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巴黎汽车展上,出现了几款中国车型,比亚迪的汉、唐以及ATT03,长城的欧拉和魏·摩卡以及蔚来等品牌纷纷亮相车展。ps:我的车子就是魏牌。
中国车型亮相欧洲车展倒也不足为奇,但这次显然不一样,因为随着欧洲方面因为能源危机而出现的产能不足以及工业大环境的恶化趋势,一向以汽车产业闻名世界的老牌工业帝国欧洲,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入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让他们最感到不安的莫过于德国SIXT公司计划在六年内采购十万辆比亚迪电动车这件事了。德国媒体甚至为此指责该公司不顾德国本土利益,大批量采购中国汽车。德国的政客们甚至再一次玩起了数据安全这个已经略显老套的指责把戏。
Sixt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车租赁公司,其经营范围涉足全球105个国家。相信其购买的比亚迪汽车应该不全在欧洲运营。但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的持续,其所在的欧洲公司对于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运营成本的电动车无疑需求量是很大的。中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基本已成定局。未来就看占据的市场份额以及发展前景如何。看样子,欧洲的媒体得把对中国的国内攻击转为对欧洲的阵地防守了。未来关于中国汽车在欧洲的负面新闻一定会大量出现。
作为进入欧洲的另外一个桥头堡,俄罗斯今年八月份的进口汽车数量中,中国品牌占了八成。这算是欧洲人给了中国汽车一个机会,从消费习惯上来说,俄罗斯人对于欧洲汽车的信任和喜爱还是占据上风的。但就像俄罗斯人对于美元和欧元的喜爱一样,架不住人家制裁你,不让你用。所以,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人对于中国汽车的需求就大大增加。至于日韩汽车,一方面他们同属于欧美阵营而不得不收敛其在俄罗斯境内的出口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日韩汽车在针对不同国家使用习惯上并不善于灵活处置,在应对不同国家消费群体的傲慢和区别对待上,日韩学习西方学得比较扎实。这导致他们在市场上和中国汽车的竞争力就不那么强势。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消费者比较喜欢高配置的汽车,但日韩乃至欧美等车型却已经习惯把高端配置当做割韭菜的工具,品牌的优势让他们能够很容易就做到这一点。一个畅销品牌在中国境内其配置被分隔成一个车型的不同配置,从而能够尽量多的卖出更高的价格。而中国车企在国产车中却对顾客的需求了如指掌,直接用高配置的堆积来消弭自己在品牌力上的不足。在品牌得到认可后,再发展新的高端车型。这似乎是国产车企的必然之路。
很显然,目前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是依靠其较低的价格已经较高的配置来实现的。这其实也是摸准了俄罗斯消费者当前的需求,那就是俄罗斯目前的消费水平和中国车企提供的汽车价格相契合了。
那么我们再回到欧洲看看,日前欧洲的能源危机导致通胀高企,其消费水平自然也会随之降低,而中方车企所能提供的车辆价格自然也就会得到一部分希望买到低价汽车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得到像SIXT这种大型汽车租赁公司的青睐,因为在经济严重不景气的当下,降低成本才是王道。所以,选择中国汽车并不完全是欧洲车企的产能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价格优势。但我看了比亚迪汉和比亚迪唐在欧洲的价格定位是49.9万人民币,而它们在国内的售价最高也不过才33万元人民币。虽然不同消费市场和币种之间的价格比较意义不是很大,但这个价格里所赋予的利润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很大的。据相关统计表明,今年中国纯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5%,而预计2025年则可以达到18%。这个数字对于老牌汽车工业大国遍布的欧洲地区来说,无疑也是惊人的。更何况,随着中欧市场和产业的此消彼长,现在预测的数据可能会在两年后大大增加。
这其实就是中欧目前产业市场的现状体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欧盟已经明确提出要对抗中国车企的竞争。但竞争的基础有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事情,中国目前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等一系列产业链的持有上,都不是欧洲可以比拟的。虽然极致玩家对于车辆的品控以及操控性都有着很严苛的追求,但汽车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个代步工具,真正的消费市场是大众消费,而不是那些极致玩家的消费。虽然也会有人说,人家一辆高品质汽车的利润是你普通汽车利润的几倍乃至几十倍,但如果不能保持大众消费市场的占有率,那极致车型也必然会因为缺少支撑而逐渐凋零。产业链的完备,恰恰是一个产品降低成本,调整品质从而快速推出适合大众消费的必需条件。
