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国产车要崛起,但是我们也讲,要崛起不能光靠历史的进程,也要靠车企自己的奋斗。
奇瑞和中兴能把车出口,除了自己研发的投入,也要考虑一带一路的东风,吉利能收购沃尔沃,入股戴姆勒,除了自己攒钱,也要靠中欧关系的暖化,长城能卖得好,推出很多产品,除了要靠自己的做产品,也要靠汽车下乡的政策。
东风来了,能赶得上,还是赶不上,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就像是2005年学计算机,这就叫个人的奋斗,2010年互联网行业崛起,这才是历史的进程,想要赚到大钱,首先要在2005年学计算机。
现在2022年学计算机,挣的能有2005年学计算机多吗?
自己要做到,东风来了,才能够得到。自己做不到,就算是风来了,猪真的飞起来了,但是他还是猪,东南汽车靠着中日关系向暖一路长红,红到钓鱼岛,红不下去了。
没有长久的风,没有持续的劲,要想走得远,自己要下功夫,不要整天研发一点不做,用料一点不上,钱都花营销上,这不好。
国产如此,合资车也是如此,外资车也如此,合资车能赚到钱,靠的是中国汽车工业一穷二白,进来后赚钱了,现在国产在进步,在崛起,要是不把品质做好,路是走不长的。
外资车更是如此,放进来当鲇鱼,不是要欺负消费者的,讲点不好的就要发律师函,效果只能是销量节节下降。
有的车企,喜欢把自己的产品做成消耗品,做成易损件,车开久了,就一定要出问题,问题不在于开久了就要出问题,问题在于开久了。
开久了,出了质保期,配件坏了,怎么办?去官方的4s,又是一笔开销。
有的车企,喜欢减去一些配置,然后借着芯片短缺的名义,名正言顺的省下配件钱,消费者自己去配件厂订购,那就是有,车企要订购,那就是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不在于不给安配件,问题在于芯片到底是不是短缺,而是在于当时讲的好好的,有了芯片会补的,但是这么长时间,补到位了多少呢?
有的车企,同一辆车在国内国外卖,都是本地产的,在国内的售价要比在国外贵好几万。加加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成本在那里。
但是谁要是讲,我国这么庞大的工业体系,采购件的成本要是比国外贵好几万,这件事还很合理,那还有良心吗?
我国采购的成本要低,我国原料的成本要低,我国人工的成本也要弟,那么为什么汽车最后卖的还比国外要贵呢?
更有甚者,同一辆车,给出口的版本或者给外国人产品用好配件,给国人的东西就用不好的,这是软骨病严重了?还是心里就把外国人当爷爷?外国人到底比中国人好在哪里,会让车企做出这种事情?
我看这已经不是把中国人当傻子的问题了,傻子好歹是人,以前租界会有一个牌子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就是没有把中国人当人看的问题嘛。
对待中国消费者,能这样吗?我觉得不能。虽然汽车行业是房地产后的第二大支柱行业,但是要是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觉得自己无可替代,那可就要犯大错误。
对了,现在财政不太好,各路车企报税的时候,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吧?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