大宗产业格局。

1

近代中国人的衣服演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各家各户的布,是制造衣服的原料。而布的原料大多是棉花。棉花是哪里来的呢?

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所谓丝绵,就是用蚕丝织出来的材料。然而丝绵极其昂贵,绝非寻常人家可以消费得起,只能是达官贵人的享受。正如诗中所言“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广大劳动人民只能用大麻、苎麻和葛做成衣服。到了寒冷的冬季,经常无以为暖。

【图】孔府旧藏明清历代皇家御赐官服(图片来源:中新网)

和很多农产品一样,棉花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而同样是“舶来品”,起源于现在的印度,阿拉伯地区。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并且棉花初入中国时,人们只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

到了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可见棉布已成为重要的纺织衣料。不过此时,棉花在全国的种植数量依然有限。

到了明朝,棉花在中国的种植进一步得到扩大。这要感谢一个人: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位时强制推广棉花,规定一家人家有地五亩以上的,其中有半亩地要用来种棉花,以此促进了棉花在中国的推广。

到了明朝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零星资本主义萌芽,织布了进入手工场的新时代。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其中以长三角地区最为流行。家家户户织机声音日夜不断。

  松江府:明清两朝的棉花之都

在棉花的种植地区中,以松江府(今上海市部分地区)最为典型。

【图】明清两代的松江府及周边范围(图片来源:百度)

松江府的上海、南汇、川沙等县因成陆较晚,以沙质土壤为主,气候、土壤等不适合种水稻,但适合棉花种植。以明朝后期为例,当时在整个松江府,这样的耕地面积约有140万亩,占全府总耕地面积的22.5%。因而种植棉花,成为该地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据明代正德《松江府志》记:“木棉本出闽广,可为布,宋时乡人始传其种于乌泥泾镇,今沿海高乡多植之。”可见明朝中期,棉花种植业在这一地区已经推广普及。

不过适合种植棉花的耕地未必全部种植棉花。有人据徐光启《农政全书》的记载加以统计,实际种植棉花的面积约为这一数字的一半,即70万亩。当时,松江府几乎家家都纺纱织布,使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结构,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图】《农政全书》及其作者,明代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

但当时棉纺织技术落后,棉花去籽要用手工剥,又没有弹松棉花的机具,从棉花纺成棉布费时费力,而且纺成的棉布也很稀松、粗糙。直到一位伟大的女性——黄道婆。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写了整个棉纺织业在中国的传播,值得永记史册。

有关黄道婆,民间流传着很多或真或假的故事,现今已不可一一考证。比较通用的说法是:她原本是松江府乌泥泾(现在上海徐汇区华泾)人,童年时因家庭贫困流落到海南,学会了当地先进的纺织技术,后回到松江老家,对家乡的纺织行业进行了很多技术革新,被后世之人称为“棉神”。在她逝世后,当地人为其立祠,以志纪念。

【图】清朝的织布机(图片来源:《“衣被天下”乌泥泾》)

【图】上海植物园内黄母祠(图片来源:文汇学人)

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书以男子为中心,并且侧重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道婆历史事迹,都不见于正史中,而是从稗官野史中里选录出来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明代,松江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外地商人纷纷来收布,布商挟重资而来,白银动以数万两,多则数十万两。以致明代的小说,如《金瓶梅》等,都有到松江贩卖棉布的情节,松江棉布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洁白的棉花和其带来的各种产业,不但促进了松江府的经济,也给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明末清初的上海,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大都市,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到了1843年上海开埠前夕,虽不能和苏州、杭州相比,但也已经是全国第12大城市,而非广为流传的“小渔村”。

【图】清朝的上海县地图(图片来源:Shanghai: from market town to treaty port, 1074-1858)

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经济进入她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也成为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即“帝国的奶牛”,“苏松财赋半天下”,苏州、松江两府的田赋位居全国榜首,其上缴帝国的钱粮总额超过了浙江全省。当时松江的面积是苏州的十分之三,而赋税额却是苏州的一半。两地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帝国机器的运转贡献着力量。

