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顾子明:低需氧人才?不符国情|2022-05-09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浙大的一个副院长,把“低需氧人才”带火了。

在他的《时代呼唤低需氧人才》文章中,“低需氧人才”是指占用资源少,产出一样不少,给点机会就能上,不到沸点也能沸腾,不等靠要,能够主动创造条件改善甚至改造环境的创造性人才。

既要廉价的资本主义劳动力,又要社会主义主人翁的主观能动性,这几乎就是找骂的,耗子溺水挣扎还需要有点希望,“低需氧”这是准备纯白嫖了。

骂的已经很多了,政事堂就不参合了,今天借着“低需氧”,跟大家聊一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观察欧美会发现,新教徒的财富与勤奋往往要高于天主教徒与东正教徒,而在亚洲,儒家文化信仰的财富与勤奋往往要高于佛教徒与穆斯林。

这个现象,在混迹于东欧的德国人,混迹于东南亚的中国人身上,会特别的明显,身处异乡文化圈的他们,往往通过奋斗,取得了周围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他们能够在“低需养”的情况下,付出比周边人多一倍以上的努力,其中的原因之一,来源于宗教信仰。

新教徒的内核是“荣耀造物主”,在教义的驱使下,这帮人为了验证自己是天选之子,不怕失败,拼老命工作和提升生产效率,挣了钱也不消费,全部投入到扩大再生产。

儒教的内核是“荣耀祖先”,在宗族思想的驱使下,这帮人为了有脸去见列祖列宗和延续香火,拼老命工作累积财富,多生孩子、投资后代教育,赚了钱也不消费,继续买地生孩子扩大生产。

这种基于宗教的底层驱动力,若不深入探究,会造成很多误解。

譬如,我们会认为特朗普天天吃廉价的炸鸡汉堡是防投毒,连续破产是为了逃避债务,但实际上,这种清教徒式的奋斗与节俭,是他们验证自己是上帝天选之子的路径。

 

还有,我们通常会认为西方的科学家们,往往年长后都会迷信宗教,但实际上,这些科学家从小就信仰宗教,他们穷尽一生研究科学目的就是为了荣耀造物主。

 

反之,西方人也很难理解东方人对于土地以及后代教育的痴迷,以及“土地+教育”结合体的学区房逻辑。

什么种子开出什么样的花,不同的文化,也会缔造不同的产业结构。

新教这种剥削自己都不吐骨头的宗教,特别适合原始资本的积累,因此成为了资本主义的温床,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分别引领了手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信息产业革命。

相反,天主教国家的民众相比新教缺乏剥削自己的劲儿,就只能努力去剥削别人,就像葡萄牙和西班牙当年的搞种植园吸奴隶血,法国和意大利后来搞奢侈品收奢侈税。

这种差异在美国两个总统身上也有着明显的体现,信新教的特朗普,拼老命要把美国工人农民生产的大豆、天然气和芯片卖给我们,信天主教的拜登,则是专注于资本收割和全球兜售赎罪券。

 

至于我们的东亚儒家文化圈,动力来源于祖宗信仰与香火延续,想要“低需氧人才”涌现,就要像中日韩越这样,解决民众对土地渴望。

譬如我们的前三代领导集体,就是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民众的需求,并顺应了人性。

他们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了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通过土地财政与商品房,完成了产业资本的原始积累。

中国的三次飞跃的过程,都是基于现实,切切实实的解决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所以啊,学院派的文人就少搞那些“底需氧”的毒鸡汤,也别指望韭菜自己进盘子里,切切实实想一想,如何根据国情,激发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吧。

 

在政事堂看来,在基于儒家文化的东方,除了极少数精英群体之外,我们很难搞出来新教国家“低需氧”的资本化,想要让广大民众鼓起干劲,能做的只有土地的文章。

前天,中办国办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文件公布,随着经济压力的进一步加大,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土地所有权与流传的文件出台。

而土地改革的启动,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迎来最后一战。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顾子明:低需氧人才?不符国情|2022-05-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