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静思有我:三年两次,石油美元的根基在晃动!|2022-10-10

这段时间俄乌冲突的大新闻比较多。

比如,由俄罗斯输往德国,再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2号发生了爆炸。人们一般认为这是美国人干的,因为美国人想彻底断掉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联系。西班牙《老鼹鼠》杂志网站10月5日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向德国和欧盟宣战》的文章,这篇文章更是非常露骨的指出:最近德国已经开始跟俄罗斯对话,想要重新开通北溪1号和2号管道恢复天然气供应,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急了,于是就炸掉了这两条天然气管道。

在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被炸之后,挪威的联通罗弗敦亨宁斯维尔到斯沃尔维尔之间的海底电缆突然断裂。舆论一般猜测是俄罗斯干的,目的是要给美国一个警告:如果你再炸我的天然气管道,我就割你的海底电缆。

这两件事应该算是特别大的事情了。

一方面,基本锁定了俄罗斯不大可能给德国乃至欧洲输送天然气,让美国推动俄乌冲突的最主要目标得到了确认,加上了一层保险。也就是说美国人旱涝保收了,接下来不管欧洲想不想妥协,欧洲想从俄罗斯买天然气就很难了,那么欧洲跟俄罗斯就很难在经济上破镜重圆了,于是欧洲就离不开美国了。

另一方面,这样的事件是属于恐怖事件,而且实施这种恐怖行为的是国家行为,这让人们不免联想,接下来俄乌冲突将会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如果大家都不规规矩矩打仗,国家都参与到恐怖行动当中,世界将没有任何的规则,全世界的默认的安全准则将会受到挑战。

所以我说这是大事。

当然,我觉得还有更大的事,那就是10月8日上午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大桥上的一辆货车发生爆炸,引爆它上方的火车的七节油罐车厢起火,造成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的两段引桥断裂。随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这件事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这之前的一两个月当中,乌克兰多次扬言,他们要去炸克里米亚大桥。克里米亚大桥是一个公路和铁路两用的跨海大桥,跨越刻赤海峡,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乌克兰东南部地区,进而跟俄罗斯相连,所以这是俄罗斯控制乌克兰东南部和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枢纽性的大桥。

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此前已经用非常的严厉的语言回应过乌克兰要炸克里米亚大桥的扬言,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俄罗斯的一条红线。那就意味着,炸了大桥就越了红线,越了红线俄罗斯大概率会给予更加严厉的报复。

这一切都预示着,俄乌冲突将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事态正在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我这还没说俄罗斯已经几次三番的说,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的4个州公投加入俄罗斯联邦以后,可以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武器保护这4个地区。而美国说俄罗斯一旦动用核武器,哪怕是战术核武器,美国将予以“果断回应”。

美国总统拜登10月4日说,核“世界末日”的风险处于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他给出的理由是,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遭遇重大挫折后谈到了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

可以说俄乌冲突现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要么,继续往前,越打越厉害,甚至有可能打核战争;要么,地球人都在巨大的风险面前冷静冷静,大家都收收手,让事态逐渐往平息的方向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十几天也出现了一些让俄乌冲突降温的声音。

比如,德国前总理,也是欧洲资深、知名的政治家默克尔,在10月4日就俄乌冲突表态,她的原话说:“只有在俄罗斯的参与下,欧洲的持久和平才能实现。”她还说,“只要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冷战就不会真正结束。”这是默克尔卸任总理之后第2次就俄乌冲突表态,她上一次表态是9月27日出席赫尔穆特·科尔基金会的开幕式的时候,她当时警告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应该被视为一个严肃的对话伙伴……认真对待普京的表态,绝不是软弱或绥靖政策,而是一种在政治上明智的表现,这有助于创造新的回旋余地。”

再比如,马斯克,也就是在中国上海造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那个马斯克,10月3日就俄乌冲突在推特上发表了4项建议:一是在联合国监督下就“被强占地区”重新进行公投,二是克里米亚正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三是克里米亚供水得到保证,四是乌克兰保持中立。

