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止一次的谈到,在历史上总吨位超过300万吨级,可以算是世界级海军的一共只有三家,这三家如果按照历史顺序,就是进入蒸汽铁甲时代以后的英国皇家海军,在鼎盛年代,曾经最高达到过330万吨的总吨位。第二家超过300万吨级的自然是美国海军,其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急速的扩大海军规模,有大量的民船临时改装成了护航航母,并且创造了1年新装备100艘驱逐舰的记录。当然当时的驱逐舰其实都是火炮护卫舰,而且整体吨位普遍都在1500吨上下,看体量和当今的小动物们差不多,但是技术复杂程度则和当今没法比,因此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在当时美国的各大船厂合力生产100艘,平均3天就下水一艘驱逐舰。因此仅仅3年的时间,到二战结束以前,超级大国的海军总吨位达到了空前的1000万吨以上。
二战以后肯定不需要维持如此庞大的规模,于是那些民船改造的临时护航航母全部回炉炼钢。此后又开始设计和建造更大规模的航母并且开始建造核潜艇。在整个冷战期间一直到当今,美国海军的总吨位一直在400到500万吨之间起起伏伏,到目前仍然有400万吨级的名义吨位,但实际上活跃在全球大洋的实际吨位不会超过150万吨级,因为大多数主力舰船和核潜艇都已经服役了35年以上,基本都到了该退役的舰龄,但是后续的新舰的规模却难以实现一对一的替换。虽然美国海军仍然不断对外释放要继续大规模扩军的计划,扬言要把现役舰船的数量由目前的280艘快速增加到355艘,好继续维持全球第一大规模海军的这个漂亮的外壳,可惜超级大国日益破败的造船工业和效率日益底下的国防经费的使用效率。
根本无法长期支撑一个400万吨级大海军的架子。因此未来十年,美国海军实际上必然面临一个吨位快速崩溃的局面,大量的超期服役的舰船,只能长期在码头上风吹日晒维持一个纸面上的实力,而完全无法面对一场高强度的世纪大海战。说到底,一个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海军规模,超级大国已经吃红利吃了40年之久,不可能再有任何机会再吃另外40年的红利。由于在冷战高峰年代,确立了和美国在几乎所有领域进行全球性争霸的宏大目标,因此苏联红海军也从二战期间的相对羸弱的状态,迅速发展出一支起码在外在吨位上可以和美国海军去掰掰手腕的全球性海军,到1987年左右,苏联红海军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380万吨的级别。虽然距离美国海军的正常吨位仍然有五六十万吨的差距,但是已经超过了,
大英皇家海军在历史上的最高吨位水平。不过即使是巅峰年代的苏联红海军也是短板明显的。首先就是苏联在冷战时代设计和建造的舰艇,不论是水面的还是水下的,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基本上只能是靠较大的吨位和堆砌在甲板上的大量武器唬人。另外一个大问题是苏联红海军在水面和水下的力量构成长期不平衡。苏联红海军自始至终对无法和美国海军的十几个航母战斗群在水上硬拼。因此大量资源被有意识的投入了水下,但是这种大搞核动力潜艇的办法到底能不能在实战中获得优势,也从来没有经过真正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来证明。苏联前前后后建造了200多艘核潜艇,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是整体效果并不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整个冷战年代,苏联红海军的资源利用效率其实并不理想。
而到1991年苏联崩溃后,380万吨级的大海军有一半以上迅速成为废铜烂铁。大量的核潜艇无力维持只能送入潜艇坟场等S,而不少的水面航空大舰也被当做废钢铁低价卖掉。这样一来,其分家之后的,拿到主要“遗产”的海军总规模还有多大,就基本成了一个谜团。在2010年之前这段时间,其说法是至少还有120万甚至有150万吨。而到了2010年之后,则新说法是还有90到100万吨,仍然可以排进全球前3的位置。不过全部255艘核潜艇,最终到目前还在服役的,不超过33艘,这还包括苏联解体后全部新建造的。而水面唯一一艘航母的库舰,在屡次事故之后只剩下纸面服役的意义。当年17艘现代级驱逐舰作为水面主力几乎已经全部报废。只有1艘基洛夫级和3艘光荣级继续维持水面上的形象和面子。但是光荣级的轻易沉没,
让这种面子也直接挂不住了。而1991年之后新建造服役的水面战舰,全部总吨位也凑不够10万吨。占剩余吨位大头的所谓的30多艘核潜艇,从来没有一艘进行过实战运用。因此到目前其海军的真实有效吨位已经很难超过50万吨级,早就不具备世界级大海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