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8574字,阅读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图片特别多,还都是大图片,打开容易卡顿,阅读时需注意。为什么不分成多篇文章发而是一次性发全文?这为了让读者们一次性看完,以全面了解志愿军军史上最神勇、最光辉的战斗。(汉风网因为带宽服务器的压力,因此仅提供会员(会员数不多)浏览)
朝鲜战争,只要美军和韩军向前进,在美军和韩军的战史中就会渲染为胜利。因此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美军和韩军口中的“大胜”。特别是第一阶段,更是美军所称的“美国陆军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美军和韩军战史对这一所谓的“美国陆军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中的几乎所有大规模战斗都有详细的记载,比如美军第1军在汉江南岸对50军的进攻、双联隧道之战,志愿军的横城大捷、砥平里战斗、以及所谓的“原州炮击”。可奇怪的是,在这一阶段作战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一次战斗,让美军做出极为复杂的兵力调动和作战计划的重要战斗,美军战史却不愿意提,只用了寥寥数笔,只有概述,一个字的详细战况都没有;而韩军战史更是装作没这回事,一个字都没有。
这就是在美军所谓的“美国陆军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中对汉江南岸志愿军38军的进攻,我军称为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
要知道当时志愿军50军是38军西邻,同样进行了阻击战。而对50军的进攻,美军的记载远比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详细,韩军战史也用专门的章节详细叙述。
那为什么同样是“击败”了在汉江南岸阻击的38军,特别是“击败”了中国人的王牌部队,这一对美军来说如此重大的“胜利”,却被美军、韩军忽视,提都不愿意提呢?
我一直说,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是志愿军的巅峰,没有部队能打出与之相提并论的战斗,是志愿军所有战斗当之无愧的第一名。那为什么志愿军战斗的巅峰却是美军眼中的“志愿军败仗”,而美军却不愿意提?
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
一、美国决策层的混乱
1951年1月8日,彭德怀命令志愿军鸣金收兵,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结束。按照彭德怀的命令,志愿军50军和38军112师留在汉江南岸控制桥头阵地,警戒当面之敌。
而美军此时正处于混乱之中,而不是国内纪实文学所说的“李奇微主动放弃汉城,试图诱敌深入,被彭德怀识破”。
李奇微只不过是美军第9集团军中将司令官,他对于华盛顿制定战争政策只有被动的建议权(即只有问到他的时候,他才能提建议),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而此时的华盛顿正处于一片悲观之中,美国的高官们普遍认为,美军已守不住朝鲜半岛,只能从朝鲜半岛撤离。这是因为从战争开始以来,美国高层对于战争的情况就没有充分的了解,决策的依据基本都来自于麦克阿瑟的报告。
威尔岛会面中的麦克阿瑟和杜鲁门
早在第二次战役结束,美军遭到“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大惨败”之际,华盛顿方面就开始对战争产生了悲观情绪,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上将在1950年12月访问朝鲜半岛,并在东京与麦克阿瑟会谈后,回美国报告说:“如果美国决定不继续在朝鲜发起一次全力以赴的进攻,那应该命令麦克阿瑟在最终撤离朝鲜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他的部队被消灭。”
12月,因为志愿军没有立即进行下一步大规模进攻,白宫对于朝鲜战争的局势又开始摇摆不定,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尖锐地指出:“一旦中国人放松了压力,国家的计划制定者们似乎也就放松了他们寻找答案的工作。是否撤离的问题曾提出过,但随着敌军压力的减弱又没有了下文。紧密相关的停火问题,情况也差不多。是否增加远东战区兵力的问题,则因为在‘现在的最佳行动方案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上迟疑不定,做不出决断而显得十分含混。”
