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跌了0.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7%,其中6月份16到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19.3%。
8月15日刚出的7月份数据,年轻人失业率居然进一步上涨到了19.9%。考虑到各个大学各种“强行就业”的骚操作,这个数据很可能是被低估的。
而7月社会融资规模跌到了惊人的756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191亿。
这样的经济数据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差了(除了一些极特殊年份之外),相信不用我说大家都能感受得到。另外这个年轻人失业率吧,已经逼近了我们过去经常调侃的那几个南欧国家的水平,没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
不过我今天不是来传播负能量的,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说的不是你要跟大家反着来,那是不行的,别人小亏你会破产的。这句话背后的寓意是,在危机中往往隐藏着下一阶段的机会。
之前讲土地财政的那期内容聊过,我们观察土地财政,重要的不是观察土地财政本身,因为不管怎样,它所扮演的历史使命已经接近完结,它所带来的机会和血泪都已经沉没,我们没有可操作空间,只能苟。真正重要的问题是,驱动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金融引擎是什么。
当时由于篇幅原因没有展开讲,导致后台有两百多个人跑过来祝福我,留图不留种,讲话讲一半,生孩子没那啥。今天咱就来把这个坑填一下。
我们从最近一项重要金融政策,来谈谈下阶段金融引擎的一种可能性,探寻中国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都看到,今年刚过一半,大量的经济刺激政策就密集出台,包括降息,大力度投资基建,半年用完了一整年的城投债额度,发消费券五十一百的咱就不提了,买车给补贴确实很顶啊,有些地方甚至买一辆十几万的电动车给到了两万补贴,比亚迪宁德时代也因此大涨了一波。
这些措施放在往年的话,真就算开足马力了,但在今年就显得差点意思。
我们看上半年全国三十多个省级单位的财政收支数据,全部都是赤字,去年还有个上海是盈余的,今年上海都赤字了。
并且如果我们对比今年和去年的数据的话,会发现全国各地都在往赤字方向大踏步前进,广东,浙江和上海尤其明显。
这背后当然最主要就是房子卖不出去,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问题,再加上各地的楼盘暴雷风波,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自身难保,你说给补贴能给多少,想必非常有限吧。
那么问题就来了,真正的大招在哪里?
其实第一招已经放出来了。
7月13号,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了此前国常会出台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具体落实情况。
再说一遍,这个招名字比较拗口,叫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这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来读一下第一段:
针对迟早要干的项目,通过金融工具(3000亿规模)的支持,快速精准打通资本金无法到位造成的堵点,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资本金足额到位后,前期的8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中长期信贷资金就可以及时跟进,商业银行贷款等社会资本也将迅速跟进,共同助力形成项目实物工作量,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也就说,3000亿是扶上马,8000亿是再助推一下。最值得一提的是这3000亿元。
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前文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资本金、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