这些都是给俄乌冲突降温的建议。虽然既没有完全满足乌克兰的要求,也没有完全满足俄罗斯的要求,但总体上是降温的话。

朋友们不要小看默克尔这样退休的德国前总理,以及马斯克这样的一个商人的话。

政治上的很多不太好说的话,都往往要借助这样一些非正式的人先放松的,而且这两个人在欧洲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影响力。默克尔在德国执政十几年,威望很高。马斯克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他手下的公司的星链卫星一直在帮乌克兰在战场上跟俄罗斯打。去年10月,他的星链卫星还意图从天上500公里的高度下降到390公里的高度撞击中国空间站,那时候中国空间站上还有3名中国宇航员在上面。而马斯克本人也经常参加美国军方高层的安全会议,实际上他的星链卫星已经深度参与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的很多行动。

顺便说一下,马斯克最近还对台湾问题发表了看法。他在10月8号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时候说,“避免台海冲突的方法,就是为台湾设立一个合理的特别行政区,事实上可能会达成一个比香港更宽松的约定。”

他的这个说法虽然未必很符合中国人的意思,但至少很好地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因为他的意思就是把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只不过要设立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行政区的具体运行可能比香港更宽松。

另外,马斯克这样的人说这样的一些话,一方面可能是官方想说而不好说,让他这样的非官方人士先出来放风,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他代表着相当一部分民间人士的心声。因为像马斯克这样的人要做生意,他们不希望天下大乱。没有哪一个做生意的人,希望天下大乱的。天下乱了,除了那些卖军火的,大部分商人都不好挣钱了。此外,把大家搞急了,指不准俄罗斯会对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帮乌克兰打仗这事儿搞报复。所以,马斯克这样的人大概率是希望俄乌冲突适可而止的(不管他是什么动机)。

所以,我们也可以透过马斯克的言论来反推,在美国,在欧洲,反对俄乌冲突升级的声音在不断的上升。原因也很简单:再不反对,事情可能会失控,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对于这些要给俄乌冲突降温的言论,目前官方明确表态的是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10月4日赞扬了马斯克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建议,他原话说,“比起许多专业外交官,马斯克,仍在寻找实现和平的途径。”

这算是大体上肯定了马斯克的言论。当然佩斯科夫同时说,如果不满足俄罗斯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和平。这句话大体可以理解成,马斯克的言论,俄罗斯未必全盘接受,但俄罗斯大体上赞赏马斯克这种平息事态的价值取向。

这说明了俄罗斯骨子里面不想让冲突升级,所以,能够对马斯克提出的一个不是完全合他心意、但总体上是朝着和平方向努力的建议,表示赞赏。

把这样正反两方面的素材品味一下,目前俄乌冲突确实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了。

所以我说,我今天提到的这几个信息的分量很重。

但是我要说,如果,这些信息的分量都还不够重。

在我心中分量最重的一个消息是,欧佩克加非欧佩克组织成员在10月5日开会决定,从11月份开始到明年年底,每天减产石油200万桶。

猛一听起来,这个消息肯定没法跟我刚才提到的几个消息相提并论,火药味也不是那么浓,不过是经济里面的一个产量的增减而已。这么多年,关于石油是增产还是减产,我们耳朵都起茧子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听到这方面的消息。

可是我为什么说这则消息比我今天节目开头提到的那几个重磅消息还要重要,分量还重呢?

理由是:我今天节目开头提到的那几个表面上火药味很浓的消息,都只是直接影响俄乌冲突本身。而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基本已经定论,接下来无非就是大打还是小打。无论大打还是小打,基本取向就是,俄罗斯跟欧洲彻底翻脸了,跟美国成了敌人,所以美国进一步控制了欧洲,而俄罗斯在战略上必然进一步加强跟中国、中东等国家的联系。当然,打核战争这个话题我们不谈,如果要打核战争,有可能地球人一起玩完,那还谈啥谈呢?

