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问题是:解放军几万人的部队迂回穿插到敌人背后而不被发现,这是怎么做到的?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你要明白:穿插的基础是运动。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在拿思想上的东西来替代战术上的具体问题,强调作战上的困难、苦难,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实际上没什么意义。其中就有这样的回答:
这个朋友应该是旅团级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对旅团战术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应该是从军校出来还不久,这种理解停留在“真空中的球形鸡”这个层面,是理解的理想条件下的一般性作战原则,也应该没见过实战中的战术标图作业。
实战中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真空中的球形鸡,也不会有一个正好边长10厘米的正方体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战役一级的战术运用中当然有“穿插”这个概念,但是跟师旅团一级战术作业不同的是,穿插肯定不是为了迂回。从目的性上面来讲,战役(集团军、军区及以上级别)指挥中穿插是为了分割敌战役兵团,实现两种目标:
1、将敌大兵团切割成小集团、集群;
2、对敌兵团实施功能性上的切割,使其不能组成功能完备的合同战役兵团。
这是两个层面上的事情,第一种的目的就是“切大为小”,就跟你吃西瓜一样你不可能抱着一整个西瓜啃,总要切小块才好下口;第二种的目的就是“化整为零”,比如你要是能够做到把一个敌军兵团的后勤集群和前方集群切割开,使其无法组织战役后勤保障,这就好办多了。
实际的战役指挥中,是肯定要两个目标都力争实现的,既要切大为小,又要化整为零,尽力实现将敌军大兵团打散的目的。其中穿插这个战术动作,就是在于“切”,通过穿插去分割敌人,占据具有战术意义的有利位置,跟什么“占据道路”、“行军调整”完全没有关系,不要半懂不懂的搬几个术语出来吓唬人,这里是面向群众的军事科普,不要搞那些吓唬人的东西,你就平铺直叙的用通俗易懂的话讲清楚问题,才能体现水平。
像这种就纯属胡说八道了:
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就有明显的战役穿插安排,也就是炸水门桥的9兵团20军所属主要部队58、59、60三个师。
开口胡说之前至少最简单的查一下著名战役,实际上从“百团大战”开始一直到现在,军以上战役指挥中编制专门的穿插部队是常有的事情,整个20军的任务都是穿插到敌后方实施阻截。
大家经常迷惑的实际上是“迂回”和“穿插”这两个词汇,这俩词经常用在一起叫“迂回穿插”,所以让人不好理解。实际上,“迂回”是手段、“穿插”是目的,通俗的说就是“用迂回的形式来搞个穿插”,这就明白多了。
当然,也有不用迂回来搞穿插的,直接正面穿插也是可以的,敌方正面防线出现了漏洞、缺口,我就从这个缺口穿插进去实施分割,也可以。但是这种机会并不多,也不容易抓住,敌人不是傻子。军事上确实常有正面成功实施穿插的例子,但是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有很多偶然因素导致防线出现缺口然后敏锐把握机会实施了正面穿插。
解放军的独创之处在于“迂回”,穿插,任何军队都会这没什么稀罕的,稀罕的是解放军这种灵活的穿插,“迫使敌出现缺口”。是主动通过运动战的方式,让敌人不得不动起来,动起来就容易脱节,就容易出现缺口,就容易迂回到敌侧翼、后方实施穿插分割。
所以我说“穿插的基础是运动”,意思是,运动战是一个整体,首先攻敌之不得不救,迫使敌改变其战役部署,调动敌部队运动起来,在频繁的运动中寻找机会,让敌军的战役指挥、后勤保障、部队协调工作量陡然增加,工作量增加就一定会导致敌失误量增加,有助于我方找到机会。一旦找到机会,就不惜一切代价去迂回,当然有可能的话也可以正面突破,从而完成穿插,将敌人(1)切大为小;(2)化整为零。
整个运动战中几万人的穿插简直是家常便饭,某种程度上说,除了极少量用于在战役一开始去调动敌人的部队,整个战役兵团都是在实施穿插,几万人实际上说少了。像淮海战役、抗美援朝二次战役这种典型的大规模运动战,几十万人都在穿插。
只不过这几十万人并不是团成一团去穿插,还什么“把一个纵队藏起来”,有必要吗?这种想法简直是可笑,凭什么你就不让这一个纵队分散成一大堆小规模集群去穿插?就非得要猬集一团?就非要跑到一起去让敌人发现然后挨揍?
这种战术思想简直是愚昧!
解放军这种大规模穿插的战术,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解放军第十一大元帅,常凯申。
常大元帅军事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为解放军发展出运动战的一整套战术,充当了“蓝军”。
常大元帅的得意之作就是“结硬寨、打呆仗”,这个是师承他精神上的师父曾国藩,属于是一脉相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