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楚云:国家到底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身边那两个人的身份,就知道了|2022-04-03

前言:

很多人认为钱学森最大的贡献是导弹、原子弹,其实不是。

钱老最厉害之处在于他为新中国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还是世界最先进的那种。

如果把导弹之类的武器比作“鱼”,那么钱学森不仅亲自编了渔网,捕了几条大鱼,还教会了我们如何织网、捕鱼,甚至把捕鱼的好地方都指给了我们。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顶5个师,那是在美国,在新中国,钱学森就是无数个0前面的那个1。没有他,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1、国家的“宝贝”

钱学森刚回国的时候,对国内的工业建设和技术水平还不了解,科学院的领导决定先安排他去东北走一趟,因为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基本上都集中在那里。

中央对钱学森去东北考察这件事非常重视,国务院甚至专门给东三省发特级电报,让他们以高规格迎接钱学森。


国务院就钱学森的东北之行发给有关省市的电报
钱学森到东北后,突然提出想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看看,因为他的两位好朋友庄逢甘和罗时钧都在那里任教。

哈军工属于国防级别,是个高度保密的单位,轻易进不得。省委领导犯了难,赶紧往北京发电报。

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回应:对钱学森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不仅批准他去,到时还要由院长陈赓大将负责接待。

陈赓大将当时正在北京,得知消息后连夜飞回哈尔滨,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各个科研、教学机构,还为他准备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晚宴。

在晚宴上,趁着气氛正热烈,陈赓问了钱学森一个问题:“钱先生,你看咱们自己能不能也搞出导弹来?”

陈赓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早在他出发去东北之前,彭德怀就跟他谈了志愿军装备和美军的差距有多大,想请他问下钱学森,能否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人打了多年交道,对拥有现代化武器的重要性体会颇深。

陈赓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也是彭德怀以及其他领导人心中最想问的问题。

钱学森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答道: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咱们中国人也一定造得出来!”

陈赓大将听了这句话后,非常高兴,说:“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钱学森的这一回答,更加坚定了中央领导人研制火箭、导弹的决心。


钱学森正在发言
东北之行,不仅改变了钱学森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国防事业。

陈赓与钱学森会面后,又匆匆忙忙地飞回北京,向彭德怀汇报。

彭德怀一听钱学森的回复,大喜过望,急着赶紧和钱学森见个面,好好聊聊。

钱学森还在东北考察的时候,彭德怀已经往科学院打了好几次电话,询问钱学森回来了没有。

12月下旬,钱学森终于回到北京,彭德怀得知后,立即邀请他到自己办公室,由陈赓作陪。

钱学森深入浅出,将火箭和导弹的原理以及研发方向,向两人解释了一遍。

交谈结束后,彭德怀和陈赓亲自将钱学森送到汽车旁,目送他离开。

最初钱学森并没有专车,当时整个研究院也只有两三辆车,根本不够用。钱学森出去开会,有时候连公车都坐不上。

聂荣臻得知此事后,马上派自己的秘书去解放军后勤部,请他们解决钱学森的“出行”问题。后来,后勤部副部长给研究院批了两辆从美国进口的高档轿车。


钱学森和聂荣臻
这两辆车都是天蓝色,外形非常漂亮,造型也很独特,整个北京城只有这么两辆,其中一辆,专门让钱学森用。

有一天,钱学森去聂荣臻那里汇报工作,聂荣臻无意间看到了那辆高档汽车,转身问秘书:“那是给钱学森同志配的车吗?”

秘书还以为首长也觉得那辆车不错,于是高高兴兴地回答:“是啊!”

谁知聂荣臻眉头紧皱,让秘书马上去给钱学森重新换一辆。

原来,聂荣臻认为那辆天蓝色高级车目标太明显,很容易被坏人当成目标。

聂荣臻的担心不是没有依据。

自打钱学森决意要回国的那一刻起,针对他的阴谋就没少过。

当时,国家最缺的就是尖端人才,而敌对势力为了遏制新中国的发展,无所不用其极。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正是他们想要除掉的。

周总理曾再三叮嘱聂荣臻,一定要保证钱学森等人的安全。

聂荣臻做过多年地下工作,经验丰富,自然不会放任钱学森身边有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

于是,钱学森的“座驾”就变成了一辆十分普通的黑色轿车。


钱学森(右)参观研究所
2、警卫秘书——刁九勃

1960年春,中苏关系恶化,蒋介石趁机生事,准备策划暗杀钱学森。

担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获悉这一情报后,立即告诉了周总理,总理如临大敌,赶紧下令加强对钱学森的保护。

罗瑞卿和聂荣臻商量之后,决定破格给钱学森增派一名警卫秘书。

“警卫秘书”可不是一般的职务,他既不同于普通警卫员,也不单单是秘书。说白了,警卫秘书不仅要会“功夫”,能保护首长安全,还要照顾首长的生活、协助首长工作。

按照规定,只有“四副两高”能配备警卫秘书,也就是说,这是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宋庆龄、罗荣桓等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给钱学森分配的这名警卫秘书,名叫刁九勃。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曾长期担任警卫秘书,经验丰富,而且他为人细心,大小事都能处理得十分妥当。

去做钱学森的警卫秘书前,研究院政委刘有光少将专门把刁九勃叫过去,再三嘱咐,一定要把钱学森保护好,让钱学森安全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这比打一场大胜仗更有意义!

