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卢克文:湖北:星耀江汉(下)|2022-03-02

  武汉

 

任何一个人,只要站在武汉沿江大道、或者汉正街、或者南岸嘴江滩公园,站在汉江汇入长江的口岸处,再摊开长江流域水系图,他就能瞬间明白过来,武汉为什么这么重要。

 

图片


长江的通常说法,是指从宜宾段到上海,这一路上,各种支流交汇最多的地方,就是宜宾、重庆、武汉。

 

宜宾交汇岷江和金沙江,形成了长江;重庆合川区交汇嘉陵江、涪江、渠江,加上重庆错落的山地,形成大江高山魔幻地形,因此大城建完工后的重庆夜景,现在是中国最美的夜景,没有之一,个人觉得已经超过了香港维多利亚港和上海外滩的夜景。

 

而长江沿线江河交汇最多处,则是武汉。

 

明明武汉只有一条汉江汇入长江,怎么就是交汇最多呢?

 

这个答案,藏在湖北省与湖南省的水系图里。


图片

 

大家看湖北省的水系图,主要就是长江和汉江两条大江,其它支流汇入这两条江,而这两条江最后又在武汉碰头,武汉,是湖北水系的交通终点。

 

图片


再看湖南省的水系图,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最后都汇入洞庭湖,再由洞庭湖流入长江,而在长江下游不远处,武汉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

 

湖南湖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会被划成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因为这里的河流会汇入一处,这里的地形又被统称为两湖盆地,从地理上看就是一家人,所以湖南湖北通常是手挽手一起出现在历史故事里。

 

湖南的水系全部经洞庭湖汇入长江,长江和汉江,又在武汉相遇。

 

也就是说,湖南湖北的水系终归全入武汉,两省的财富,最后也一定流向武汉。

 

武汉,就像是两湖盆地里的一个收费站,也像是两湖盆地里的一个黑洞,是两湖盆地几十座城市的精华所在,所以武汉,才配称得上是“大武汉”。

 

这就是长沙自古不可能胜武汉的底层逻辑。

 

但长江的终点不是武汉,它从武汉穿城而过,带着所有的财富奔向上海,所以武汉,又可以说是湖南湖北两省交汇的一处大码头。

 

放眼整个中国,吃长江红利最深的城市,就是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四座城市,就是四座大码头。

 

前文说过,在湖北,武汉是一个大码头,宜昌、荆州、鄂州、黄冈、黄石则是小码头。

 

湖北整个省的生活饮食,因此大部分都跟长江有关,跟码头有关。

 

我们只要了解了什么叫码头文化,就能很快了解湖北与武汉。

 

我在湖北吃饭时,第一道菜通常是一碗藕汤,湖北平原多,长江及支流的水灌入平原洼地,形成湖泊,湖里又多产藕,才有了藕汤。

 

大家都熟知的武汉热干面就发源于码头,码头工人和船工在天亮时就要开始干重体力活,需要大量补充碳水,码头节奏快,早餐最好打包时不要汤汤水水洒一地,武汉卖早餐的师傅才因此发明了适应码头生活的热干面。

 

监利的早酒习俗也是同样的原因形成,监利也有沿江码头,监利县装卸公司的码头工人们,早上要干重体力活,习惯在开工前吃点酒肉积蓄气力,另有一批当地渔民,是夜间到长江捕鱼,夜晚江面湿气重,容易得风湿,早上回来卖掉鱼获,就要吃点酒肉祛祛寒。

 

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监利的早酒习俗,见到有人大早上就开始喝酒,并就着卤菜、凉菜、蒸格子、现炒码子,吃得这么丰盛,第一反应是肯定跟当地的经济环境有关,因为普通人早餐不会大鱼大肉还就酒,早上吃这么多难消化,人身体受不了,除非有工作上的特殊原因。

 

到湖北现场一问,果然如此。

 

平时养成了经济链思维,判断事物就清晰简单许多。

 

柳州的螺蛳粉、长沙和郑州的奶茶、北京的豆汁和卤煮,其原理跟武汉的热干面、监利的早酒一样,来源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我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向地理和经济环境适应的结果。

 

湖北这些食物来源,都跟长江上的码头有关,渔民和苦力是码头文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黑帮、青楼、九头鸟。

 

