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鱼出现的地点自然是他应该出现的地方。这首先是在一家大型船厂的特殊干船坞之内,说这个干船坞特殊是因为这是全球第一深的50万吨级船坞,其净吃水深度居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2X米。这个深度不但可以建造当今全球最大的船舶和巨型海洋工程设施,而且还可以建造未来50年甚至100年内出现的任何超巨型漂浮物。如果说全球第一艘真正的歼星舰会出现,那么出现在这个船坞的概率也是最高的。因为20米以上的吃水深度,足够建造50万吨级的超级作战单元。这种单元可不是像超级油轮那样的仅仅2层铁壳的大浮筒,而是内部全部是特殊合金组成的复杂的歼星舰。为了配合巨型新船的建造,这个船坞还配备有双千吨级的超级龙门吊,因此有这么一个特殊船坞的存在,因此该船厂可以主动竞标任何水面或者水下的超级设施,
不过暂时只被要求以水下设施的批量建设为主,同时也不耽误对巨型民船的接单。当然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现在当然需要重点关注新鱼为何会出现在这个超级设施里面。这个超级干船坞其实并不是独立存在,其和前几年新建造的大型生产厂房和配备的系列下水设施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新厂房有全球最大的总装车间,而车间大门外有至少三套并列的出厂房的巨型轨道设施,而且三套轨道设施之间还可以相互平移。因此对已经出厂房的任何新鱼来说,只有先推到出厂房之外,然后再向最外层的轨道平移。上万吨级的巨型鱼之所以可以在轨道上灵活地纵向和横向移动,主要在于新鱼下面都有比本身更大的重型可移动式托盘,从总装合拢开始,所有新鱼都是在这些巨型托盘上建造完成的。出厂房时,也是在这些巨型托盘上一起被推出来。
而巨型托盘有多方向移动能力,被最终转移到最外侧的重轨之上后,再通过轨道继续往前移动一公里多,直到出现在过渡水池中。过渡水池在巨型干船坞的一端。其深度大约只有巨型干船坞的一半,而且其中有多个巨型辅助下水浮箱,这些浮箱在干船坞内没水时,是和过渡水池的底部硬性接触的。而且辅助下水浮箱上表面也有重型铁轨,可以和从新厂房一直延伸到这里的轨道并轨,这样就可以把所有新鱼都转移到辅助下水浮箱上去。而当超级干船坞注满水之后,那么过渡水池也同时注满水,辅助下水浮箱就带着上面的新鱼同步漂浮起来,然后再被牵引到巨型干船坞的里面。而新鱼被发现时就是处于这种状态。随后的步骤是辅助下水浮箱内部灌水,此时浮箱和新鱼下面的支撑托盘一起下沉,新鱼本身就在几乎无冲击的状态下完成了正式下水的过程。
如果此时再打开巨型干船坞的船坞门,那么新鱼就可以进入舾装区完成后续的舾装工作了。其实巨型干船坞体量巨大,至少可以同步完成至少4艘新鱼的密集下水过程,只不过现在看到的新鱼可能是某批次的第一艘,因此只有一艘下水而已。这套下水设施其实和某皮革厂的4号线的下水程序类似,只不过干船坞的实际规模远远大于4号线的下水深槽。全新的厂房和下水设施已经存在了至少5年,而一直没有被发现有新鱼下水,那么这艘就应该既是新批次的首船,也是新厂区的第一个下水的新产品,综合意义非常重大。看新鱼本身,则会发现其有膀大腰圆式健硕外形,应该在水下至少8000吨起步,符合全球新一代类似产品越来越大的规律。不过外观看起来不是那么大,只不过是因为超级干船坞本身过于巨大,
在这种过大的参照物对比下,才显得新鱼似乎不是那么大,其实这肯定是一种错觉。在确定了基本大小后,也就知道了新鱼确定是非常规鱼,而这个船厂也是一向不产常规鱼的。新鱼外观最明显的是尾部似乎看不到螺旋桨,因此可以基本确定是用上了无轴泵推的先进体制,有极大的可能是超导永磁无轴泵推。因此其动力系统的静音水平可以达到世界领先的程度。从垂直角度有点看不清是艇首舵还是围壳舵,但是既然确定用了先进的泵推,那么用什么舵似乎并不重要。据说新鱼还有至少12单元的垂发系统,可以在任意水深发射对陆攻击远程巡航导弹,也可以同步实现对数千公里反舰攻击,这就相当厉害了。因此新鱼整体上可以看做是部分技术水准和最新批次的弗吉尼亚看齐的产物。不过新鱼的吨位、静音水平和最大下潜深度,对比明显简配的弗吉尼亚级遥遥领先,
甚至会看齐或者超越最大下潜深度650米的海狼级。有人认为,新鱼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批还是“正常外观”的黑鱼类型,却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水下综合技术打造。会生产一定的批量作为水下综合作战能力的快速提高之需。这个定位其实很像还没有出坞的水上某平台,虽然综合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但是外观体量还没有彻底放大。而在新鱼完成这个批次之后,那么再下一代,就是最大下潜深度1000米起步,外形完全超科幻的海底巨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