相比白宫决策层的无能,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则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国人有足够的力量来把麦克阿瑟赶出朝鲜”。因此美军认为,不值得冒着全面战争的风险向朝鲜大规模增兵。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麦克阿瑟:“我们觉得,如果你被迫退至锦江附近地区的阵地和由此向东延伸的一条防线,如果中共因此调集大批部队进攻你的阵地,并明显具有迫使我们离开朝鲜的能力,那么在这些条件下就必须命令你向日本撤退了。”
当时美军高层并没有搞清楚,麦克阿瑟叫苦连天、夸大困难,并不是有退意;而是以退为进来索取对他更大力度的支持来打赢战争。
因此在1951年1月15日之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麦克阿瑟之间为了“保卫日本还是朝鲜?”,“滩头阵地到底是哪个?”,“要不要把韩国的官员、军队、警察全部带走?”,“要不要留敌后游击队?”,“要不要报复中国?”,“到底是和北朝鲜作战还是和中国作战?”等问题上来回扯皮。
美军四巨头:海军参谋长谢尔曼,参联会主席布拉德利,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陆军参谋长柯林斯
1月15日,柯林斯(一起前往的还有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再次飞往东京与麦克阿瑟面谈。这次他终于搞清楚了,麦克阿瑟根本不认为美军会被赶出朝鲜半岛,麦克阿瑟就是变着法要支援。这次会面,麦克阿瑟的开场白就尽显深湛的表演艺术。麦克阿瑟一见到柯林斯就挥舞着杜鲁门1月13日的来信,高喊:“我们终于不用撤出朝鲜了。”柯林斯也是个好演员,他指出:“这封信不代表国家的决策。”其实就是告诉麦克阿瑟,决策怎么定,我们接下来的谈话才是关键。
美军的将军们其实都是鹰派,柯林斯心里根本不愿意承认美军打不过一支农民的军队。搞清楚麦克阿瑟的真实想法后,柯林斯大喜。
而正在这时,只有被动建议权的李奇微影响了美国的战争决策,成为了朝鲜战争历史上的关键性人物。
二、威力侦察
当柯林斯搞清楚麦克阿瑟的真实态度后,他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美军到底能不能守住韩国,并扭转战局?
正瞌睡的时候,李奇微给他送了一个枕头。
1月7日至15日,美军第9军队对利川,美军第1
军
对乌山以南地区的侦察中都没有发现志愿军部队。同样对撤离朝鲜半岛持反对态度的李奇微因此在制定撤离计划的同时,还制定了一个威力侦察计划——狼犬行动。
1月15日,美军第25师第27团(外号“狼狗团”,故行动命名为狼犬行动),美军第3师第15团1营及两个坦克连、第65团2营,韩军第1、第6师团分别派出一个营向北进行了威力侦察。美军的“狼犬行动”一直进至水原,只遭遇了志愿军少量警戒小分队。
美军第27团团长切克上校
15日晚些时候,柯林斯和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抵达韩国与李奇微会面,听取了李奇微的汇报。李奇微首先汇报了他对撤离朝鲜半岛的准备工作,表态有信心继续留在朝鲜战场2到3个月。接着,柯林斯欣喜地听到李奇微告诉他,中国军队没有对汉江以南地区发起进攻的计划,中国军队的补给似乎已经遭到极大困难,而美军第8集团军士气良好,正准备恢复攻势。这与麦克阿瑟给华盛顿的报告的悲观语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本不相信美军打不过中国军队的柯林斯想听的就是这个。大喜过望的柯林斯在1月16日大邱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兴奋地高呼:“从现在起,我们将继续战斗。”兴奋的柯林斯立即答应了李奇微对美军第8集团军军师级高级军官的人事调整。
17日,柯林斯返回东京,立即向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发电报报告了美军能守住韩国这一重大利好消息。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白宫简直就要疯狂了。至此,白宫终于定下了决策,美军
不
撤离朝鲜半岛,继续战争。
本来在战争决策这件事上,哪怕是中将高官的李奇微也仅仅只有被动建议权。其实因为美国将军们不愿意接受
在
朝鲜战败的结局,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必须搞清两个基本问题:1、战争的情况差到什么地步?2、战争的总指挥麦克阿瑟到底有没有信心打下去?
