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张文木:讨论问题的方法|2022-03-11

目前许多网上讨论如妇人吵架,只谈感情不谈输赢,或只用同情而不用力量来判定输赢。你说女孩儿那样可以理解,一个大男人整天这样忿忿就不好了。
事情,有事才有情。近处的事没有“好坏”只有输赢,赢了,人家啥都是;输了,啥都不是。

这次乌克兰事件的本质是普京能赢;换言之,如果让普京换成西方国家领导人,他也得输。拿破仑说:要么一切,要么全无,这就是本质。普京明白要输了就万劫不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也是一样。所以他俩着力的目标都在国力覆盖范围之内,而且还有较大的富裕。而西方正好相反。国力的运用能力和距离成反比。
有人说西方有金融力量。我说没东西,钱就是纸。西方有钱,俄国有能源。难不成西方马路上跑的车,屋里烧的暖气,都用钱(纸)作燃料。毛泽东说: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现在没米的制裁有米的,这不是笑话吗?
这种研究国际问题方法,一曰唯物论,二曰辩证法。

因此,判断和讨论问题的精力,用在输赢和为什么能赢就行了。正义的一方也可能失败,如果输了,他们最多只能留下“斯巴达克”式的悲壮,悲壮只有历史意义,没有现实意义。
1918年,在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时,布哈林、托洛茨基们追求的是历史性的悲壮,列宁考虑的是输赢。结果列宁赢得了历史,后来的斯大林也赢得了历史,而具有文学青年气质的布哈林、托洛茨基们,却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
目前我们队伍中的“布哈林同志”太多了,好人,除了眼泪和愤怒,于事业基本无益。

说明
1.“斯巴达克”指公元前73至前71年,斯巴达克的领导的反对罗马奴隶主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2.布哈林、联共(布)和共产国际重要领导人,1918年1月11日的中央的讨论会上,布哈林与其反对签定布列斯特和约的同志激动地提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宁愿光荣地沉没,而不愿向威廉屈服”的观点;布哈林坚持认为:无产阶级不应该同帝国主义达成任何协议,接受任何援助。会议后他“挥动着双臂”鸣咽地批评主张签约的列宁说:“我们干了些什么呢?我们正在使党丢脸。”参阅闻一、叶书宗著:《布哈林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张文木:讨论问题的方法|2022-03-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