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卢克文:湖北:星耀江汉 (中)|2022-03-02

  襄阳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历史文献和小说里,读到过襄阳城的名字。

 

中国南北军事势力通常会在襄阳发生大决战,曹魏对蜀汉,西晋对东吴,蒙元对南宋,都曾在襄阳决生死,1267年蒙元军围攻襄阳,吕文焕守了六年到1273年投降,三年后临安就被攻陷,南宋灭亡。

 

中国地理坐标的大地原点,是西安泾阳县永乐镇,但如果算上所有的战略要素,我个人认为,襄阳城才是中国真正的中心。

 

襄阳,几千年来都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分界点,在古代,南方人乘船来到这里,改骑马北上,北人则在这里下马,顺汉江去往长江,襄阳人管这个叫“南船北马”。

 

行军打仗也少不得从这过,自春秋战国以来,襄阳一共发生过200多次大小战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襄阳这种特殊情况呢?

 

这就跟我们反复提到的老朋友,秦岭和淮河有莫大关系了。

 

过去的文章介绍过,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分界线,其实他们俩,也是阻碍北方军队南下的两道重要地理屏障,如果从秦岭攻南方,全是山,爬得吐血,如果从淮河攻南方,全是水,各种河道湖泊像蜘蛛网一样密布,那年头可没有高速公路,北方的骑兵在这里跟陷进沼泽地一样难受。

  

图片

淮河流域密密麻麻的水系也是阻挡北方进攻的重要地利

 

历史上因为中国北方开发得早,有人力资源和粮草优势,通常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别看三国时东吴占领那么大一块地,其实东吴所占的地盘在曹操看来都是乡下人呆的地方,GDP拿不出手的,曹操的地盘才是当时的一线城市。

 

中国历史上由北向南的统一战争,几乎自动涌向了襄阳,都尽量避开了秦岭和淮河,唯一反常的是清军入江淮,当时南明忙着内讧,乱成一团,清军又派明降将冲在前面,大伙一看都是老同事带着刀过来,正毫无斗志,比法国人投得还快,搞得清军是一路跑步受降,疯狂爆装备刷经验。

 

攻秦岭攻江淮都不是好买卖,但恰好就在秦岭和江淮这两道天然屏障的中心连接处,有一个盆地,叫南阳盆地,盆地的南边,有一座突破口城市,叫做襄阳。

 

图片 襄阳正卡在秦岭和淮河的中间处(图源不详)

北方军队发现,只要拿下襄阳,就不用趟那耗死人的秦岭和江淮,所以每回都跟嗑了药一样猛攻襄阳。

 

攻下襄阳另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宽阔平缓的汉江上练水兵,之后可以沿着汉江一路南下到长江,再沿长江夺取江南各城。

 

拿下襄阳,就等于坐上了统一全国的高速列车,襄阳的战略地位,相当于打通中国南北的核心点。

 

北方人想到了这个问题,南方人自然也想到了。

 

所以襄阳的防守,同样做得铁桶似的。

 

我第一次登上古襄阳城楼看到古老的护城河时,放眼一望,好家伙,这能叫河吗?这明明是一片湖啊!

 

瞬间就感受到了当年蒙元攻襄阳城的绝望心情。

 

图片 从仲宣楼一角看到的护城河,多少蒙元军都不够淹

 

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护城河长5060米,平均宽180米,最宽处250米,面积达91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宽的护城河。

 

这种地理环境,跟当年君士坦丁堡有些相似。

 

图片

 

不同的是,襄阳和樊城是互为一体的,蒙元攻宋时,有浮桥连接襄阳和樊城,蒙古人先攻打的是襄阳樊城周边防御工事“十二连城”,宋军则是通过汉江运物资,源源不断补给两城,因为后援不断,蒙古人打得十分艰难。

 

周边据点被蒙古人拔掉后,蒙古人从唐白河造战船,沿河而下进入汉江,自此将南宋的后勤部队击退,又用西域人改造的回回炮攻破樊城,并对樊城展开血腥屠城,震慑襄阳守军,随后又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炸毁襄阳谯楼,再派人前来招降,吕文焕眼见大势已去,才被迫投降。

 

花这么长时间写襄阳的历史和地理,是为了交待襄阳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在和平时期,襄阳显得没那么重要,但每逢战时,襄阳就是“扼天下之要”的南北军事重镇。

 

我这次游历湖北,跟陕西的路线一样,从北往南走,去到的第一站,就是襄阳。

 

当我从刘集机场下飞机后,周围两侧的风景,就让我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

 

那种灰蒙蒙的天空、低浮的雾霾、荒僻的工业区,就是我前几个月在河南农村或近郊时常常体验到的感受。

 

中国北方的冬天总给我一种偏阴冷的色调感,跟深圳灿烂的阳光、沙滩、草木的芬芳形成强烈的反差。

 

我那时坐在车上,就不由得想:湖北明明在南边,这里却好像北方。

 

当我到达市区游荡时,宽阔而平静的汉江在我面前缓缓流淌,两岸植物生长茂盛,这么充沛的水量,在北方极少见到,襄阳城又被汉江分成好几块,这点却又像南方。

 

图片

摊开襄阳市的地形图,会看到襄阳西边是山地,但东边是一大片平原区域,汉江刚好从中间将整个城市切开,给我的第一直觉是这里农业一定很发达。

 

“襄阳农业确实不错,”我在襄阳、也是整个湖北遇到的第一名向导,是一名四十岁的中年汉子,也是当地一名公务员,我和他在酒店大堂碰头,他慢悠悠抽了根烟,开始说话。

 

“襄阳粮食年产量超过了百亿斤,能让全国人民吃一星期,中储粮襄阳直属仓库里的粮食,能让全襄阳600多万人吃600多天。”

 

我迅速查了下湖北各市2021年粮食产量目标,襄阳排第一,是94.5亿斤,全是大平原的荆州居然只是第二,是90亿斤,三到五名依次是荆门57亿斤、黄冈53亿斤、孝感46.5亿斤。

 

前面提到的宜昌排在第六名,30亿斤。

 

图片

 

前五名的城市里,襄阳是唯一一个农业与工业两翼齐飞的城市。

 

襄阳现在有高标准农田57.76万亩,稳定粮食面积1180万亩,主要在打造襄阳高香茶、襄阳牛肉面、襄阳大米、襄阳清水虾、中国有机谷五大市级品牌。

 

当然襄阳因为有好大一部分山地,各地土地分配并不平均,我在襄阳遇到的南漳县人,他们那每户只有1.5-2亩地,遇到的宜城市人,他们那每户是12亩地。

 

那又是什么支撑着襄阳的工业呢?

 

摊开襄阳市政府刚刚发布的百强企业名单,你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汉风网网站提示: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几年时间里,汉风网遭受到的攻击不计其数,我们一直在坚持。所以购买会员的老友,请添加汉风网微信。有问题及时给老友解决,也避免失联。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卢克文:湖北:星耀江汉 (中)|2022-03-0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