码头因为存在易垄断、低技术、重人力的特性,极容易成为黑帮的争抢对象,民国时的两大帮派,青派盘踞上海,袍哥盘踞重庆,都是因为这里有码头,容易赚钱,哪怕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武汉还时不时冒出几个黑道小头头出来刷存在感,荆州道仁集团算是黑帮最后的回光返照,这些是地域经济的连锁惯性,要彻底清除不太可能,但在大数据时代,黑道实在没什么奔头,是一份相当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青楼跟黑道自古就是伴生品,现在黑道衰落,青楼也同样式微,其实普通人都没注意到,中国在2019年有对全国进行过一次大扫荡,各市著名的场子都是栽在那一年,我有个朋友说,自那以后全国就没什么场所能遇见爱情,武汉当然也不能幸免,现在你最多在沙市玉桥、豉湖路找到一点爱情场所的残余势力,不过已相当不成气候。

 

对于湖北人,我们还常听到一句话,叫“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形容湖北人十分精明,九头鸟其实也是码头文化的一部分,因为码头人流量大,经常干的是一锤子买卖,不用形成熟人社会的基础商誉,做起买卖难免下得了狠手,就跟1990年代各地火车站一个意思。

 

总之有钱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长江给湖北各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一点点副作用。

 

拥有长江中游最重要地利的武汉,从民国时就跟上海一起并称一个大字,叫“大武汉”。

 

武汉这个名字出现得并不太久,公元220年先有了武昌,400年后才有了汉阳,汉口在明代前一直是一片没人管的荒地,武汉这个词,是武昌和汉阳两个词的组合,几百年前,还没汉口人什么事。

 

但是汉口后来发展起来了,现在武昌、江岸、江汉区在武汉房价里头排,老三镇里头的汉阳只能躲在角落里一个人默默地哭。

 

上面说的江岸和江汉就在汉口,武昌和汉阳是行政区域,汉口只是民间口头约定的地理名称,已经被拆分成江岸、江汉、硚口三个区,这三区里头也有鄙视链,江岸和江汉区2021GDP达到了1500亿上下,硚口区只有900亿,基建也跟不上,在汉口受尽了委屈。


图片

  

汉口区1949年还有,1952年武汉各区改以地名命名,才被拆解成江岸、江汉、硚口三区,现在汉口原三区要再重新合并成一区,人口已高达260万,相当于一个大城市规模,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汉口,就从行政概念,变成了一个地理概念。

 

大武汉在民国时,就是唯一能和沿海城市抗衡的内地城市,号称“东方芝加哥”,因为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列强们以此为据点,纷纷在这建造码头、开辟航线、修建租界,汉口港吞吐量达到了全国第三。

 

民国时的武汉码头,由殖民外商、封建把头、政府人员三股势力共同控制,三方时常发生冲突,前面提到的黑帮啦、青楼啦,通常就在这种复杂的势力构成中谋取生存空间。

 

武汉江岸区的老租界建筑一直还在,我去几家旧使馆参观时,发现原址保存得十分完好,一切如旧时模样,走在江岸区沿江一线,总有恍如走在上海外滩的感觉,风情十分相近。

 

改革开放后,武汉着实衰落过好一阵子,其实主基调跟沙市当年的规律一样,叫“沿海击败沿江”,因为国家要先发展沿海城市轻工业,积累外贸资金,在1980-90年代,重点发展深圳,带动珠三角的发展,进入2000年后,重点发展上海,带动长三角的发展。

 

这期间一直没武汉什么事,武汉最惨的时候,全城基建差到从“东方芝加哥”变成“全国最大的农村”,GDP排名也跌到全国城市第17名。

 

武汉一位律师2000年代在西安念的大学,她跟我说,她在西安念书期间,西安各种新鲜玩意武汉都没有,武汉是从2005-2006年开始第二波大城建的,在这之前武汉确实不像个样子。

 

其实我在深圳工作时,也遇到过一些武汉的朋友,那时他们也比较嫌弃武汉的城市建设。

 

这也不仅仅是武汉一家的遭遇,二十年前,内陆城市都被沿海压着打,成都、重庆、长沙、武汉、郑州、西安,都是在沿海完成了第一桶金的苦难积累后,国家才有空腾出手来发展这些内陆大城市。

 

这几年这些内陆大城市都陆续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到2021年结束,武汉也从17名上升到了第9名。


图片 

图源:智研咨询数据中心


我在2022年去武汉调研时,跟在西安、长沙、南宁、重庆看到的情形差不多,我看到的已经是一座焕然一新、脱胎换骨的大武汉。

 

我们常听到武汉很大很大,实际上各种夸张的数据有一定的水分,仔细比较建设用地面积,武汉只是成都、重庆的水平,武汉的大是环线算进去的大,也是大江大湖切割了地理空间造成的大,这种大,也是武汉各区域被迫形成自己的商业中心,跨个江都能谈成异地恋的大。


