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下天津
过去几年的一个很大变化,就是天津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下滑。
2016年天津的经济总量还排在全国城市第五位,仅次于北上广深,而在2021年已经只排在全国城市第11位了。
这个变化确实有点快,毕竟现在如果问一个人,中国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经济总量排全国前四位,那么第五位是谁?估计很少有人会说天津,而就在六年前,天津确实还是全国第五位。
天津是我国的老牌工业城市,民国年间是当时中国北方工业产值最高的城市,在全国仅次于上海,是当时不折不扣的一线城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949年的天津市的发电量占到了全国的6.1%,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期完成后,天津市发电量占全国比重略有下降,但也占到了全国的5.37%。工业增加值天津市1952年占到了全国的5.11%,当年全国各省市工业增加值最高的是上海占比15.21%,辽宁其次占比15.11%。
天津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我国重工业中心辽宁省的三分之一,
由于辽宁的工业增加值分散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比如全国钢铁产能当时大部分就在鞍山,因此天津是北方工业增加值最高的城市。
由于工商业的聚集,使得天津市1949年的人口就达到了402.54万人。
我查询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年和1958年的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名,
1952年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行:天津超过了北京和辽宁,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位。
在建国初我国走重工业优先的道路,因此主要在一五计划中建设的全国156个大型项目无一落地天津,而天津工业企业仅在1953-1954年就派出两万多人支援全国大型项目,
在此情况下,天津依然在一五计划期间新建天津重型机器厂、天津拖拉机厂,在原基础上扩建天津机械厂、天津动力机厂总共四大厂。一五计划完成后,1958年全国人均GDP前五位为上海,天津,北京,辽宁,黑龙江。天津依然保持了人均GDP全国第二,可见其在全国的实力地位。
在民国时期,天津和上海是我国一南一北的两大一线城市,而背后的原因多少让人尴尬,首先他们当然都是通商的港口城市,另外就是上海和天津有着中国最大的两个租界区。
天津曾经九国租界云集,租界规模仅次于上海,
下图就是当时的租界地图,美国租界没有标出来是因为美国人自己放弃了,把其并入到了英租界,也就是图中长方形的最大的一块。
租界的存在乃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因此中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通过战争胜利陆续收回,例如德国租界和奥匈帝国租界,就是一战后收回的。
而洋人们在自己居住的租界,修建了大量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使得自己拥有优越的居住条件,这是我们的尴尬之处。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建国前我国从南到北的城市,修的最好最漂亮的地方都是当地的外国人聚居区,从北边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到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到武汉,厦门,广州,香港莫不如此,这就让中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失去了自己的舞台,且让租界和华界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中进一步提升了洋人的优越感和打击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民国年间,只有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南京,通过《首都计划》的都市建设,
1929-1937年八年期间新建和改建了明故宫飞机场,下关火车站,中山码头,首都水厂,首都电厂,新街口广场,中央体育场,各种政府大楼,今天组成南京道路网的大部分主干道也在那时候完成,我国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此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和建筑工程,得到了锻炼,为我国挽回了一些颜面。
另外就是国民政府规划的《大上海计划》,规划在上海洋人盘踞的租界之外新建市中心,以和租界抗衡。不过这该计划因为日本1932年和1937年的侵略而未能完成,仅完成一部分。
总体来说,民国年间我国自行修建的城市,除了南京和上海的一部分之外,总体乏善可陈,各个城市都是欧美日的外国人修建的租界或者新城最为漂亮,在中国的土地上,最好最现代化的地方都是外国人修的地界,都是外国设计师的作品,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耻辱。
下图是解放前的天津意大利租界,小洋楼和广场看起来并不像是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