  近代中国的棉花贸易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的市场日益开放,洋布销入中国,大大冲击了中国手工棉织业,而松江府直至上海的这一产业,自然也就逐步走向衰落了。不过这时的上海,早已不是一个仰赖棉布产业的县城,而是正在奔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星辰大海。

但是上海的国际化不能代表全中国: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生命力,洋布在中国市场的打开速度,似乎比所预料的要慢得多。到了1894年,洋布在中国的进口量,也只有区区1379万匹,比起50年前的1845年,仅仅增加了3.6倍。且由于大量进口导致价格下降,进口值只增加了不到2倍。

【图】1865—1890年洋布进口量与单价(图片来源:《研究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原因》)

甲午战争之后,洋布增长渐渐加速,逐渐增至1913年的25361万匹,其中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布,这些布无论是价格还是耐穿性上,都不比中国本土的布逊色,因而对国内市场起到了很大的冲击。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服装来源,依然是以天然材料——棉花织成的布为主,化纤衣服尚未问世。换句话说,谁控制了棉花,谁就控制了中国人身上的衣服。

  华润往事:为国卖棉

上次扑克投资家的文章,已经提到了华润的起家史,在新中国粮食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华润不光做“吃”的业务,也做“穿”的业务。

早在华润正式诞生的1948年,当时解放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只待时机与国民党军队决战,但此时国内的交通运输线仍旧掌握在国民党手里,物资缺乏成为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军情就是命令:华润设法利用在香港的信息优势,从盛产棉花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购买大量棉花,再通过秘密渠道装船运往北方,补充解放军所需要的物资。做军服所用的布匹、棉花,大多是华润买回去的。

为了保密,华润的员工常常还要兼押运员,冒着生命危险,将一船船棉花运往内地,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出色的后勤保障。其中就有华润创始人杨廉安(秦邦礼)的儿子秦福铨,以及他的侄子,博古的儿子秦钢。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华润甚至将轮船涂上伪装色。

【图】华润控制的货轮(图片来源:《红色华润》)

战争进行得很顺利,到了1949年6月全国解放已成定局。但军事上的战争结束了,经济上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上海解放后不久,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短时间内上海物价暴涨,物资供应困难,工厂也因缺乏原料也难以开工,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威胁。

【图】上海居民排队购买生活物资(图片来源:百度)

8月5日,陈云从上海致电周恩来,建议用轮船从香港运至上海10余万吨棉花。很快,华润公司用苏联货轮,把10万吨棉花运到上海。上海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有了棉花,就企业恢复了生产,市民也安居乐业。

华润运输的棉花,主要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棉花棉绒很长,织出来的布质量好而且耐用。我国自产棉花棉绒短,而且不能自给自足。新中国诞生初期,为了解决6亿人民的穿衣问题,华润为进口棉花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打开那些尘封的往事,从中可以读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和高超智慧。

2

从棉花到化纤——

中国服装业的革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中国大力宣扬革命文化,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遭到批判,而苏式的列宁装则成为时尚新宠,只有高级干部或知识分子才能穿上,是那个年代的“女神装”。

【图】女式列宁装(图片来源:百度)

当时衣服的颜色基本只有灰、蓝、黑三种,外国媒体称之为“蓝蚂蚁”或“灰蚂蚁”。但即使这样的衣服,当时也还要要凭票供应。

【图】那个年代,布票和粮票一样,家家户户必备(图片来源:百度)

到了60年代初,全国经济进入了最困难的时候,即使在首都北京,每人每年也发2.5尺布票,基本上一家三口的布票凑一起,才够裁一条裤子。正因供应极度紧张,很多家庭多年都没有增添新衣服,甚至把大孩子穿过的衣服给小孩子穿。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图】1961——1983年北京布票定量表(图片来源:北京市档案馆)

  向原油要衣服

用棉花织成布,再做成衣服,是传统的服装生产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种植棉花,而这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需要大量粮食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因此如何在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同时,避免棉花和粮食争地,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办法只有一个——无中生有!大力发展合成纤维工业,以此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工厂,就开始用进口的涤纶纤维做成衣服投放市场,这便是后来人尽皆知的“的确良”。它的最大特点是:色彩纯正不褪色;耐磨易干不走样;挺括滑爽好清洗。最最重要的是,买“的确良”只需要一半尺寸的布票,或者不需要布票。