图片

制图:Paprika


因为水系太发达,武汉至少有166个大小湖泊、11座过江大桥、5条长江隧道,别的城市,楼盘有湖景和江景是珍稀资源,在武汉,湖景房和江景房遍地都是。

 

2015年第一次去武汉,就被当地大江大湖的遍地美景给震住了,但也是因为江湖太多,夏季时,水面持续蒸发,副热带高压让蒸汽留在空气中,武汉人夏天热得抓狂,而到了冬天,又是因为江湖太多,水分充足,空气变得又湿又潮又冷,屋内的体感温度比屋外都低,偏偏还没有暖气,这种湿冷魔法攻击比北方的干冷物理攻击阴损得多,武汉人冬天冷得发癫。

 

上天赐给了武汉从长江获取这么多的经济价值和美景,也顺手夹杂着一些让人痛苦的副作用,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就像你打算接受一个人,既要接受别人的优点,也得包容别人的缺点。

 

2021年,疯狂发展的武汉,GDP产值达到了1.77万亿,2022年有可能冲破两万亿。

 

武汉现有10个区产值过千亿,分别是江岸区1500亿、江汉区1450亿、武昌区1500亿、江夏区1000亿、东西湖1500亿、黄陂区1165亿、新洲区1100亿、经开区1900亿、洪山区1150亿、东湖高新区2300亿。


硚口、青山区也达到了900亿,眼看就要过千亿,汉阳区达到了790亿,蔡甸区也有400亿。

 

武汉有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光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疗及医疗器械。

 

光电子有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小米、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奇虎360、长江存储、武汉新芯、富士康、华为海思等著名企业,正通过产业延伸,打造“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

 

汽车产业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经开区内,至少有7家汽车整车企业、12家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海通用、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风神都在武汉有建厂,武汉现在每年生产200多万辆汽车,排在全国第四,2021年武汉经开区(车谷)总产值达到了1900亿元,预计今年能达到2000亿,形成规模后将发展得越来越快,2026年达到4000亿元。

 

生物医疗则主要在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武汉现有生物医药企业1500多家,包括美国辉瑞、德国费森尤斯卡、人福医药、国药控股、药明康德、华大基因、联影医疗、明德生物、安翰科技、九州通、健民集团、马应龙、海特生物等,综合实力全国第三。

 

武汉这三大产业都在朝万亿级别发展,预计光电子和汽车产业最先过万亿,生物医疗则要晚几年。

 

预计到2023年,武汉GDP将突破两万亿元,2025年,将突破2.5万亿元。

 

武汉各行业能快速发展起来,又跟全市优良的教育系统有关。

 

武汉在校大学生有104万人,全国第一,其中研究生7万人,大学生77万人,成人高校18万人,另有985两所,211七所,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武汉的科技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我估计又有人抱怨说,武汉的虹吸效应太严重,对周边城市的伤害太大。

 

这种抱怨我在全国都快听出茧来了,内地省会虹吸是为了跟沿海城市抢夺人才和产业链的被迫之举,并不是谁真的喜欢去吸血周边小城。

 

全国各省省会城市里,GDP占比高过50%的只有长春,但东北衰落是个特例,可以不算,其他四川的成都、黑龙江的哈尔滨、陕西的西安、湖北的武汉、甘肃的兰州5座城市占比超过30%,确实属于一线,但这真的是湖北发展的无奈之举,在激烈的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每座城市都要拼尽全力,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虽然武汉现在只在全国排名第九,但它最后的终点,应该会在第六第七的样子。

 

 

  湖北

 

2022112日上午,我站在宜昌南津关的山坡上,静静凝视着眼前的长江。

 

也凝视着眼前的湖北。

 

与三个月前我在河南民间看到的不同,湖北显现出勃勃生机,整座省份依托着长江,正在快步疾奔。

 

尤其是武汉、襄阳、宜昌三座城市,正发育得越来越强,似乎我们湖南的长沙、岳阳、常德,正在被逐渐拉开差距。

 

等我离开武汉后,我下一站就决定从岳阳开始,重走整个湖南省,我想弄清楚,我家乡比湖北还差多少,我们还有没有机会赶得上。

 

离开武汉的那天晚上,我沿着长江边上缓缓而行,那天晚上天空昏暗,但当我抬起头时,却觉得满天星光正熠熠生光,静静地照亮着,整片江汉平原,也照亮着,整片荆楚大地。

 

 

 

特别感谢:

湖北省发改委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网信办

襄阳、宜昌、荆州、武汉、天门、仙桃、鄂州、黄冈等地向导

赞(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卢克文:湖北:星耀江汉(下)|2022-03-0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