也就是说,除了核战争,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消息里面,我认为欧佩克组织和非欧佩克石油国家共同决定减产石油,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大。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俄乌冲突,而且直接影响世界格局。

具体来说就是,这事会动摇美国霸权。再具体一点说是,是动摇美国的美元霸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一次欧佩克组织和非欧佩克石油国家在一起开会作出的这个减产决定,是美国人坚决反对的。在开会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亲自向包括科威特和阿联酋在内的一些海湾国家财长陈述厉害,认为减产是一种“彻底的灾难”。

在说明情况的同时,美国自然不会忘记施加压力,比如警告他们说减产可能被视为一种“敌对行为”。

“彻底的灾难”和“敌对行为”,这两个说法是他们的原话。说“彻底的灾难”,算是在讲道理;说“敌对行为”算是在威胁。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做好说加歹说。可是,好说歹说没用,美国人要求他们增产,他们不仅不增产,反而还减产;不仅减产,而且减产的幅度很大。在开会之前,舆论上分析大约会减产100万桶每天,可最后会议的决定是每天减产200万桶。

在开会之前,美国做了很多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是非常反对他们减产的。开会之后,会议刚刚结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迪斯,就发表联合声明,对于这个决定“表示失望”,并且说了他们可能的应对措施:一是美国能源部将从下个月,也就是11月,也就是那帮生产石油的国家计划减产的那一个月开始,再向市场释放1000万桶原油储备。二是这个声明还警告说,拜登政府还将与国会协商其他工具和措施,以减少欧佩克对能源价格的控制。

舆论一般认为,这个声明里面说的所谓其他工具和措施,很有可能是指美国商量了多年的一个俗称“非欧佩克法案”的法案,这个法案说白了就是要起诉欧佩克组织,说这个组织在世界上搞石油垄断。起诉之后干什么呢?那自然是制裁。制裁这个东西,美国人最喜欢用。特朗普当总统4年,1000多天,制裁别人3900多次,平均每天三次。他这个总统好像就不干别的,就专门制裁别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一次欧佩克组织和非欧佩克石油国开会决定减产,是美国非常反对的。

为啥反对呢?

第一,美国的通货膨胀受不了。我不厌其烦地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商品都跟白菜一样,白菜少了就会涨价。同样,石油少了,就会涨价。石油减产,石油就会涨价。石油涨价,必然带动美国总体的物价上涨。而美国的通货膨胀现在还在8.5%的高位,而且这是在美联储已经连续5次总共加息300个基点的背景下发生的。如果未来一年石油还继续涨价或至少不降价,美国的通货膨胀的遏制难度就更大了。

第二,美国想借着石油制裁俄罗斯,又将面临不小的困难。美国制裁俄罗斯的首要套路就是,让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些能源卖不出去或者不好卖了,挣不到钱了,于是他打仗就没钱了。今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一爆发,美国就使出了这一招,具体操作方法多种多样,今天在这里不重复。

结果怎么样呢?

简单的说就是,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量略有下降,但是收入却大涨。

比如,截止到8月24日,俄罗斯能源出口与今年2月和3月的创记录水平相比下降了18%,管道天然气、石油产品和煤炭出口都在下降,当然,具体到原油出口是增加的。

可问题是,卖的东西少了,但收入却增加了,而且增加的非常多。从爆发俄乌冲突的2月24日到8月24日的6个月里,俄罗斯获得了化石燃料出口收入1,580亿欧元。俄罗斯经济部在2022年8月17日预计,2022年全年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将达到3,380亿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对比一下2021年的数字,2021年是2,440亿美元。也就是今年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比去年增长超过1/3。这个增长幅度是非常吓人的。

为啥卖的东西少了,挣的钱反而多了呢?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涨价了。欧洲天然气的价格相对于过去10年平均价格,上涨到了10倍。石油价格虽然没有翻倍,但是最高价格达到了139美元,在这一次欧佩克石油国家和非欧佩克石油国家开会之前,WTI原油的价格最低到82美元每桶,也和开战之前差不多。