在那个时候,谁要是能穿上一件“的确良”做的衬衫,是一件极度“弹眼落睛”的事情,走在大街上的曝光率,不亚于现在的一部法拉利跑车。

被压抑的需求一旦爆发,后果是很可怕的:1968年上海一家服装店里,顾客争先恐后抢购刚刚上架的“的确良”,结果将商店橱窗的玻璃撞坏,造成一死六伤的惨剧。这是一幕不该发生的悲剧,但它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的确良的需求。

【图】花丛中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少女(图片来源:百度)

“的确良”为何一衣难求?原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科技还很落后,并没有能力将原油加工成纤维,只能依靠每年少量的进口纤维用于加工,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这才会发生本文开头提到的,连化肥袋子都被做成裤子的辛酸往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为了真正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了多套化纤生产设备,其中最大一套设在辽宁辽阳,此外还有上海石化、天津石化、四川维尼纶等。这是我国第一次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掀开了我国通过引进技术设备推进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潮。

【图】辽阳石化(图片来源:百度)

到了1979年1月,辽化生产的第一批纤维原料织成涤棉细布,宣告国产“的确良”正式诞生。辽化每年生产的化纤原料相当于430万亩棉田产量。如果全部织成“的确良”,可保证当年全国人均“七尺布”。

而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石化,到了1980年,可向全国人民每年人均提供9尺化纤织物原料,实现了不占耕地、给人民提供更好生活的愿初步景。

【图】1979年,涤纶网络丝试制成功(图片来源:上海石化)

建设4大化纤基地,只是中国大规模发展化纤工业的第一战。经过国务院批准,决定在江苏的仪征再建一座炼化企业,并被列入国家22个重点引进项目之一,运作53万吨/年化纤产能。

1982年1月,仪征化纤全面开工建设。到了1990年,仪征化纤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万吨化纤和化纤原料的生产能力,占全国合成纤维产量的三分之一、涤纶产量的二分之一,相当于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八分之一,能给全国人民每人每年提供5米布料,添一套的确良新衣,成为我国最大的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

【图】2018年,仪征化纤成立40周年(图片来源:仪征化纤官网)

1984年,中国正式取消布票,穿衣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的确良”也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尚。整个80年代,各种五颜六色的服装争奇斗艳,成为时代开放的标志。

【图】80年代的各种服装(图片来源:百度)

斗转星移,从2003年起,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化纤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确良在中国的发展史,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大国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和其工业化的程度息息相关的。正是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才使得“穿衣难”在中国成为历史。在短短几十年里,让13亿中国人都能穿得暖、穿得体面。

3

返璞归真——天然材质衣服的复兴

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的确良”其实一点也不“良”,而且缺点非常明显:在炎热的夏天穿在身上不是很透气,并不凉快;一遇到水,不光紧贴在身上,还“春光乍泄”,就跟没穿衣服一样。

正是由于的确良的这些缺点,后来国内又逐渐引入了更多种类的合成纤维:它们性质各有千秋,使得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择衣服,也使得中国人的服装日益丰富多彩起来。

例如:锦纶耐磨性能特别好,大约要高于棉纤维好几倍;涤纶纤维抗皱性最好,弹性和保形性也特别好;维纶纤维性能与棉纤维相近,但耐磨性能比棉好;腈纶纤维性能与羊毛相近,而耐光性极好,比羊毛也轻;丙纶轻盈坚牢;氯纶则有着优异的保暖性。

【图】五颜六色的衣服(图片来源:百度)

爱折腾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解决了“穿衣难”问题后的人们,依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而是对穿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穿得挺括,还要穿得舒服,穿得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然织物材料重新走进了国人的视野,棉花也迎来了在中国的复兴。

  中国:从产棉大国到产棉强国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产棉区通过六次育种,选育了大量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新品种,标志着中国棉花育种工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关这方面的更多细节,可以点击中国农科院喻树迅的文章《交易棉花必备基本面:引种、转基因棉、基因测序,中国棉花如何打赢市场争夺战?》。中国,已经由产棉大国变为产棉强国。

