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卢克文:从“实体清单”到“摘牌名单”,华尔街起诉阿里背后的金融战|2022-04-27

4月22日,4名美股投资人突然升级了对阿里巴巴的集体诉讼,并且把矛头指向了马云个人,增加为起诉对象,理由是阿里股价持续下跌,损坏了美国投资者的利益,要求赔偿。

图片

其实这次诉讼是前一次的延伸,早在2021年时,这4人就向纽约南区法院起诉了阿里集团,不过当时,阿里巴巴的股价下跌幅度并不大,相关新闻也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这次突然升级的诉讼请求,内容基本没变动,只是加上了对马云个人的起诉,但是时机却极为敏感。

此前一个月,先后有40家中国公司被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SEC)列入所谓“摘牌名单”,引发中国科技公司股价暴跌,此时华尔街又挑起官司,背后可能没那么简单。

时间回到2018年12月1日,这是一个很多中国人难忘的日子,在美国的操纵下,华为CFO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美国,正式撕下了昔日伪善的面具。

虽然女儿无端被捕,但华为的业务还在运行,任正非甚至说,做好了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

但是美国并未收手,在2019年5月15日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要求在未经美国商务部允许时,占总价值25%以上的美国组件不允许出售给华为,随后这一比例更是下调到了0%。

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2018年还名列世界第二,一度高歌猛进剑指苹果的华为手机,迅速下滑,比如欧洲市场,已基本没有华为的身影。

虽然经过祖国的斡旋,孟晚舟已经顺利回国了,但代价依然是惨重的,华为2021年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多达26.8%。

华为退出的手机市场,被各家瓜分,尤其是高端手机的份额,几乎全被苹果白捡,成功苹果市值一度突破两万亿美元的重要原因。

回看当初的限制中国企业进出口的“实体清单”,它与今天的威胁中国公司退市的所谓“摘牌名单”是不是有点相似?

2020年12月19日,即将下台的特朗普签署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法案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外国上市公司必须披露自己与其他国家政府的关系

2. 连续三年未能通过美国会计监督委员会审计的公司,禁止在美国上市。

图片

法案虽然说是针对全体外国企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把枪指向的是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

尽管这一法案充满政治性意味,中方明确表达了反对,美国仍然在2022年开始实施,先后将数十家中国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

其中,在4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富途控股、诺赛拉、爱奇艺、百度和凯信远达五家中国企业更是被列入了“确定摘牌名单”。

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中国科技企业的股价雪崩式下跌,随便列几个,拼多多近52周阶段高点143.11美元/股,4月25日为34.73美元;

哔哩哔哩近52周阶段高点129.24美元/股,4月25日为14.93美元;

百度近52周最高221美元/股,4月25日为116美元;

阿里近52周阶段高点239美元/股,4月25日仅为81美元,如果把时间线放宽到2020年,当时阿里市值一度突破8000亿美元。

但经过美国官方的打压,和一大堆闻着血腥味而来的空头机构的围猎,如今已跌到不足3000亿美元。

2021年我国展开互联网监管治理以来,阿里的股价虽然较之此前有不小的下跌,但依然在200美元左右。事实上,在国内几次利好政策的推动下,阿里的股价反而出现过几次上涨,足可见,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才是这波股价暴跌的关键。

图片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排名前20的科技公司中,一半都是中国公司,与美国基本可以分庭抗礼。如今只剩下阿里、腾讯两家。在美国一系列政策打压下,中美两国科技公司市值差距缩小的趋势,已经被彻底逆转。

其实诉讼也好,摘牌也罢,不过是美国“金融极限施压”的组合拳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科技企业下手呢?

仅仅是因为审计底稿存留问题?或者由于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故意在金融上找茬?

这些都只是表面因素,根本原因是,中美互联网越来越趋向于竞争关系,美国正在“未雨绸缪”,防止出现竞争对手。

这种竞争关系首先体现在纵向上,也就是技术上。

我们常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求上进,没有核心技术,这个观点有道理,但现在综合来看,也不全对。

虽然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霸主依然是美国,但过去2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同样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在IT基础构架上取得了很多进展,有些领域甚至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

比如,当年著名的阿里巴巴“去IOE”运动。

21世纪前十年,存储设备市场的老大是EMC,数据库霸主是甲骨文,IBM则垄断服务器领域,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合称“IOE”。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基础构架,所有公司都离不开他们,压根没有别的选择,IO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垄断了世界市场,甚至成为了IT基础设施的代名词。

2009年前,阿里也是“IOE”采购大军的一员,但随着中国市场用户高速增长,特别是“双十一”等活动的举办,天量数据随之产生,阿里发现“IOE”架构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人话就是,数据量太大,“IOE”装不下,就算三家的工程师亲自来到阿里,也无法解决。毕竟你想扩大“双十一”的消费者人数,前提是你的技术能承受得住这么多人同时下单,但现在由于“IOE”性能的限制,阿里被结结实实卡住脖子了。

怎么办?

