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最美的唐诗:美国可能一开始就是照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剧本去规划的。|2022-08-15

近一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包括默克尔下台、俄乌战争、美国经济衰退、欧洲债务危机、安倍遇刺、中美台海危机,这些事件应该都不是孤立的,如果连起来看,会发现今年全球地缘事件无论频率还是激烈程度均明显超过以往,这并不寻常。美国可能一开始就是照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剧本去规划的。

战国后期,在经历了一系列兼并战后,中国大地上仅存在十余个诸侯国,其中以秦国和赵国最为强大。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飞速崛起,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又依靠外交和军事手段搞垮了齐国和楚国,成为当时的霸主。赵国则在胡服骑射之后国力蒸蒸日上,靠着尚武精神,成为东方唯一能跟秦国抗衡的国家。

战国后期诸侯分布图: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围绕上党郡爆发了激烈冲突,秦国军队向赵国发起了攻击。此时的赵国朝野认为:“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不便,我们只要坚守一段时间,秦军就会因为粮草接济困难自动退兵。”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还存在魏国、楚国等中型诸侯国,因此赵国朝野也判断秦国不敢与赵国硬碰硬,因为秦赵一旦两败俱伤,与秦国有仇的韩、魏、楚等国家就会趁火打劫。届时秦国即便能把赵国打残,自身也会面临巨大消耗。

客观说这种判断不是没道理,从外交的角度来说,秦国确实害怕其它诸侯国坐山观虎斗,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赵国把这场战争定义为遭遇战,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军事冲突,用不了多久就能通过外交手段让秦国退兵。因此赵国的战争准备非常有限,既没有大规模屯粮,也没有及时扩充军队,更没有向其它诸侯国求援。

但秦国可不是这么想,秦国的君臣拥有的是统一中国的雄心,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接连打败了魏国、楚国、齐国等大国,如今赵国成为阻拦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后障碍。虽然赵国朝野按照往常惯例那样,将上党冲突定义为小规模遭遇战。但秦国朝野却把上党冲突看作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秦国不敢有丝毫怠慢,它从开战之初就做好了充分动员,全力筹集粮草军械,第一时间进入了战时状态,甚至专门修建了长达上百里的运粮通道来解决后勤问题。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甚至将河内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拉上战场,以举国之力跟赵国决战。

但另一方面,为了麻痹赵国,秦国对赵国采取了胡萝卜+大棒的外交策略。一边与赵国作战,一边与赵国和谈,以图让赵国形成误判,认为其可以通过和谈而非战争来解决冲突,这就使赵国迟迟未能进入战时状态。赵国的都城邯郸依旧歌舞升平,赵国也未对粮食生产和贸易实行管制。到了战争后期,等赵国发现秦国的真实意图是决战的时候,才发现储备粮草远远不够,可惜为时晚矣。不仅如此,秦国与赵国和谈的目的也是为了麻痹其它诸侯国,让其它诸侯国以为秦赵已经和解,从而不出兵救赵。

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秦赵从上党冲突,发展为长平之战,此次决战赵国45万大军损耗殆尽,全国失去了大部分精壮男子。秦国则扫清了统一中国的最后障碍,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战争中,赵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秦国产生了战略误判,它一直以为秦国远道而来、补给困难,不愿意在客场与赵国作战。它也以为秦国害怕与赵国两败俱伤,再加上秦国一直释放的和谈烟雾弹,赵国严重低估了秦国的决战野心。殊不知秦国早已将赵国锁定为最大对手,欲除之而后快。因此秦赵在战争动员和外交准备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试想如果赵国在战争之初就积极屯粮,又岂会在后期因为缺粮问题而不得不铤而走险呢?

