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别了,司徒雷登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堑,胜利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其实已经总崩溃。
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却出人意料的并没有随国民政府南下广州,反而留在南京。
司徒雷登
(来源:腾讯网)
司徒雷登想干什么?
当然是准备与中共接触,看看能不能与中共做个交易。
这个交易就是以美国承认新中国为条件换取新中国继续履行国民党政府对外签订的条约。
以上不是我的臆想,解放军占领南京2个月前的1949年2月3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就指示司徒雷登发布了一个公开声明:中国新政府继续继承现存的中外条约义务是美国予以承认的前提。
所以,当时美国的意图基本就是明牌——只要新中国承认并且继承国民党签订的对外条约,美国就可以承认新中国。
这个美国声明还包括潜在的威胁:如果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签订的对外条约,新中国将面临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甚至武装干涉。
一方面是美国软硬兼施,另一方面苏联也给我们施加压力。
早在渡江战役之前,斯大林就专门给毛泽东致电,要求中共争取去获得美国的承认。
全球两大阵营头号强国同时施加压力,试问有哪个人顶得住?
不好意思,毛泽东顶住了!
毛泽东不仅拒绝了司徒雷登的橄榄枝,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来源:中国网)
然后,解放军席卷大西南,在半年之内基本解放了全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不仅没有武装干涉,还保持着暧昧的沉默。
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这里我们站在全球的视角来分析1949年前后的那段历史。
2 解放战争拖不得
毛泽东有句名言: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这句名言表现了伟大领袖对国际局势天才般的洞察力。
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什么时候打的?
1948年9月—1949年4月。
这段时间国际上是什么局势?
这段时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美苏差点就爆发了战争!
插播一下柏林危机事件。
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公布了“关于改革植国货币制度的法令”;6月21日,正式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B”记德国马克。这一行动成为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苏联得知该计划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占领军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布《告德国民众书》,书中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
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
与此同时,苏联驻扎在东部德国地区的三十多万军队摆出了强烈的战争姿态。美、英等国对此反应强烈,立即向西部德国紧急调动兵力,准备全面迎战。
一时间,整个欧洲再度陷入危机,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这就是历史上震惊全世界的“柏林危机”。
最终,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延续四百六十二天的柏林危机结束。
柏林危机时间线是1948年6月—1949年5月。
柏林危机爆发三个月后,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1月13日,平津战役结束。
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来源:搜狐网)
这两者时间线为何重叠,你觉得这只是巧合?
不!这不是巧合!这就是“解放战争拖不得”的原因!
毛泽东对于国际局势的把控是非常精准的,不仅如此他还最善于利用国际局势的时间窗口做出最大胆的决策。
1962年10月15日—11月20日美苏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0日,我们打响对印反击战,11月21日总参给前线部队下发特级电报,然后我们停止作战主动撤军。
这也是巧合?
所以,1949年4月,毛泽东顶着美苏两大强国的压力,毅然拒绝美国佬的“橄榄枝”还是颇有底气的。
3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下面我们谈谈本篇文章的重点,为什么1949年我们宁愿不要美国的国际承认,也一定要废除国民党政权对外签订的条约。
这个条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