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外大部分国家通胀都很高,而我们的通胀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很多人可能觉得身边啥都在涨,但是除了一些季节性的价格波动以外,今年很多占大头的东西,其实价格并没有怎么涨。
比如说按衣食住行来说,像这里面占大头的房子,汽车,家电,这几块基本上都没有涨。日常消费品,可能有涨有跌,但是这两年消费不好,需求是在下滑的,这里面但凡供应没有问题的,其实都很难涨上去。
真正直观的涨价比较狠的,最主要的就是原油,年初以来就上到了100附近,然后我们国内的燃油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
其他的,从国际上看,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两块,恰好我们这边都有长效机制,把价格给平抑了。一个是天然气,一个是粮食。
今年天然气是大宗商品里面的明星产品,因为波动起来太猛,实际上就是供应弹性被挤压超过了极限,所以价格就可以出现天价。当然受影响最大的是欧洲,他们以前用的是俄罗斯天然气,实际上是很便宜的,现在这么高这完全是他们自己作的。
但是他们作的后果,是影响了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价格,我们今年之所以受影响小,关键在于我们过去基本上都是签长约,价格有折扣而且供应稳定,这样价格的波动就不会像欧洲那样,稍有风吹草动,就翻倍的涨。
另一个是粮食,实际上主要是饲料粮,最主要的是大豆,其他的还有大麦,木薯,高粱之类的,主要都是买来做饲料的。今年价格整体都涨了,只不过涨幅没有原油和天然气那么大。
但是这个反应到终端的猪肉,鸡肉价格的时候,消费价格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因为这部分成本的上升,正好赶上了猪周期的底部。猪周期的价格底部,实际上就是养殖周期的顶部,供应充足,价格就涨不上去。最后成本主要还是养殖企业自己消化了。
能源和粮食这两大块,是对通胀影响最大的因素。我们这里面进口的部分,主要是石油涨价对燃油价格的影响。但这块影响还是有限,没有跟其他商品形成整体物价上涨的共振,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我们的电价维持了稳定。
而我们的发电,大头是火电,后面是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电。这里面煤炭价格今年压住了,给全国的工业生产做了贡献。
去年煤价大涨,发电企业受不了,到处限电限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年以来,动力煤期货,因为持仓和交易限制,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少了一个期货市场的资金炒作之后,煤价今年波动幅度小了很多。煤价稳定,间接的为今年控制通胀做出了巨大贡献。
煤企和电力,最主要的供应,基本都是国企,如果要全按市场机制,今年肯定也要大涨,最后整个工业生产全产业链价格都要大涨,这虽然能达到很多人说的,给出口涨价,向外输出通胀,但是很明显,国内的通胀大概率也会起来。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币升值,其实也可以实现出口涨价,但是涨价后的利润能不能像现在这样顺利实现,可能还有一点疑问。而如果顺差规模回落,我们稳汇率的压力会急剧增加,同时资本流出压力也会很大。现在这样只能说是,在现有条件下维持了一个平衡,没有去主动掀桌子。
这样一来呢,在内部,则是通过压低上游的资源和能源企业利润,把这部分利润转移到了整个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端,不然外贸出口走市场价上不去,生产成本又上涨,利润挤压会更厉害。
今年我们的通胀形势比较稳定,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一点,就是整个能源的供应链,不管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都保持了相对稳定,而且相对可控,有这个基础,才算是勉强实现了较低的通胀。
如果能源和粮食价格,明年继续保持高位,我们应该也会比其他国家好得多,因为这两块我们的基础供应体系,还是有自己的保障的。
如果后面美国真要这么熬下去,比拼高通胀下谁更能熬得住,那么资源和能源的低价稳定供应,所体现出来的低通胀优势,这大概将是我们跟美国博弈的基础,也会成为后面全世界竞争中的一个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