刘有光很细心,他知道钱学森肯定不喜欢整天被人跟着,所以叮嘱刁九勃,让他和钱学森的家人好好相处,尽可能地让大家都满意。


钱学森和家人在一起
这些话,刁九勃牢记在心。

刚一上任,他就将钱学森的生活、工作环境了解得一清二楚。刁九勃认为,工作那边的保卫工作还行,但是中关村这边的住处有安全隐患。

当时钱学森住在中关村的宿舍大楼,虽然小区有警卫站岗,但是他们负责的是整片小区。人进人出的,很难完全防范。

于是,刁九勃给上级提建议,让钱学森搬出宿舍大楼,另寻一处警卫更森严的地方住。

正好当时苏联专家撤出中国,他们原先住的房子空了出来,一个单元楼三层,总共有六套房子,不仅地方大,而且因为本就在研究院里面,所以要安全很多。

搬进新居后,钱学森和妻子儿女住在二楼,刁九勃等工作人员住在一楼,三楼住的也是研究院的同事。

小区里有警卫连24小时执勤,晚间,还有哨兵巡逻。

如果有外人想见钱学森,必须得先在大门口填表登记、查验证件,然后再由值班室往钱家打电话,同意之后才允许入内。

这样一来,钱学森在住处方面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钱学森所在的第五研究院旧址
外出时,刁九勃时刻陪在钱学森身边,钱学森上楼时,他走在后面,下楼时,他走在前面,钱学森去开会,他就守在会议室门口。

刁九勃的工作内容,并不仅仅是这些。

钱学森每个月有300多元的工资,刚回国时,看见祖国一片新景象,钱学森十分开心,拿着从美国带回来的相机拍了很多照片,结果发现光是买胶卷就把工资给花没了,后来他把相机收进了箱子里,再也没玩过摄影。

钱家的吃喝用度,每一笔支出,刁九勃都要记在本子上,月底的时候从钱学森的工资里支出。

为了省钱,刁九勃每个月都要算来算去,能省则省,丝毫不敢浪费。家里的大事小事,刁九勃都要安排到位,所以后来钱家人都管刁九勃叫“大管家”。

钱学森爱吃瓜子,刁九勃是东北人,逢年过节的,老家总会邮寄点瓜子来,他自己舍不得吃,每次都要留出来一大部分,送给钱学森。钱学森不好意思收,刁九勃就说自己不喜欢吃这个,硬塞给他。

有时候,为了让钱学森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片刻,刁九勃会趁周末带着大家出外游玩,这也是钱家人最开心的时候。

不过,每次出行前,刁九勃都会很忙,他要把钱家的出行计划和路线向上面报告,还要事先和景区的公安部门联系好,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60年代初期,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导弹研制的艰难时期。

当时,全国人民都在挨饿,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和百姓们同甘共苦,带头不吃鱼、肉。

其他地方都可以委屈,但是绝对不能委屈了这些科学家们。

在聂荣臻的号召下,各大军区勒紧裤腰带,把猪肉、海带、鸡蛋、豆油等食物都留给科研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物资紧缺的年代里,这些东西不是一般的珍贵。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维山曾是聂荣臻的老部下,接到聂老总的指示,他专门安排在内蒙古的部队打黄羊,特地说明这些黄羊肉都是给科学家的,别的谁都不许动。

钱学森很清楚国家对自己有多照顾,但他从来不以科学家自居,吃穿用度都和大家一样,绝不搞特殊。

每次和别人一起署名发表文章,得到稿费后,钱学森总是把钱让给别人,他自己一分也不要。

钱学森撰写的专业书出版后,得到了1000元的稿酬,钱刚一到手,他转手就交给了中国科技大学的负责人,让给贫困学生们买计算尺用。


钱学森送给学生的计算尺
原来,当时很多学生是从农村来的,买不起计算尺,钱学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手里一有钱,就赶紧张罗着办这件事。

正当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工作进行地如火如荼时,蒋介石那边策划的暗杀行动也开始实施了。

3、食品化验员——段恩润

1964年9月,台湾方面派来了一名特务。此人名叫陈炳宏,他有个儿子叫陈安仪。

陈炳宏从深圳入境后,径直来到青海西宁,通过儿子搜集情报。

陈安仪有个同学叫朱淑英,清华大学毕业,当时在221厂驻西宁的办事处工作。陈安仪刻意去找她聊天,探听到很多重要情报:221厂研发的是原子弹,已经快要成功了,用的核材料都有哪些,厂里人数以及警备情况。