当时阿里内部分为两派,以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为首的一派认为,必须自力更生,卡脖子这种事,叔能忍,婶都不能忍,甚至喊出了去“IOE”的口号;

另一派认为,去“IOE”全球都没有先例,阿里巴巴很难成功。

最终,王坚说服了马云,决定每年投资10个亿,连续投资10年阿里云,研发自己的云计算系统取代“IOE”,

“如果有一天势必会跟谷歌、甲骨文直接竞争,那手里不能是拿来主义的棒子,必须是自己做出来的火箭”。

要知道2009年的阿里,全年营收不过38.5亿人民币,公司刚刚实现盈利。

如今回溯这段历史,我们也很难评述当时的阿里是否有着更深刻的国家安全考量,但是即使是最朴素的“不想受制于洋人”的情感,也是弥足可贵的。

最终经过工程师的努力,阿里的淘宝业务率先在2012年实现了去“IOE”,并进一步在2013基本实现了整个集团的去“IOE”化,难能可贵的是,阿里云并没有满足于停留在内部替代,而是向外输出运算能力,与国际厂商竞争。

2014年5月12日,阿里云在香港的数据中心正式启用,阿里云正式出海,主攻经济增长迅速、互联网用户数量庞大的亚太地区。

到2019年,阿里云已经占据了亚太地区云计算市场的28.2%,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9.1%,阿里云每前进一点,在美国人看来,威胁就多一点。

以甲骨文为例,其目前在世界云计算市场中,已经属于“Others”。

甲骨文在2019年对中国研发中心进行了裁员,裁员人数达到900多人,占整个研发中心总人数的六成,裁员来得很突然,当时中国区还是盈利的,按理说没有裁员的必要。

所以裁员的原因顿时引来了关注,一大堆媒体分析要么是中国经济不行,甲骨文要撤退,要么是甲骨文自身问题,想通过裁员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其实都不是。

裁员的原因甲骨文官方没有明说,但早在一年前,也就是2018年时,甲骨文的老板埃里森曾经在采访中公开宣称:

“如果就这么让中国经济超越我们,让中国培养出比我们更多的工程师,让中国科技公司击败我们的科技公司,那我们就离军事科技也落后的那天不远了。美国与中国的激烈竞争中,我站美国队。”

很显然,政治性考量才是甲骨文裁员的真实原因,埃里森固执地认为,中国科技公司的技术进步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越来越多人用阿里云等中国公司的构架,甲骨文们生意也就不好做了,这结结实实威胁到了美国人的生意。

马克▪卢比奥,这个名字大家很熟悉吧,就是那个天天提交反华法案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参议员。

巧了,卢比奥的最大金主,就是埃里森。

更巧的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提出者中,卢比奥是其中之一,所以这份法案,埃里森有没有亲自让卢比奥推动不好说,但是打击阿里在内中国科技企业,埃里森绝对是赞同的。

敢去IOE?谁给你的胆子。

不仅仅是阿里,实际上大家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对技术的投入日益重视,原因也很简单,过去那种单纯靠模式创新,就可以获得大量用户和利润的做法,在日益红海化的市场环境下,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各家巨头都把技术上的突破,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掀起了一股技术化的浪潮,虽然目前还没有太多的成果,但技术成果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投入,假以时日,取得一定的成果是可以预期的。

这就不可避免地触碰到美国的禁区(当然是自认为的),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互联网企业技术化,你们都突破了技术、甚至是核心技术,那我还怎么控制你们?

打压你没商量,本质上跟华为突破5G之后,被美国打压是一样的。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中国巨头们的横向扩张(出海),同样是招来美国打压的关键。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市场日益见顶,高速增长不再,巨头们不约而同地把海外作为下一个蓝海市场。

根据谷歌、贝恩资本和淡马锡联合发布的《2021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东南亚现有网民4.4亿,网络渗透率超过75%,就电子商务而言,2025年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可达2340亿美元。

互联网渗透率高、文化和中国相对接近,东南亚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理想的出海之地。

阿里也不例外,早在2016年,阿里便斥资收购了Lazada(当时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Tokopedia(印尼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等一批东南亚互联网企业,将东南亚市场视为下一阶段的关键。

虽然前几年,由于对当地不是很熟悉,阿里的东南亚业务一度遭遇了挫折,但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却是不争的事实。

2021年,Lazada的GMV突破了210亿美元,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59亿,对于美国的亚马逊、ebay等电子商务公司,一度全球市场都通行无阻,如今连东南亚市场也面临挑战,其感受也是可想而知。

事实上,世界互联网的格局,长期以来只有“中国和美国”。

中国靠着墙,扶持起了一批本土企业,而在墙外,是以谷歌、推特、脸书、油管为代表的称王称霸的美国互联网企业,全世界的互联网都是它们的殖民地。

这种霸主地位,使得美国互联网企业极为嚣张跋扈,2020年时,澳大利亚政府觉得,以推特、脸书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日常转载澳大利亚媒体的新闻,却不支付一分钱,完全白嫖,太不公平了,于是专门通过了《媒体议价法》,要求打钱。

结果,巨头们集体反对,脸书更是一度禁止澳大利亚用户转载新闻,并故意限制媒体账号的流量,几招下来,澳大利亚政府便举白旗了。

在美国垄断互联网的情况下,各国根本硬不起来。

而中国企业近年来的集体出海,无疑让各国网民多了一个选择,从长远上构成对美国企业的竞争,脸书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打压字节,直接原因就是短视频竞争不过字节么?

除了资本利益,从国家利益层面上,互联网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行业。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几年时间里,汉风网遭受到的攻击不计其数,我们一直在坚持。所以购买会员的老友,请添加汉风网微信。有问题及时给老友解决,也避免失联。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卢克文:从“实体清单”到“摘牌名单”,华尔街起诉阿里背后的金融战|2022-04-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