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感谢大家长时间的等待,此篇内容较长,但保证能让你大有收获!
1
《论持久战》到底经典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历史人物对此文的反应,来感受它的魅力。
其一,这是毛主席本人废寝忘食、倾尽全力之作品。
1938年5月,毛主席将自己关在了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连续9天足不出户,废寝忘食的撰写《论持久战》。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也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记录:
“毛泽东坐在窑洞的书桌边,微弱的烛光照着他苍白的脸。他两天没有睡觉,只吃了很少一点东西……
5天以后,密密麻麻的写着毛泽东那不受拘束的草体字的稿纸已积满书桌。不过毛泽东的体重减轻了,眼睛布满了血丝……
到了第7天,毛泽东突然痛得跳了起来,他右脚上穿的鞋被火盆里的炭火烧了一个洞,而他正在沉思……
到了第8天,他突然感到头痛并有些晕厥,医生赶来给他诊断后,他仍继续写作。
到了第9天,终于完成了这篇长达80个印刷页的论文。”
《论持久战》是毛主席如此呕心沥血才完成的作品,试问它的魅力及内容充实度有多大?
其二,《论持久战》在国民党高层中引起了极大震动。
国民党白崇禧在读完《论持久战》后,非常赞同毛主席书中的观点,非常敬佩毛主席的深入分析,认为《论持久战》是一部军事巨作,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为此,白崇禧特意把《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除此之外,白崇禧还积极将《论持久战》推荐给了蒋介石,并将自己总结的两句话也说了。
无论是《论持久战》中的思想观点还是白崇禧总结的两句话,蒋介石都深表赞同。之后,蒋介石还将《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同时,这部《论持久战》同蒋介石的讲话一起发到各高级将领手中,包括没有来参加会议的人,人手一册。
其三,日本裕仁天皇的弟弟看了《论持久战》之后,惊叹“日本必败”。
1943年,日本裕仁天H的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化名“若彬参谋”来到了中国,广泛考察内蒙到湖北的中国战场,寻求“战胜中国”的方法。
在收集各类情报时,他得到了《论持久战》。这篇文章并不难找,毛主席在1938年写成时根本不怕日本人看到,直接将它刊载在报纸上,已经让很多人阅读过。
请记住此时的时间——1943年,离毛主席公开发表已有5年时间,在三笠宫崇仁亲王仔细阅读之后,彻彻底底的惊了!他知道在1938年毛主席写成此篇之时,日本的战败便是注定!就算公开发表了,让日本人看到共产党的战略布局了,也是回天乏术。
于是,三笠宫崇仁亲王在侵华日军总司令部,面对众多高级军官发表了《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的讲话,痛斥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行径,并指出日军必败:“在我看来,这样的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国共产党对阵的。”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三笠宫崇仁亲王回国后居然做出了“刺杀东条英机”的极端行为——“津野田事件”,虽未能成功,但此举震惊了日本高层,使日本高层长时间不敢对外宣布,直到1994年“津野田事件”才档案解密。
以上三点,分别描述了共产党高层、国民党高层和日本高层对《论持久战》的反应,足见其影响力。当然,《论持久战》的经典程度还远非以上三点就能概括全面……
此篇之所以被奉为“神文”,被后世反复传颂,还因为它在抗日战争极其关键的时刻,以精彩绝伦的方式回答了所有中国人都关心的两个问题。
2
哪两个问题呢?
中国会不会亡国?中国会不会速胜?
原文在一开头便直达主题:
“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这些议论究竟对不对呢?”
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在热议这两个话题呢?从时间上看,《论持久战》写成于1938年5月,离“卢沟桥事变”爆发相距10个月,让我们看看这段时间的历史进程——
1937年7月下旬,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1937年11月5日,上海失陷;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随后便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遇难。
到了1938年,日本进攻的势头还在继续:
1-5月“徐州会战”的结果,依然是徐州沦陷;
5月10日,厦门沦陷;
……
这样,时间就到了毛主席写成《论持久战》的5月份。这10个月里,面对日本强势的势头,中国多个重大城市相继失陷,形式岌岌可危!请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时候你的心慌不慌?
这时候很多声音就出来了:一方面,很多悲观主义者站出来“唱衰”中国,认为将要亡国——这就是“亡国论”;另一方面,一些激进主义者梦想着“毕其功于一役”,铆足了劲一鼓作气战胜日本——这就是“速胜论”。
那么,战争的走势到底会怎样呢?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析,认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不对的: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既不会“亡国”又不会“速胜”,那么战争的结局会是什么呢?毛主席坚定的认为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3
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引申三点注释:
其一,毛主席之所以能对大局进行准确的预判,是因为他有长远的眼光,而不会被眼前的表象所蒙蔽。
就像之前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解析一样,在当时严酷的条件下,包括林彪在内的多个军事将领都产生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悲观情绪,而毛主席从长远出发,乐观的认为“革命的高潮必将到来”。
同样,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些人之所以会做出没有根据的臆测,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战争短期内的走势,用毛主席在原文中的话讲,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
要想看清全局,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
其二,毛主席历来都是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而是选择实事求是的道路。
过去我们以“开车”为例,形象的比喻过:
“右倾”就像只踩刹车、不踩油门,让车子静止不动或者龟速前进,根本到达不了目的地;
“左倾”就像只踩油门、不踩刹车,一路狂飙不减速,但这种激进的做法很容易出现重大事故,同样到达不了目的地;
正确的做法,就是根据实际路况调整车速,有时快有时慢。
在过去的文章中,毛主席就多次反对过“左倾”和“右倾”,在此篇中这种思维再次体现了出来–“亡国论”过于悲观,更偏向于“右倾”;而“速胜论”过于激进,更偏向于“左倾”。
二者都是不可取的,毛主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指挥抗战。
其三,毛主席之所以能准确预测战争走势,是因为他结合《矛盾论》中的智慧,进行了“战略推演”。
上一篇解析中,我们引用了《孙子兵法》里关于“庙算”的一段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毛主席进行“庙算”的地方便是延安的土窑洞。很多人都好奇了:他进行“战略推演”的依据是什么呢?
让我们回顾《矛盾论》中对于“主要矛盾”的表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那么,抗日战争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中日民族矛盾”!
从军事角度上看,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便是“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它决定了战争的走势和结局!
当然,这个主要矛盾是在变化的,因此战争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
哪三个阶段呢?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主席指出日本是“小而强”、中国是“大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