强在何处?目前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大产棉区:黄河中下游产棉区、长江中下游产棉区和新疆产棉区。其中2017年,新疆棉花产量就达到了408.2万吨,占全国比重超过74%;优质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达67%。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比重连续两年超过70%,这表明新疆棉花成为国内棉花供给重要支柱,“一枝独秀”的供给格局已经形成。

【图】新疆的主要产棉区域(图片来源:百度)

由于国内的棉花连年丰收,加上现在人们对衣服的选择日益多样化,近年来,中国的棉花进口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图】2012-2017中国棉花进口数量(图片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对于棉花市场未来的走向,扑克智咖,融端投资总经理刘鑫于3月6日这样预测:

“从产业上看,当下正值旺季,与以往一样,春节以后棉纺产业链条有所好转,就今年而言,上游棉花价格节后上涨300-500不等,但是中游棉纱价格涨价幅度小于棉花涨幅,而且继续提价困难,而下游坯布订单有所好转但是力度有限,也就是说整体棉纺产业链条依然相对较弱,这种背景下政策层面将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国家在4月或5月抛储,那么郑棉不会有大行情,难以开启持续上涨,因此逢高沽空郑棉,5月或9月,因为在需求不给力和棉花供应不缺以及天量的仓单压力,如果大幅延迟抛储或者小概率不抛储,那么棉花现货价格将缓步上涨,因此郑棉就会受到支撑上行,因此就短期而言,从产业角度,期货是没有大行情的,具有巨大不确定性的抛储政策是重要跟进因素。

第二、从宏观角度,整体大宗商品阶段性上行受到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从大宗商品共振角度,这很难会给郑棉持续上行带来助力,当下大宗商品整体依然在风险偏好抬升和需求维持弱势双向博弈中,这个风险偏好抬升来自于:全球货币政策整体转松、中国以及全球尤其中国阶段性经济底部预期抬升。中美贸易战缓和;需求维持弱势主要来自于中国经济依然在寻底,阶段性经济底部预期强化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在不断货币和财政刺激下,经济延续稳中偏升格局,但是这个“底部徘徊”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就大宗商品而言,需求端一个最为重要的考量就是全球库存周期(朱格拉周期)向上启动时间,这是市场对于未来大宗商品中期向上最为重要的核心考量要素,尤其是全球货币宽松共振期,一旦朱拉格周期启动,大宗商品将强烈上行,以最近的一次为例,2015-2016全球货币政策共振放水,2016年初全球朱拉格周期启动,在2016年初大宗商品就强烈上涨。就当下而言,这一条见不具备,核心在于中国依然处于主动去库存,而美国面临着朱拉格周期向下,面临着去库存,预计到2019年3季度某个时候阶段性结束,因此当下以及可预见未来,大宗商品需求端压力会依然,在旺季因素和风险偏好因素打入价格后,国际股市和大宗商品整体很可能面临阶段性压力,这个时间已经非常近不排除就是当下,因此从大宗整体而言这也会给棉花价格带来一定压力,除非棉花抛储政策大幅延后尤其小概率不抛储会带动棉花现货进而期货价格才会扭转这一不利态势。”

【参考文章】

1. 旧时髦:那时流行的尿素裤子:一只有思想的乌鸦,2018

2. 棉花的发展历史与介绍:网易,2018

3. 松江府在明代的经济地位——兼论上海地区的近代化转型;2012

4. 黄道婆信仰在上海的转折:王健,2019

5. 清末民国时期的“土布”和“洋布”之战:王翔,2009

6. 《红色华润》:吴学先等,中华书局,2010

7. 票证虽小,竟隐藏着三代人童年的秘密:北京市档案馆,2018

8. 70年代的时尚,难忘记忆中的的确良:布工厂,2016

9. 石油地理·城事——的确良的故事:中国石油,2018

10. 上海石化: 创新发展不忘初心 绘出“绿色石化”新篇章:人民网上海,2018

11. 仪征化纤40年奋斗,解决中国这件头等大事!中国纺织报,2018

12.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连续两年超过70%:刘慧,2018

13. 2018年中国棉花产量、播种面积、进出口及价格走势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中国人穿衣简史之这种裤子曾红遍全国,却震惊了日本!2019-03-09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