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日本海外资产异常雄厚,海外达到了“一个日本”水平的传言,听得人耳朵起茧。
跟“洗盘子要洗七次”、“马桶水也能喝”、“负重20公斤徒步50公里的小学生特种部队”,这种容易看出逻辑问题的吹牛皮不一样,日本海外资产到底有多少,了解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要多方求证、反复对比才能得知真实情况。
因此眼看日本汽车产业即将没落,加上日元贬值,日本人均GDP大降在即,又有人开始说日本的海外资产强得一批,以证明日本人深谋远虑、大和民族运筹帷幄,不像你们中国人有点成绩就翘尾巴,大和民族其思想高度、其人文关怀、其普世价值,就像深埋在东京湾下面的煤炭,深不可测,是你们这些吃地沟油的中国土包子不可想象的。
但奇怪的是,每次一说起日本的海外资产,引用的数据都比较模糊,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过,只是含含糊糊说日本海外资产非常强大,强大到亮瞎你的狗眼,我就十分好奇,先主动去领了几张反思券,在樱花树下好好反思了几天,洗涤干净了心灵,确保态度端正,然后怀着虔诚谨慎之心,跑去追查日本海外资产的数据,说不定人家说的是对的呢,是对的咱们就好好学习嘛,承认差距不寒碜。
所以下面所说的数据,都是以日本官方公布的为准。
按日本财务省5月27日发布的官方数据,2021年,日本海外净资产达到了411万亿日元,比2020年增加了15.8%,其中外部总资产1250万亿日元,外部债务838万亿日元,均创历史新高。
我又跑去查了下历史数据,2001年时,日本的海外资产还只有100多万亿日元,2015年增长90%到339万亿日元,资产收益也从2001年的8.2万亿日元,增长到2015年的20.7万亿日元。
2001年,日本海外资产收益相当于日本GDP的1.6%,2015年,相当于日本GDP的4%,说明日本海外资产确实发展得不错。
主要是托了日本国内GDP几十年一动不动的福。
2020年,日本海外净资产跑到了356万亿日元,2021年又跳到了411万亿日元,一年间发生这么大的增长,主要是日本海外资产是由美元换算成日元的,而2021年日元兑美元贬值了11%,再加上在美国股市的投资收益,日本海外净资产才跑得这么快。
2022年日元兑美元狂跌,可以想象今年结束后,日本海外资产的数据会更好看。
大家可能想问,为什么日本海外资产增长得这么快呢?
很简单,就是本土实在挖不出增量了,只好跑去其他国家找增量。
1995年,日本GDP就达到了5.55万亿美元,去年2021年GDP才4.9万亿美元,本土财富常年装死,单看数据日本好像是三十年如一日,保住了基本盘,但如果算上全球通货膨胀,日本就是一直在衰退。
要知道1995年,日本人均GDP是4.42万美元,当年中国可是人均609美元!日本人均GDP是中国的72倍!我看过一位日本人的回忆录,说他1990年代在日本娶不着媳妇,跑到上海来相亲,结果相亲当天,中介带着一堆高颜值年轻女生,坐在屋子里让他挑,连他自己都倍感震惊。
1995年的中国别说跟日本比了,连非洲都比不过,我们的人均GDP是当年非洲第十名的40%,你要是在1995年跟中国人说,到2022年我们GDP会是日本的三倍多,人均GDP跑到1.25万美元,我估计大家都会以为你喝多了说胡话,非得揍你不可。
如果说中国的数据太变态,不能做正常比较,那我们挑一下印度和韩国的数据,来跟日本比一下,就更清楚日本是什么情况了。
1995年,印度GDP总量是0.36万亿美元,人均GDP是373美元(真惨啊),2021年,印度GDP总量3.08万亿美元,人均GDP仅2300美元。
1995年,韩国GDP总量是0.57万亿美元,人均GDP是1.26万美元,2021年,韩国GDP总量是1.79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4万美元。
韩国的人均从1995年日本的28.5%,已经上升到了去年的88%,今年因为日元暴跌,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日本总GDP将跌破4万亿美元,那么韩国的人均GDP应该会在2022年超过日本,而印度的总量也在未来两三年超过日本。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同,到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突破20万亿美元,到时中国GDP将是日本的五倍,也就是中国的体量从超过日本到5倍于日本,仅仅花了15年。
这个世界真的太魔幻了。
在1995年时,普通中国人可能都不敢想象这种事情的发生,那是因为普通人看待事物,总是用静态的眼光来观察,而事物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强者有一天会衰落,弱者有一天会变强,他们是双向发展的。
1995年时,日本总人口是1.25亿,2022年,日本总人口还是1.25亿,但是,重点来了,1995年日本平均年龄是30多岁,2022年日本平均年龄是48.4岁!