纵观人类历史,因为战略误判而带来地缘灾难的案例很多。一战前德国就是误判了英国的参战决心,才贸然开战,结果同时遭到英法俄的围攻。下面要说的一个案例,是二战前美国和日本的博弈,日本同样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意图。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并在上海登陆,淞沪会战爆发。这就严重违背了美国主导的《九国公约》的宗旨。当然,《九国公约》虽然表面上是要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却是想在中国搞“门户开放”政策,允许各国瓜分在华商业利益。但不管怎么说,日本侵华战争,严重损害到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也威胁到了美国的地缘安全,美国舆论出现了对日强硬的声音,要求政府对日本实行制裁。

但战争刚开始的两年里,美国却对日本采取了绥靖政策,只是在口头上谴责日本,但实际上却源源不断向日本出售钢铁、石油、橡胶、机床等战略物资。可以说抗日战争的前几年,日本扔到中国的炸弹就有很多是美国提供的原材料。

为什么美国要对日本绥靖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一点在于:美国不愿过早卷入战争漩涡。当时的世界形势是纳粹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同时在欧洲崛起,衰落的英法几乎无力阻挡,战争笼罩在欧洲头上。美国决策层判断世界大战迟早要打起来,美国参战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越晚参战,对美国越有利,因为这样可以等别的强国先打起来,等它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美国再去收割胜利果实。因此尽管1937年日本就挑起了侵华战争,但美国还是选择了绥靖。

但到了1939年下半年,形势出现了变化。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殖民主义国家先于美国卷入战争。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决定转换对日政策,它以日本入侵海南岛为由,废除了《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对日本发动了史无前例的贸易战。这无疑是对日本人的当头一棒,他们几乎不敢相信美国会愿意放弃庞大的商业利益与日本为敌。美国的举动,使日美关系走向破裂,加速了日本倒向德国的进程,为后来的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不到40天就彻底打垮了法国,德军横扫西欧,并派飞机轰炸英国。在英法进一步被打残的情况下,美国继续收紧了勒在日本脖子上的绳索。从1940年6月开始,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多轮禁运,从机床到大部分工业品,从废铁到所有钢铁制品。无论日本人如何妥协,美国都不肯放松对日制裁。这难道是因为美国突然良心发现,想通过对日制裁来帮助中国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此时的美国,觉得参战时机越来越成熟,因此想通过对日强硬来倒逼日本开战,以此获得参战借口。不仅如此,美国这么做,也是为了把日本赶到德国阵营,以图将东亚局势和欧洲局势联系起来。1940年9月,日本、德国、意大利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1941年6月,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兵分三路入侵苏联。美国终于等到了苏联被拖下水的时刻,此刻罗斯福政府判断:美国参战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因此美国对日本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制裁:冻结海外资产+石油禁运,故意触犯日本的红线。我们知道日本是个贫油国,被石油禁运后,日本的战争机器将沦为废铁,它将无力维持与中国的战争。随着时间推移,日本必将因为能源消耗殆尽而自动输掉战争。此时的日本,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对美开战。因为如果不开战,阶级矛盾空前严重的日本经济和社会注定崩溃,贫困的无产阶级会把怒火转向富裕的财阀甚至皇室,日本会出现革命和内战。因此日本选择发动珍珠港偷袭,以求一线生机,赌的不是日本海军能战胜美国,而是赌德国能击败苏联,这样还有机会利用美国精力被牵制在欧洲的机会与美国和谈。

日美太平洋战争:

后面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通过“珍珠港事件”,美国成功凝聚起了参战的民意,并将太平洋战争和苏德战争联系在一起,发展成世界大战。借英苏之手打败了德国,借中苏之手拖垮了日本,最终亚欧大陆被打成一片废墟,本土未落一发炮弹的美国则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美国从来没有什么“孤立主义”,它在二战初期之所以对日德绥靖,只不过是想等世界上大多数强国都卷入战争后,再下场收割胜利果实。二战前的世界强国,包括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中国等,如果美国早早陷入战争,它就会给其它强国提供坐山观虎斗的机会,因此它才会高举“孤立主义”的旗号,让其它强国先斗起来。等最后一个强国——苏联也被卷入战争后,美国对日政策也从绥靖转向了绞杀。不断踩日本红线,无论日本政府如何妥协,美国都毫不留情升级对日制裁,把日本逼到墙角,直至日本主动挑起战争。