这里有一个细节要顺便解释一下,石油和天然气涨价对俄罗斯的影响要从两个角度来说:第1个角度,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跟着一起涨价,第2个角度,虽然总体价格涨了,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打折。打折意味着比别人的石油、天然气卖的便宜一些,但是比打仗之前买的还是贵些。

打个比方,比如开战之前的价格是100,开战之后价格涨成了200,俄罗斯的东西打7折,200打7折就是140,140和200比,它是便宜了,但是相对于开战之前的100,它还是卖得贵一些。

所以,算总账,俄罗斯卖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还是比打仗之前要贵得多,更比2021年要贵得多(打仗之前相对于2021年价格已经涨了很大一截子)。

美国一心想让俄罗斯通过石油天然气挣不到钱或者少挣钱,一方面他吆喝他的那一帮盟友少买或者不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自然是想办法让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降下来,同时它国内正在通货膨胀,也需要把价格降下来,总之美国需要石油价格下跌。

怎样才能够让石油价格下跌呢?按照我不厌其烦的讲到的那个白菜少了就会涨价、白菜多了就会降价的道理,那么就需要生产石油的国家增产。增产了,石油就多了;多了,价格就会降。

为根结底一句话,美国需要生产石油的国家增产。

然后呢?

10月5日一帮生产石油的国家就在一起开会了,这些参加会议的国家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欧佩克组织的成员,他们是: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委内瑞拉,这里面沙特是领头的。另一部分的国家包括10个,他们是:阿塞拜疆、巴林、文莱、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墨西哥、马来西亚、南苏丹、苏丹、阿曼,这10个国家里面俄罗斯是领头的。这两帮子国家,舆论上简称为欧佩克+,欧佩克是指前面说的第一帮子人,包括13个成员国。由于加上了后面的10个国家,所以这两帮人在一起开会,我们就把它称为欧佩克+开会。

这两帮人组成的一个整体名叫欧佩克+,领头人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沙特。俄罗斯肯定要跟美国对着干,问题的关键是沙特到底是跟美国对着干?还是跟俄罗斯一起走?开会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沙特这一回跟美国对着干,跟俄罗斯一起走,所以才逆着美国的要增产的意思,做出了减产的决定。

这说明什么了呢?说明美国控制不了石油了。

美国控制不了石油,又说明了什么呢?

绕了一大圈,我们要说到美元霸权这个耳熟能详的词上来。

我在喜马拉雅上的财经专辑《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里面说,美元霸权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全世界都要用美元。因为你用了美元,你就被他捏在手里,他就可以耍很多花招。如果你压根都不用美元,他耍什么花招都跟你没关系了。

那美国是怎样让全世界都用上美元的呢?分两个阶段:

第1个阶段,二战还没结束、还正打得激烈的时候,1944年,开了一个布雷顿森林会议。这个会议做了一个决定,以后在国际上做生意大家都用美元。那凭啥大家都用美元不用别的国家货币呢?除了在二战当中美国强大的影响力以外,美国有一个实打实的实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的,那就是他黄金多。所以他腰板硬,他说你拿35美元,我就给你一盎司黄金,管饱管够。这话在当时只有美国一家说得出来,这话也确实有含金量,于是大家就同意了。

35美元可以换一盎司黄金,那就意味着美元就等于黄金。把美元说成美金,也就来源于此。

然后呢?然后到了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说,要暂停美元兑换黄金。

他为啥要暂停美元兑换黄金呢?因为从1944年到1971年,地球人把美国人的这个话就当真了,动不动就拿美元兑换黄金,而美国在这段时间又不断的发行了很多的美元,美元越来越多。眼看着它的黄金就快没了,具体缺口有多大它是保密的,1971年报道的时候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减少到不足100亿美元。

总之,和1944年他牛气冲天地说“你拿美元过来我就给你黄金”相比,1971年他就没这个底气了,再不暂停美元兑换黄金,他的黄金可能就会被换空。于是尼克松在电视讲话上说:由于国际投机分子瞎搞,动不动就拿美元兑换黄金,扰乱了国际金融秩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他决定暂停美元兑换黄金。

他这一暂停就暂停到现在了。所以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曾经说过,听美国人说话一定要当心,他说暂停,指不定就是永远。

那美元和黄金不挂钩了,谁还用美元呢?正常逻辑,美元就没戏了。可事实上,1971年以后到现在,世界人都还是在用美元。美国是用了一个什么招呢?