其实这两个基本问题在柯林斯抵达东京后就解决了。但战争政策的重要制定者和建议者之一的柯林斯必须解决第三个问题:在朝鲜战争的美军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是否可以在不大规模增兵的情况下继续打?这个问题,李奇微给了他答案。
美国总统杜鲁门,国防部长马歇尔、副部长洛维特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以美军的实力不存在打不过志愿军的问题。在历史中会存在这个可笑的事,完全是因为美国决策层完全听取麦克阿瑟对战争的判断,从而出现了决策的极大混乱。对朝鲜战争的决策,美国决策层的表现是不合格的,杜鲁门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战争指导。对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来说,战争的关键是指挥官麦克阿瑟有没有信心打?柯林斯在东京和麦克阿瑟会谈后发现麦克阿瑟的报告只是要挟,这一问题就解决了。
但因为麦克阿瑟的表现误导了美国决策层,后来还成为替罪羊,李奇微也因此独享改变朝鲜战争局势的全部殊荣,成为了美国英雄。
三、38军的情况
为什么我要先写这么一段文字?国内各种书籍对这段时间彭德怀和李奇微的各种描述引用资料都是我方资料。只要看了美军的战史就会发现,国内书籍的描述是不存在的。
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是朝鲜战争的关键时间段。美国决策层当时处于吓破胆的状态之中,一半是被志愿军吓破胆,一半是被麦克阿瑟的夸张描述吓破胆。美国的当家人——总统杜鲁门的无能,又使得美国迟迟定不下正确的战争政策和指导,美军一直处在混乱的思想中。
李奇微初入朝鲜时
但在战争层面上的小人物李奇微改变了这一切。这样一来,志愿军就开始遇到麻烦了。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和彭德怀的设想是休整2到3个月,经过充分准备后再进行春季攻势,以求得最后解决战争。
很简单,此时的志愿军需要的是休整,需要的是充分的准备,一句话需要的是时间。
但美军确定了战争指导后,就不会给志愿军这个时间,美军需要发起攻势来改变战争的不利局面。
1月25日,李奇微制定的“霹雳行动”开始了。这是战争史上罕见
的
以两个整师发起的威力侦察行动:美军第25师(配属土耳其旅)对水原以北的志愿军50军阵地进行威力侦察;美军骑兵第1师(配属美军第24师第5团2营)对利川以北的志愿军50军150师一部及38军112师阵地进行威力侦察。50军汉江南岸阻击战我已经写过了,以后再修订,本文就讲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
志愿军38军的部署为:112师加强炮兵第27团2个连,展开于利川以北、庆安川以东至南汉江之间地区,于堂谷里、泰华山、广岘、天德峰地区构筑第一线防御阵地;于旺谷、新岱里、中悦美、南至岘构筑第二线防御阵地,坚决抗击由利川沿公路向汉城方向进攻之敌。
此时38军全军总兵力为33152人 ,仅为入朝时的三分之二,各步兵师均不满万人,每个步兵连仅60人到120人,其中112师为9455人。
美军第2师在第二次战役中被38军击毁的车辆
火力方面,因为前三次战役特别是第二次战役狠揍了美军第2师,得到了大量的缴获,武器装备从入朝前“万国牌”,变成了“美械军”。但是这种所谓的“美械军”还是体现在轻武器上面。火炮虽然有一些缴获但全是轻火炮,唯一的好消息是反坦克武器因为缴获了美军的“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但是这种加强并没有改变38军火力贫弱的本质。因为38军和志愿军其他军一样,火力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弹药严重不足。在网上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把志愿军的火力与日军和德军进行比较,在对比武器装备数量后得出结论:志愿军火力强于日军,与德军持平。这种无脑言论确实比较滑稽,有炮无弹怎么能叫火力与德军持平呢?志愿军能像德军那样输出火力吗?此时的38军火炮数量虽然增加,炮弹数量却只有平均每门20余发。连志愿军步兵们倚为法宝的手榴弹,甚至都达不到人均1.5枚。
就这点弹药,在作战中的火力密度是极为有限的。
而且38军的正面过于宽大。在朝鲜战争中,如果美军一个师的防御正面超过10公里,其战史就会怨声载道,称正面太宽,防线四处通风。实际上美军一个师兵力大约在1万7千至8千人左右,火炮多达240余门(算上加强)。而38军112师在汉江南岸防御地域是30公里,但因为是斜线展开,正面达到40公里。(这就是关于38军书籍中出现30公里和40公里两个不同数字的原因。)
