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叶立华:实事求是:治国理政的一个技术性问题|2022-10-02

国庆假期,倒是放了一天假,一段时间以来,工作忙。难得有一天沉淀自己。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热乎乎的花茶,和读者朋友们聊聊治理工作的技术问题吧。
也不算聊聊,和大家交流探讨,开个云学习会,分享我的一点想法和思考。
1962年,七千人大会,陈云同志出席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他讲了几句著名的话,批评不讲真话的现象: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说话有时免不了说错,一点错话不说那是不可能的。在党内不怕有人说错话,就怕大家不说话。有些“聪明人”,见面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看到了缺点、错误也不提。
不讲真话,不报实数,历来是施政的老大难问题。
 
治国理政总要有所依托,政策出台总要有所依赖,总不能一拍脑门,明年我国钢产量要到两兆吨,并且修建一光年的高速公路。
这是不现实的,出政策,下决心,定计划,要依赖对国情的呈现和反馈。所以,要有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数字和情况放在部里,部里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部里给上级呈报的材料,才能更好的辅助上级领导的决策。
有一点违反常识的是,下面呈现上来的简报和数据,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怀疑不是天然就有的。
 
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政治家叫李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这个问题。
违反常识的地方在于,群众总是认为完美的制度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与生俱来的。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原始公社连计数绳结的都是一大发明,哪有统计和汇总的制度?
 
更说不上上下级之间的通信了。
真实的情况是,在李悝之前,上级默认下级为真,下级默认上级明察,生产力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各项数据几十年也不见得能一变。李悝提出这个问题,有他的根源。
他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大时代。铁犁牛耕就像一五计划一样,给生产力带来了飞跃。
李悝逐渐感受到,各级官吏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农户调查。
中国政治史上,李悝第一个用经济调查的手段,对抗官吏体系的问题。
上计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依赖于地方各级政府和各级办事员的主观,全面调查方法运用于政府主持的人口、土地、赋税、仓储等多项统计活动中,通过基层填报、逐级上报、逐级审核、逐级汇总的方式收集统计资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的利益诉求。
 
这在治理上,是不可避免的影响维度,上技,虽然不涉及指标,但是评价维度不是孤立的,上级对地方的评价,虽然要靠报表和考核,但是突然来了一个大统计,要不要看一眼?
上级单位如果想要更好的实施治理,必须要看一眼大统计的数据,这是要看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上计工作本身也需要这个上级单位配合,它要完成加总的任务,再上报。
所以,上级单位要看,既有主管的需要,也有客观的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上级单位看了大统计的数据和情况汇总,他怎么做到把大统计的情况和平时的报告分开呢?
总不能自己评价下级只看平时,大统计的数据和情况汇总就一点不参考。
分不开,就会导致下属单位在上计时,必然不会单纯当作统计工作来做,而是也要进行有意无意的数据美化,情况美颜,于是,一层一层到了部里,情况已经严重失实。
这就导致中央不得不想办法来纠偏数据,核实情况。
李悝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他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抽样调查。古代政治家面对从未解决过的问题,想到的办法必然是不成熟的。
李悝选择不同地区的农户家庭,进行经济状况的调查,最后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这有一点像《寻乌调查》,但是没有寻乌篇的全面系统,方法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派员深入谈话,了解情况。
 
治理也是一门科学,总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到了汉代,桑弘羊主导的经济改革,在李悝的经验上,加入了经济门类指数的概念。
贾谊提出的国有专营,被桑弘羊的改革所落地,国有专营的时候,数据不需要作假,卖了多少就是卖了多少,食盐和生铁的数目是确定的。
而且,食盐的消耗是定量的,不可能因为人想吃咸的,就发生大规模涨跌。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叶立华:实事求是:治国理政的一个技术性问题|2022-10-0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