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仍然是现代战略手段之一,但是如果完全拘泥于“不战”的过程,那么同样是刻舟求剑。因为虽然战争是政Z的延续,但是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政Z之一,尤其是涉及领土和主权这类根本性问题的战争。用泰山压顶之势的热战拿下的战果,往往比纯粹用口舌谈判拿下的效果要好一万倍。因为有种东西叫做“人性”,或者说有时候鞭子比糖果会有更好的现实教育效果,而且快刀斩乱麻,不留任何后患和暗门。既然速战速决、干净利落是对所有硬手段的基本要求,那么一旦开战,把敌舰全部击沉在码头之内,把敌机全部歼灭在地面上,就是最基本的战术要求。在历史上把对手的舰队快速消灭在军港之内,把敌机基本都提前拍碎在机场上,这是比通过正规的海战和空战,
更快速有效地获得战场控制权的最佳方式。比如二战开始后,英国的光辉号航母的一个波次的鱼雷突袭,就把意大利海军60%以上的主力舰炸毁在塔拉托军港之内。之后不久就有人照方抓药。把太平洋舰队几乎所有主力战列舰都炸沉在珍珠港,若不是超级大国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母侥幸不在港内。那么此后至少2年之内,太平洋上都是另外一种状况。而在冷战时期,中东某国也创造出一次性把对手400多架喷气式战斗机全部炸毁在地面上的案例。导致此后的局部战争中的效果完全一边倒。将敌舰击沉在码头,敌机击碎在机场;首先是作战方式一边倒。因为在军港中的军舰和地面上飞机,都处于非作战展开状态,雷达都没有开机,各种武器系统基本都没有解锁和连接上火线,因此面对突袭,
往往是连最基本的防御能力都没有,更不用说开火反击了。比如在军港停泊状态的军舰,包括地面停放状态的战斗机;此时军舰和飞机上的相控阵雷达都是不会提前开机的,因为担心功率太大会对周边人员产生微波炉式的杀伤效应。而且现代雷达功率巨大的同时,发热量也很大,如果舰船和飞机的主发动机都没有开机,那么也必然缺乏足够的冷却能力,为提前开机的雷达正常降温。靠泊状态的军舰如果受到突袭,不用说垂发导弹无法快速启动发射拦截,就是表面上最简单灵活的速射炮一般也是无法启动的。至于地面停放状态的战斗机就更是毫无还手之力。停放状态的飞机和军舰的坐标基本固定,更容易用精确制导弹药快速大面积突击将其击毁。相反,如果对手的军舰已经出港;飞机已经普遍起飞。
那么就已经处于准作战状态,不但目标分散高速移动,而且还有相当的反击能力。这样打击起来,比静态状态下打击的难度系数要成数量级的提高。而且这些已经出港的军舰和已经离地的敌机,还有可能快速集体逃亡到更大的对立面那里,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后续麻烦。因此不开火则以,开火就必须尽量完整的一锅端。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就是要提前隐蔽战役企图,一定要做到攻击的突然性;这样的闪电性攻击才有最大的实战战果。其次要选择最有突击效果的武器系统。比如大量的中短程导弹首先集中开火,精确覆盖所有的敌军港、机场以及陆上和海上的其他高价值目标。射程500至800公里的弹道导弹,从开始发射离地到弹头命中既定目标,只需要5到6分钟的时间。而在6分钟之内,
任何大型军舰都不可能完成升火移动程序。即使战备机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值班战斗机,5分钟的时间也仅仅够值班飞行员从掩体之内跑进飞机座舱。如果要完成起飞,还需要再增加几分钟。除非飞机的发动机一直处于持续开机状态。但是绝大部分涡轮风扇发动机都不能接受长时间的怠速。由此可见,如果用数百枚弹道导弹率先发动突袭,那么100%在军港内部的敌舰和95%以上在机场内的敌机,都只能坐以待毙。即使有两三架处于值班待命状态的敌机冒险起飞;那么就算紧急起飞的是F22A,因为数量太少,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也没有改变趋势的意义。在打响后的前10分钟之内,第一波数百枚弹道导弹就已经全部击中目标,对手90%的军事行动能力就已经灰飞烟灭。而上万发远程精确制导火箭弹,
包括上千发精确打击的陆射和空射巡航导弹将在此后的10到30分钟之内二次命中目标。此后则是更大规模的精确轰炸!总之开战1小时之内,任何步兵班以上有组织的武装反抗都会被彻底碾成粉末。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如果对手提前察觉到开战苗头,让军舰都提前出港,战机都提前带弹起飞,如何应对?其实很简单,什么时候开始闪电战,从来是有战略绝对优势的一方说了算。也就是真正的开火时间,有无数个选择点。对于被动挨打的一方来说,持续千日紧急动员,长期处于全员出港起飞状态?是完全不现实。不用说成年如此,就是几个月都坚持不下来的。到最后不但全员心理崩溃,数量有限的军舰和飞机也会因为机械疲劳而大面积的未战先损。因此随时高悬的利剑,也是另外一种“雷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