应该说这方面的招数很多,但是有一个基础性的招,那就是在1973年美国和沙特达成了协议,美国对沙特提供军事和政治的保护,沙特带领他一帮生产石油的小伙伴,要求凡是买石油必须支付美元。因为石油这东西太重要了,而且谁都要用,不用不行,买石油必须支付美元,那就为全世界人用美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于是,尽管美元不能兑换黄金了,地球人都还在用美元,一直到现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把美元霸权称之为:石油美元。

由此可见,石油对美元霸权有多么重要。

既然如此,美国肯定要把石油牢牢捏在自己手里,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谁要是在石油问题上跟他不一条心,那他就只能:死。

比如,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计划停止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改用欧元和日元结算。为了实现这一计划,1999年,在卡扎菲的倡议下,非统第4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2001年非盟成立,2009年泛非峰会上卡扎菲又提议成立“阿非利加共和国”,加强非洲政治经济融合。很快,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就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卡扎菲下台,这背后自然是美国的推动。10天之后的2月26日,联合国通过了制裁利比亚的决议,3月17日通过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再然后,美国英国等北约成员国相继加入了轰炸利比亚的队伍。5个月之后的8月22日,受美国支持的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政权倒台。又过了两个月,10月20日,卡扎菲最后的一个据点苏尔特被攻占,卡扎菲被枪打死。

这是一个个想在石油问题上跟美国对着干的国家领导人的下场,一个字:死。

第2个这样的人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2000年11月,萨达姆宣布将使用欧元替代美元对其石油储备进行重新定价,用欧元进行出口石油计价结算,把美元架空。于是,三年之后的2003年3月,美国和英国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在逃亡8个月之后被美军抓获,2006年11月5日被判处绞刑,2006年12月30日被处决。

还是一个字:死!

从卡扎菲和萨达姆两个人的命运当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石油的问题上,谁要是跟美国对着干,风险极大。

所以长期以来,美国在石油的问题上是呼风唤雨。

然而,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世道变了,美国的影响力下降了。比如这一次欧佩克石油国家和非欧佩克石油国家在一起开会,就完全跟美国对着干,美国希望他们增产,他们偏偏要减产,而且减产的幅度很大。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不是第1次发生了。上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是2020年3月,那个时候新冠疫情刚刚爆发,全世界的石油需求萎缩,石油的价格下跌。

石油价格下跌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美国的页岩油出问题了。

因为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成本很高,大约是60美元每桶,而俄罗斯的石油的开采成本大约是25,沙特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所以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沙特这样的传统石油,还勉强扛得住,但是美国的页岩油这样的新兴石油就扛不住了,所以美国需要石油价格不能再跌了。

怎么样石油让石油价格不跌了呢?还是我一直说的那个道理,白菜少了价格就要上涨了,所以只要俄罗斯、沙特这样的国家少卖点石油,价格就不会跌了,甚至会止跌回升,于是美国要求沙特、俄罗斯等国少卖点石油,也就是减产。

然后这一帮产石油的国家又在一起开会,跟这一次10月5日开会是一样的。13个欧佩克组织成员国和10个非欧佩克石油国家开会,最后做出了决定:不仅不减产,反而增产。

这直接导致了石油价格继续下跌,跌到什么份上了呢?那帮产油国家3月上旬开会决定增产,一个月之后的4月20日,WTI原油价格让全世界人目瞪口呆,因为那一天收盘价格是:-37美元每桶。

重复一遍,每桶原油的价格是-37美元。

原油价格是-37美元每桶的意思就是,你要问谁买一桶原油,说是买,其实一分钱不出,别人还倒给你37美元。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静思有我:三年两次,石油美元的根基在晃动!|2022-10-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