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7日纳粹德国空军全力轰炸伦敦,市区大量房屋被炸毁,到处是断壁残垣,废墟瓦砾,伦敦市民面临着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的严重局面。
德国人轰炸一直持续到了1941年5月,然后掉头与苏联开战,才让躲在防空洞,地铁,隧道中的英国民众得以自由,重见天日。
英国是西欧大溃败后唯一能站着跟德国战斗的国家,英吉利海峡天险和英勇的皇军空军保卫了大英帝国。
纳粹轰炸伦敦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企图彻底摧毁英国人的抵抗决心,打垮英国人的精神支柱,以最小代价赢得对西欧的全面军事胜利。
连战连胜的希特勒遇上了老谋深算的丘吉尔,英国没有让德国得逞,并最终与盟国一道反败为胜,以胜利者身份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最艰难时刻,或者如电影所说的《至暗时刻》,英国能撑下去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海峡天险和皇家空军,还有一个极其重要因素,那就是:宣传机构。
七十多年之后,战时宣传局设计的一些宣传照,却在中国网络感动了无数人,一些写手在根本不知就里的情况下,拿着一两张照片,以含泪跪地的姿态,用煽情的文字和臆想的描述带动一批被“感动”者。
这张照片标题曾被写为《真相:史上最乱图书馆,只有三位读者,背后值得反思》,洋洋洒洒一篇鸡汤长文。
话里话外就是英国绅士在伦敦大轰炸后如何沉着,如何酷爱读书,如何君子风度……最后又是中国人要反思。
好像我们这个民族天生粗陋,必须天天反思,人家就是文明高贵。单单一张照片,你还不好意思打断他们的崇敬之情,毕竟是实景实拍。
我再放几张,你就会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破屋瓦砾中,一位英国新婚正带着喜悦和兴奋与家人告别,引起的情感共鸣与图书馆那张一样。
一位送奶工,准时运送牛奶,淡定从容,头发还梳得滑滑亮亮。
这张更感人,一位小男孩在废墟中静静地翻阅书籍。你要能写,这篇鸡汤长文能把自己写哭了。
还有好几张,不一一发送了,实际上,这些照片都是一个系列宣传作品,共同特点:利用景物与人物反差,来影响观看者的情绪。
简单说,这是一种无声的舆论引导,哪怕是文盲都会受到感染。
几张照片连起来看,就会知道,它是假的,但真假不重要。在那个时代,英国宣传机构必须尽心尽责地配合政府实现战略目标,它有两个作用:
一,通过书刊画报,向美国,欧洲,亚洲传递英国人决不屈服的信息,我们在战斗,我们也在生活。唤起别国民众对纳粹暴行的痛恨,以及对英国人民渴望安宁生活的同情之心。
二,通过书刊画报,安抚,安定英国民心,当敌人越是猖獗,越是想摧毁我们家园时,我们越是要坚强,从容不迫地面对黑暗时刻,不要为一时的生活困难所打败。
国王没有走,公主没有走,首相没有走,他们都在伦敦与大家并肩战斗,不要相信任何谣言。民心如果乱了,英国也就完了。
如果说皇家空军在保卫天空,那么宣传机构就是在保卫心灵。
谁还会在乎这位女消防员是否摆拍?公职人员形象就代表了战时内阁形象。
不佩枪的警察,与老百姓亲如一家,安全感透给照片就能传递到民众心头。
再说说鲜为人知的英国战时宣传局,为什么西方宣传机构总是无形的?因为它们一开始就与情报部门被视为一体。
英国战时宣传局(War Propaganda Board)成立于1915年10月,与情报部门平行,属于高度保密单位。一战期间,宣传局为揭露德军罪行,鼓动英国军民士气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也就是说英国将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我们都知道苏格兰场代表了伦敦警察厅,战时宣传局也有类似的称号,叫“威灵顿院”,总部就在威灵顿大院大楼里,但不对外公开。
军情五处,军情六处,有专业的不公开身份的间谍,特工,线人。
战时宣传局则不一样,其骨干成员,都有社会名气和地位,如约翰.巴肯,他有部小说广为人知-《三十九级台阶》,牛津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等。
除了制作宣传海报,画报,抓拍“照片”,撰写文章外,战时宣传局还有控制信息的权力,实行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一战后这个局就“消失”了,其实是融入了情报机构,事实上一直存在。
二战前,英国军情六处成立了Z机关,重新整合宣传资源,由副处长丹塞领导,与军六平行,不同的是,宣传局多了一个重要平台–电影。
1932年Z机关吸收了匈牙利裔大导演亚历山大.科达,并出资为他成立了伦敦电影公司,科达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电影制作,改善美国民众心目中的英国形象,让他们对德国产生反感。
1940年底,英国安全协调局(宣传局)秘密出资给科达的公司拍摄了爱情片《汉密尔顿夫人》, 由英国籍奥斯卡影后费雯·丽和她当时的老公奥利弗主演。
1941年上演后,在美国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奥利弗在片中传递了一条巧妙但不含糊的宣传信息,浓缩在台词之中:
绝不能同独裁者讲知,必须摧毁他们,消灭他们!
影片中说的是拿破仑,但美国观影者都知道是指希特勒。与之前上映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刚好呼应,不过,卓别林是左派,自带干粮拍戏,不受英国宣传局指挥。亚历山大.科达后被册封为爵士,而卓别林到1975年86岁高龄时才被封爵。
英国战时宣传局在二战期间可谓劳苦功高,主要职责是:
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丑化敌人,对立信心,赢得胜利。
反观国内网络一些写手,干的却是相反的事情,它们用最最挑剔眼光,去百般“质疑”雷锋,邱少云,黄继光,自称“独立思考”。
那为什么对伦敦大轰炸期间如此反常的照片却丧失了任何思考能力?扑通跪倒,高呼“贵族精神”,还装腔作势要我们反思。
这背后某种自卑病在起作用,在中国国力日益增涨的今天,如果这种鸡汤“跪族文”还有市场,那说明这种病还在传播。
伦敦大轰炸的许多宣传作品,是时代的需要,就是为了向世界证明帝国还站着。
而有的人却喜欢跪着看这些作品,并亲吻“贵族贵妇”的脚面,站着欣赏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