我们比较一下就知道,此时38军的防御正面是美军一个师通常的防御正面的4倍,兵力只有美军一个师的二分之一,火炮数量仅为美军的三分之一不到,更不用说火力密度了。但是我军战史中,没有任何一句抱怨正面太宽,兵力不足的言语。一个师要防御这样的宽大正面,兵少弹少粮少,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顺便说一句,50军是差不多的防御正面,展开的是3个师。
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承认一点,这也是朝鲜战场我志愿军唯一占便宜的客观因素,朝鲜多山地形崎岖起伏,美军无法大规模投入坦克集群作战。如果像东欧平原那样的苏德坦克战,志愿军是绝对顶不住美军坦克集群攻势的。原因很简单,志愿军实在是太缺乏反坦克武器了。表面看起来,38军一个师这时已有30来具“超级巴祖卡”火箭筒,但有两个问题。一是“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对于操作是有一定要求的,美军自身都只有一定数量的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更不要说志愿军了;而且“超级巴祖卡”一射击就会暴露目标,马上就会引来美军炮火反击;而且这玩意的射击精度和距离都偏低,必须抵近攻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训练来解决。
我们都知道要提高训练水平,必须打实弹。可是有第二个问题,弹极少。38军平均每具“超级巴祖卡”只有弹8枚,无比宝贵,根本不可能在训练中白白浪费掉。事实上,步兵反坦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当过步兵的都知道,别说火箭筒,真打起来,“红箭”基本都是用来打固定目标的。这些步兵反坦克武器打固定掩体的效果比打坦克的效果强多了。步兵装备反坦克武器不过是让步兵具备这种能力罢了。对于志愿军反坦克火力的薄弱,美军此时已有深刻认识。在进攻38军防御阵地时,美军坦克已经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在志愿军阵地前横冲直撞,把能接触到的前沿工事全部压塌,甚至冲到最近距离对志愿军工事直瞄射击。
四、17号公路
其实战斗的一开始的1月25日,112师并没有受到什么压力。因为112师的防御正面是一道斜线,50军450团防御的阳智里256高地处于112师336团前沿阵地泰华山的南面,面对的是美军骑兵第8团。美军骑兵第1师展开的两个团只有骑兵第7团(配属希腊营)与志愿军112师部队发生接触。112师师长杨大易回沈阳学习(志愿军军事主官均回沈阳学习,38军军长梁兴初未去,去的是副军长江拥辉),政委李际泰决定先下手为强。
当时,志愿军150师的阵地从西到东有三个要点:东鹤山、金良场里、阳智里。进攻金良场里的是土耳其旅,该旅面对志愿军449团并未取得进展。美军骑兵第8团也受阻于150师450团阳智里256高地(所以450团7连被50军授予“战斗英雄连”称号),泰华山的336团主动配合兄弟部队,对美军骑兵第8团2营发起了一次出击战斗。
这是一次震动美军的奇袭,可惜我军战史却没有记载,只有在《38军朝鲜作战经验总结》中能找到些许影子,还是作为批评的对象。38军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要知道外方书籍有很多都记载了这次战斗,甚至包括两本朝鲜战争大事记。美军称“1月26日,约翰逊的第8骑兵团遭遇中国人一个整团,进行了让人绝望的战斗,2营被包围了。帕尔默(骑兵1师炮兵指挥官,即将出任师长,师长盖伊被李奇微嫌弃,即将离任,指挥权已移交帕尔默)命骑兵第7团3个建制营全部向西救援,解救了骑兵第8团2营困境。这一行动表明第8骑兵团还不完全可靠(指还未从云山惨败中完全恢复)。”此战导致骑兵第8团团长约翰逊上校被解职。这个约翰逊在朝鲜战争中表现不行,但在美军中却口碑极佳并官运亨通,越南战争时他已是美国陆军上将参谋长。
美军第9军原军长库尔特少将(新任第8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和美军骑兵第8团团长约翰逊上校
但帕尔默的水平确实高于盖伊,他立即将骑兵第8团改为预备队,预备队骑兵第5团投入战斗,该团突然向西机动,越过土耳其旅突破了金良场里志愿军449团1营阵地。美军骑兵第1师对此行动极为得意,称:“中国人完全没有预料。”
《150师汉江两岸机动防御战斗经验总结》称:449团1营以四个连全部展开,仅留两个排机动兵力。当时敌之火力强,我之工事不坚,遭受伤亡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