日本现在是世界第二老的国家,第一是摩纳哥,第三是意大利,第四是德国,这些国家平均年龄,都是44岁起步了。
这样一个没有年轻人的国家,平均年龄快到50岁的国家,谈什么经济活力?谈什么未来?
不过日本现在的局面也值得我们警醒,现在中国的平均年龄是37岁左右,我们在20年后,将遇到跟日本一模一样的情况,我们最后一个生育高峰期的人口将达到45-50岁,现在50岁能干活的都将70岁,中国的养老金和经济发展,都会遇到一个巨大的痛点。
所以政府才会拼了命鼓励我们多生,是已经在为20年后的事情未雨绸缪。
日本政府当然也知道他们老龄化了,本土经济不行了,所以拼了老命向外找增量。
日本鼓励企业主动向海外拓展生存空间,给了很多优惠条件:
企业去海外考察投资、旅居,政府提供补贴;企业去海外找矿探矿,可以报销50-75%;在海外纳过的税可以扣除,境外收入还可以延迟纳税。
还由财政部门牵头,跟金融机构为日企在海外开展业务,提供担保、保险、借贷等,主要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贸易保险、国际协力银行负责。
另有经济产业省旗下的通商政策局,负责制定对外投资的法律和政策,国会负责审核监督。
日本企业走出国门,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1960年代,日本还只管向东南亚跟拉美地区卖东西,主要是电子产品、汽车、纤维这些,少少投一点钱在当地搞合资,平均每项投资额只有100万美元上下,比如1969年全年海外投资仅6.65亿美元。
正式在海外搞生产是1970年代,这时候日本的工业也升级了,能在美国、欧洲建电器、机械工厂,在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建劳动密集型工厂,再把这些产品卖到欧美和日本,比如1973年时,一年的投资涨到了35亿美元,1978年又涨到46亿美元。
1980年代后,日本开始遇到增长瓶颈,并遭受到了广场协定的重大打击,从这时候开始,日本意识到本土上限,开始在海外重点布局,1981年时,对外投资才89亿美元,1984年才101亿美元,1989年日本突然就达到了675亿美元的海外投资高峰。
日本就是被广场协定打痛了,日元被迫升值,生产成本太高,“大幅升值加剧了日本对外出口的困境”,才不得已下定决心往海外发展,投资才出现暴涨。
没有广场协定,日本现在的海外资产不会这么多,这不是什么高瞻远瞩,这只是顺势而为。
1990年代后日本加速拓展海外,光1999一年,海外投资就高达7.53万亿日元,之后进入平稳发展期,重点投资亚洲地区,行业越投越高端,一直构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海外日本资产。
安倍晋三在任十几年,搞出来的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直白点就是印钱、搞基建、降税,想把本土经济搞起来,不要再依赖海外发展,但是本土民间老化太严重了,搞来搞去本土经济还是装死,日经倒是升上去了,实体压根没变化。
搞到今天,日本的海外资产确实是全球最高,但实际情况是被严重夸大的。
因为这个高,其实高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