这其中既有消费市场的因素,也有产业链体系的因素。中国无疑是当前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业品消费市场之一,更是当之无愧的最全产业链之一。而逐渐趋于分裂的欧洲却正在陷于产业链的断裂。在能源危机和产业危机之下,欧洲各国对于各自的优势产业必然会采取敝帚自珍的方式来加以保护,而一部分企业由于不堪重负而不得不倒闭或转移,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大其产业链断裂的程度。
就像SIXT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强运营能力从而选择比亚迪一样,很多欧洲企业为了自保也不得不把企业迁往或者扩展到欧洲以外的地方。而目前能够满足欧洲工业企业保证稳定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地区,东亚的中国和北美的美国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应该也是唯二的选择。至于到底是去北美还是去东亚,那就要看他们见仁见智了。这种选择既和意识形态,更和成本与利益相关。
我想,这应该是俄乌战争对于未来世界的一种最深远的影响力,除非之后会发生全球性的战争可以与之比拟。但发生这样战争的可能性显然要远远低于欧洲产业转移的可能性。有朋友还在担心未来美俄,俄欧会不会出现妥协,从而会使当前的局面产生逆转。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意识到,妥协是一定会出现的。但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那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战争持续两年以上,即便出现妥协,对于欧洲的产业来说,也都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抵御能力稍差的企业会倒闭,选择能力稍强的企业会转移。
又有朋友说,一战和二战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他们不是照样起死回生?那就要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下的全球环境了。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全球都没有出现可以替代欧洲工业的国家或地区。但欧洲也在一战和二战中失血不少,一战成就了美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二战后则有了日韩工业的崛起。只是由于经过几百年殖民掠夺和工业发展的欧洲底子太厚。即便被美国拿走了很大一部分也照样可以起死回生,而日韩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承接能力却较为窄小,而且日韩又是附着于美欧身后,所以他们仅能成为小富之家,而没有能力更没有魄力取代欧洲的产业。美国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不仅仅是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也是对欧洲战后产业的一种保护和扶持。在冷战时期的美国看来,如果不能让欧洲恢复产业功能,那就会给对方阵营提供了组建产业集群的机会。关于这一点,其实前苏联也意识到了。但当时他所组建的阵营要么底子太薄,要么因为它的控制欲太强而导致阵营内出现的分裂。从而失去了和欧美竞争获胜的机会。
但如今,即便欧洲的产业不转移,只要它的产业出现了停滞,也会有相关其他地区的产业立马补上。这个我们从如今的汽车产业中就可以管窥一二。汽车产业作为欧洲的最大产业集群,即便它还能保持本地区范围内的产业优势,但其市场被分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至于其它产业,自然也就更加步履维艰。
但这并不代表欧洲的所有产业或所有国家都将会陷入这场产业危机。接下来。就要看他们怎么选择,有的国家会继续保持其产业上的一部分优势,从而继续留在发达国家阵营内,而很大一部分国家可能就此会陷入到更为尴尬的境地。因为集群产业优势不再的情况下,那部分得到继续发展的国家就只能维护自己的好日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带着大家一起过好日子。这将会进一步加大欧洲内部的分化,从而出现一个类似于南美和非洲那样的松散地区集团。
南美和非洲也有其区域性组织,比如南美国家组织–南美洲国家联盟,非洲国家组织—非洲国家联盟等等。但其凝聚力和集团发展体系却远远不如当今的欧盟,无他,就是因为欧盟内部有德法这样的引擎类国家,而欧洲各国又都有着其各自优势的产业足以保证这个集团产业的良性发展。但是如果等到某天这个引擎再也无力带动,而其他国家的优势产业不再优势时,欧洲的未来就是南美的现在。这一点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所谓随风潜入夜,摧物细无声。。。。夜雨已下,趋势难改。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