当前的中美形势,和二战前的日美形势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二战前的日本采取军国主义,到处扩张;如今的中国奉行和平崛起政策,是正义的一方。二战前的日本是小国,资源稀少,国力与美国有明显差距;如今的中国是大国,拥有丰富战略资源,国力与美国差距有限。相似之处在于,当初的美国对日政策和如今的美国对华政策,都经历了妥协—收紧—极限施压—全力围堵的过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当初美国通过能源禁运,逼迫日本开战;如今美国是否也存在通过对华极限施压来迫使中国决战的想法呢?

当今世界国际制衡体系:

如今的世界形势,有五大博弈者,分别是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中国虽然和美国、印度较为敌对,但和欧盟、俄罗斯却是合作关系。俄罗斯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能源和军事上的合作,欧盟则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和欧盟的存在,使中国不必单独对抗美国的霸权体系。如果美国决定全力对华施压,那么可能会面临两败俱伤的问题,届时欧盟和俄罗斯就能趁势崛起,这是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重要原因。

作为世界霸主,美国既要考虑亚太的情况,也要考虑欧洲的情况,甚至要兼顾中东和南亚的局势。在二战初期,美国之所以对日妥协,是因为当时欧洲还没有完全打起来,苏联这个最重要的角色还没有被拖下水,一旦美国率先对日开战,那苏联就能趁机南下,侵吞日本在东亚的利益,成为日美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但到了二战中期,随着苏德战争爆发,欧洲已经一片混乱,这时美国对日政策发生360度转变,从妥协转向逼战,通过封死日本所有退路,让日本开第一枪。

如今的情况,与二战中期不能说没有相似之处。受俄乌战争影响,俄罗斯和欧盟势同水火,如果不是核武器的因素,二者只怕已经打起来了。欧盟把俄罗斯剔出Swift,并对乌克兰援助武器和资金;俄罗斯则对欧盟发起能源断供,并加大在欧俄边境的核部署。实际上,欧洲大战已经开始,只不过更多是经济上的较量。当前来看,欧盟经济陷入三十年一遇的滞胀,意大利债务危机有扩散的趋势;俄罗斯则面临供应链断裂和物价飞涨的问题。不管战争结果如何,欧盟和俄罗斯短期内都很难再对美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能腾出手来对付中国,这是其几十年一遇的战略窗口期。现阶段它完全不必担心跟中国开战后俄罗斯和欧盟还能趁火打劫,它甚至还能把台海局势和俄乌战争联系在一起,发展成世界大战,就像它曾经把太平洋战争和苏德战争发展成世界大战那样。因此俄乌战争越持久,不确定性越多,在这种节骨眼上,我们千万不能犯错,一定不要误判或者低估美国的战略意图,它完全有动机在这种时间点挑起对华战争。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美国已经尝试多种手段遏制中国崛起,包括外交、经贸、科技、金融、意识形态等等,但均宣告失败。对当前的美国来说,它现在相比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在军事方面,特别是以航母为主体的远洋打击能力,因此美国有可能会尝试动用武力手段来遏制中国崛起,因为再晚几年,它可能就没这个机会了。

另一方面,既然是要判断美国的真实意图,那就得对拜登政府展开深入研究。虽然中美民间舆论都觉得拜登是个能力有限的人,没什么政绩。但如果深入了解拜登的过往,会发现他是个很有城府、很擅长伪装的人。

1979年,拜登(右二)赴莫斯科谈判,讨论《国际核力量条约》:

拜登本科学的是历史学和政治学,深入研究过国际关系史。上个世纪70年代,拜登踏入从政之路,并进入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自此之后,拜登充分参与了美国重大外交事务的决策,学历史出身的他在外交领域得以大展身手,仅30多岁就被派到苏联,与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苏联总理柯西金谈判,探讨核裁军的问题。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最美的唐诗:美国可能一开始就是照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剧本去规划的。|2022-08-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