就在陈炳宏打算回去汇报情况的时候,他和儿子以及朱淑英一起被抓。原来,早在陈炳宏入境的时候,公安部门就已经发现他身份可疑,一直在跟踪他。

而国民党方面,见陈炳宏迟迟未归,便又派了他的妻子入境,人刚一到西宁,就被抓了个正着。

最后,陈炳宏被判死刑,他的妻子被判无期、儿子被判17年,泄密者朱淑英被判7年。

同年,又发生了特务在食品中投毒的案件,经调查,这是海外特务机构下的手,目的就是暗杀钱学森等人。

这件事惊动了毛主席,主席亲自下令,要再给钱学森配一名安全人员。


宴会时,毛主席特意让钱学森坐在自己右边
没过多久,一位叫段恩润的男子就来到了钱学森身边,而此人的身份,比刁九勃还要特殊。

如果说配一个刁九勃是党中央给钱学森的破格照顾,那么段恩润就是当时绝无仅有的超级待遇。

段恩润也参加过抗美援朝,还做过9年护士,这次来到钱学森身边,职务是食品化验员。

简单来说,只要是钱学森吃的东西,不管肉、蛋、面粉还是牛奶、酱油、醋,就连茶叶和水果,都要先过段恩润那一关,化验后确定没问题,钱学森才能吃下去。

配备专业的食品化验员,别说是其他科学家了,就连十大元帅都没这个待遇。

当时,电冰箱极其罕见,而食品化验又必须要留样品,上级毫不犹豫,直接从苏联进口了一台冰箱。

观察样品需要高倍显微镜,当时国产的比较落后,军事科学院立即调过来一台德国名牌显微镜,这玩意,全国也没几个。

就这样,在各部门的鼎力相助下,食品化验室很快就建立了起来。

每一天,先由采购员买回食品,然后由段恩润取样检验,确定没问题后,交给炊事员烹饪,做好端上桌之前,每样菜品留一份样品放冰箱保存,24小时后钱家人没有出现问题,才能处理掉样品。

为了彻底杜绝饮食上的风险,段恩润不让钱学森一家人在外面购买食品,就连两个孩子的零食都需要化验。

人每天都要吃喝,食品化验自然也是每天都要做,所以段恩润没有假期,天天都得上班。

在段恩润的印象里,最忙碌的一次就是蒋华回国探亲那一次。


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及两个孩子
蒋华是钱学森妻子蒋英的妹妹。当年,钱学森被美国扣押,为了能回国,他给父亲的老朋友陈叔通先生写了一封“求救信”,表明自己想要回国的强烈意愿。

信写好之后,如何邮寄成了难题,为了不让这封信落到联邦调查局手中,钱学森将信夹在妻子蒋英写给妹妹蒋华的信中。

当时,蒋华在比利时居住,收到信后,她立即将钱学森的信转寄给钱父,再由钱父寄给陈叔通,陈叔通把信直接交给了周总理。

正是因为有了这封信,美国后来才不得不放钱学森回国。

此次蒋华回国探亲,钱学森一家自然是要聚在一起吃饭的。出于安全考虑,钱学森不能在外面饭店宴请客人,只能在家里吃。

那几天,炊事员和段恩润忙个不停,一个忙着做菜,一个忙着化验菜。

那次家宴办得非常成功,钱学森夫妻俩都很满意,不过蒋华并不知道,她那天吃的菜、喝的酒,都是经过段恩润严格检查后才端上桌的。

从1964年来到钱家到1970年被调离,段恩润总共在钱家待了6年,从未休息过。好在除了有几次食品不新鲜被否决外,也没发现食品中含有毒物。

想想也是,明知道钱学森身边有专门的食品检验员,谁还敢去下毒?



后记:
当时,新中国的领导人几乎是用全部的力量来保护钱学森,而钱学森也绝对配得上这些爱护和重视。

钱学森回来前,新中国一穷二白,就是个落后的农业国。

当时的领导人,虽然清楚与别国的差距,却不清楚该从何处着手。钱学森是唯一一个能够给新中国指明科技发展方向的。

钱老不是单独领域的科学家,而是战略科学家,他的眼光是极其超前的,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们依然是在沿着他铺好的路前进。

若是没有钱老,新中国的国防科技领域就是一片空白,只因有了他,我们才开始从0到1,一步步做起来。

火箭和航空属于系统工程,需要实验室,需要仪器,需要专业团队,还需要其他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而当时的中国,什么都没有。

没有设备和仪器,那就造出来,没有科学家和工程师,那就自己教出来,哪怕是从最基础的数学、物理教也行。

钱学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回国后,他一边忙着研究,一边着手教学,硬是培养出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单凭这一点,就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钱老的贡献,我们当永远铭记在心!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画传》
2、《中国航天腾飞之路》
3、《长空利剑:中国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
4、《走近钱学森》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楚云:国家到底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身边那两个人的身份,就知道了|2022-04-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